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刺益气明目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6 22:0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BSALE[100]LBSALE针刺益气明目法   
    组成:百会、太冲穴,补法,留针20分钟;上星、合谷、光明、患侧睛明、鱼腰、瞳子髎、阳白穴,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功能:益气扶元,滋肝明目。适用于视网膜剥离手术后复发以及激光治疗眼底裂孔不能完全闭合者。
    疗程:隔日治疗1次,满10次可休息l周。休息后续行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
    方中百会穴为治疗本病之主穴,《针灸大成》谓系“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乃统率元阳真气之所,针而补之,使下陷脱失或乖乱之气,摄升于清阳之府,气为血冲,目得血而视,真气得充,则因摄帅血有力,俾利目之复明。太冲穴系肝脉之原,目为肝之窍,目与肝脉相通,须赖肝所藏精血濡润,肝气条达舒畅才能维持正常视觉,宗藏病取原之意,针而补之,滋肝以明目。睛明穴,《甲乙经》谓治“目不明”,针而调之,以达明目之的。《席弘赋》云:“睛明治眼末效时,合谷光明不可缺”,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乃多气多血之经;光明系足少阳之络穴,此与肝脉相通处所,足少阳脉起于目外毗,经络所过,主治所在,两穴合而针之,和气血,理肝胆,利于明目。阳白、瞳子髎穴,悉为胆经;鱼腰属经外奇穴,上星为督脉经穴,四穴俱处眼之周邻部
位,针之以疏调气血,助利目之复明。
    临床应用:兼挟风阳者百会穴应平补平泻针法:三阴交、太溪穴,均针行补法,以上各穴均留针20分钟;风池、外关穴,均针行泻法,不留针;加眼部周邻各穴。对此风阳浮越之候,取三阴交乃因其是足厥阴、太阴、少阴之会,肝脾肾三脉之交,复以肾脉之原穴——太溪,悉针而补之,滋阴壮水,以水涵木,制遏阳光。外关、风池二穴,分属手足少阳经,具疏调三焦和熄风潜阳之功,针而泻之,通调疏泄上扰之风阳,予釜底抽薪之措。兼挟湿痰阻遏者,足三里、阴陵泉,均针行补法,留针20分钟,并加眼部周邻各穴。足三里和阴陵泉,分别属胃和脾经,针而补之,得以健运脾胃士气,则湿浊痰邪自化无遗。《灵枢·决气篇》云:“气脱者,目不明”。《抄本眼科》谓:“落气眼不言疾,忽然眼目暗,不能视见,白日如夜,此症乃元气下陷,阴气上升”。故选百会穴针治,而收事半功倍之效,且远期疗效巩固。辨证确切,针刺补泻手法分明,为本病取得疗效的主要因素。补泻是以捻转、提插、疾徐、迎随、开合相结合的复式手法进行。
2
发表于 2005-12-7 07:33:20 | 只看该作者

针刺益气明目法

  购买名单:------------ 含灵普渡
(此贴售价 100 元,目前已有 1 人购买)
针刺益气明目法      组成:百会、太冲穴,补法,留针20分钟;上星、合谷、光明、患侧睛明、鱼腰、瞳子髎、阳白穴,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功能:益气扶元,滋肝明目。适用于视网膜剥离手术后复发以及激光治疗眼底裂孔不能完全闭合者。
   疗程:隔日治疗1次,满10次可休息l周。休息后续行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
   方中百会穴为治疗本病之主穴,《针灸大成》谓系“手足三阳督脉之会”,乃统率元阳真气之所,针而补之,使下陷脱失或乖乱之气,摄升于清阳之府,气为血冲,目得血而视,真气得充,则因摄帅血有力,俾利目之复明。太冲穴系肝脉之原,目为肝之窍,目与肝脉相通,须赖肝所藏精血濡润,肝气条达舒畅才能维持正常视觉,宗藏病取原之意,针而补之,滋肝以明目。睛明穴,《甲乙经》谓治“目不明”,针而调之,以达明目之的。《席弘赋》云:“睛明治眼末效时,合谷光明不可缺”,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乃多气多血之经;光明系足少阳之络穴,此与肝脉相通处所,足少阳脉起于目外毗,经络所过,主治所在,两穴合而针之,和气血,理肝胆,利于明目。阳白、瞳子髎穴,悉为胆经;鱼腰属经外奇穴,上星为督脉经穴,四穴俱处眼之周邻部
位,针之以疏调气血,助利目之复明。
   临床应用:兼挟风阳者百会穴应平补平泻针法:三阴交、太溪穴,均针行补法,以上各穴均留针20分钟;风池、外关穴,均针行泻法,不留针;加眼部周邻各穴。对此风阳浮越之候,取三阴交乃因其是足厥阴、太阴、少阴之会,肝脾肾三脉之交,复以肾脉之原穴——太溪,悉针而补之,滋阴壮水,以水涵木,制遏阳光。外关、风池二穴,分属手足少阳经,具疏调三焦和熄风潜阳之功,针而泻之,通调疏泄上扰之风阳,予釜底抽薪之措。兼挟湿痰阻遏者,足三里、阴陵泉,均针行补法,留针20分钟,并加眼部周邻各穴。足三里和阴陵泉,分别属胃和脾经,针而补之,得以健运脾胃士气,则湿浊痰邪自化无遗。《灵枢·决气篇》云:“气脱者,目不明”。《抄本眼科》谓:“落气眼不言疾,忽然眼目暗,不能视见,白日如夜,此症乃元气下陷,阴气上升”。故选百会穴针治,而收事半功倍之效,且远期疗效巩固。辨证确切,针刺补泻手法分明,为本病取得疗效的主要因素。补泻是以捻转、提插、疾徐、迎随、开合相结合的复式手法进行。
  



3
发表于 2005-12-7 14:56:39 | 只看该作者

针刺益气明目法

下面引用由灵异怪医2005/12/07 07:33am 发表的内容:
购买名单:------------ 含灵普渡

含灵,网络富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6 20:09 , Processed in 0.1265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