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大公网:韓研究: 紅參為天然壯陽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0 16:4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公网:韓研究: 紅參為天然壯陽藥
2009-10-19


韓國一項醫學研究顯示,自古以來被稱作「天然壯陽藥」的紅參,有提高性功能的效果。
韓國《朝鮮日報》據韓國延世大學附屬醫院首爾塞布蘭斯(Severance)醫院泌尿科教授崔永得領導的研究組,從2007年6月到10月對因陽痿而就醫的73名「勃起不全症」患者,進行8周的試驗後獲得前述結果。
崔永得研究組首先把73名「勃起不全症」患者分成兩組,讓一組受驗者每天服用4粒200mg裝有紅參濃縮液膠囊,讓另一組服用了味道和大小形狀相同,但沒有紅參成分的「假藥」。兩組人都不知道誰吃了真紅參膠囊。
試驗結果顯示,服用紅參膠囊的組勃起指數(IIEF國際勃起功能指數,30分為滿分)由原來的17.2分提升到23.2分。而服用假紅參膠囊的組勃起指數由17.7分提升到19.6。
同時,服用紅參膠囊的組在性交時的滿足度,也由6.5大幅上升到9.7,服用「假藥」的組由7.2上升到8.6。崔永得解釋,服用「假藥」的人的分數也有所上升,是一種安慰劑效應發揮了作用。
崔永得說,紅參提高勃起功能的效果接近小劑量陽痿治療藥(IIEF20到25分)的效果。據分析,紅參的獨特成分皂甙(Saponin)對陽痿起了治療作用。
據迄今發表的動物實驗結果表明,「Rg3」(特效抗疲勞因數)作用於睾丸,增加男性激素的分泌量和流向陰莖血管的血液量,從而提高勃起能力。
崔永得說,經過加工的紅參通過蒸、烘乾等過程,消除毒性、增加有效成分,因而即使長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小。一些人服用人參或高劑量陽痿藥時,發生臉燙心跳急促的症狀,對這些人來說,紅參可能是最佳的選擇。

2
发表于 2009-10-20 19:18: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大公网:韓研究: 紅參為天然壯陽藥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mengying在 2009/10/20 07:1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10/20 04:40pm 发表的内容:
大公网:韓研究: 紅參為天然壯陽藥
2009-10-19


...
史常永㊣正版《本味集:史常永医学杂文》这本书对高丽参的炮制秘密有详尽的披露,可惜笔者学习的重点在名家医案,故仅在书店翻一下此书,嫌书价贵,未买!以下是内容简介:
http://youa.baidu.com/item/86f4d12f473e88cabdea2f8f
作  者: 史常永 著
出 版 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字  数: 522000
版  次: 1
页  数: 738
印刷时间: 2007/03/02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2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1569004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临床
定价:¥35.00

内容简介
这部论文集收载了作者1954年至1999年已经发表的大部分文章。这本书为什么叫《本味集》?这是从《吕氏春秋》而来,这样至少可以看到作者的思想脉络,而且也是我国近半个世纪卫生事业发展的轨迹。
目录
对《中西医都需要学习的(伤寒论)它的内容和评价》一文的几点意见
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关于中医治疗乙型脑炎的一些禁忌问题
试论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及其戾气学说
评《温疫论评注》
再谈《温疫论》的版本问题
读《仁术便览》札记
元代儿科学家曾世荣
诊断是“用医学理论认识疾病的过程”吗
八股牛治疗恶性肿瘤性胸腹水的初步报告
降香通膈汤缓解食管癌贲门癌梗阻的疗效报告
联合化疗并用中药治疗白血病的若干体会
莪术提升白细胞和抗白血病作用的初步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14例临床资料分析
43例存活3年以上急性白血病资料综合分析
鸦胆子的植化药理与临床研究综述
河间学派世系考
《证治要诀》及《证治类方》质疑
罗知悌生平著述及《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考
中国医药卫生谣谚辑考
《补阙肘后百一方》的价值和考证辑佚导论
再话兔唇修补术及整形史
薛立斋生平年表
珍本善本及罕见医籍访辑志
珍本善本及罕见医籍访辑志(续一)
珍本善本及罕见医籍访辑志(续二)
医学史研究动向及若干理论问题刍议
《伤寒论方证研究》序
《刘纯医学全集》前言
《实用中医文献学》编者的话
古代气功源流刍议
中医古籍识字举例说略
中医科研传统方法简议
陈修园医学传人郭秋泉
罗知悌传稿
论“肾不纳气”——辨证论治术语规范举例
背诵医书成名的杨大均
赵良仁传稿
“高丽参”渊源与加工中佐使中药的考证研究
《浦阳赵氏宗谱》考讹及要事年表
中医学与哲学命题的“联系环”对称性——阴阳说
《中华本草》长编试稿举例(一)
《中华本草》长编试稿举例(二)
……
书摘插图
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一种嗜神经性的病毒通过黑斑蚊的媒介传染人体而得。这种病常流行于夏秋之间。乙型脑炎的死亡率很高,特别是小儿。据记载,日本于1929年大流行时,死亡率为59.9%。我国在解放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开展卫生防治工作,乙型脑炎的死亡率逐年降低。例如北京市在1949年的死亡率为49%,1953年已降低为20.1%。虽然如此,全国的平均死亡率仍不下30%。因此,很多地区的劳动人民,依然受着乙型脑炎的严重威胁。有的患者虽经多方救治,幸而脱险免死,但往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以致成为聋痴呆傻的人。
自从党中央大力提倡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以来,全国各地有不少医疗单位应用中药治疗乙型脑炎,获得惊人的效果。例如1954年石家庄用中医治疗34位乙型脑炎患者,没有一个人死亡。我省也有一些医疗单位由中医治疗乙型脑炎,获得90%以上的疗效,而且很少留有后遗症。
有人在看到中医治疗乙型脑炎获得了这样的成绩后,感觉十分诧异,其实这在中医来说,绝不是什么新发现,而是从我国古代医学遗产继承来的。远在秦汉时代(约前206~219)的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有了类似脑炎的证候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说:如果火热太盛的话,易患脑中烦热、嗌干……寒热烦满等疾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说:火郁之发,易患呕逆、痉挛抽搐等疾病。
  ……
=====================================================================================
大公网的帖子类同广告,对深入理解高丽参(即“高丽红参”)的药理作用毫无帮助!
史常永编审是从一位老药工哪儿得到其炮制秘方并将其公之于世的!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10月20日 07:21pm 时添加 -=-=-=-=-
“高丽参”渊源与加工中佐使中药的考证研究
3
发表于 2009-10-20 19:27:2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大公网:韓研究: 紅參為天然壯陽藥

薛生白医案最早传抄本 史常永
――兼及《碎玉篇》
1997年第1期的《中医文献杂志》登载了冯明、张文红的《〈碎玉篇〉作者真伪质疑》,读后颇为感慨!冯文提到:“《碎玉篇》中近五分之一案见于各种叶案集,这就不能不使人对《碎玉篇》一书全部或部分的作者是否真是薛雪产生了怀疑。”笔者也有同感。
清·唐大烈《吴医汇讲》卷二载有薛生白“日讲杂纪”八则,前有小序,序曰:“薛生白,名雪,号一瓢。两徵鸿博不就,所著诗文甚富,又精于医,与叶天士先生齐名。然二公各有心得而不相下,先生不屑以医自见,故无成书,年九十而殁。此日讲杂纪,今令曾孙东来所述。东来名启潜,字应枚,住瓣莲巷,即承祖业。”按薛生白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吴医汇讲》刊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距薛生白逝世仅二十二年。唐大烈和薛生白是同里,且又有薛生白的曾孙东来“所述”,因此笔者认为这篇小序的可信度很大。小序说“先生不屑以医自见,故无成书”,这是很客观的。叶、薛之所以互不相下,主要由于薛在诗文方面名气很大,但他并不是专业医生,故而他的医案并不多见。由于有叶、薛齐名之说,后人竭力搜集薛生白的医案,但终是了了无几。
最早的薛生白医案有清·吴金寿道光十一年(1831)《三家医案合刻》本,收薛氏医案仅仅73则。这73则医案还是从两家抄本合集而来。吴金寿云:“薛案,余所得郡中朱氏抄本,外散见者,落落晨星,如定武兰亭,不少概见。惟余同里沈子莲溪有手抄本,较朱本多十分之四,亟为登入。然终恨存方不多,倘同志君子另有藏本,尚希寄补刊,以广其传,幸甚。”然吴氏所据朱本仅存二十四案,乃是一残卷。笔者藏有朱氏原抄本,兹介绍如下。
此本高23.5cm,宽13.6cm,每半页8行,行20字,白竹纸,精工正楷书写。卷首有“世补斋”、“放鹤水隐”二朱方,正文首页有“戟门珍赏”一朱印圆章。按“世补斋”乃清·陆懋修(字九芝)的斋号。“戟门”,唐制阶三品以上方许门前立戟,清代表示显贵的人家。按陆懋修之子润庠官至大学士,故陆懋修以“戟门珍赏”以示其显贵。总之,这是陆懋修的藏书无疑。
此书前有“一瓢先生医案序”,序云:“此一瓢先生之医案也。先生不特当年治病神奇,而其方案意高笔古,洵为今古医林之所希。惜乎所存者止此一卷,馀皆散失。余以旧云麾将军碑,与友人易之,读其书如见先生也。然不敢自秘,令子侄草写数本,公诸同道,以冀夫有力者或付之梨枣,庶几流传亘古,不致湮没云。嘉庆十一年九月望后,竹香朱润识。”按嘉庆十一年(1806)较道光十一年的吴金寿刊本早二十五年。这是吴金寿所据的祖本。
《一瓢先生医案》收案150则,较吴金寿《三家医案合刻》本多出126案。朱润本医案每案皆有姓氏,方案确实“意高笔古”,兹灵两案以示一斑。
其一:蒋,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炽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蔫,阴伤难免归阴。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关说梦,聊以解嘲。生地、沙参、地骨皮、麦冬、金石斛、生鳖甲。
其二:苏禄国贡使契絆丹副使阿右丹久咳不能卧案:辨八方之风,测五土之性。大率贵邦,偏在中华之巽上,箕尾之前,翼轸之外,阳气偏泄,即有风寒,易感易散。来此华夏,咳过百日,已属三焦。况不得卧下,肺气大伤,止宜润降而己。蜜炙枇杷叶、麦冬、川贝、经霜桑叶、甜杏仁、生米仁。
总之,朱润本是当前薛生白医案的最早版本。然而吴金寿本按朱润足本计算,才175案。以后各家用薛生白的名誉也传抄或出版了若干薛生白医案,其中收案最多要算《扫叶庄医案》四卷本了。此书收入裘吉生1936年主编的《珍本医书集成》,载案590则。这部书,裘氏未详细交待它的来源和底本情况。所收各案均无姓氏,观其笔意歌调,远不及朱润本古雅,且薛生白“不屑以医自见”,何来这样多的医案?其间各案与叶天士医案亦颇多相似之处,故疑其为叶派门人之假托者。
我们再看《碎玉篇》竟有191案与叶案相似,这就使我们怀疑它的真实性。故余亦疑《碎玉篇》所收医案为叶派门人之假托。
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沈阳,110031) 史常永
http://www.healcine.com/redirect.php?fid=46&tid=1702&goto=nextoldset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10月20日 07:31pm 时添加 -=-=-=-=-
史常永
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文献学家,辽宁省中医研究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推崇平衡阴阳、着重脾胃,久病调络,甘温化瘀。主编和编写出版《中国医学史讲义》、《实用中医内科学》、《史常永医学论文集》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取自"http://www.zeeming.com/wiki/%E5%8F%B2%E5%B8%B8%E6%B0%B8"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01:20: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大公网:韓研究: 紅參為天然壯陽藥

谢谢大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9 05:08 , Processed in 0.3237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