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知的人才会认为中医没有诊疗标准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6 15:11:3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2-6 06:05
这就叫做吹毛求疵!请问,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与局限性。那么传统西医的"望触叩听" ...

谢谢陈总的回复。正如先生所言:"现代西医理化实验室与影像学等检查手段与方法发展的非常迅猛,这点值得中医学习与借鉴。",西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可谓亦步亦趋,密切实行。而中医这方面相差甚远,中医再也不能只局限于“‘三个指头一个枕头”的简单落后局面了。中医对现代理化检查的运用和解读,必须要与时俱进了!否则,将严重脱离时代和群众。
12
发表于 2016-2-6 18:40:16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2-6 13:05
谢谢王教授赏贴。
一,有人说中医没有自己的诊疗标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中医已经流传千年了,世世代代 ...

二,有史以来,中医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加之口传心授,中国人民和中医和疾病作斗争的医疗经验和总结,不说是在世界文明史上首屈一指,但是也是举世闻名的吧?难道那些记载和描述都是废话和空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传统医学上讲,可以这样说,我国中医的经验总结及理论,与世界所有国家相比,都是第一的。这没有疑问。
   


三,中医肺痈,西医叫肺脓肿。说什么‘明明标题是“证候分类”,但内容却是西医病“肺脓肿”发展的病程分期。’
众所周知,疾病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发展变化过程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西医可以叫病程分期,为什么中医就不可以叫“证候分类”呢、这太霸道了吧。与人分别,英国人可以说拜拜,难道中国人说再见,就不可以了吗?
————————————————————————————————————
      中医当然可以用,但那就叫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理论和成果。这一点不用辨。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人人都明白,先行者为师,后行者为徒。学别人的就是学别人的,不能不承认。又如,当今已注册发明专利后,后来者再用这个方法,就不能说是自己的了。




四,关于实验室检查等理化检查像气压、血压,温度,显微镜所见,超声成像等,这些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这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是没有国界的,也是没有行业限制的。外国人能用,中国人也能用;西医能用,中医也能用。怎么就成了“西医标准”了呢?难道没有西医,人体就没有血压和温度了吗?诚然,西医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上比中医先进且广泛,这是中医的不足,但是谁给的权力要限制中医使用和参考各种理化检查呢?
————————————————————————————————————
     学了人家的东要敢干承认,才好。西医不也是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吗?
     就是说破天,理化检查,还是西医的常规辅助检查,用了还是要用西医的正常参考值。中医当然可以用,那是取长补短,是明智之举。绝不能说,那不是西医的方法,那不成了公开的打赖吗?
      假如,西医也用四诊,却说是与中医无关。是不是也不妥啊?
      心里面爱中医,其情可理解。但中医用了人家的方法,总不能说,西医的理化检查与西医无关,我也能用,那是现代科学的成果。是现代科学的成果不假,那还不是西医引起的,研究了几十年才有诊断标准的吗?怎能不认账呢?
      对吧?



13
发表于 2016-2-6 20:17:33 | 只看该作者
具体的标准内容,不急着讨论,大家先了解一下制定标准的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新闻发布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于2013年12月10日上午10点在局机关1楼新闻发布厅(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召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赵明:
欢迎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出席今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新闻通气会。大家都知道,中医的疗效也是对百姓对中医的需求,我们觉得对中医的需求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中医药的学术发展、中医药的学术创新离不开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在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体系。“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再次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十二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中医药标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特别是中医药标准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推动了中医药标准建设工作。
2013-12-10 09:52:08


主持人 赵明:
这次新闻通气会就以这个为主题。首先介绍一下出席的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公室主任王炼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查德忠同志。先有请王炼同志就“十二五”以来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有关工作向大家做通报。
2013-12-10 09:58:04


王炼: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借这个机会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中医药标准化的工作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通报。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这项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也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实施中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并于去年9月召开了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近年来主要做了几项工作。
2013-12-10 09:59:40
王炼:
首先,发布实施了一系列宏观指导和制度建设的文件。一是制定了《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5个领域13个专栏36项重点任务。二是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应用推广、加大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三是制定了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中医药标准研究制定的要求。四是明确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将中医药标准化培训纳入到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管理、中医药标准项目享有科研课题待遇等。
2013-12-10 10:01:43


王炼:
二、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一是有序开展国家标准研制、针灸学通用术语等六项草案,已经报国家标准委。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中医临床各科名词术语等30项标准草案正在抓紧制定;中药材编码等四项已经申报国家标准委立项审批,特别是三棱针技术操作规范国家标准已获得2013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由国家标准委公示。二是稳步推进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制定,重点开展了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研究制定,目前已发布了涵盖十几个科系的近500种临床常见病证的诊疗指南。三是组织起草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药行业标准编制通则。中医药标准体系表草案已经完成。
2013-12-10 10:04:38


王炼:
三、是加强了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一是积极组织推进全国中医药信息、民族医药、药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二是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的信息化建设,开展了中医药标准网站建设,发布了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项目在线管理系统。三是支持地方中医药标准化组织的建设,积极支持上海、广东、深圳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
四、加强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和实施推广。一是实施了中医药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以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为依托,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了近2千万元,目前已完成了291个病种的诊疗指南的临床应用评价,为修订完善指南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组织实施了中医药标准化培训项目。这个项目也得到的中央财政的支持,先后投入2千多万元,目前已在全国培训了38850人次,完成培训计划的105%。上述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标准的推广。通过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到目前为止,共发布了中医药国家标准27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470多项,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统筹规划、分工负责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3-12-10 10:11:31


王炼: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晚,技术难度大,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以中医药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医标准体系建设;以提高能力和强化基础为着眼点,切实加强中医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以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以加强建立协调机制为切入点,理顺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扎实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我就先简要给大家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2013-12-10 10:20:31


主持人 赵明:
刚才王炼主任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十二五”以来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有关工作情况。这次会议还请到了查司长,接下来到了媒体互动时间,欢迎大家提出问题。


点评

2009年,国务院决定要做中医标准化的工作,这个工作预计20011年开始,2020年结束。之前几年,出来的中医内科诊疗”标准“好像还不算标准,名称就叫”规范“、方案、常规之类,不算法定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6 20:35
14
发表于 2016-2-6 20:35:2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2-6 20:17
具体的标准内容,不急着讨论,大家先了解一下制定标准的情况:

2009年,国务院决定要做中医标准化的工作,这个工作预计20011年开始,2020年结束。之前几年,出来的中医内科诊疗”标准“好像还不算标准,名称就叫”规范“、方案、常规之类,不算法定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5 03:25 , Processed in 0.05977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