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名医张锡纯医案(舍证从脉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0 11: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国名医张锡纯医案(舍证从脉案):
民国初年,河北省盐山县有个姓毛的年轻人,平素患有痰饮,后来又得伤寒,经用药物调理而愈。这个年轻人有饮食不节的毛病,一次暴食暴饮后,旧病复发,无奈又去求医,服了几剂药后才算好了。
按说,有了这次教训,往后饮食就该节制一点。谁知这个年轻人刚好伤疤就忘疼,几天之后,又因饮食过度发病了。这次就不像先前两次那么好治了,连请几位医生都医治无效。
不得已,托人辗转请来了本籍的当代名医张锡纯。
张锡纯诊其脉洪长有力,但观其舌苔又淡白;再一问,病人说并不燥渴,咬一口梨,甚至吃一粒石榴子都觉得透心凉。张锡纯一看脉不符,心想:病人素有痰饮,又感寒邪,几次复发,皆困饮食过量,脾胃受损,寒邪入里化热,而致阳明实热,故脉见洪长有力。之所以无燥渴之症,是因其素有痰饮,水湿凝聚;之所以畏食寒凉,是因其寒饮停于中焦,与外感之热相互胶结,以致胃府转从其化而与凉为敌。
于是,张锡纯便舍证从脉,开大剂白虎汤方以清实热,加清半夏数钱以温化寒饮。病人在两天之内连服十几次药,共用去一斤多生石膏,病情果然好转,脉见和平。
谁知过了两天后,这个年轻人又旧病复发,痰涎壅盛,连连咳吐,精神恍惚,言语错乱,全身颤抖。不得己,又托人请来了张锡纯。
张锡纯乍看病人危在旦夕,先自一惊;待到诊得其脉和平,惟右关稍弱,又大惑不解——何以会证见危急而脉无病象呢?用药对证,无庸置疑;右关稍弱,说明还是脾胃虚损所致。于是,便细细地询问病人这几天的饮食情况。一问,果然就发现了病因——原来,病人家里怕他饮食过度,重蹈复辙,便矫枉过正,每天只让他吃个半饱。
张锡纯诊断清楚后,对其家人说道:“这次不需用药了,让他像平时一样饮食就可以了。”
病家不解其意,说道:“他已病成了这个样子,哪里还能吃东西呢?”
张锡纯说道:“前几次复发,是因饮食过度,这次复发.是因戒食过甚。戒食过甚,则摄入不足,摄入不足,也会损伤脾胃。所以,只要恢复其正常饮食,不必服药。不信,你们端来饭菜,喂一喂试试看!”
病家半信半疑,其好端来饭菜。将病人扶起喂食。正如张锡纯所言,这个年轻人一进饭菜,顿露饿像,吃起来全不似一般病人。
这时,天色已晚,张锡纯起身告辞,临行前嘱咐其家人当晚再让其进食三次,每次先少喂一点,以后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待其复元后,再与平常一样进食。
果然,遵其所嘱,年轻人的病便慢慢好了。从此之后,他再也不敢暴食暴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3 23:21 , Processed in 0.0950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