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子孝亲汤治疗老慢支1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18:0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临证一得】六子孝亲汤治疗老慢支
原创 2016-02-29 刘军吉 中国中医药报

刘军吉

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慢支就是指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常见为三大症状:咳嗽、咯痰、喘。本病特点为病情顽固,难治易发,患病老人常常是苦不堪言,对于此病,在临床中笔者通过望、闻、问、切,发现实证患者采用六子孝亲汤往往会有很好地效果。


六子孝亲汤是由出自《韩氏医通》的三子养亲汤加味而成,其方药组成为:牛蒡子、紫苏子、白芥子、葶苈子、莱菔子和冬瓜子。因其所加味的皆为种子类药物,且“六”有“顺”之意,即体现了本方顺气、化痰、消积之效,亦于中华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孝顺”相呼应,特不惭取名为六子孝亲汤,便于铭记和临床运用。


如笔者所治疗一患者辛某,男,69岁,患老慢支10余年,自述半月前因感冒致病情复发,口服和静注各类抗生素及止喘类药物,效果不明显,特来中医科就诊。接诊时患者症见:咳嗽,时有喘作,痰多色白呈泡沫状,呼吸时喉中可闻痰鸣漉漉,夜间加重,发作时不得平卧,胸痞纳差,便秘,舌胖润苔白腻,脉滑数有力。


此为,气逆痰滞,治以降气化痰,消积导滞。


处方:六子孝亲汤,牛蒡子9克,紫苏子12克,白芥子9克,炒莱菔子12克,葶苈子9克,冬瓜子12克,水煎服,日1剂。


服药6剂后,咳喘症状减轻,便秘消失,大便排出部分胶涕性物质,夜间咳喘次数减少,喉中微有痰鸣音。继服12剂,诸症消失,嘱其将方药减半,绢布包代茶饮半月,以巩固疗效,两月后电话回访未发。




三子养亲汤中白芥子长于豁痰,《本草经疏》云其能“搜剔内外痰结”;紫苏子长于降气,《别录》云其“主下气,除寒温中”;莱菔子长于消食,《本草纲目》云其“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而六子孝亲汤比三子养亲汤更多出了牛蒡子、葶苈子和冬瓜子三味药,其中牛蒡子《本草经疏》云其:“主润肺、散结气、利咽膈”,《本草备要》云其:“散结除风,利咽膈,理痰嗽”,《景岳全书》云其:“味苦辛,降中有升”,可见牛蒡子有升有降,可散痰结,利咽膈,同时还有润肠通便之效;葶苈子《本草经百种录》云其:“滑润而香,专泻肺气”,为泻肺平喘之要药;冬瓜子《食经》云其:“利水道,去淡水”,可润肺化痰,消痈利水。上述六味药物皆可清肺化痰,而从三焦来看,牛蒡子散结、利咽、通气道,葶苈子泻肺平喘,白芥子豁痰,紫苏子降气,上焦得以气顺痰消;莱菔子消食化痰,中焦得以除胀下气;冬瓜子化痰消痈,下焦随气降之痰可顺肠而去,同时大肠得诸“子”之润,腑气通则肺气清,共营表里之效。六子孝亲汤在临床运用中一定要辨证明确方可使用,本方适用于老慢支中气逆痰滞的实证,咳嗽、痰多、苔白、脉滑为其主症,气虚和阴虚致咳者不可使用。还有本方终为治标之剂,对于虚实错杂的老慢支,待病情缓解还应以标本兼治为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3 23:31 , Processed in 0.1025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