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无脉无血压一例治验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6-1-3 06:45:45 | 只看该作者
该病例应为身体极度虚弱之病,与无脉症鉴别其临床特征有二,一是该病人全身症状明显(身子虚弱,面容憔悴,一下子坐在诊断桌旁,头和上身就躺在桌子上就不想动了);二是血压的变化,初次未测到,次日45/10,再次诊80/50。

如果血压检测无误的话,此人血压如此之低而能言语行动如常(二诊时45/10),只能理解为平素一直低血压,该患者对低血压有着较大的适应性或耐受性。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06:54:0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 22:45
该病例应为身体极度虚弱之病,与无脉症鉴别其临床特征有二,一是该病人全身症状明显(身子虚弱,面容憔悴, ...

陈总分析正确!这个患者是以前一次大月份引产致大出血后,血压就一直较低。谢谢陈总
23
发表于 2016-1-3 06:54:40 | 只看该作者
亦曾遇及血压脉搏全无之病例。一病人输液(头孢类)突发不适,意识淡漠不能言语,脉搏无,血压未测及,但唤之仍能眨眼回应,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紧急抗休克抗过敏治疗,情况渐好转恢复。
24
发表于 2016-1-3 07:10:4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2 03:56
此例患者,楼主开宗明义就明白地说明:无脉无血压一例治验。就是说这个患者,不但摸不到脉搏,还测不到血 ...

那么李先生接连几篇谈及无脉症,又是出于何种意图呢?欲盖弥彰此之谓也!

一一千总不必多虑,认识角度不同,则自然会有争鸣争论。另一方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集思可以广益。

点评

陈先生,您来的少,这种情况多次了。不是多虑,是想象力丰富,善于连续,我不知道您的经历,您如果经过六七十年代的话,这种想象力这份警惕性很容易见到,也很容易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3 09:58
25
发表于 2016-1-3 07:39:1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 22:54
亦曾遇及血压脉搏全无之病例。一病人输液(头孢类)突发不适,意识淡漠不能言语,脉搏无,血压未测及,但唤 ...

谢谢陈总参与和赏贴。
中医讲求“四诊合参”“整体论治”,尤其危重病例,更要慎重仔细。此例患者无脉无血压,且精神萎靡,考虑到大动脉炎所致无脉症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患者的整体病情,一味地强调无脉这一点。
26
发表于 2016-1-3 07:43:5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 23:10
那么李先生接连几篇谈及无脉症,又是出于何种意图呢?欲盖弥彰此之谓也!

一一千总不必多虑,认识角度 ...

谢谢陈总惠顾和赏评。认识角度不同,则自然会有争鸣争论,这是正常现象,无可指责。正如先生所说借此可以达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集思可以广益。” 但是如果罔顾事实,一味地巧言善变,坚持错误就不好了。
27
发表于 2016-1-3 09:55:56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3 06:13
llyyjj先生对这样一个经杏林先生妙手回春的无脉无血压的病例,不顾患者实际情况,一再的提示和导向“大动 ...

楼主2011年9月最后诊治,我在2015年12月就病案发表了我的一点看法,在治疗结束四年多后,我“提示和导向”楼主往错误出诊断、往错误处处理,这等奇思妙想,不知道千总怎么能想得出来。


要说人的想象力,实在无法估计,乌鸡国王的尸体井下泡了三年,楞让孙悟空给救活。楼主治疗结束四年以后,有可能被我的几条意见误导,也真能想得出来!
28
发表于 2016-1-3 09:58: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3 10:05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3 07:10
那么李先生接连几篇谈及无脉症,又是出于何种意图呢?欲盖弥彰此之谓也!

一一千总不必多虑,认识角度 ...

陈先生,您来的少,这种情况多次了。不是多虑,是想象力丰富,善于联系,我不知道您的经历,您如果经过六七十年代的话,这种想象力这份警惕性很容易见到,也很容易理解。
29
发表于 2016-1-3 11:4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1-3 03:46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6-1-3 01:55
楼主2011年9月最后诊治,我在2015年12月就病案发表了我的一点看法,在治疗结束四年多后,我“提示和导向 ...

这确实一例过去的病例,但是既然今天发表出来也就有了现实意义。以前的经验为什么不可以汲取呢?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样的道理,先生难道没有听说过吗?
楼主已经用自己正确的诊断和辨证治愈了这个患者,这个史实谁也不能改变。但是我们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帮助自己提高和进步。我们的书本知识哪个不是前人的经验和体会呢?关键是我们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而不要曲解它,把问题引向歧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3 14:44 , Processed in 0.0536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