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经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12 06: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2-12 07:59 编辑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经药
                                              作者 舍得

导读 同样是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同样都用了理中汤,第一个医生治疗多次病情反复,不能除根;第二个医生去了甘草,加了细辛吴茱萸引经药,3付药服完,3年之疾患一下痊愈。可见引经药之关键。此文即为第二个医生关于引经药的一些分享,有引经药歌,有医案,有用药举凡,值得一读。

如果想入太阳经加羌活,如果想入阳明经得加白芷,想入少阳经得加柴胡,想入少阴经得加细辛,太阴经加苍术,厥阴经加吴茱萸,可见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引经药。中医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 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诸药泻诸经之火:

黄连泻心火,栀子黄芩泻肺火,石斛白芍泻脾火,龙胆柴胡黄连泻肝胆火,黄柏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黄芩泻大肠火,柴胡黄芩泻三焦火,黄柏泻膀胱火。


2
发表于 2015-2-12 14:44:3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好文章,而且是经验之谈,值得牢记!
3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6:00:17 | 只看该作者
梁常兵 发表于 2015-2-12 06:44
确实是好文章,而且是经验之谈,值得牢记!

谢谢梁院长光临指导。
4
发表于 2015-2-12 16:59:47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2-12 16:00
谢谢梁院长光临指导。

还是真的要谢谢千总版啊!

刚才啊,我正在往笔记本上抄千总版的这个“引经药”,论坛网友“孤狼啸月”来访,而且还带着小媳妇来的,看我在抄帖子,好像很惊奇的样子哈。

啸月还给我带来份礼物,是个小抱枕样的物件,据说是开车时靠腰用的。他们俩走后,我闻了闻这个小枕头,嘿,真的很好闻,一股中药的芳香...

中药还是很得大众之心的


5
发表于 2015-6-12 09:57:29 | 只看该作者
春节前抄录了一般,论坛暂停了,刚刚又找出来,继续抄录,嘿嘿,刚抄完。

谢谢楼主
6
发表于 2016-6-4 18:51:2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呢
7
发表于 2016-6-6 11:1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6-6-7 08:23 编辑

民间用药,最保密的是药引子,中医传不了,别人学不去之秘,我认为是药量,这是中医用药“一人一方、一病一方”之原因。例如当归补血汤:1、黄芪(炙)30克、当归6克;2、黄芪15克、当归3克。分别用于同病不同人,就是两个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56 , Processed in 0.0887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