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14-10-20 11:49 编辑
阴精所奉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再谈中医概念的动态性质(2) 下面让我们从这两句话里再作出一点推论。 先说第一句:“阴精所奉人寿。”阴往上生,往上升,我们知道往上就是阳,那么不就是阴化为阳了吗? 阴化为阳,所以才说“其人寿。” 再说第二句:“阳精所降其人夭,”阳往下降,我们知道降就是阴,那么难道化为阴不是就要死了吗?所以才说“其人夭。” 再进一步推论,假如阴气持续下降,那么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降无可降,那时候就会冲阴而阳,就一定会上升,以至于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上升属于阳,于是阴阳就会反复如此升降,阴阳也就会交替不已。假如阳气上升不已,以至于升到了顶端无可再升,那就会又一次下降,也会周而复始,形成了阴阳的交替循环运动。
再进一步推论。假如阳气的上升或者阴气的下降没有能够持续交替呢?那就一定是卡到某处无法持续进行升降运动,那就一定是死亡的到来。由此可知,生命的持续状态就在于运动,并且就在于交替循环的运动,这就是脾土主信的原因之所在。因为没有这一个信字,就会发生莫大的混乱,生命也将无法持续下去了。就像我们必须工作和休息交 替进行,才能不断工作一样,生命必须是在循环往复中持续下去的,这就是结论。 如果我们能够明白生命必须在循环往复中才能体现,那么就不会坚持推崇阳气而鄙视阴气的搞笑说法了。 如果我们知道循环往复的重要性,那么就会知道无论是内经还是伤寒论都把土放在首位,顾护脾胃本来就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没有必要为李东垣设立补脾学派的名目。
明白了阴阳升降之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在正常情况下,阳气处于上升状态时,身体轻快,反之当身倦无力时候,必然是阳气不升导致。身倦其实是阳气下降的结果,而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气血虚之类的说法。假如我们在湿土季节遇到主诉身倦的患者,首先应该想到的是阳气不升而不是血虚气虚。虽然气血虚也有身倦现象,但那不是主要症状。这个结论也说明了中医概念的动态性质。 阳气虽然上升不已,但是升是有限度的,因为阴气具有收敛收藏的性质,处于下面的阴气会吸引阳气,拽着它让它不能无限度的升。阴气虽然下降,但是也不能无限度的下降,因为阳气具有上升之力,就会吸引着阴气,使得阴气不至于虚脱。两者之间的吸引力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一旦二者稍微不平衡,就会发生疾病。一旦二者之间完全失去平衡,就是生命的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