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9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脾主运化水湿的重要内涵之一【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10 17:4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10 10:07 编辑

关于运化水湿,在西医理论体系中,水液代谢平衡有两个重要的平衡,一个是毛细血管内外压的平衡,一个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平衡,二者失去平衡,机体全身或局部组织即会出现水肿。其中胶体平衡取决于体内白蛋白水平,而白蛋白水平与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这应当是脾主运化水湿的重要内涵之一。


脾主运化的命题成立否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1013&extra=page%3D1


2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7:4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7:4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18-8-12 23:53:25 | 只看该作者
醛固酮是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调控,其中肾素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颗粒细胞分泌。中医理论中,肾主水,中医的肾主导机体水液代谢。综合的分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应当与中医肾主水关联较密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6:24:43 | 只看该作者
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可以自由通过有孔的毛细血管,因此,晶体渗透压仅决定细胞膜两侧水份的转移;蛋白质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决定血管内外两侧水的平衡。
血浆渗透压约为300mOsm/kgH2O,相当于7个大气压708.9kPa(5330mmHg)。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称为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与组织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几乎相等,所以它们的晶体渗透压也基本相等。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蛋白质分子量大,所产生的渗透压甚小,为1.3mOsm/kgH2O,约相当于3.3kPa(25mmHg),称为胶体渗透压.由于组织液中蛋白质很少,所以血浆的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在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远小于球蛋白,故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显减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浆蛋白总含量基本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降低。
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所以血浆胶体渗透压虽小,但对于血管内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浆和组织液的晶体物质中绝大部分不易透过细胞膜,所以细胞外液的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于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极为重要。
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6:2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12 22:31 编辑

水钠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主要由下丘脑分泌,垂体储存,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分泌增加,会使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加强,促进水的重吸收。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那里对钠的重吸收,作用为保钠排钾。当血钠浓度降低或血钾浓度增高时会促进醛固酮的分泌来保钠排钾;另外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肾素分泌会增加,促进血管紧张素酶原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Ⅰ,经过一系列步骤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Ⅲ,可以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7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5:3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8-13 09:15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8-13 06:48
中药补脾气不是补白蛋白。

中医健脾补气,调节改善了机体消化与吸收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机体血液中白蛋白的水平。不是直接补充白蛋白。
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7:08:40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8-13 08:53
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补脾肾药,

用现代的医学语言来讲,就是:水肿时间短的,用些利尿利水药即可;水肿日久,有内分泌或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处以补肾药(滋肾阴药靶点在交感-儿茶酚胺系统,温肾阳药靶点在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有营养不良,血浆白蛋白不足的,处以健脾药。
9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7:46:34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8-15 08:41
脾气虚饮食减少不一定有水肿,有水肿并没有脾气虚,说明白蛋白减少与脾气虚饮食减少并没有必然确定的联系。

水肿本身有多种证型,脾虚只是其中的一种。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8-15 17:58:41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8-15 09:55
是白蛋白减少型的水肿,与脾气虚饮食减少没有关系存在。

脾气虚,机体对食物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减少,会不会导致机体血浆白蛋白合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不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7 07:13 , Processed in 0.0572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