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8-4-8 07:08:40
|
只看该作者
情绪的现代研究:以下解释是各家学说的综合:
一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又称内脏脑,情绪脑,生命脑。包括的结构各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故称边缘叶。边缘叶与邻近皮质(额叶眶部、岛叶、颞极、海马及齿状回等)以及与它联系密切的皮质下结构(包括与扣带回前端相连的隔区、杏仁复合体、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部分丘脑背侧核以及中脑内侧被盖区等)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功能系统,称为边缘系统。
一开始研究者称边缘系统为嗅脑,十八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它的功能,即运行情绪,并称之与情绪有关,并命名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指高等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由古皮层、旧皮层演化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这些组织有密切联系的神经结构和核团的总称 。古皮层和旧皮层是被新皮层分隔开的基础结构,他代表了爬行动物以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功能与结构。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包括,海马结构、海马旁回及内嗅区、齿状回、扣带回、乳头体以及杏仁核。上述结构通过帕帕兹环(Papez 环路)相互联系,并与其他脑结构(新皮层、丘脑、脑干)有广泛联系,所以边缘系统的作用是使中脑、间脑和新皮层结构之间发生信息交换。
端脑表面所覆盖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也即新皮质,新皮质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依据进化,大脑皮质分为古皮质、旧皮质和新皮质。古皮质与旧皮质与嗅觉有关,总称为嗅脑。在哺乳动物中,等级愈高,新皮质愈发达。古、旧皮质是三层的皮质,而新皮质则发展成为六层。由于人类新皮质的高度发达,它约占据全部皮质的96%。
神经生理学家帕帕兹(J.W.Papez)于1937年系统地阐述了一个包括情绪行为与情绪体验的复合神经机构,即帕帕兹环路。该环路的主要结构就是边缘系统。帕帕兹认为,情绪过程建立在海马,当海马被刺激时,冲动通过胼胝体下的白色纤维传递到下丘脑的乳头体。兴奋从下丘脑传递到丘脑前核,并上行到大脑内边界的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了这一环路。兴奋在这一环路上经扣带回扩散到大脑皮层,冲动在这里附加于意识上,产生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麦克林(P.D.Maclean)研究和扩展了帕帕兹的情绪学说,于40年代末提出了“内脏脑”的概念。内脏脑所占据的中皮层部位调节着所有的感觉器官和内部器官,通过下丘脑调节内脏反应和骨骼肌反应。从进化过程看,中皮层是介于新、老皮层之间的脑结构,兴奋从这里转换到大脑皮层,从而提供意识的感情成分。麦克林认为,情绪过程是由皮下机构调节的,而对情绪性质的评价、认识过程则由大脑皮层完成。因此,只有当皮层下部位输入的神经冲动经过边缘系统的整合,并同皮层活动联系起来时,才是情绪产生的完整机制——大脑皮层促成情绪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
通过与下丘脑及植物神经系统的联系,边缘系统参与调节本能和情感行为,其作用是自身生存和物种延续。此外,海马结构还对学习过程和记忆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因此如果海马结构或与之功能联系的结构受损,则导致遗忘综合征。其病变部位不同,产生的记忆障碍形式也不同。
植物人,是一个“内脏人”的典型例子,所有基本生命活动: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泌尿等等功能完好无缺,生命的本能反射都存在。缺失的是逻辑思维与躯体(骨骼肌)运动,各种心理感受,各种感觉消失了。表现为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中枢的分离。
医学的临床观察和实验证明,帕帕兹环路中的扣带回、杏仁核等部位与情绪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切除了扣带回前部的病人表现为失去恐惧情绪,并在社交活动中变得冷漠无情。某些有凶暴行为的病人,其脑病变常发生在杏仁核,对某些病人施行杏仁核毁坏性损伤手术后,追踪观察表明他们的凶暴行为未再发作。
二 社会脑
1990年,L Brother根据灵长类社会活动的多样性提出了“社会脑假说”。社会脑概意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大脑内肯定存在着一个旨在认识和理解他人表情的神经机制,在社会交往中人会通过该中枢迅速处理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
社会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承担着了解和观察他人的目的、意图、信念、推测等信息的处理,从而达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往,简而言之就是社会认知能力。当前研究表明与社会脑相关的三个特殊脑区是杏仁核、后上颞沟和与之毗邻的颞顶连接、内侧前额叶皮质及与之毗连的前扣带回皮质。
杏仁核通过在认识诸如恐惧表情中的反应而在社会交往中发挥作用的。但不是通过情绪本身而是通过观察脸部的情绪表达所引发。
人的社会行为都受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调控,统称为“社会脑”。英国最新的研究发现,人脑负责社会行为的部分要到三四十岁以后才会成熟。中国人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广义上说,人的社会行为是指人类在和他人及团体之间打交道时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和反应,包括情绪,表情,姿态,言语等等各种表达方式。这些社会行为都受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区域调控,统称为“社会脑”,包括前额叶、杏仁核、海马、脑岛以及视觉联合皮层、下丘脑、脑干等,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杏仁核和前额叶中的扣带回。这些部位通过彼此之间的复杂联系共同负责调控人的社会行为。
可以看出,社会脑与边缘系统基本上是重合的。社会脑着重于社会行为的认知,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表达,即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而心理学家着重于研究非语言表达,即面部表情以及语音,语调等等。
非语言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肌,以及特殊内脏运动核是支配的横纹肌!即脑神经核中的特殊内脏运动核。(多重迷走神经系统)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疑核,面神经核,副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
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扩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纤维加入面神经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口腔鼻腔的腺体。
下泌涎核:纤维加入舌咽神经经耳神经节支配腮腺的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纤维经迷走神经,在器官内和旁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管理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的运动和分泌。
疑核(nucleus ambiguus,NA) 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下橄榄核之间的网状结构中,纵贯延髓的全长,发出的纤维先向背内侧走行,然后折向腹外方出脑,此核接受双侧皮质(因为刚开始发现这个脑神经核的时候,搞不清楚它的作用,比较疑惑,所以就叫疑核)束纤维的传入。
疑核是个细长的细胞柱,发出的纤维加入3对脑神经:
上部发出的纤维进入舌咽神经,仅支配茎突咽肌;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走神经,支配软腭与咽的骨骼肌、喉的环甲肌和食管上部的骨骼肌。下部发出的纤维构成副神经脑根,进入副神经,出颅后又离开副神经而加入迷走神经,最后经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此外疑核还包含投射到心脏的副交感节前神经节。
三 社会融入系统(自主神经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1995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精神病学及生理心理学家Porges通过对迷走神经调节心率变化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结合神经系统发生学、神经系统解剖学研究,从物种进化与环境适应行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新理论,即自主神经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该理论认为:通过神经解剖学和系统发生学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爬行类动物没有分化出NA迷走神经,只有DMNX迷走神经。所以,支配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只来自于DMNX。(2)哺乳类动物已经分化出NA迷走神经和DMNX迷走神经,而且,支配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主要来自于NA。(3)杏仁核的中央神经核与NA迷走神经之间有直接的联系。(4)NA迷走神经丛,能够调节与声音、面部表情相关的随意肌活动,还能协调呼吸与吸吮、吞咽活动。
只有哺乳类动物才具有的NA,迷走神经纤维是由起源于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三对颅神经的部分传出神经元纤维组成,其中起源于疑核背侧的NA运动神经元纤维支配着喉、咽、软腭,食道复杂的协调动作,以保证吸吮、吞咽、呼吸动作的顺利完成。而且NA部分纤维还控制着心率快慢和音调高低,而且,与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相互联系,共同参与面部肌肉活动、声音表达,而这些都是情绪活动、社交活动及同伴沟通不可缺少的行为功能。而疑核腹侧的NA运动神经元投射出非自主运动神经元纤维支配心脏和支气管,在休息睡眠与应激状态下这类神经活动表现出增强或降低,起到刹车作用,与交感神经共同支配着哺乳类动物战斗-逃跑反应。因此,可以说,哺乳类动物的NA迷走神经即参与非自主的反射性内脏活动,又参与灵活自主的社会交往活动。这一复杂的神经功能可以解释人类很多心理行为现象和临床神经症症状。
NA迷走神经与新皮层都是在爬行动物之后出现的!这不是偶然的。
按照传统的自主神经的概念来讲,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内脏系统功能的神经系统,支配腺体,内脏平滑肌及心肌,控制心血管活动,消化代谢活动及体温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都是非随意运动,是下意识的。按照自主神经的功能及在脑干及脊髓的神经解剖起源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但是这一概念主要把自主神经界定为运动神经系统,而排除了内脏感觉神经系统。这样的界定,限制了人们探索内脏与脑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内脏感觉神经系统正是把内脏信息反馈到延髓和下丘脑的通路,而大脑皮层通过皮质延髓束对自主神经进行调节控制,因此,自主神经系统应该包括内脏传入神经这一部分。这部分神经属于迷走神经,占有80%迷走神经纤维,是联系内脏和大脑的桥梁,可以把内脏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刺激这部分传入神经,可以影响大脑的功能,可以引起癫痫发作、抑郁状态、自伤行为。
Pogers认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但发展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外在行为(功能),还塑造了有机体支持这些行为的生理结构,因此,哺乳类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进化出能够支持社会行为的内脏调节系统,而自主神经系统就是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的神经生理基础。而且,不同等级物种的神经生理的功能限制了不同物种所具有的情绪体验、情感表达及社会行为。灵长类动物特别是人类,出生以后就开始和抚养者及家庭成员交流声音、面部表情,而且利用哭笑、面部表情表达饥渴、冷热等内脏、皮肤感受,开始识别母亲声音,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开始评价环境是否安全舒适。
从胚胎发育的过程来看,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等颅神经都从胚胎的第一鳃弓分化出来,因此,彼此之间有部分神经纤维紧密联系。多重迷走神经理论认为,这些神经共同构成了情绪表达与社会融入行为的神经基础,支配着表情肌肉的活动和声音的音调。Pogers将这些颅神经与前额叶皮层、延髓一起称为社会融入系统(social engagement system)。这个系统的皮层部分是高级运动中枢,控制着延髓的神经核团,这些是低级运动中枢,控制着眼轮匝肌的活动(目光接触,关注视觉信息),面部表情肌肉动作(情绪表达),中耳肌肉(从噪音背景中寻找有意义的语言信息)、咀嚼肌运动(有助于消化)、咽喉运动(语言与语调)以及颈部肌肉的活动(社交姿态、对新奇刺激的寻找与定向)。总之,这些肌肉运动帮助人们完成社会性行为。
比较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对人类面部表情肌肉及心理行为的出现提供了线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控制面部及头颈部肌肉的五对颅神经神经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的神经核都有一些传出神经纤维与特殊迷走神经相联系,而特殊迷走神经能够抑制心率、血压、减少交感神经的唤醒、促进平静状态以促进合成代谢过程,促使个体成长和贮存能量。另外,社会融入系统还与HPA轴、催产激素、加压素以及免疫系统有神经联系。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是社会融入系统的重要反馈通路,可以把社会融入系统效应器官的状态信息传递到外周神经、脑干网络组织以及下丘脑、杏仁核和丘脑。除此之外,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表现出能够抑制HPA轴而减少皮质醇激素的分泌。因此,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倾听等社会行为可能会改变内脏活动状态,调节心率、血压及内分泌激素水平。这一理论强调生理状态限制个体的社会融入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并提示使人安静的锻炼以及对面部和头颈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刺激社会融入系统从而增进积极的社会行为。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突破了传统自主神经理论中把自主神经系统当作调节个体内脏系统功能的神经系统,而是把自主神经系统建构为一个连接大脑与内脏活动、情绪表达、社会行为的桥梁,把自主神经系统定位为连接人类内脏生理活动与个体社会行为的渠道,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是一个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充实的大理论框架。这一理论为众多身心疾病及多种精神障碍提供了可能的神经生物学解释,同时也为通过改变社会行为来调节内脏器官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心理治疗或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神经生理模型,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调节身心状态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就是“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