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思考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辨证论治转变为辨病论治,把方证对应转变为方病对应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7-11-23 11:3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11-23 03:36 编辑

中西医结合新医学的主导思想正是刘先生的思想:“把辨证论治转变为辨病论治,把方证对应转变为方病对应;放弃四大经典;淘汰望闻问切诊断手段;医学理论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理论全面替代;疾病诊断运用现代医学最先进的检测设备,疗效确定严格遵守现代医学理化检测标准;用药参照现代《中药药理学》”。

——试以急性肺炎为例,把方证对应转变为方病对应。用什么固定方,来对应急性肺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11:52:00 | 只看该作者
试以急性肺炎为例,把方证对应转变为方病对应。用什么固定方,来对应急性肺炎?

------------------------------------------------------------------


陈先生好!好久没有参与我的讨论了。
中医的特色是各性化治疗,单人单方,没有固定方。
对应这一特色,古代惯用辨证论治。这是完全正确的方法。
但是,到了现代,一直沿用古人之法,就显得落后了。
新医学研究者,采用的新方法,是以理化检测信息为基准,结合全身各项指标的个性化,
处方不固定,随病情,随个体体质而不断调整。 但只是不需要望闻问切了。
6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3 13:41:17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7-11-23 07:47
说中医落后即是100%误读!
      在人类整体和个体医学领域,中医已经领先2000多年,今后仍将继续领先! ...

说中医落后即是100%误读!
      在人类整体和个体医学领域,中医已经领先2000多年,今后仍将继续领先!
如果站在人类现代整体和个体医学的立场,中医学在此范畴已然领先二千多年,是迄今唯一可以思维和操作的整体和个体医学;从中医「状态应对医学」的学科定位着眼,寒、热、虛、实等概念和理论,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整体和个体医学的科学理论元素,许多临床常用的中医理论,都可以在状态应对医学的框架内确立其恰当的科学位置。可以客观地说,从「状态应对医学」的定位出发,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准则,疏理、重建现代中医学体系,是摆脱用西医方法错误度量中医科学性的唯一方法,也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彰显中医学作为人类现代意义的整体和个体医学范式的伟大医学智慧,让中医在各科疾病广泛应用中产生的〝神奇〞疗效,得到合理、恰当的认识。


-----------------------------------------------------------------------------
多谢张先生回复!
张先生认为,认为中医比现代医学领先两千年,那只是个人观点,很难与国人达成共识。就国医界范围,都不能达成共识。既然中医领先,您们那个时代60%以上的中医大学毕业生,怎么都改行到那个不先进的西医行业了?


中医“从「状态应对医学」的定位出发,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准则,疏理、重建现代中医学体系,是摆脱用西医方法错误度量中医科学性的唯一方法”。
张先生既然从事西医工作多年,就应该了解现代医学的特点。是病理诊断疾病。
疾病,不分中医,还是西医,如同不分“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状态应对医学」是古代没有更确切诊断条件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方法。如今现代医学如此发达,如果仍然不思采用先进工具,中医“领先”一词活不到实处。


整体把握人体及疾病,现代医学全身检查的各项指标,表达的清清楚楚,何须望闻问切?
这一方面,张先生可能没有考虑过。

“以临床实践的需要为准则”,这句话非常正确!我们正是这样做的。新医学的临床标本资料,正是距我们最近的一代现代临床家新创的。现代疾病,与古代疾病也有重大改变。西医治疗造成的次生疾病占了很大比例。而且都是中西双医束手无策的病。


传统医学的认知及手段都非常有限,治疗的病种也有限。况且,就这些病,大都是西医都能治了。西医治不了的病转诊中医,中医几乎都拿不下来。
中医面临这些新情况,必须演化出一门新医学,以应对现代临床需求。
其实,这一门新医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只是缺少画龙点睛的科学理论。
正如先生提出:“重建现代中医学体系”。
其实也不能叫“重建”。因为现代中医学体系还没有形成。




64
发表于 2017-11-23 16:31:32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1-23 03:52
试以急性肺炎为例,把方证对应转变为方病对应。用什么固定方,来对应急性肺炎?

---------------------- ...

中医的特色是各性化治疗,单人单方,没有固定方。

——对于相同的证,中医是用相对相同的、固定的方,即方证对应。方病对应是什么情况?
65
发表于 2017-11-23 16:3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7-11-23 08:48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1-23 03:52
试以急性肺炎为例,把方证对应转变为方病对应。用什么固定方,来对应急性肺炎?

---------------------- ...

新医学研究者,采用的新方法,是以理化检测信息为基准,结合全身各项指标的个性化,
处方不固定,随病情,随个体体质而不断调整。 但只是不需要望闻问切了。

——处方不固定,随病情,随个体体质而不断调整,这个就是您所谓的“方病对应”?

一证有一证的治法,有相应的主方与主药。急性肺炎的主要治法,主方,主药是什么?

如何看待疏散风热,清肺解表,清宣肺热,化痰降逆,清营开窍,解毒化痰,回阳救逆,益气敛阴,益气养阴,润肺化痰等诸不同的治法;银翘散、麻杏甘石汤合千金苇茎汤,清营汤,参附龙牡汤合生脉散诸不同的方药在急性肺炎一病中的应用?随病情,随体质而不断调整,具体是怎样的病情,怎样的体质,怎样的药物调整?
66
发表于 2017-11-24 11:2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7-11-24 03:38 编辑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1-23 05:41
说中医落后即是100%误读!
      在人类整体和个体医学领域,中医已经领先2000多年,今后仍将继续领先! ...

脱离临床实践的〝思考者〞!
       我40年前把「现代中药药理」当宝贝,当我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时,我再也不理「现代中药药理」,把它当垃圾。
67
发表于 2017-11-25 23:34:46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7-11-24 11:20
脱离临床实践的〝思考者〞!
       我40年前把「现代中药药理」当宝贝,当我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时,我 ...

我觉得您治病效果好,与您懂中药药理有一定关系。毕竟,现代中药药理有利于选药治标。当然,这不是说中医对所有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懂药理。例如:病人因胃阴虚不想吃饭,治本(胃阴虚)即可解决问题
68
发表于 2017-11-26 09:5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1-26 10:00 编辑
悉尼张有和发表于 2017-11-25 23:34
你如果整天把中药现代药理当回事,你就不可能是疗效好的中医。

我的意思是说,现代中药药理(物质成分)是通过西医手段弄出来的。虽然挂了中药名称,但已经不属于中医范畴了。但其药理对我们选药治标是有帮助的。例如:糖尿病人血糖高,我们经过辩证确定其病机是湿邪内困,治疗就要运脾化湿。选药时,虽然知道薏米和茯苓都能运脾化湿,但不知茯苓有没有降糖作用,知道薏米有降糖作用,就用薏米。其中,运脾化湿为治本;降糖为治标。所以,掌握药理知识有利于中医选药治标
6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19:55:06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7-11-27 15:02
糖尿病的多糖的糖是标物质是病理物质。
糖尿病的胰岛素少,少的胰岛素是标物质。
湿物质是本物质。


糖尿病的多糖的糖是标物质是病理物质。
糖尿病的胰岛素少,少的胰岛素是标物质。
湿物质是本物质。
小分子的酶,可以移动的酶,流体的酶或氨基丙烷的离子是本物质。
---------------------------------------------------------------------------------


糖尿病的病因现代医学已经搞清楚了。糖尿病病种非常多,但无非两种病因。

1、是胰腺本身的问题;
2、在血液中胰岛素与糖的结合问题。

如果仅仅从症状入手治疗。可以解决的问题就是便干,口渴,后心发热等症状。
解决不了胰腺问题,糖尿病无法根治。
即便是用了小分子酶,或者其它方法,也回避不了这两大问题。
1、小分子酶是否可以协助恢复胰腺功能?
2、小分子酶是否可以帮助血液中的胰岛素与糖的结合。
7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20:1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28 20:14 编辑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7-11-24 11:20
脱离临床实践的〝思考者〞!
       我40年前把「现代中药药理」当宝贝,当我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时,我 ...

脱离临床实践的〝思考者〞!
       我40年前把「现代中药药理」当宝贝,当我有足够多的临床经验时,我再也不理「现代中药药理」,把它当垃圾。
--------------------------------------------------------------------------------------------


张先生好!
中国的中医是最先进的。因为它是国家在主持发展。
所以,您在国内的时候,40年前吧,把「现代中药药理」当宝贝,那才是对的!


您到了国外,与国内最先进的信息相脱节,只是带了几本古书走了。
所以,您的水平也就停留在了古书的时代。

我这样给您说吧。
研究「现代中药药理学」的人,并不会看病。
药理学与临床技术之间还需要一座桥梁,但是药理学家没有能力编写。
只有建成了这座从草药药理学到中医临床技术之间的桥梁,药理学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这座桥梁是一座新桥梁,中国中医没有数十年的时间,是搭不起来的。
新医学之所以与传统医学有区别,正是把中西结合的技术难点突破了。如果您有机会回国,敬请您到西安来交流,顺便旅游一下古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3:49 , Processed in 0.0955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