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9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6 20:17: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3-26 12:51 编辑

11,弦脉
       弦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故以脉体张力增强为构成条件。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
古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弦脉的脉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这种脉象即是弦脉。所谓“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是弦脉而有胃气的表现,故为平人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记载了“弦脉”最“弦”的程度,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这是胃气已绝的弦脉。可以看出,《内经》对正常弦脉和弦脉最“弦”的程度,都是用形容和比喻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虽然刻画了弦脉的脉形和不同程度,但没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那么,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呢?《脉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如《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所谓“如弓弦状”,是沿用了《内经》的传统说法,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弦脉在实际表现时,如“弓弦”之状。其中,“举之无有”,最能说明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这是“持脉轻重法”的“举按”手法。其操作方法是:临临时,先用相应的指力触及脉体,确定脉居何部,然后,再对脉体进行“举之”和“按之”的诊察,以体察更详细的脉象变化。所谓“举之无有”,意思是说,触及脉体以后,若举指,其脉不随手而起,故曰“无有”。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所谓“有”,是能不能触及脉体,若举指而脉不随手而起,则为“无有”。所谓“按之如弓弦状”,是对脉体进行按压而呈现“如弓弦状”的脉形。这一举一按,都是诊触到脉体以后的手法。根据一举一按的指感特征可以充分说明,弦脉的脉形是脉体张力表现出来的,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由此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张力进行诊察。这是脉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些脉书没理解《脉经》的“举”和“按”,认为《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是错误的说法。比如,《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其实,这是《脉确》作者没掌握弦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脉有浮弦者”,是浮脉与弦脉相兼,并不是说弦脉包括“浮”的条件,根本不能将“弦脉兼浮”的脉象与“举之无有”相提并论。《脉经》所说“举之无有”,与脉位无关,而是对脉体进行诊察的指感特征。在诊疗实践中,弦脉并不受脉位限制,脉浮弦或脉沉弦都是常见脉象。弦脉无论在“浮”位还是在“沉”位,都有“举之无有”的指感特征。所谓“举之无有”,并不是说弦脉不能见于“浮位”。但是,必须使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说明这一点。
       弦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正常的季节脉,也可以是正常的体质脉,还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并且还是肝脏的本脉。对弦脉来说,变化的程度非常重要。弦脉主平、主病、主死,主要取决于脉弦的程度。因此,应该在明确弦脉是针对脉体张力的基础上,认真辨别弦脉的程度。
       12,紧脉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只反映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
       《内经》对紧脉的记载不多。但在《伤寒杂病论》,紧脉倍受重视。它是“外感伤寒表实证”的纲领性脉象。从《脉经》起,紧脉被确定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这说明,紧脉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紧脉的诊断作用和实用价值。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这样一种记载:“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所言“青脉之至”,很可能就是紧脉。“长而左右弹”,则是紧脉的指感特征。但是,《内经》并没明确这一点。《内经》虽有紧脉之名,但没记载紧脉的脉形规范。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盛而紧曰胀”。《素问.示从容论》说:“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论》说:“紧为痛痹”。这些记载,既没说明紧脉的脉形规范,也没说明紧脉是对针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在《伤寒杂病论》,紧脉不仅多见,而且非常重要。伤寒“脉浮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对伤寒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如《伤寒论》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证提纲,以紧脉为表实证的纲领脉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有紧脉的记载,并且论述了紧脉的脉形。如《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脉者,如转索无常也。”《金匮要略》说:“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这说明,“如转索无常”,是《伤寒杂病论》对紧脉脉形的解释。但是,《伤寒杂病论》也没说明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脉经》将紧脉列为常用脉象,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紧脉,数如切绳状。”这种解释,既表达了紧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又说明了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所谓“数”,并不是代表至数变化的“数脉”,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行征。对此,必须结合历史和脉诊的特点,才能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有“急”的含义。在脉法中,数、急、紧、促四个字,不仅有一般文字含义,还有脉法的特定含意。其中,“急”曾是一种脉名,即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紧”也是一种脉名,其实质是脉体“紧张”。《脉经》制定二十六种脉象时,将“急脉”与“紧脉”合并,统称“紧脉”,而不再用“急脉”的称谓。所以,从《脉经》以后,很少再用“急脉”。由此说明,紧、数、促,急四个字,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也可用来表达脉形规范。比如,《脉经》说数脉的脉形是“去来促急”,其中,“促”和“急”,都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数脉在实际表现时的指感特征。《脉经》说紧脉的脉形是“数如切绳状”,其中, “数”字并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特征。这种表达方法,很容易导致误解,必须辨明基本含义,不能互相混淆。由此说明,“数如切绳状”的“数”字,并不是脉的至数加快,其含义是“急”,即脉体“拘急”的表现。也就是说,紧脉即是脉体“拘急”的表现,故如“切绳状”。所谓“切绳状”,更不是至数加快的表现,而是脉体绷紧拘急的指感特征。《医宗必读》分析这个问题时说:“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绳也。”这种分析是非常确切的,说明紧脉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反映脉体拘急的程度。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紧脉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所以,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并且多主寒、主痛。若脉浮而紧,多为外感伤寒之表证。若脉沉而紧,多为里寒证。一些剧痛之症,导致脉体紧张或拘急,也可见紧脉。
       13,缓脉
       缓脉与紧脉正相反,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为构成条件,其实质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缓脉的实际意义,是对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主要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方面条件构成的,实际上,这是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缓脉的脉形。
       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缓脉的解释确有失误。所以,后世脉书虽以《脉经》为依据解释缓脉的脉形,但并没体现缓脉的实际意义。由此导致,在理论上所说的缓脉,与其实际应用相脱节。因此,应该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否则,缓脉就失去了真正的诊断作用。
       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可以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脉名,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性质正相反。《脉经》为制定脉名脉形的规范,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之名,所以,在《脉经》成书时期,缓脉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比如,《伤寒杂病论》以缓脉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以紧脉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其中,缓脉与紧脉即互相对应。这也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是与紧脉相对应的脉象。若脉体“紧张”或“拘急”,则是紧脉。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则是缓脉。这是互相对应的。
       《脉经》对缓脉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的指感特征和辨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的指感特征,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淆,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将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古代医家绝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也会有“迟”的指感特征,但缓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故应与迟脉相鉴别。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与其说细脉“小大于微”是同一道理,都是用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形规范,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人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说缓脉的“至数”比“迟脉”稍快。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14,散脉
       散脉是单因素脉象,其构成条件是脉体散漫,主要反映脉体散漫的程度。其实际意义是诊察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和互相融合的程度。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散漫、脉形宽泛或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
       近代以来,散脉的诊断作用越来越小,几乎被闲置一旁。按一般常理,《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实用价值都很大,其诊断作用应该越来越显著,不应该出现被“闲置一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后人没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若以“浮散无根”为散脉,则散脉是元气离散的表现,而且是气血耗败、脏腑之气将绝的征象。这种散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是以“浮散无根”为主要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
       脉学的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前,散脉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广泛。既可见于危重病证,也可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搏坚而长”,是脉来长而搏指坚硬。“软而散”,是与“长而搏指坚硬”相反的脉象,即散脉的表现。“消环自已”,是疾病向愈。显然,《内经》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并且,其主病在轻有重,诊断作用非常广泛。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这里所说的“散”,是正常脉的构成条件。显然,《内经》的散脉并不单纯是主病的脉象,也可以是常脉。《难经》也有类似记载:“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这是将“浮而大散”作为正常心脉的脉形,其中的散脉,是正常心脉脉形的构成条件之一。这些史实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散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也不都是“浮散无根”之脉,而是代表脉体散漫的不同程度。因此,应该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说:“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后世脉书所说的散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没完全继承下来。《脉经》是分别对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进行论述,并且兼顾了散脉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脉经》所说的散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主病有轻有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大而散”,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故可以是生理性的散脉。所谓“气实血虚”,是病理性散脉的成因。古代医家认为,病理性散脉是“气实血虚”所致。所谓“有表无里”,是散脉最“散”的程度,这是脉体过度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表现。也就是说,因脉体“大”而表现出来的脉体散漫,乃至散脉最“散”的程度,都是散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表”与“里”,是中医常用的代名词。“表”,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指脉体。若脉体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则不能体察出圆敛的脉体,故称“有表无里”。所谓“有表”,是只能触摸到脉体周围的组织,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所谓“无里”,是不能触摸到圆敛的脉体。由此可知,散脉主要是对脉体“散漫”或“宽泛”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最“散”的程度即是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正如清代医家周学海对散脉解释:“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
       《脉经》以后,对散脉的解释有很多不恰当说法,将散脉说得玄而又玄,让后世学者无可适从,无法掌握散脉的辨别方法。如柳贯说散脉:“无统计,无约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根据脉理分析,“至数不齐”是节律失常,与脉体的散漫程度无关,故不应列入散脉的构成条件。“来多去少”,“去多来少”以及“杨花散漫”之说,更是离题太远,这是因为,散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再如《医述》说:“散有二义,一有渐无之义,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色殆之候。”陈士铎说:“散脉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这一类说法,不仅语意不清,而且大言欺人,与散脉的实际意义相悖。若以这一类说法解释散脉,则违背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且,按这种解释辨别散脉,根本无法操作。因此,必须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15,芤脉
       芤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其脉形比较复杂。它综合了“浮、大、软、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大量耗伤阴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尚不协调的特殊脉形。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但是,由于《脉经》对芤脉的解释比较清楚,后世医家对芤脉的理解比较确切,很多诊脉高手都能辨别这种脉象。近代以来,对芤脉主病的记载和报道并不少。这说明,只有弄清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芤脉之名出现较晚,《内经》没记载芤脉,其最早的记载见于《伤寒杂病论》。如:“弦则为减,大则为芤”、以及“脉浮而紧,按之不芤”等。但是,《伤寒杂病论》不是脉诊专书,对芤脉脉形记载不详。《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这一段描述的脉形,很可能是芤脉。所谓“下无根”,是芤脉兼见“无根”之象。其脉形“浮取虚、按之无力、如葱叶、下无根”,表明肺气已绝,这是芤脉达到一定程度的脉形,并不是芤脉的脉形规范。明确解释芤脉脉形规范的是《脉经》,所以,从《脉经》以后,对芤脉的解释都以《脉经》为依据。
        《脉经》说:“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种解释,概括了芤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形神兼备,完整无缺,很容易理解。所以,《脉经》以后,诸家之说均从此出。如:《千金翼方》说:“按之无,举之来,两旁实而中央空,名曰芤。”《活人书》说:“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李东垣说:“芤音抠,诀云按之即无,举之即有,两边实,中央空者,名曰芤。”《外科精义》说:“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些说法大致相同,都能反映芤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这说明,芤脉的基本特征是“按之中央空、软,两边实”,其实际意义是诊察因伤失津血而脉管收缩的变化程度。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脉象,一般来说都是常见脉象,但芤脉并不常见。这说明,《脉经》将芤脉列为二十六种脉象,有一定原因。这是因为,芤脉的诊断作用可以反映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且,掌握芤脉的脉形规范,对辨别其他脉象有一定帮助。比如,古代医家论述革脉的脉形及其诊断意义,就与芤脉有一定关系。若不结合芤脉,则很难理解革脉的实际意义。由此说明,脉诊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代表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每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历史表明,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皆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主病的认识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这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变化对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诊疗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说明,芤脉虽不是临床常见脉象,但是,它关系着其他脉象,并且,它反映了一种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对人体机能的分析,对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忽视芤脉的脉形规范和诊断意义。
       16,伏脉
       伏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位沉潜,不含其他因素。它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性质截然不同。沉脉可以是正常脉象,但伏脉绝没常脉之说。伏脉的构成条件是:脉位沉潜,超过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按“五部”理论说,沉脉在“十五菽”以上,伏脉在“十五菽”以下。按脉象的变化程度说,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伏脉最伏的程度是“著骨乃得”。按辨别方法说,沉脉可用常规指力辨别,伏脉必须“极重指按之”。这说明,伏脉与沉脉,有严格界限。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从“初持脉”至“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这是正常脉位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中,脾部居中位,为不浮不沉之脉。中部以上,是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中部以下至“按之至骨”的深度,是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若脉位超过“按之至骨”的程度,即是伏脉。所以,沉脉无论程度如何,都在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伏脉则不然,它只要出现,就是异常脉象。因此,必须掌握沉脉与伏脉的界限,绝不能混淆。
        《脉经》说:“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这是《脉经》对伏脉的解释。这种解释,专业性很强。必须结合“持脉轻重法”,才能说明伏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理解什么是“极重指”,才能对伏脉进行辨别。若不说清这些问题,就不能分辨“沉脉”与“伏脉”的界限。
       所谓“极重指按之”,是“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必须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体现伏脉的脉形规范和辨别方法。如:肺部脉在一至三菽之间,诊肺部脉的相应指力为“三菽之重”。心部脉在四至六菽之间,诊心部脉的相应指力为“六菽之重”。依此类推,对“五部”之脉的诊察都有相应的指力。这是常规操作的指力。所谓“极重指按之”,是超常规操作的指力。用“极重指”触及的脉体,即是伏脉。也就是说,诊“伏脉”必须用超常规的指力。
       需要说明的是,《脉经》所说的伏脉,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有程度上的不同。“著骨乃得”是伏脉最“伏”的程度。除“著骨乃得”的伏脉之外,“五部”之脉都有“脉伏”的现象。比如,肺部脉伏、心部脉伏、脾部脉伏、肝部脉伏等。可惜的是,由于《难经》和《脉经》没将“持脉轻重法”介绍清楚,后世医家没重视“持脉轻重法”,使“五部”之脉伏的理论和实践没沿续下来。然而,从《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看,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这一点。所谓“伏匿”,指阴阳更相乘、更相伏的反常现象。若阴部见阳脉为阳乘阴。若阳部见阴脉为阴乘阳。若脉居阴部见阳脉,又时现沉涩而短,为阳中伏阴。若脉居阳部见阴脉,又时现浮滑而长,为阴中伏阳,此即脉的伏匿现象,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但是,基本上失传了。
       以上说明,虽然伏脉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二者之间有严格界限。必须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才能充分发挥伏脉的诊断作用。另需说明一点,若不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和相互关系,就不能弄清革脉的实际意义。
                                                                  33——38页

2
发表于 2014-10-31 10:56:15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11-4 10:58:2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8:23 , Processed in 0.0709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