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广新的理论研究创新成果,必然会经过反对——赞成的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9-24 17:2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4 17:54 编辑

          自本人发表有关先天之精、元气、阴阳等科学本质的观点以来,一开始,总是有人反对,但反对到最后,就不再反对了,而且开始赞成。这是什么原因?这是从不认识到认识过程的必然阶段,经过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有些读者的认识提高了,有的新的收获,当然会支持。但也有一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上不去的人,头脑中仍会坚持原来的传统观念,而无法动摇,这是因为,学识不足造成的。
       当然,也不能说,我的理论一定对。但是,在目前,我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还没有人拿出证据来否定,一些所谓的否定大都是不懂装懂,硬撑面子。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没读过本人的原著。
      我相信,如果他们读了拙著,而且确实理解了,有可能会改变认识。但也可能改变不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7:3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4 17:54 编辑

          举例一,《中医基础理论》编委王全年教授,当我第一次介绍时,他大力反对我的观点。可是,后来,他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购了一本书,竟然花费了一个假期钻研拙著。看过之后,大加感慨,赞叹不已,称为拙著有开拓之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7:41: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4 17:53 编辑

             举例二:             

      妙之门(李振宽)先生是中华中医药论坛和本论坛的一位学识极为渊博、睿智、较真的学者。几年前,他看了我的几篇论文,认为其中我关于自然哲学的论述有不当之处。与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最后终于认可了我的观点,而且还启发他写出了相关内容的文章。后来,他越来越感到我的研究成果宝贵,于是,开始支持我。这又是一个从反对到认可的例子。
      要允许读者有根据的质疑,这很重要。但反对没有根据的质疑,因为那是瞎胡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8-9-24 17:5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5 06:01 编辑

                普朗克科学定律:
        普朗克科学定律
     普朗克曾经说过一句关于科学真理的真理,它可以叙述为:
      “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并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们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们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一断言被称为普朗克科学定律,并广为流传。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9:40:51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项科学创新,都会遇到一些拼命阻挠,这已不足为奇。他们会反说你自以为是。但最终,螳臂当车,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代车轮。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6:0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9-26 06:07 编辑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extra=#pid567446
        喻家言先生对于原创的质疑如下:
       二、以下是我个人认为王锡民教授的观点与以下作者的观点有相似性的摘录:
        1、《内经“精”字十三义》作者:申鸿砚,江苏中医杂志,1984年出版,1期,第59页。
         2、《内经“精”字含义析》作者:王武华,青海医药杂志,1986年出版,(3)期,第66~67页。
         3、《内经中精,精气的涵义及几个相关问题》作者: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出版,22期(5):第329~331页。
         4、《内经中“精”的含义及其结构层次探讨》作者:徐宁,武敏。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出版,33期(4):第283~284页。
        5、《“精”学说与干细胞辨识》作者:张进,徐志伟,中医药学,2004年出版,22期(7):第1198~1200页。

        特别说明:《“精”学说与干细胞辨识》作者张进等人,是目前我所已知的全世界公开出版“原创”第一人,张进等人指出:“全能干细胞蕴藏了人体全部先天之精,并将全能干细胞及已发现的多种成体干细胞的功能,与“精”的繁衍生殖、生长发育、生髓化血等功能相比较,认为“精”与干细胞的基本属性较相似。”
        据此以上公开出版物证据,质疑王锡民教授的所谓“原创”,的真实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质疑。
      但喻家言先生这一段文还算不上质疑。
      1、以上这段文字未提及与笔者所破解的内容任何有关的证据。如果举出相同内容的证据,才叫质疑原创的问题。还请喻先生具体指出来,并进行论证才行,没有论证的质疑,也不是质疑。
      2、喻先生所说张进《“精”学说与干细胞辨识》:“全能干细胞蕴藏了人体全部先天之精,并将全能干细胞及已发现的多种成体干细胞的功能,与“精”的繁衍生殖、生长发育、生髓化血等功能相比较,认为“精”与干细胞的基本属性较相似。”   
       这段论述与我的原创,“受精卵是先天之精的源头,受精卵本身就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就是人体的一身细胞”等内容,没有丝毫的关系。因为受精卵是生命的源头,受精卵不是干细胞。喻先生质疑的错误在于弄混了概念。
       3、说明:我的研究成果不是一句话,也不是一篇论文,也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整个的中西医统一学理论体系,需要几百万字才能完成。我相信,本人所发表的整个理论体系,从没有人发表过相似的理论体系。      
      4、孙广仁先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编,相信很多人读过他主编的书,但该书中没有我发表的内容。提醒:引用是可以的,但引用不是结论,也不能代替结论。要区别“引用”与“结论”是不同的。请喻先生到书店买一本孙先生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孔夫子网上有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进行对比。不看原著,质疑就是无的放矢。
      5、喻先生混洧了原创与首创的概念。自己写的东西,不是抄袭别人的,有创新内涵的东西,只要是不重复别人的观点,都叫做原创。别人从来没有发表过的,是自己首次发表的内涵部分叫首创。喻先生实际上是想说,我发表的东西不是首创,但是,你还没有证据。我发表的观点及理论体系,我创立的元气理论体系、阴阳平衡理论体系,既是原创,也是首创,是我从60多人学科理论中融会贯通而得出的结论,也是我研究30多年无数个不眠之夜完成的。你说的那些文章,我一概没见过,也不需要见,见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是成形的理论,早就引起学术界注意了。可是,没有!相信没有人拿得出任何证据否定我的理论体系。难道看不到几位拼命反对我提倡的观点吗?而且陈斌先生称为“王氏中医学”。
      总之,谢谢你的质疑!请继续找证据质疑,来证明不是我首创。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extra=#pid567446        
中医著作自《内经》开始,历代著作浩如烟海,如果把古中医理论的相关内涵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搞清楚,绝不是10年、20年能弄明白的事。中医界没有人下过这么大功夫,所以,没有人拿出与我相似的成果。我至今已花费了38年,上班时间没时间研究,全部都是在夜晚和周末进行研究的。朱良春国医大师是一代中医大家,年届百岁,研究中医七十多年,见多识广,当他读过拙著后,非常钦佩,得出的结论是,认为拙著是“破解千古之谜”的杰作,这绝不是虚言。

       我也没有必要自夸。我宣传拙著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我研究的中医理论的先进成果,造福于中医界,造福于全人类。没有名、没有利,只有挨累,只有过度劳累对于自己身体的伤寒,其它一无所有。我放弃了许多挣钱的机会,甘愿靠一份工资过着清贫的日子,拿出最大的精力搞研究,就是为了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原理。为什么有这么大决心,坚持了38年?没有人真正理解。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临床治病中发现了中医治病的奥秘,并中医理论中的科学内涵,做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我放弃金钱、忘记过度劳累,忘记一切烦恼,忘记一些的嫉妒和阻挠,一直坚持走下去。根据我揭示的难度,需要十分渊博的跨学科知识,如果我不揭示出来,恐怕百年之内难以揭晓。微信群中一位兼通中西医的中医师所说,再过一千年,也许中西医理论统一。我对他说,已经揭示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大部分概念的科学本质,他还不信。而本论坛中,有半数人认为,中西医不可通约,试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会导致中西医理论的统一遥遥无期。
7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06:10:14 | 只看该作者
        有反对本观点的,那是不认可。
       还有怀疑是否原创的,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认可呢?也很难说,没谈内涵,只谈是否原创,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2:28 , Processed in 0.0974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