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与时代背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8 17: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左占国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2016年5月21日

【摘要】人类文化按照时间和空间两大源流发展至今灿若星河交相辉映。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而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时空选择不仅决定了文化性态的原始出发点,更决定了文化和科学的走向。物质世界是结构、关系和属性的三维整体,结构、关系和属性是整体事物的三个层面,人类的主观认识必须从上述三个层面去全面认识才能呈现物质世界的客观整体。正因为如此,西医学选择了结构,中医学选择了关系和属性。正是由于中西医学的切入点不同,而产生了认知途径、科研路径、实践方法等世界观和方法论截然不同的两种知识体系,两者不存在熟优熟劣和谁否定谁的问题,而应该彼此学习借鉴欣赏优势互补,整合中西主体全部智慧和中医形上之道与西医形下之器的所有科研成果,系统构建未来的整体医学及其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中医药学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深赋时间文化内涵,是象思维科学的结晶。《阴阳证治学》是按照象思维科研路径对中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填补中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理论方法与技术空白的创新学术体系,《阴阳证治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血脉相连并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学;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时代;背景;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阴阳证治学》是关于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学问;是有效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用中医药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的创立方法创立过程实现途径和目的价值的科学。《阴阳证治学》脱胎于以时间为源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母体,是对传统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代表《周易》太极与河图洛书所蕴含的象数思维、义理哲学、人文精神、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集中涌现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等时代需要的感召,为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环境并创造了条件。思维决定行为,特别是格物致知、诚意修身、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仁礼中庸、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人文精神对中医药学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学努力实现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大道至简、成本低廉等价值追求的思想基础;是引领中医药学走上观物取象、以象测藏、司外揣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药食同源、绿色天然等象思维低成本医学道路的旗帜;是中医药学防治内伤类复杂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并取得巨大临床疗效和有效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根本保证。时代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几千年来中医理论发展成果和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在21世纪的集中涌现与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人类健康需求,是创立《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及其学术体系的动力源泉。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有效防治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用药食之偏性来纠正人体之偏颇方法大道至简。通过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来解决内伤类复杂性医学难题,可有效解放医学生产力并力促卫生经济转型升级。可有效降低百姓的疾病诊疗成本、健康维护成本和国家卫生经济运行成本。下面从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背景、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哲学背景、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人文背景、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中医理论背景和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等六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1、《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人类文化有两大源流,以空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文化肇始于西方,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文化开创于东方,讲求主体与客体的相融[1]。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时空选择不仅决定文化形态的原始出发点,更决定文化和科学的走向;中西文化各有自己的原点,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西方文化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属于空间文化;而诞生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则具有突出的时间特征属于时间文化。空间文化和时间文化是对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影响最大的两类文化,其它种类的文化则介乎二者之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与运动变化的两种本质特性。天地万物的运动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空统一不可分割。时间具有有序性特征,空间具有广延性特征,各有自己独立意义的方面。当人们面对世界的时候,不可能时空并重而必定有所选择:或以空间为本位,从空间的角度看待时间和世界的存在;或以时间为本位,从时间的角度看待空间和万物的存在。这两种态度和做法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人类都是必要的、有益的和不可避免的。之所以有这两种选择,是因为人的思维和感知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注意中心。因此,在对待外界事物时,或以空间为主,或以时间为主,这两种作法只能分别进行,而不可能体现在同一过程之中。人类文化正是这样被分成了两大源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偏向于以时间为主,西方文化的主流则偏向于以空间为主,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就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源始于《周易》,在夏朝的时候有《连山易》,在商朝的时候有《归藏易》。到周朝的时候,在《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升,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周易》。《周易》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正如《易传·系辞下》所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国文化是以时间概念为逻辑开端展开的,具有明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维性时间特征。自盘古开天地混沌初开,伏羲画卦应象人伦初定。从此阴阳分,四季明,五行始,六合显,八方定。人文自此始,易医源此生,都反映了时间的一维性。如王弼曰:“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周易畧例》);《易传》曰:“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随•彖》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曰:“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艮·彖》亦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变通者,趣时者也”(《易·系辞下》)。六十四卦所揭示的正是自然社会与人事的时间历史规律,其核心思想可用“与时偕行”四个字来概括。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谓“道”就是不断逝去的时间。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故中国人偏重从发生学角度去理解各类具体事物。孔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中道即时道。医易同源,医理源于易理。《内经》以时间为本位,把人和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命过程。其直白而集中的表述,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的本始表现即昼夜四时。四时阴阳正是天地大系统所显示出来的时间。《内经》以四时阴阳为人和万物的根本,可见是要从具体的时间过程研究人与万物的死生、沉浮、终始等一切变化规律。更要注意的是,《内经》把顺从时间所显示出来的规律如春夏秋冬、日月昼夜等视为“得道”。这就表明,《内经》之“道”的实质是时间,是时间的根本特性与规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立象尽意---观象授时---以时为正,中国传统思维以时间为主,时间一维,朝着一个方向驶去,是不可切割分立的过程整体。势必形成和强化主客偕同、万物一体的观念既主客相容;空间的特性是并立和广延。空间可以切割、占有,只能分享,不能共享。在空间范畴内,主体与客体之间显示差别和排斥,这决定了西方传统的主客关系采取“对立”的形式。诚然,认识活动必须主体与客体“相对”,但是相对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性质。主客“相对”既可表现为“对立”、“控制”,也可表现为“合一”、“相融”既和而不同。西方传统所采取的主客对立只是相对形式中的一种,突出了相互排斥性,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占有和宰制。在自然科学领域,所谓事物稳定的内在联系,大多表现为构成事物的物质实体和物质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以,沿着主客对立的认识路线前进,势必要走向还原论既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以求真的精神进行物之质研究。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把丰富、生动和个别的外部联系、各种不稳定联系、与认识主体的联系忽略了既现象丢失了,相互联系的信息也丧失殆尽;认识的本质是把握客观规律既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如何运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关系及其联系与发展,既物质世界的结构关系和属性的三维整体。时间的特性是持续和变易,时间一维,不可回逆,不可切割,不可占有,只能共享,不能分享。在时间的范畴内,主体与客体之间显示统一与平等的关系。这决定了中国传统思维贯穿着天人合一、主客相融的牢固观念。古代学术从“观象授时”开始,思维之初就形成了“以时为正”的思想观念。脱胎于时间文化母体的思维哲学及其自然科学特征,是以关系为本体,以求善的精神进行物之事研究,最大限度地收集自身及其与周围相互关系的信息用以探求事物内部的本质规律。《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充分体现着时间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永恒性,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八八六十四卦更是层层展开的包含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文化画卷,期间蕴含着人与天地自然社会之间关于联系与发展的巨大信息,深刻影响着中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哲学科学以及医学科学理论的形成构建与发展。作为自然科学分支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就是以时间概念为逻辑开端展开的,充分展现了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司外揣内、辨证论治等认识世界的时间文化产物的象思维方式方法与原则,《内经》认识世界的思维原点归根结底是“以时为正”,通过现象看本质,从认识、归纳、反思、概括事物的现象入手,总结和探索事物自然整体层面的内在运动变化规律“以时为正--天下随时”,在遵循生命科学自身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并指导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黄帝内经》将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转化为医学科学,并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理论框架和“五行生克制化”系统论、控制论方法。中医以阴阳五行为医道之纲领,而阴阳五行概念的实质就是对昼夜四时的抽象概括,使得中医学成为了真正的以时间为本位,以象数观、形神观、一元观为指导,以气、阴阳、五行为基本概念,以象、数、形、神、气为本质内涵的象思维医学体系[2]。因此,通过对中医与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明确中医文化的内涵,探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心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科研路径、哲学基础、人文特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揭示中医学发展中的内在和外部规律[3]。

2、《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背景     思维是人类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人类开动脑筋认识世界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思维是复杂的,多形态的,一个人同时并存着几种不同形态的高度发达的思维。一般把思维分为两种类型: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以逻辑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本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抽象思维一般分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理论型思维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除了使用抽象思维以外也经常使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内在的逻辑机制是形象观念间的类属关系,通过独具个性的特殊形象来表现事物的本质,以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和联系性(想象性)为基本特点,以演绎、推理、系统、关系、运动、属性、联系、发展和整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事实和实践均证明,要想用创新和创造思维有效解决涉及物质结构关系及其属性等现象和本质层面的复杂问题,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掌握并灵活巧妙运用和发挥抽象与形象两大思维优势,才可能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的改造世界,让世界因我们的改造而变得更加美好的组织目的。思维是文化的反映,只有用训练有素的符合先进文化内涵的思维所创造的理论才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真理的启示并享受审美乐趣。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中医药学属象思维科学体系,是在中国以时间概念为源流的象数文化母体下产生形成的,属形象思维范畴,其核心内涵是象数思维并反映于浩瀚的文化与自然科学典籍当中,形成了象思维科学体系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科学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防治观等认知体系[4]。

3、《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哲学背景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大方面既:物质和精神谁决定谁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存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是决定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物质第一性、存在决定意识等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与科学的实践观,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社会既人与世界的关系,这和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殊途同归。中医学用精气、阴阳、五行等概念系统回答了世界的物质性,成为了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哲学思维指导。故习近平同志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恩格斯曾经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要思维就必须有思维规定”《自然辩证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灯塔,哲学的成功无不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自然科学的创新发展又必须用哲学引领方向,因为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有两个熠熠闪耀的星座---哲学与医学。两千多年来,它们交相辉映,折射着人类智慧的光华;他们携手共进的历史,书写着人类文化巨著中最有价值的篇章。中医学是用古代的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来解释和说明生命、健康与疾病问题。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属自然科学范畴富含人文科学特点,属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具体反映在:一、用“象”建构的中医理论更能容纳、解释和说明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相关问题。二、实象论哲学思维造就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中医象思维特点。三、用实象论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能反映复杂性疾病问题的本质与规律。四、用实象论哲学方法解决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方面的问题无可替代。五、实象论哲学指导下的象思维科学体系及其诊疗技术具有大道至简、简便廉验的学科价值观。中医学在实象论哲学思维指导下,把人放在自然社会这个整体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并站在哲学的高度,从物质能量信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现象状态本质以及形态结构功能等高层级多维度入手,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自然、社会、人文等宏观整体上进行把握,用哲学的抽象思维和理论概括的方法成功孕育了中医药科学体系,为护佑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两千多年的中医发展史上所取得的医学成就令世界瞩目。《阴阳证治学》全面继承了中医学形而上的研究方法,系统发展了中医象思维科学研究范畴,充分展现了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中医学优势,是对中医学内伤病研究及其辨证体系的创新与发展。阴阳证治学的系统构建与研究目标,旨在启导内伤病防治与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理论与临床认识由表象走向深入、由现象走向本质、由经验走向理论、由盲目走向自觉。为解决内伤病临床实践及其世界医学难题提供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及其创新劳动工具[5]。

4、《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人文背景     医学不等于科学,医学研究早于科学研究,是医学催生了科学。医学不是为科学服务的,但科学一定要服务于医学。因为医学是人学,科学的发展必须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引领方向。医学与科学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医学研究是一维的,总是朝着求真崇善尚美达圣一个方向驶去,没有哪种医学或医术的研究是为了危害生命;而科学研究则是双向的,它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科学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给人类造孽。樊代明·医学与科学的演讲从内外环境迥异、结构并非功能、局部之和并非生命整体、微观难以代表宏观、静态与动态有别、瞬间结果与长期结局的差异、直接与间接间的关系不同、科学的必然性与医学的偶然性、生理与心理的联系、客观与主观的并用、数据与事实之别、证据与经验的关联、因果与相关并联、科学与伦理之悖、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等17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医学不等于科学,但医学充满着科学,用科学来推动医学的发展等正确论点。正如物理学诺奖获得者费因曼所说:“科学这把钥匙即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有待人文的引领”。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科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比较好的学科。用科学求真,用人文求善,两者互补而至尚美达圣。在人类精神家园里,最有价值的是科学与人文精神,它们共同折射出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种品格。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精诚融合是医学走上科学圣坛、走向人文境界的标志。何谓人文?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中医学是医学、人文、哲学与文化的有机整合。中医学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充分体现了科技为行医之术,人文乃行医之本的中国传统人文情怀。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而中医学的人文科学属性更加强烈,故中医药学亦可称仁善之学。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具体的讲是人的健康和疾病。而人则是精神和物质的共同载体,一身具有主观和客观、实体和虚体的双重属性,人,不仅是自然的、物质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精神的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导致疾病的因素亦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等外界物质因素,还有自然社会心理精神情感等非物质因素。从人生实际情况来看,后者更加恒常和普通。调查显示,内伤类疾病80%与情志失和有关,调畅情志将成为防病延年的重要手段。另外,治疗疾病的途径亦不仅仅局限于药物和器械等物质途径,还有心理、意识、精神、七情、社会等非物质途径[6]。医学体系和方法亦不是一种,目前就有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服务。中国文化主要是由儒释道三大源流组成,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了各自人文核心内涵及其精神亦都不同程度的对中医学治学宗旨理念态度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倡导以人为本的崇善性人本思想、道家主张道法自然的求真理念和佛家的戒定慧共同引领中医学建立了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价值境界。特别是在学科创立之初它就形成了以人(生物)---七情(心理)---社会—自然(天、地)---环境为内容的整体思维医学模式,不仅比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完整具体,更比它的提出早了两千多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理念对中医学术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人认为“中和”是世间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和”是中医科学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等方面,全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法度。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去其偏胜、以平为期、以和为贵、极致中和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人与自然上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中庸观,体现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体现在病理上是失和为患的疾病观,体现在治疗上是调和致平的诊疗观,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是仁义谦和的伦理观[7]。

5、《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中医理论背景     文化渊源之《周易》是中国三千年文化之集大成,以乾、坤两卦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阴阳思想。动静奇偶取象运数等阴阳思维是对时间文化的集中反映。气、阴阳等哲学概念是对古代阴阳文化思维和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医易同源,医理源于易理。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在系统总结传统阴阳文化思维与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阴阳学说”和“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框架;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特别是它的《阴阳篇》、《大宝论》、《真阴论》等对阴阳的理论与临床价值进行了系统阐述。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外感病的有效控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使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随着医学理念从治疗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和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的集中涌现,急需一种创新性理论用于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临床的系统诊疗与防治,加之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创制用于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中医保健的系统化理论经典亦成为了中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并用以填补内伤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与临床技术空白。从阴阳文化、阴阳学说到阴阳证治学历经上下三千年的文化与学术传承,出现了从阴阳文化阴阳思维到阴阳证治学发展的三次认识上的高峰。阴阳证治学从《黄帝内经》首次创立了中医学的核心理论----阴阳学说、《黄帝内经》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框架、《黄帝内经》不仅是医家之宗更是医学哲学之宗、《伤寒论》以经络阴阳为逻辑开端首开外感病辨证论治之先河、《景岳全书》系统阐述了阴阳的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等几方面对其传承发展的中医理论背景进行系统阐述。

6、《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时代是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哲学把握时代的精神,首先是把握时代问题,时代的问题就是时代的矛盾,只有不断的思考分析研究时代的矛盾,才能揭示时代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所谓问题意识,首先是心中要“有问题”,其次是任何时代的问题都要立足中国自己的国情来研究问题,特别是医学研究更应该如此。“任何学说的产生都有其强烈的现实动因”(王海明·《新伦理学》)。20世纪以前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以及战乱频发,外感病盛行瘟疫流行,导致人口平均寿命较短,在这一时期外感类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外感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老龄化,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至使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伤寒与温病等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证论治之经典已不能充分容纳解释和说明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全部资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病因病机和相关临床问题。当理论明显滞后于临床的时候,将使许多患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故一些往圣医家明确提出了“古方新病不相能”的敬意的质疑与呐喊,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到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叶天士的温病学思想留下了挑战者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丰功伟绩。二十一世纪是人体生命科学时代,在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中,健康长寿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人类具有认识一切客观世界奥秘的能力,认识活动始终充满终极指向性与现实局限性的矛盾。每一个具体时代,人们总会被新的疾病所困扰,旧的理论不可能对一切疾病予以解释和说明。加之医学的复杂性、事实性、经验性、科学性、人文性等多维属性,不站在结构、属性、关系三维同步研究的高度则不足以俯视医学全貌,不具备哲学思维头脑难以透过现象把我本质和规律。不同于其他任何自然科学的生命与医学科学的特殊性,远远超出人类的现实认识视野和智力范围,无论中医与西医理论均由于切入点不同而存在片面性及其先天不足。故需要医学主体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创新发展,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拓展思维疆域、把握客观整体、中西融合包容、运用本质规律、服务人类健康。面对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集中涌现,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根据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创制新的对内伤类一体多病能够异病同治的辩证论治方法与体系既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阴阳证治学》从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时代需求为阴阳证治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社会需要为阴阳证治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以市场为导向系统建立阴阳证治体系和阴阳证治学理论科学求证五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7、结论    中医药学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深赋时间文化内涵,是象思维科学的结晶。通过上述《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与时代背景的系统阐述,用事实说明,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是医学科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医学科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同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等科学形态与路径有直接关系。由于东西方文化、思维、哲学基础与人文背景不同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共同护佑人类健康。正是由于中西医学的逻辑起点、科研路径、研究范围、技术手段和方法优势的不同而表现出了明显的学术差异。大量科学事实证明,物质世界具有结构、关系和属性三维层面,是结构、关系和属性的矛盾统一体,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时必须做出选择。或从结构层面切入进入内部无限切割细分研究构成本质既物之质;或从关系和属性层面切入努力向宏观整体方向探讨生成之源既物之事。西医选择了结构;中医选择了关系和属性。正是由于两者认识客体的逻辑开端和切入点不同而形成了东西方两种医学体系而优势互补;正是由于中西医认识物质世界的结构、关系和属性三维层面的切入点不同和产生的文化、思维、哲学、人文、理论、范式、途径与时代背景的不同,面对同一个研究客体而产生的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知识体系,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然。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脱胎于各自差异性文化母体的中西医学各有自己的优势可供彼此学习借鉴。通过比较与鉴别,集中中西医学研究主体的全部优势和所有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刘长林·《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上),中国中医药报,2010,12,1

[2]、郭 刚等·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复杂性致思向度[J],中医杂志,2015,7,56(13):1081~1084

[3]、左占国·阴阳证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5,30

[4]、王树人•论象与象思维[J],山西大学学报,2001,8,24(4):79--82

[5]、左占国•实象论哲学思维智慧结晶--经络学说[M]吴以领•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0),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4,2

[6]、吉文辉·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3(2)

[7]、王键等·多维度视野下的中医科学解读[J],中国中医药报,中医视点,2015,5,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25 , Processed in 0.0485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