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1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31 20:2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3-31 12:36 编辑

一,根据脉的胃、根、神进行辨别
       脉的胃、根、神,是从寸口脉的复杂变化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古代医家将其作为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认为任何一种脉象都以有胃、有神、有根为期。因此,根据脉的胃、根、神辨别病脉,是最具中医理论特色的辨别方法。
       脉的胃、根、神并不是玄学,而是按中医理论对脉象变化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脉的胃、神、根,主要反映人体的正气。在疾病过程中,正邪交争,正气必发生变化。所以,脉的胃、根、神可以作为辨别病脉的重依据。临诊时,对脉的胃根神进行诊察,并根据脉的胃根神对脉象变化及其主病进行综合分析,这是历代医家都极力推崇的方法。因此,历代脉书都将这种辨别病脉的方法列为首要方法。如前贤医家程钟龄说:“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
       (1),胃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若胃气旺盛,则气血充沛,人体亦充满生机。如《内经》说:“有胃则生,无胃则死。”这说明,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现存于世的脉诊文献来看,“胃气”之说在脉学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止,诊察脉中胃气,仍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若脉中胃气少,其脉发生异常变化,即为病脉。
       根据历代医家总结的经验,脉中胃气的多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脉来从容和缓为有胃气
       《内经》说:“谷气来,徐而和。”所谓“谷气”,就是胃气;“徐而和”,是脉的节律匀整、从容和缓。受《内经》影响,很多脉书都以脉来“从容和缓”为有胃气。并且,根据“从容和缓”的程度,可以辨别平脉、病脉和“主死”的脉象。比如弦脉,若脉微弦,是脉有胃气的表现,为平脉。若“弦”的程度超过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是“弦”多胃气少,为病脉。若弦脉毫无和缓之象,表明胃气已绝,乃真脏脉,是“主死”的脉象。由此说明,可以根据脉的从容和缓程度辨别胃气的多少,并可辨别病脉的依据。
       应该说明的是,脉的“从容和缓”不能与缓脉相混淆。二者有严格区别。金元时期,刘河间提出:“缓为胃脉”;明朝时期,李中梓进一步解释:“胃气脉者,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意思欣欣,悠悠扬扬,难以名状者。”后来周学霆的《三指禅》说:“缓即为有胃气”,并将缓脉的脉形误解为:“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些说法,很容易混淆“缓脉”与“从容和缓”的实际意义。到清代咸丰年间,费伯雄在李中梓之论的基础上,提出:“缓者,从容和缓,所谓胃气也。悠悠扬扬,意思欣欣,此八字最能传缓字之神。”于是,“从容和缓”与“缓脉”难以分辨了。实际上,必须将脉来“从容和缓”与“缓脉”严格区别,才能充分体现“从容和缓”是脉有胃气的表现。这是因为,从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来看,缓脉并不是脉来和缓,而是主病的脉象,其实际意义是脉体“舒缓”或“缓纵”,绝不是胃气正常的表现。
       所谓“从容和缓”,并不是单指寸口脉某一个方面的变化,也不是一个固定的脉形,而是脉象在各方面的变化相互协调而且程度适宜,故为脉有胃气的表现。比如,与四时相应的季节脉,并不是同一种脉象,也不是单指寸口脉某一个方面的变化,但都可以是脉有胃气的表现。比如,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等。临诊时,这些脉象都有一个从容和缓的程度问题。这说明,不能将脉的“从容和缓”认为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根据脉象在各方面的变化体察其是否互相协调或程度适宜。在生理状态下,正常脉象的综合表现即是胃气正常的表现。在疾病过程中,主病的脉象,有一分和缓便有一分胃气,这说明,脉的从容和缓绝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绝不是单指某一个方面的变化,而是脉象在各方面的变化互相协调而且程度适宜。因此,脉的从容和缓程度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2,脉与四时相应为脉有胃气
       脉与四时相应,是脉象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所以,脉与四时相应也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因此,脉象的变化是否与四时相应,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得,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这说明,脉象与四时相应的变化有一定规律,这是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故“不可不察”。
       脉象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即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其规律是:春季微弦,夏季微洪,秋季微浮,冬季微沉。若脉象不与四时相应,或在变化的时间上、程度上出现太过与不及等异常,即是脉“不得胃气”或“胃气少”的表现,故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如《脉理求真》说:“胃气中和,旺于四季,其在春宜微弦而和,夏宜微洪而和,秋宜微浮而和,冬宜微石而和。”这说明,脉象与四时相应,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适宜,即是胃气正常。反之,则为病脉。
       (2),神
       所谓“神”,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
在脉学领域,察“脉中之神”是倍受历代医家重视的诊脉要领。如张景岳说:“善为脉者,贵在察神,不在察形。察形者,形千形万不得其要,察神者,惟一惟精,独见其真也。”这说明,察“脉中神气”非常重要,可为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脉中之神”是由寸口脉的多方面变化表现出来的。历代医家对“脉中之神”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脉有胃气即有神
       《内经》说:“谷气来,徐而和。”又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所谓谷气,即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也就是“胃气”。所以,脉有胃气即是“神”的表现。
       “脉中胃气”即“脉中之神”,在脉诊的发展过程中已成共识。如《医原》明确提出:“有胃即是有神”。所以,可参照“脉中胃气”的诊察对脉中“神气”进行辨别和分析。
       2,脉有力为神
       有的脉书提出,“脉有力”为“有神”。这样以来,察“脉中之神”与察“脉中胃气”有了一定区别。这是脉诊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点和辨脉方法,因确有实用价值,也很受重视。脉来有力或无力的程度,都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脉有力即为有神,是李东垣提出的:“脉中有力,即有神也。”此说倡行以来,不少医家都以脉来有力为有神。然而,言是者有之,言非者亦有之,尚有另辟新说者。比如,龚廷贤、刘河间、吴山甫等著名医家,都以脉来“有力”为有“神”。但《三指禅》则持异议,且另辟新说,其曰:“岂知有力未必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这说明,对“脉有力即为有神”不可一概而论。从临床实践来看,在“实”证性质的病变过程中,脉来有力未必都是佳象,有时可以是“邪气亢盛”的表现,不一定都是脉中神气的表现。但在“虚”证性质的病变过程中,脉来有力往往是正气回复的表现。所以,《三指禅》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诊察脉的有力无力必须结合其他方面的变化。
       近代名医时逸曾将脉有神概括为:形体柔和,来去从容,来去如一,应指四端有力。并且明确指出:四项同时见之,方得谓之有神。这种观点基本上正确。这是根据四个方面的变化诊察脉中神气,虽不能全面概括脉有神气的脉形,但基本上反映了诊察脉中神气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变化,这是察脉中神气的基本要领。
       3,脉的至数匀齐为有神
       以脉的至数匀齐为有神,是陈士铎提出的,他说:“按之指下,若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实而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所谓“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即是脉的至数匀齐,这是脉有神气的一种表现。这说明,脉的至数也能反映脉的“神气”。若脉的至数不匀齐,或脉见结代、动、促、参伍不调等,则为“失神”或神气不足,故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总之,脉有神气并不是单指某一个方面的变化,所以,对脉中神气的诊察,绝不能局限于脉的某一个方面的变化。历代医家根据“脉中神气”辨别病脉,开辟了很多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3),根
       脉贵有“根”这一学术思想,是《难经》提出的。如《难经》说:“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夫脉之有根,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这是脉之“根”的最早记载。可以看出,《难经》是以“下部有脉”为脉有“根”。
       在《难经》的基础上,后人又发展了脉之“根”的学说,认为脉“根”有二,一为尺部,二为沉候。所以,对脉“根”的诊察,主要是六部脉沉取和诊察两侧尺部脉。如《医宗必读》曰:“两尺为肾部,沉候之六脉皆肾也。然两尺之无根与沉取之无根,总之,肾水绝也。”显然,《医宗必读》是根据两侧尺部和六部脉沉取诊察脉“根”,并认为脉“根”是肾水盛衰的重要标志,故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二,用察独的方法辨别病脉
       察独是发现病脉或辨别病脉的一种简便方法。详见第九章,不再重复。
       三,用化解法辨别病脉
       在诊疗实践中,脉象千变万化,但脉诊的常用脉名只有二十六种,因此,熟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分别针对寸口脉哪些方面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化解法”,就是把脉诊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化解,弄清每一种常用脉象是针对寸口脉哪方面的变化。这样,便于根据寸口脉正常的脉形规范辨别病脉。比如,迟数二脉是针对脉的至数,若一息三至或三至发下,或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都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
       《诊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往来去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去曰止。”这实际就是一种简单的化解法。这是用上、下、来、去、至、止六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脉象,并将错综复杂的脉象化解为上、下、来、去、至、止六个方面进行辨别和分析。《辨脉指南》高度颂扬了这种方法,称其为“脉中之神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诊家之纲领”。近代脉书将这种方法称为“六字诀”。
       另外,张景岳认为,此“六字诀”还具有初中末三候之诊法。他说:“初诊之先,即当详审上下,上下之义,有升降焉,有阴阳焉,有藏象焉,有补泻焉。上下确然,则证治条分而经济自见,此初候之不可不明也。及诊治之候,即当察来去。来去之义,或指下之和气未来,形证之和气未去,此进退之可别也。或何者为邪气渐去,何者为生气渐来,此消长征矣。来去若明,则吉凶可辨,而权衡在我,此中候不可不察也。再统初中全局,犹当详见至止。至止之义,即凡一举一动,当料其势所必至,一闻一见,当思其何所底止,知终知始,庶乎近神矣,此末候之不可不察也。”可见,张景岳对“六字诀”的精义和具体用法,确有一番造诣。
       清代医家周学海提出了更为简单的一种化解法,是从四个方面分析脉象的变化。他说:“脉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并进一步解释说:“位者,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家之有线面体也;势者,敛舒伸缩进退起伏之有盛衰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穿于诸势之中,以为纲领也。此所谓脉之四种也。”这种方法可以执简驭繁地归类各种脉象变化,在辨别和分析脉象变化时比较方便。对这种方法的操作技术,周学海也作了具体说明:“曰举按,以诊高深也;曰上下,以诊短长也;曰推寻,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曰初持久按,以诊迟数滑涩止代也;曰单按总按,以诊来去断续也。”这就是说,用“举按”以诊浮沉之位,用“上下”以诊寸尺之位,用推寻的手法可以审察脉形,用初持、久按、单按、总按的手法可以审察脉势和至数方面的复杂变化。
       以上方法虽略有不同,但总起来说,都是从脉象的基本构成条件入手,这是很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辨别病脉,针对性强,准确性高,比按综合脉形“对号入座”更容易掌握。比如动脉,若按古文献记载的综合脉形“对号入座”很难辨别,但从非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条件入手则很容易掌握。
       四,根据脉象的变化程度辨别病脉
       脉诊的二十六种常用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在实际表现时,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脉象的变化程度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比如弦脉,其主平、主病、主死,取决于“弦”的程度,所以,脉象的变化程度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再如迟脉,若一息三至,未必都是病脉,若一息二至或二至以下,虽仍属迟脉,但肯定是病脉。任何脉象在实际表现时的程度,都是辨别病脉的重要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脉象的变化程度辨别病脉,还有另一个方面的意义,即:根据脉象的变化程度,可以分清相兼脉的主、次。这对临床“辨证”非常重要。主脉反映疾病的主要方面,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兼脉对主脉有补充作用。脉象的变化程度是辨明主脉和兼脉的重要依据。比如脉浮数,若“浮脉”为主脉,常见于表热证。若“数脉”达到一息八、九至的程度,应以“数脉”为主脉,这是“阳热已极”或“元神散脱”的表现,绝不再是表热证的性质。这说明,脉象的变化程度,既可作为辨别病脉的依据,也可作为分辨主脉和兼脉的依据。
       五,区别阴阳顺逆是辨别病脉的根本法则
       《内经》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辨别病脉的基本法则。所谓“先别阴阳”,既包含着正气盛衰的变化,又包含着具体的病变情况,而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方法进行诊察。比如,脉的胃根神、察独、六字诀、位数形势等,对这些方面的辨别和分析,都须以辨别阴阳顺逆为基本法则。比如,首先将脉象分为阴脉、阳脉,再辨阴证、阳证。阴和阳,既是辨脉总纲,又是辨证总纲,故可根据脉象的阴阳属性辨别病证阴阳属性。临床千变万化的脉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错综复杂的病证,也可以用阴阳来概括。所以,辨脉和辨证都需辨别阴阳顺逆。
        第十一章,脉象的主病和临床应用
        历代脉学都以脉象和脉象主病为主要内容。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脉象的认识和解释并不相同,所以,对脉象主病的记载和论述也有所不同。
       《脉经》以前,对脉象和脉象主病的论述并不分开,而是将脉象与病因、症状、四时气候、体质条件、生理病理、辨证治疗等各方面互相结合在一起。从《脉经》以后,脉诊形成独立学科,对脉象与脉象的主病分开论述,逐渐形成两个系列的形式:一是脉的系列,二是症的系列。在论述脉象主病的形式上,一般是采取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并在脉象的名下排列若干症状,认为排列在脉名之下的症状即是该脉象的主病。受此影响,在临床应用之际,往往是将脉象与所排列的症状“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脉症相符”,对不上则为“脉症不符”。这种作法,并不能正确体现独取寸口脉法的诊断意义和作用,也不是脉象主病的实际意义。
       若对《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论述的脉象主病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古代医家对脉象及其主病的论述,在形式上多种多种样,在方法上机动灵活。脉、病、证、治总是有机联系,脉与症总是密切结合。特别是《伤寒杂病论》对脉诊的应用方法,一般都是脉、病、证、治并举,将脉象与病因、症状、病机、辨证及其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根据脉象变化判断病因、分析病理机制、指导辨证治疗。其基本特点是辨脉与辨证密切结合,论脉寓于辨证之中,多种诊法并存并用,辨脉方法机动灵活。这种方法,才能体现正确体现脉诊在诊疗实践中的实际作用和诊断意义。
《内经》对脉象主病的论述也有特点,与《伤寒杂病论》基本一致。对脉象主病的论述,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有时只列举一个症状,有时则用一个症状代表一个证候,还有时具体说明疾病的名称。在具体方法上,往往是对季节脉、体质脉、真脏脉、病脉和死脉等进行综合分析,或者是用脉象变化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如,某脉主病、某脉主病进、某脉主病退,某脉主死等。它既不是以某种脉象为主叙述病和证,也不是以某种病证为主论述脉象的变化,而总是围绕医理脉理这个中心,基本特点是将脉象与病和症与医理脉理紧密结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如何?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为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如何?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能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如何?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亦,脊中痛,少腹痛,小腹变。帝曰:善。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帝曰:恶者何如可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如何?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这是《内经》论述脉象主病常用的表达方法,是将脉象及其主病与四时气候和五脏的生理病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再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这是《内经》论述脉象的主平、主病、主死,是将脉象与季节变化和胃气的多少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其中,季节脉因实际表现时的程度不同,有“常”、有“病”、有“死”,其“病”脉部分即是脉象主病的内容。所谓“死”脉,则是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这说明,《内经》对脉诊的应用非常灵活。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古代医家是将脉象与病证、平脉与辨证、脉理与病理结合为一个整体的。
       《难经》以论述独取寸口脉法的基础理论为主,对脉象主病的论述相对较少。但是,根据第九难至二十一难的相关内容看,对脉象主病的论述方法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基本相同。比如,《难经》第十五难与《内经》之论基本一致:“经言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是王脉耶?将病耶?然:弦、钩、毛、石者,四时之脉也。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之来,濡弱而长,故曰弦。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茂,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钩,故其脉之来疾去迟,故曰钩。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花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之来,轻虚以浮,故曰毛。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也,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之来,沉濡而滑,故曰石。此四时之脉也。如有变奈何?然:春脉弦,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曰平;益实而滑,如循长竿曰病;急而劲益强,如新张弓弦曰死。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夏脉钩,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累累如环,如循琅玗曰平;来而益数,如鸡举足者曰病;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夏脉微钩曰平,钩多胃气少曰病,但钩无胃气曰死,夏以胃气为本。秋脉毛,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其脉来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曰平;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病,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死。秋脉微毛曰平,毛多胃气少曰病,但毛无胃气曰死,秋以胃气为本。冬脉石,反者为病。何谓反?然;其气来实强,是谓太过,病在外;气来虚微,是谓不及,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缘曰平;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死。冬脉微石曰平,石多胃气少曰病,但石无胃曰死。冬以胃气为本。胃者,水谷之海也,主禀四时,皆以胃气为本,是谓四时之病变,死生之要会也。脾者,中州也,其平和不可得见,衰乃见耳。来如雀之喙,如水之下漏,是脾之衰见也。”显然,这种论述方法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方法基本相同。并且,《难经》还结合“脉象主病”表达了与独取寸口脉法相关的学术问题,对脉象主病的论述更是多种多样、机动灵活。比如第十八难说:“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然:诊病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然:肺脉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这是《难经》用隐喻的表达方式论述了肺脉与右手脉的对应关系。它首先肯定了“病在右胁有积气”当“得肺脉结”,并且“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同时又说“肺脉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若根据寸口部位划分“五部”的理论,这就等于明确了肺脉在右手。一般认为,《难经》尚未完成左右寸关尺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其实,《难经》是通过脉象的主病“隐喻”了这个问题。按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只要明确了肺脉在右侧,则五脏六腑之脉与左右两侧寸关尺的对应关系都能确定。由此说明,古代医家对脉象主病的论述,绝不限于脉象与症状的简单排列或对号入座,而是从多方面、深层次充分发挥脉诊的作用。
        以上表明,对脉象主病的认识,不能局限于某脉主某病或主某症的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若局限于这种形式等于消弱了脉诊的作用。
       《脉经》问世,标志着脉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确实因《脉经》问世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因此《脉经》对于独取寸口脉法的经典性和权威性已被公认。但是,《脉经》的写作方式,也给独取寸口脉法的临床应用造成一个方向性的问题。《脉经》书中,分别对“三关病候”和“三部九候”的脉症进行了论述,在形式上是将症状排列在脉名之下。因此,使《内经》和仲景时代对脉象与病证的结合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由于《脉经》具有一定的经典性和权威性,因此而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从《脉经》以后,多数脉书都受《脉经》影响,对脉象主病的论述都是采用某脉主某病、主某症或主某证的形式,基本上形成了脉象的系列和病症的系列,使机动灵活的脉法几乎成为僵化固定的单一形式。在临床应用之际,一般是将脉象的系列与病症的系列“对号”入座,对得上就算脉症相符,对不上就认为是脉症不符。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并不利于脉诊在诊疗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很多有识之士都对这种方法进行过抨击。
        独取寸口脉法,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诊断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五部”和“寸关尺”与脏腑和十二经的关系,都是理性认识上的对应关系,诊察寸口脉的变化并不是对疾病直接进行诊察的手段。所以,独取寸口脉法对疾病的诊断,一般说来并没有特异性。一种脉象可以主多种病证,一种病证也可以出现多种脉象。常用的脉名不过二十多种,相兼脉受构成条件限制也不是都可以相兼的,但病名、症状和证候难以数计,所以,脉象与病、症、证都不是“对号入座”的关系。由此说明,将脉象与病名、症状、证候相“对号”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以下是一些脉书对常用脉象主病的记载,从中可以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也可看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57——63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0:16 , Processed in 0.2300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