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针灸临床的思考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24 16:5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针灸作为一门临床科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以见效快,疗效好,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等优点广受病人的认可和喜爱。近些年来,得益于多方重视,针灸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束缚,针灸在教学和临床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观点:
    一、 现有教材编篡完整、系统、全面,但缺点是不够详细,没有把要点说出来,讲清楚。比如中医基础开篇就讲“阴阳五行”,可以说它是中医的基石和精髓,但真正把它应用到临床中去治疗疾病的针灸师少之又少。为什么?因为书中提及阴阳五行的章节只短短几页,在后来的治疗学中又没有浓墨重彩的把它和临床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只把它当理论来听,但我们知道,“五行”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一套完善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在脏腑病的治疗中,此种方法不可或缺。比如小儿遗尿、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几次治疗症状就会有明显改善。
    二、 有些重要的概念教材中没有提及,即使提到,概念也比较模糊。比如经气的“量”的问题。《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灵枢·根结》篇及《灵枢·卫气》篇也提出经气的根与本在四肢末端。这些都说明四肢为经气生发、壮大的地方,也就是说经气有“量”的问题。之所以强调经气的“量”,是因为它对指导临床意义巨大。有经气的生发、壮大就有消耗,这是经络的新陈代谢。临床中我们取正经的穴位给病人治病,几次之后,效果就明显减小,甚至毫无进展,为什么?因为正经的经气已经消耗殆尽,需要一个重新生发、灌注的过程。我们说“经络所通,主治所及”。治疗疾病,要消耗经络中的经气,没有了经气,就好像治疗大叶性肺炎而不给抗生素一样,效果自然不好。这时候就要考虑换系统。比如用奇经八脉系统来借用奇经的经气,或取络穴来借用表里经的经气。另外,因为四肢是经气的根本,所以针刺四肢的特定穴更容易激发经气以治疗全身疾病。这些概念书中并无提及,如果不给学生讲清楚,他们毕业后要在临床中摸索几年、甚至十几年,针灸水平的提高自然非常缓慢。
    三、 针灸理论的形成是两千多年前,但这门科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汲取现代科学的营养使之发展、完善。《灵枢·经筋》篇讲“以痛为输”,认为对经筋病的治疗,局部取穴(痛点)非常重要,但中国古代囿于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即使理发、剃须也是对父母的不敬,死后对尸体解剖更是大不敬,加之当时器材简陋,所以在对人体的认识上,比如解剖学上,与拥有先进如电子显微镜、MRI、Ultrasound的现代医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主张在治疗经筋病方面,尤其是慢性的,一定要借助现代医学手段作出明确诊断,然后用经络辩证取穴或“以痛为输”。
    四、 强化针灸的辩证论治。在这方面,甚至很多工作多年的针灸师往往只注重经络辩证,而忽略了脏腑辩证,他们认为脏腑病可用中药治疗,针灸疗效一般。其实不然,[color=#D2691E]如果辩证准确,针灸治疗脏腑病效果如有神助。比如有一病例,一位35岁女士突然出现视物模糊,左上肢麻木症状,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西医怀疑多发性硬化,来诊后通过问诊及查舌苔、脉象,中医辩证为心火盛,采用“五行”方法治疗,6次痊愈。所以在针灸临床中要把经络辩证、脏腑辩证提到相当的高度,只有辩证准确,才会应针取效,针灸技艺也才会真正的登堂入室。
    五、 现在我回过头来谈一谈经络。关于经络的实质现在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很大争议。中国四所中医大学研究室分别用电、磁、核、声测定经络实质,但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和可信的结论。现在这些项目都已下马。究其原因,我认为人们对经络开始就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有一条可以看见的或可以通过仪器测到的“线”在那里,看不到或测不到就说针灸是伪科学。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针灸的疗效是毋庸置疑的,那么经络存不存在?是什么东西?我认为,经络是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物质线和功能线。中医学的圣经《黄帝内经》中《灵枢·经脉》篇讲“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也就是说经脉看不到,是因为部位较深,行于分肉之间,而足太阴在外踝之上那一段可以看见。足太阴者,经脉也。而络脉是“浮而常见的”。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血管系统应该是经络的组成部分之一。经络系统还包括神经系统、骨骼肌系统、体液代谢系统、淋巴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功能表现。比如有报导在大鼠皮肤内发现数条左右对称的交感神经毛线循环系统,这同针灸的标本根结卫气系统相似。比如现代医学的周围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节支配相应节段的皮肤及脏器,这又与针灸学的气街理论异曲同工。所以我认为科学是相通的。更好的理解经络的实质及它同现代医学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针灸科学的信心,并且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疗效。
    六、 针灸是一门实践科学,怎么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对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往往学生毕业以后走上临床不敢下针,或者不知轻重胡扎乱扎,这都是要不得的。重点部位,危险穴位的进针方法、角度、深度一定要亲手展示给学生,甚至做成VCD反复观看,做到心中有数。
    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讲出我的想法和经验。总之,针灸科学虽然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充满勃勃生机的科学,它以它神奇的疗效、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尊重,它是一门值得所有喜爱它的人为之奉献终生的生命科学。
                                               2006年5月24日 伤寒论坛
2
发表于 2006-8-24 18:29:3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针灸临床的思考 [转帖]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2:33 , Processed in 0.0486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