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九宫八风》篇首图与洛书一致,二者是否有关?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8:50:1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3 06:21
回到《内经》那个时代,即战国、秦汉时期,读一读那个时代的著作,感受一下先哲们的思想境界,诸如《 ...

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走下神坛的<黄帝内经>》说“如果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治疗疾病,自然可以脱离开《内经》的原始文字;而如果想要明其源流、知其所以,则必需研读经典。”

52
发表于 2015-5-3 09:05:0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08:50
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走下神坛的》说:“如果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科学与实用技术,学习的目的在于治疗 ...

廖育群先生这句认识是对《内经》的评价,应当说是正确的评价。
但廖先生此认识仅限于《内经》,不适用于《伤寒杂病论》。因为《伤寒杂病论》源于经方派的总结,而《内经》是医经派的产物。二者成书时间都是在东汉或之后。二者是两种没有直接传承的理论。伤寒论不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

点评

张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云云,有学者认为其序是后人伪撰,未知可否?若是自序非伪撰,张机则当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伤寒杂病论》,先生认同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3 11:42
张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云云,有学者认为其序是后人伪撰,未知可否?若是,张机则当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伤寒杂病论》,先生认同否?  发表于 2015-5-3 11:40
53
发表于 2015-5-3 09:06:17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00:49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 ...

       不知道赵先生的具体情况,许多中医专家因为对于西医的了解不深,有时候过高估计了西医,对于现在的中医教材中引用的西医知识往往是过时的、甚至于是错误的。因为编写中医教材的主导者以及主笔者往往是以西医以及西方形式逻辑为参考系,基本上是采用概念直接对接的方法编写的,错误在所难免甚至于是动手张口便错。

点评

客观事实恰恰相反。  发表于 2015-5-3 09:11
54
发表于 2015-5-3 09:09:25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08:49
赵先生说:要是学《内经》为了做医生,现在的《中医学基础》教材已经很好。它用现代语言比较系统、精炼地 ...

赵洪钧先生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
赵洪钧先生做为一代中医史大家,纠正了以往中医史名家的结论。
廖育群先生是新一代中医史名家,继承了赵先生的研究,又有新的发现。二人乃中医史之脊梁也。

点评

建议王先生读读《内经时代》《中西医结合二十讲》《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等,难得的好书。可释疑解惑,将获益多多。  发表于 2015-5-3 11:51
55
发表于 2015-5-3 09:11:14 | 只看该作者
         做一个普通中医,吃喝不愁,混个小康,不必要学习中医经典。

点评

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代一个儒生半个医,有多少进过学堂,多是家传、私授或自学。文革中赤脚医生又有多少进过学校?目前高等医学学历者,又有多少未行医?为中医者,不学经典又何妨?  发表于 2015-5-3 11:48
56
发表于 2015-5-3 09:15:1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教材连内经和伤寒的毛都没有摸着,无论是采用了什么阳的方法论,还是具体的理论模型。
57
发表于 2015-5-3 09:16:25 | 只看该作者
功夫在诗外,至理真言。
58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1:42:14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5-3 09:05
廖育群先生这句认识是对《内经》的评价,应当说是正确的评价。
但廖先生此认识仅限于《内经》,不适用于 ...

张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云云,有学者认为其序是后人伪撰,未知可否?若是自序非伪撰,张机则当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伤寒杂病论》,先生认同否?

点评

人各有志,道不同不相为谋!  发表于 2015-5-3 12:50
59
发表于 2015-5-3 17:33:1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11:42
张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云云,有学者认为其序是后人伪撰,未知可否?若是 ...


    1、 张机自序是后人伪撰的论点更可靠一些。
    2、由于内经成书于东汉、晋的证据存在,那么,东汉末年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就不可能在内经指导下。
    3、从内容上看,伤寒论之中没有五行,通篇都是技术经验总结,与内经理论几乎没有联系。
60
发表于 2015-5-3 17:38:2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5-5-3 11:42
张机自序:撰用《素问》、《九卷》……为《伤寒杂病论》云云,有学者认为其序是后人伪撰,未知可否?若是 ...

建议王先生读读《内经时代》《中西医结合二十讲》《重构秦汉医学图像》等,难得的好书。可释疑解惑,将获益多多。
————————————————————————————————
    《内经时代》已读过、《重构秦汉医学图像》也读了。《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尚未读过。
     我认为,主要是前两本对于内经的观点我是赞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30 20:14 , Processed in 0.0553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