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游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 09:4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浙游日记(1)(2014-11-01 01:35:
甲午秋,有南游议。

十月二十六日
晨八时半,乘车赴太原武宿机场。十一时二十分乘机直飞杭州。天少云,城郭山川河脉,一路俯看可见。机况平稳。下午1时20分左右落地浙江萧山国际机场。复乘机场大巴奔杭市。入住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744号“7天连锁店”。收拾停当,已近下午四时。杭市气候,尚有仲夏物候,卸却北地重裘,小息一会,思揣也只能小逛“河坊街”市了。循街问路,知离住地不过步行七、八分钟可到。时逢吴山庙会暨中药文化节,中药店铺,林林总总,颇为红火。尤以“非典”献药义赈闻名的“方回春堂”,薄暮降临,就诊患者尚川流不息。胡庆余堂,购药者,瞻仰者,摩肩擦踵。河坊街多年前曾游,今日盛况,有胜当年。行至河坊街东太平巷5号,是西泠印社倚石苑书画门市,进观,见一壁有书售,多书画篆刻作品。细检之,见有一套“中国古代书画家诗文集丛书”,随挑选其中三种购之。计:《冬心先生集》(金农)、《清閟阁集》(倪瓒)、《瓯香馆集》(恽寿平)。交款间,询之女馆,可否赐盖西泠鉴印?答曰:有求者可鉴,为有求者备焉。否则,仅盖一收款章耳。三书均得西泠印社印鉴,也一小美留念。闲逛间不觉日暮,想起午餐就食机上,实难果腹。步之“小绍欣”酒家进餐。点菜三:自制酱鸭、西湖醋鱼、铁板夹心豆腐,黄酒丽春八年瓷一瓶佐之。价颇不菲,聊解杭州风味之馋。食毕,漫步至吴山广场,皆杂食海货山产而已。复觅“南宋御街”,却是“美食一条街”,烧烤膻腥,扑鼻蒙眼。急返,见御街北对,有一基督教堂,传出歌声悠扬,拾级而上,一楼厅堂金碧辉煌,楼上一大礼堂,信众正坐唱经,同声一歌。让你从商市嘈杂中见得一种信仰的虔诚和力量。出,至楼一侧,忽见一“鼓楼书店”。尚灯火通明,入店瞻览,多是基督教一家著作,余素不谙此教,惟悄然退。回客寓,已傍晚七时半。煮水冲茶间,忽忆起上午在机上读一报刊,有“黄炎培,延安归来去西湖”文两版,匆匆浏览,未尽得其详。儿子小鹏说,用手机搜搜看,看可否有载,余言:不如纸阅读过瘾嘞!父子二人重整衣冠,上街寻觅报亭。时近晚间九时,一条街北行数百米,尽是酒楼饭馆杂货超市,又南行一站地,还是不见。正唠叨如今重商轻文间,蓦回头,见路东一屋,门脸半掩,似有报刊张挂,近之,报屋无疑也,正欲关张,索购杭市当地报纸两份---《都市快报》、《钱江晚报》,客寓灯下,《都市快报》十、十一版上赫然标题,于求正合。如见故友。睡前,翻《冬心先生集》至二十九页后,见有“平定道中”“晋祠遇同乡”“游晋祠”“午亭山村”等诗,知此公曾有晋地之旅。
2
发表于 2014-11-2 09:56:4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雅兴盎然,活得潇洒,令人羡慕。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4:06:31 | 只看该作者
溪流 发表于 2014-11-2 01:56
先生雅兴盎然,活得潇洒,令人羡慕。

有劳溪总关注!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52:51 | 只看该作者
十月廿七日
     
    晨七时早餐。饭后乘公交车直奔灵隐寺。寺在西湖西北面北高峰山麓,古曾盛极一时,号“东南第一寺”。寺周山环水绕,绿荫苍蔚,倚北高、临冷泉,隔溪就是飞来峰。千年灵隐,屡经毁建,现存寺院规模是在清代重建基础上,历经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次大修形成。中轴分布与常见佛寺大致同。塑像用樟木雕刻为一大靓丽特色。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祖尊像,是用24块香樟雕刻而成,连底座共高24.8米,是国内最大的室内坐式木雕。造像根据唐代禅宗著名雕像为蓝本,成趺坐说法相,右手上举,左手伏膝,双眼微启,两颊丰润,微露笑容,雄健端庄。弥勒佛塑像后的韦驮护法天王,也用一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是南宋初留存的珍贵遗物。各殿宇高拔古简,殿内金碧辉煌。院内独设济颠法师殿。余欲觅一介绍书册,前后走遍,寻至藏经楼西侧,有游客服务部,也多售金玉饰品,所喜在一小博物架上,摆放几种经籍,从中觅得一册《周恩来总理与杭州灵隐寺》旧书,说是仅剩的一册未被“请”走的介绍读物了,花30元请得。交款时请钤章,女主为钤一“灵隐禅寺(大字篆体)云林书藏(小字楷体)”章。
     
    出寺,在溪边小筑石櫈小息。
     
    坐车返至西湖北岸“曲院风荷”站下车。欲瞻文澜阁,有热心人指点在孤山。步行200米左右,过西泠桥,桥头路边,有苏小小墓,上建小亭,多题联。南行,对西湖,行近100米,路左折,白堤也。路北青翠间,有楼,是“俞楼”---俞樾先生纪念馆。入瞻,洁白西壁挂有先生事迹介绍。中堂有先生绘像。世人知俞平伯者多,知俞樾者鲜。俞樾,平伯先生之曾祖。俞樾生平,百度可也。“俞楼”则承载着老先生辉煌的过去。俞樾的一生,除了七、八年的官场生涯,以及数载躲避战乱外,教书育才就是事业。从翰林院编修前的处馆蒙师到罢官后的苏州云间、紫阳书院,声名日显,而连续掌教诂经精舍31年,成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文化中兴之领军。俞掌诂经精舍,每年春秋两季都住精舍第一楼课徒。精舍“科名”日隆,同治浙江乡试,生徒中19人中举。光绪元年,又有徐琪(花农)等八人中举,时称“俞门八俊”。这徐花农值得关注,他是“俞楼”之成的关键人物。精舍众多弟子出于对先生的尊钦,爱俞及屋,自发地将老师所居称为“俞楼”。徐琪别有打算,建议专建一楼以附其实。不顾老师反对,几多周折,筹资集款,修成真正的“俞楼”。俞楼成,彭雪琴侍郎为书砖额。俞老先生也有诗咏:
    陶庐谢墅总千秋,
    如我微名岂足留。
    行到白沙堤尽处,
    居然人尽识俞楼。
    “俞楼”东不远,有楼外楼,亦西湖边著名饭庄,品牌名菜“西湖醋鱼”,原出俞老先生之手。当年先生每临俞楼,弟子云至,常手制此菜款待弟子。此道本名“宋嫂鱼”的民间菜谱,经老先生结合家乡德清的烧鱼方法创成,竟成为杭地嘉肴。东行,有“西泠印社”,在院内书亭购书两册,坐樟林山石下翻书小息。
    再前行,有“孤山馆舍”---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谢绝参观。馆东是“中山公园”,本清皇家行宫,今已成遗址,其两廊础基皆用硫璃加罩保护。中轴直面“孤山”大字石刻。行宫东,即浙江博物馆,文澜阁即在其院内,惜周一休息,未得揽胜,见一楼角而已。坐游览车至“花港观鱼”,闲游间见一亭院,额书“蒋庄”,进,壁有题诗具“蠲戏老人”名者,入里,是马一浮先生纪念馆。有塑像,书屋日内不开放。摄一照而出。循苏堤至南岸一小饭庄进午餐。
    饭后,瞻“章太炎纪念馆”,馆在“苏堤春晓”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与江南名刹净慈寺、西湖十景“花港观鱼”“雷峰夕照”相毗邻,集名人纪念地与园林之胜为一体。惜周一不开展,推门进院一转而不得入室。不远,有张苍水纪念馆,也只能望门却步。路北有苏东坡纪念馆,一楼有书架,二楼有展览,后园有碑廊。得一册沈建中先生著《司徒雷登与西湖》。过路南候车,见有“志愿者服务亭”,咨询间得赠一书--《西湖文化读本》并钤一秀美空灵的西湖印章。书2013年版,为西湖申遗成功两周年作。书背的几行字郑重录下:
     如果不理解“天人合一”、“隐逸文化”,不理解中国人在出世和入世间进退两难的人生,不理解在湖光山色中平复忧愤、赢得自由的东方哲学方法,世界读不懂西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西湖下了定语:“西湖更应被当做一个给人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53:44 | 只看该作者
浙游日记(3上)
     
    十月廿八日
    上午9时5分乘k655次列车赴绍兴,票价12.5元。10时20分左右到绍站。下车第一印象:气候温和宜人,环境洁净舒适。打的奔“7天连锁店”,店在解放南路。安顿小息,步游北上。闲步间,见路旁有“南方书店”招牌,商铺林总间问询得一门入,循梯上二楼左首,两间房大小,六、七个大书架,插满新书旧籍,几个大小台桌上横竖高低都摆摞着书刊。不见线装高册。一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独坐在一进门对过的沙发上盯着电脑在浏览什么。靠近他的窗台上、小桌上放着多本民国版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版的图书。最上面有一套《乔廋文集》。步至里间一旧书排列的台桌上,挑了几册:《钱君匋及其师友别传》陈天良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8年 ,《江左十年目睹记》龙 公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花步集》黄裳 著 花城出版社 1982年。付款间,与老板小聊,知也去布衣、孔庙浏览 。其民国版书索价颇昂,道别而出。店铺冷清,未遇第二位淘书者。出店,仍北上,至十字路口折南行,时已近午,在路西一面食店进午餐。餐毕复南行,有凰?桥,游一老巷,闲览民俗风情。忽见路旁墙壁有青藤苑字样,思或徐公青藤书屋在附近,问诸老者,果然转一巷即是。巷不宽,幽静、清洁,白墙青瓦间得一门入,游者三俩。院不甚大,青竹数十株,苍翠挺拔;石榴四五株,果实累累。书屋坐北朝南,系石柱墙硬山造木格花窗平屋,共两室。前室南向,窗外有小天井,后室北向,现辟为徐公文物陈列室。天井亦就丈把入深,有月门可入。西墙根一老藤,高丈余,老藤后墙上有刻石三字:漱藤阿。靠南墙尚有一古树名木,曰女贞,市级文物。南窗有联:一池金玉如如化,满眼青苔色色真。平屋中隔一墙,分为前后两室,前室原来是徐渭的书房。前室正中高挂着徐渭的画像。“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对联分列画像两侧,这正是徐渭一生的写照。画像上面是明末画家陈洪绶手书“青藤书屋”匾。对面南墙是一排方格长窗,能望见清幽的天井。窗前是普通的黑漆长桌和椅子,列文房四宝,南窗上方有徐渭手书“一尘不到”匾及“未必玄关别名教,须知书户孕江山”对联;东西两壁分别嵌有“天池山人自题象赞”和阮元撰的《陈氏重修青藤书屋记》石碑,记述书屋始末甚详。书屋内尚有一联:牵罗补屋王玉瑛,固树作堂陈老莲。说得是徐后此屋数易其主,王玉瑛即王端淑,是著名理学家王思任之女,亦山阴才女,清顺治间曾在此屋隐居。而徐渭死后50年,画家陈洪绶敬慕他的才华和人品,为他修葺了行将破败的书屋,并居住过几年,其居住时依徐渭的号将原先徐渭对平屋的题名“榴花书屋”更名为“青藤书屋”。据陈庆基《先德酬唱集》载,清代越中诗人孙垓在诗注中提及青藤书屋内曾有此联。潘天寿有题。书屋后室原为徐渭住房,现辟为徐渭文物陈列室,柜窗内挂有《驴背吟诗图》、《墨葡萄图》、《黄甲图》等徐渭名画以及徐渭书法手卷《白燕诗》和《徐文长文集》等多种版本及其戏曲名著《南词叙录》、《四声猿》等众多文物,介绍了其很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后室以北是一个更为狭窄的天井,有一口井、少数盆景摆放期间。靠东墙根立一小碑,系陈维岳、陈维干撰文的“青藤书屋沿革记”。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1:54:18 | 只看该作者
浙游日记(3下)
     
    曾读过冯其庸先生的《访青藤书屋》,记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第一次访青藤书屋所见闻:天池改为地池,池子填平埋土,石柱砸烂,青藤砍去。。。。文化浩劫,九州蒙难,其情其状,惨不忍睹。如今盛世修文,重铸道统,古迹保护,日臻完善。徐苑虽小,亦可见大。出青屋,寻“绍兴博物馆”参观。馆近年新修,颇宏敞,内有陶瓷展,精美悦目。出馆,去鲁迅故居。作为新中国的圣人,鲁迅纪念馆53年即成立,是建国后浙省最早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鲁迅故里,也是经数十年打造的红色旅游经典。如今,已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青石板路两边,粉墙黛瓦,竹丝台门,小桥流水,乌蓬船荡。。。。。祖居、故居、百草园、三味屋一溜排开。。。。。在“百草园”遇一当地宿导,讲到园中两株桑树犹是旧物,皂角树则是重补。草园已与后来的主人花园---朱家花园混为一局。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孔乙己塑像,立于新修的咸亨酒店门前,成了旅游时代的站街名星,游人争相与之拍照,似可入现代世说新语。购一份十二版的“鲁迅故里”报,载在第12版的“鲁迅祖父与科场舞弊案”一文,颇可资谈料,周家在绍兴,显赫、败落,均与其祖父命运攸关。游罢大先生故居,天已暮。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0:54:06 | 只看该作者
十月廿九日
     
    昨夜客寓,晚饭后散步南门桥归来,与子小鹏聊起“宋六陵”当在绍兴。他用手机百度,余翻临行顺手带得一本《走读绍兴》,e网搜索加文纸记述,联缀起一段南宋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宋六陵,寄埋着南宋的六个皇帝。有家不能归飘泊在外曰“寄”。皇家不用这个字,用一雅字曰“攒”(读曰赞)因之,绍地至今有攒宫村。事情回溯到公元1131年,宋哲宗的皇后孟氏在绍兴病逝,时值高宗四年,在绍兴龙廷方坐一年多,北宋皇陵本在中原河南巩义,如今已沦为金地。就绍择陵,看准了绍兴东南30多里的一条山沟:“四面环山,雄壮峻秀。。。。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高宗下诏在此修陵。由此而后,永思陵高宗赵构、永阜陵孝宗赵昚(慎的异体字)、永崇陵光宗赵惇、永茂陵宁宗赵扩、永穆陵理宗赵昀、永绍陵度宗赵基(衣基)。失土亡国的屈辱,与六位皇帝亡灵先后一起葬于江南一隅。偏安一隅,倒也罢了。更大的劫难,不期而至。公元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江南传教的蒙古和尚杨链真伽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率僧人,引兇暴,浩劫六陵。从永穆陵掘起,地毯式扫荡,墓中葬品,棺中饰物,哄抢而空。宋理宗更惨,暴徒把宋理宗尸体倒悬,撬开嘴巴,挖出含着的夜明珠,沥取腹中的水银。见理宗头颅特大,就把脖子扭断,刮去腐肉,以壳盛酒,狂饮疯祝。七日浩劫后的六陵,一片狼藉,惨不忍赌!点几单宝物:七宝伏虎枕(理宗)、杨贵妃用过的穿云琴、金丝编凉席、玉色藤丝盘、鱼影琼扇柄、真珠戏马鞍。。。。。此后杨僧还下令要裹取诸帝尸骨,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筑塔镇之。所幸绍兴一唐姓义士,夜潜陵园,收拾六陵遗骨,分装六匣,盖黄绢,署帝号陵名,潜埋于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前,并种冬青为识,遗骨得存。“六陵草树荒烟下,半壁江山落照中。”一带远山,几丛古松,秋风掠过,读者无言!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0:54:28 | 只看该作者
南游有期,胜迹无垠。绍兴虽浙东一市,却人文荟萃,溪山靓丽。漫步街巷,抬首可见人文胜迹,塔山公园、蔡元培故居。。。。就在你的身边;绍兴号称“名士之乡”,“闻说山阴县,今年始一过,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鱼多“(袁宏道);伟人毛泽东也感叹:”鉴湖越台名士多”----杨维桢、王冕、王阳明、章学诚、秋瑾、徐锡麟、蔡元培、马寅初、竺可祯。。。。说到山水,这里有府山、东山、会稽山,这里是水乡、桥乡、鉴湖、白马湖、剡溪。。。。。下午赴甬,行前的时间匆匆一瞻大禹陵。大禹陵距绍城不远,仅6公里,客寓门前的公交车可直达。背倚会稽山,脚踩鉴湖水,禹陵可说占尽古越山水之胜。旧陵殿早多毁。现存庙寺多清以后修建。大禹陵碑高丈余,三个一米见方楷书,遒劲端庄,传为为明嘉靖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碑身有粘合痕迹。昭示她的饱阅沧桑。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碑亭一座,飞檐翘角,被荫古碑。环周古树苍蔚,松竹交翠。出午门见”岣嶁碑“有亭罩之,碑系明代翻刻于衡山。陵周会稽山苍翠蓊鬰,鉴湖水碧波荡漾。大禹治水的传说,广播神州,足履所到,多有古迹。余虽少涉,也曾得睹如大禹渡(山西芮城上世纪70年代)、河津禹门、韩城禹庙。。。。华夏之内,九州之中,“禹之迹无弗在也,禹之庙亦无弗有也,而论山川之灵秀,殿宇之宏壮,则当以会稽为最。”(李协语)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0:56:26 | 只看该作者
浙游日记(2)
     
     
     
     
     
    十月廿七日
     
    晨七时早餐。饭后乘公交车直奔灵隐寺。寺在西湖西北面北高峰山麓,古曾盛极一时,号“东南第一寺”。寺周山环水绕,绿荫苍蔚,倚北高、临冷泉,隔溪就是飞来峰。千年灵隐,屡经毁建,现存寺院规模是在清代重建基础上,历经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三次大修形成。中轴分布与常见佛寺大致同。塑像用樟木雕刻为一大靓丽特色。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佛祖尊像,是用24块香樟雕刻而成,连底座共高24.8米,是国内最大的室内坐式木雕。造像根据唐代禅宗著名雕像为蓝本,成趺坐说法相,右手上举,左手伏膝,双眼微启,两颊丰润,微露笑容,雄健端庄。弥勒佛塑像后的韦驮护法天王,也用一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是南宋初留存的珍贵遗物。各殿宇高拔古简,殿内金碧辉煌。院内独设济颠法师殿。余欲觅一介绍书册,前后走遍,寻至藏经楼西侧,有游客服务部,也多售金玉饰品,所喜在一小博物架上,摆放几种经籍,从中觅得一册《周恩来总理与杭州灵隐寺》旧书,说是仅剩的一册未被“请”走的介绍读物了,花30元请得。交款时请钤章,女主为钤一“灵隐禅寺(大字篆体)云林书藏(小字楷体)”章。
     
    出寺,在溪边小筑石櫈小息。
     
    坐车返至西湖北岸“曲院风荷”站下车。欲瞻文澜阁,有热心人指点在孤山。步行200米左右,过西泠桥,桥头路边,有苏小小墓,上建小亭,多题联。南行,对西湖,行近100米,路左折,白堤也。路北青翠间,有楼,是“俞楼”---俞樾先生纪念馆。入瞻,洁白西壁挂有先生事迹介绍。中堂有先生绘像。世人知俞平伯者多,知俞樾者鲜。俞樾,平伯先生之曾祖。俞樾生平,百度可也。“俞楼”则承载着老先生辉煌的过去。俞樾的一生,除了七、八年的官场生涯,以及数载躲避战乱外,教书育才就是事业。从翰林院编修前的处馆蒙师到罢官后的苏州云间、紫阳书院,声名日显,而连续掌教诂经精舍31年,成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南文化中兴之领军。俞掌诂经精舍,每年春秋两季都住精舍第一楼课徒。精舍“科名”日隆,同治浙江乡试,生徒中19人中举。光绪元年,又有徐琪(花农)等八人中举,时称“俞门八俊”。这徐花农值得关注,他是“俞楼”之成的关键人物。精舍众多弟子出于对先生的尊钦,爱俞及屋,自发地将老师所居称为“俞楼”。徐琪别有打算,建议专建一楼以附其实。不顾老师反对,几多周折,筹资集款,修成真正的“俞楼”。俞楼成,彭雪琴侍郎为书砖额。俞老先生也有诗咏:
    陶庐谢墅总千秋,
    如我微名岂足留。
    行到白沙堤尽处,
    居然人尽识俞楼。
    “俞楼”东不远,有楼外楼,亦西湖边著名饭庄,品牌名菜“西湖醋鱼”,原出俞老先生之手。当年先生每临俞楼,弟子云至,常手制此菜款待弟子。此道本名“宋嫂鱼”的民间菜谱,经老先生结合家乡德清的烧鱼方法创成,竟成为杭地嘉肴。东行,有“西泠印社”,在院内书亭购书两册,坐樟林山石下翻书小息。
    再前行,有“孤山馆舍”---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谢绝参观。馆东是“中山公园”,本清皇家行宫,今已成遗址,其两廊础基皆用硫璃加罩保护。中轴直面“孤山”大字石刻。行宫东,即浙江博物馆,文澜阁即在其院内,惜周一休息,未得揽胜,见一楼角而已。坐游览车至“花港观鱼”,闲游间见一亭院,额书“蒋庄”,进,壁有题诗具“蠲戏老人”名者,入里,是马一浮先生纪念馆。有塑像,书屋日内不开放。摄一照而出。循苏堤至南岸一小饭庄进午餐。
    饭后,瞻“章太炎纪念馆”,馆在“苏堤春晓”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与江南名刹净慈寺、西湖十景“花港观鱼”“雷峰夕照”相毗邻,集名人纪念地与园林之胜为一体。惜周一不开展,推门进院一转而不得入室。不远,有张苍水纪念馆,也只能望门却步。路北有苏东坡纪念馆,一楼有书架,二楼有展览,后园有碑廊。得一册沈建中先生著《司徒雷登与西湖》。过路南候车,见有“志愿者服务亭”,咨询间得赠一书--《西湖文化读本》并钤一秀美空灵的西湖印章。书2013年版,为西湖申遗成功两周年作。书背的几行字郑重录下:
     如果不理解“天人合一”、“隐逸文化”,不理解中国人在出世和入世间进退两难的人生,不理解在湖光山色中平复忧愤、赢得自由的东方哲学方法,世界读不懂西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西湖下了定语:“西湖更应被当做一个给人启迪的地方,而非单纯的公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7:49 , Processed in 0.0579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