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咳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11 13: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52岁,患者患咳喘病已20多年,反复发作,弱不经风。一周前因感冒咳喘发作住某院急诊观察室,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特请中医刻诊:面色青灰,气短喘促,张口抬肩(随身携带氧气急救包),动则自汗不已,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心烦,尿少,脚肿,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浮细数。
急投小青龙加石膏汤。药用炙麻黄9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干姜3克,细辛5克,法半夏9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15克,党参18克,2剂。
药讫气急喘促稍平,自觉大便畅快,每日2~3次,出汗减少。惟感咳则胸闷胸痛,口微干,苔根腻罩黄,脉沉细滑。此乃肺肾两虚,余饮未清,冲气上逆。投桂枝茯苓五味子甘草汤加味,药用茯苓18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干姜6克,细辛5克,法夏9克,党参15克,胡桃肉15克,另黑锡丹3支,常规服。药后胸闷胸痛渐除,惟仍感气短,改以平喘固本汤增易,调理旬余而安。
本例患者平素肺肾两虚,用本方暂治其标,药后饮邪虽减,但气液已伤,下焦阳气被辛散浮动,肾气被动则冲气上逆,故胸闷胸痛,改投苓桂五味甘草汤以平冲气,因患者余邪未清,故加姜、辛、夏以温化水饮,党参、胡桃肉益肾平冲,驱邪外出。由于辨证准确,丝丝入扣,故能药进病退,效如桴鼓。
2
发表于 2016-3-11 17:08:08 | 只看该作者
       支饮-肺心病证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第十二》相关原文:
2条,……咳逆依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3
发表于 2016-3-11 17:11:40 | 只看该作者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第七》第14条“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3 23:31 , Processed in 0.0796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