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附子汤与真武汤及其适应证的区别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4-24 08:4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萧铁 于 2016-4-24 08:41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4-23 23:02
您这个想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我不大懂。用先收集一部分基本名方,在此基础上扩展应用,由此总结出一套 ...


就李老师的回帖讲到方剂总结的两个方面(材料来源和如何总结),再讲讲我的想法。

就材料来源来说,我最初其实也是由方剂学入手的。量和来源都不是问题,也都是问题,问题是太多。莫说一千方,在网上,一万方甚至十万方的网站都很容易找到,约两年前还看到过有个新闻,介绍有个老中医哂出自己开过的所有十万方(,当然没说有多少是重复或加减而成的)。方剂学当然已经有个按中医的证治概念来分类的简单系统,但对学习来说仍有个很大的、甚至是根本的缺点:没有重点。严格来说,现时的方剂学只是比字典稍好一些的工具书,其他来源如网站就更不用说了。

如何找出重点?无论是之前提到的“形而上”还是按经验而来的“汤系”,目的都是先理清作为分析对象的内在枝干关系,这其实只是找出重点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临床的实践应用中,从这些方剂的使用频率来判别那些方剂相对来说更有用,因而应该成为学习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导师会按自己的经验指出那些是重点,但光看书本,实在很难看得出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先介绍一个叫“80/20定理”的概念,基本意思是80%(或R%)的结果可归因于20%(或f%)的因素(f<<R,详见百度)。如果世上真有绝对真理这回事,我想这定理可能是最接近的了,因为这个概念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很实用。应用到我们有兴趣的方剂学,就是说80%的病用20%的方剂就可以了(实际上80和20是个比喻,不是严格的标准,关键是要找出最常用的那f%)。由此,我之前在别的帖子提过“排行榜”的概念,如果有了由使用频率多少来决定的方剂排行榜,就很容易找出那10%或20%甚至30%的方剂了。

当然,反过来说,是不是另外那80%方剂可以忽略呢?当然不是,另外那80%更可能恰恰是专家大师和合格医生的区别。但是,与其把4-500个方剂丢给学生在2-3年内把它背熟而实际上大部分难得一用,不如第一年集中学好排行榜上头10%,第二/三年再学好之后的20%,这样,三年过后,就已经有把握应对80%甚至90%最常见的病了。如果能这样安排课程,我想中医教和学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除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做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好处:就是学生毕业后经常会使用的中药会大幅减少,这对培养出能在农村紥根经营的中医个体户来说,可说是善莫大焉。

点评

这个工作量太大,即使完成了这个工程,涉及教学时,人为的阻力是根本无法克服的。 您这个想法,可以落实在某位名中医个人经验、学术总结上,现代的老中医经验总结就用这个办法,但这里面也有许多蹊跷之处,一下子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4 21:04
32
发表于 2016-4-24 21:04:23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6-4-24 08:40
就李老师的回帖讲到方剂总结的两个方面(材料来源和如何总结),再讲讲我的想法。

就材料来源来说, ...

这个工作量太大,即使完成了这个工程,涉及教学时,人为的阻力是根本无法克服的。
您这个想法,可以落实在某位名中医个人经验、学术总结上,现代的老中医经验总结就用这个办法,但这里面也有许多蹊跷之处,一下子说不清楚。


比如,看老中医经验一类书,最好选择七、八是年代的,老中医人还在世的这种著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2 10:28 , Processed in 0.0476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