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先生说得对.
我新进论坛,看到论坛讨论轰轰烈烈,很是热闹,在“会员书籍推介”一栏中,看到一本《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校注者是河北中医学院教授杨鹏举。看了一下杨鹏举教授写的前言,有一观点确实不敢认同,例如:杨鹏举教授说:“五行的本质是五星。五行,简言之,即五星之运、行、运。为什么说五行的本质是五星呢?因为‘行’通‘星’。”接着又说:“只讲五行,不讲其由来,估计是不承认‘星’通 ‘行’,没有认识到五行由五星演变而来,成了机械的五行,因而出现了东方配木、风、角……拉郎配的现象,说不清其因果关系,这种不能说明其因果关系的现状 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杨鹏举教授这种观点是对五行的无知所造成的,是对五行的曲解,他在前言中所引用的文献都引用错了,所以他的观点也就错了。杨鹏举教授是教书育人的老师,自己都不懂五行,如何教导学生呢?杨教授现在赌气离开了论坛,当他看到我指出他书中的错误时,他就会回来和我讨论五行与五星的问题了。
看来杨鹏举教授是不敢来学术讨论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杨鹏举教授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从历代文献来考察,五行应来源于五材,至于五星的“金、木、水、火、土”的命名则是五行产生后的事了。杨鹏举教授的“五行的本质是五星”观点是本末倒置了。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甘誓》云:“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甘誓》之五行与金木水火土并无关系,或解释为行政制度。《尚书•洪范》已明确五行即:水、火、木、金、土了。在这个时期,五星的名字为:岁星、荧惑、填星、大白、辰星。至秦汉之际,才有人将木、火、土、金、水与五星相联系,如:《五星占》、《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但仍未将五星命名为水星、火星、木星、金星、土星,至《隋书•天文志》始有水星、火星、木星、金星、土星之名。以上文献表明,这就表明五行形成于商及西周之际,而五星与五行的联系当在战国至秦汉之际。此外,《史记·天官志》也云“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这也说明五行不是源于五星.
《尚书•洪范》所记载的五行概念有体、有用,即有形质、有功能,并且已经呈现出以五行归类其他相关事物的趋势,如对五味划分等,但对其功能的描述、以及最早期的分类体系的应用,均未脱离五材的原始含义,说明五行概念起源于五材。在与《尚书)时代相近的其他文献中,有关五行的记载也多是指五材,如稍后的《国语•鲁语》载“地之五行,所以生殖”,《左传•襄公27年》载“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昭公25年)载“生其六气,用其五行”,(国语•郑语)载“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汉代孔安国的《尚书大传》也将五行解释为:“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故唐•孔颖达(尚书正义)亦日“言五者,各有材干也”等等。这些文献所表述的五行内容皆表明,五行本指自然社会中五种常见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均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国古代先民衣、食、住、行的基本来源和构成。
杨鹏举教授在其文中也没有说清为什么五行源于五星,而他所引用的文献有:《孔子家语•五帝》、《韩非子•饰邪》、《史记•天官书论》、《说苑•辨物》,这些文献均为秦汉典籍,《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则晚至魏晋以后。前面已说过,从《尚书》、《国语》、《左传》可知,五行概念起源于五材,在战国至秦汉之际。才将五行与五星联系起来。所以说杨鹏举教授错误引用文献后,其结论也就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