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内经》外邪说并非是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1 20:3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中医理论对外感病因的认识是以六淫学说为代表的,认为六淫代表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气候的异常变化。然而,感染性疾病的真正原因是各种各样的病原体,把气候变化当作感染性疾病的原因,这很难讲得通。实际上,现代的六淫学说不过是对《内经》外感病因理论曲解的结果,《内经》对外感病因的认识远远比“气候的异常变化”要深刻得多。
六淫首见于宋朝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所因论》,曰:“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在《内经》中并没有六淫的提法,《内经》外感病因理论是以“邪气”学说为代表的。《黄帝内经》对“邪”主要分为“正邪”和“虚邪”两大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灵枢·刺节真邪》曰:“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可以互参。
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划分“正邪”和“虚邪”的依据主要是邪气对正气(卫气)的损伤程度(或者说正气对邪气的反应类型):“虚邪”损伤卫气重,卫气奋起抗争,与邪气斗争剧烈,所以“洒淅动形”,具有恶寒战栗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正邪”对营卫损伤不明显,卫气对它反应弱,所以“其中人也微”,“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病人自己甚至感觉不到邪气的侵入,在外也看不到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有经验的医生依然可以从面色的改变上鉴别出来。
古人注意到虚邪侵扰和季节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称之为“天忌”,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八正者,所以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这和现代对传染病季节性发病特点的认识是一致的。由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规律和季节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感染性疾病发病存在季节性特点,但如果因此混同虚邪和季节气候变化的概念,那应该是不符合古人的本意的。
因为虚邪对正气的损伤严重,所以《内经》尤其注重虚邪的预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避虚邪以安其正”;《灵枢·九宫八风篇》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内经》告诉我们:对待虚邪,要象躲避箭矢和飞石一样,根据它发生的季节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它,而如果防护失宜,虚邪入侵,与卫气相搏,就会对正气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等等。这些虚邪从外向内侵入导致发热、恶寒、化脓、疼痛等不同症状和疾病的描述和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是何其相似,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内经》对虚邪的描述和自然界气候的变化等同起来。
不过《内经》中也确实也存在从风、寒、湿、热等方面对致病邪气的分类方法,尤其对“风”着墨尤多,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很多疾病以“风”命名。这应该是后世六淫学说的源头。不过风寒暑湿燥火这些概念被《内经》借来作为致病邪气的分类名称时,并不完全同于自然界的气候表现,而是具有特别的医学含义了。例如,从文字起源上说,“风”的古体字为“風”,中间明显是个“虫”字,篆书的“ ”字如虫在穴中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凡风之属皆从风。”,《孔子家语·执辔》曰:“风为虫”。可见,“风”并不是单单指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而是很可能蕴含着古代医学家对与气候相关的生物致病因素的朴素认识。“风动虫生”是不是古人强调“风”与疾病联系密切,尊为“百病之长”的原因,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了,至少在《内经》行文中找不到明显的证据。《内经》多“虚邪贼风”并称,此处的“贼”也并非是现在的 “窃贼”、“小偷”之义,而是“损伤、危害”的意思,之所以称之为“贼风”就是强调了这种特殊的“风”邪严重干扰和损害人体正气的特点。现在所谓的“窃贼”在古代却有专有的名称,叫做“盗”。词语的含义不是静态、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现在的我们去研讨两千多年前建构的经典体系,如果不注意追究这些古今语义的演化,就可能会对中医理论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些错综的语义混杂问题如果指望现代“实验”、“实证”的“科学”方法来解决,那显然是找错了对象,然而这种概念的澄清对中医来说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显微镜下的研究逊色。
小篆      隶 书
“风”除了“虫”隐含的代指,它被借用到中医学,还取其 “善行而数变”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可见把“邪”和“风”联系起来的,就是因为两者都有“疾”——变化迅速的特点,并不是说“邪”就是指自然界空气的流动——“风”。如果说“邪”就是指自然界的“风”,那么《内经》就不会再写“疾如风雨”这样的话了。这种迅速的变化其实也与卫气的状态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用“风”来代表“阳气”,因此到了医学上,“风”也就被代指卫阳变化迅疾的那种类型,而导致卫阳出现类似“风”迅疾变化的邪气也就被叫做“风邪”了。同样,中医理论中的“寒邪”大多也不代表寒冷的气候因素,而是说由于这种病邪的侵袭导致了人体体表卫闭营郁的全身性反应,出现了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一系列症状,类似于受寒的表现而已,寒并非邪气本身,而是人体营卫紊乱的结果。从现代的观点上说,六淫邪气的实质还是菌毒,但中医所谓“疏风散寒”中疏散的“风寒”却并不是什么菌毒了,而是对人体营卫倾移反应的调整,故近世医家祝味菊曾说“解表者,解除人体因抗邪诱起之反应,调整其本身营卫之不和”,并非体表真有“风寒”实物可解,其他的“湿燥火”等也可以依此类推。
当然《内经》也有风寒湿热等环境因素致病的记载,比如 “暑”更多的就是指的“暑”这个环境因素引起的营卫变化,和菌毒好像没多大关系。此外,《灵枢·百病始生篇》也明确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强调风雨寒热等环境因素只是诱因,虚邪才是更重要的原因,这是符合临床外感病的事实的。
总起来说,“风”的概念在古代还是相当混杂的,一词多义是古汉语常见的语言现象,这也是由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语言文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从“风”、“邪”、“心”、“脑”等医学名词构字和含义的演变过程也可以折射出古代各医学流派不断争鸣、融合和发展的痕迹。应该说,中医从理论肇始到百家争鸣再到《内经》的统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过程中,无数的先贤们为了阐明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不得不大量借用各学科的语汇来构建中医理论的概念系统,而这些词语被引入到医学,也就渐渐有了和别的学科不一样的意义。到了《内经》,系统融会各家学说,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营、卫、邪为纲,以脏腑经络为目,理论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的成熟阶段。在《内经》概念系统中,语义还是比较严格的,逻辑上也非常紧密,不过要准确把握《内经》概念的内涵就必须从古人行文的字里行间前后对照去反复揣摩,注意放在古人的语境下来追寻理解,这也正是现代诠释学“视阈融合”的基本要求。
无论怎么说,笔者认为现代中医理论把六淫简单解释为“六种气候的异常变化”都是非常不合理的。从“虚邪”的角度,可以更容易理解《内经》对“邪”的原始认识:它们是种特殊的物质,发病与季节气候相关,能够循着一定的路径从外部侵入人体,附着在不同的部位导致不同的疾病,而且会对人体营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卫气所防御对抗的主要对象。这些认识明显和现代病原微生物的理论是相一致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人已经认识到了病原微生物,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古人对病原微生物作用整体特性的考察和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古人没有办法进一步把它研究清楚,但是古人却别开蹊径,通过病邪侵扰后卫气反应紊乱状态的表现类型来对邪气进行了大致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后人还有“害正为邪”、“气不正则为邪”的说法,这反映了“邪”概念的泛化和演变,和《内经》对“邪”的原始认识已经不完全相同了,这种概念认识的变迁也是应该注意鉴别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21:39:3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内经》外邪说并非是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论卫气为百病母
卫气为百病母的观点出自于《灵枢•禁服》篇,原文如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查卫气,为百病母,调诸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卫气失常是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是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的基本论点,是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惜数千年来,湮没久矣。另外《内经》关于卫气与疾病关系的论述亦散见于各章节,有进一步总结阐发的需要,故不揣浅陋,述之于次。
1外感六淫,首先犯卫
《灵枢•百病始生》云:“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而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自外而入,始于皮肤,而卫气“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是抵御外邪,保卫人体的物质系统,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故外邪入侵,首先犯卫。若卫气充盛,抗病能力强,则邪不得入,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卫气虚弱,抗病能力下降,则容易患病,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邪气入侵客于机体的某一部位时,卫气就会向该部位聚集,以驱邪外出,整个卫气系统层层设防,呈纵深防御,如《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疾病的发生发展无不存在着卫气与邪气的相互斗争,而“卫气为百病母”,卫气失常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反映了《内经》作者重视内因的学术观点。再以风邪致病为例,例如《素问•风论》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说明了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并不仅仅是致病邪气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机体防御系统对它的反应,机体防御系统的紊乱才是外感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2 饮食不节,所伤营卫
饮食不节是中医重要的病因之一,但是饮食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致病的呢?仔细考察《内经》关于饮食致病的论述,可以发现《内经》作者认为饮食不节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致病的。例如《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五味》云:“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依据上下文推断此处所谓“气衰”、“气少”的“气”主要指的就是营卫之气,营卫来源于水谷精微,若饮食减少,就可以导致营卫之气化源不足而发病。若饮食过多或偏嗜,同样也会影响营卫而致病。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失常发病,例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 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因此《灵枢•寿夭刚柔》曰:“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喷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明确提出“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引起的“气痛时来时去,怫忾喷响”等消化道症状是由卫气失常引起的。
3 七情失调,病由营卫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综合上面所述的这段经文,《内经》论述九气致病机理时明确提到“营卫”的就有三处,其余所论通过上下文推测也主要指的营卫之气。可见七情失调也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而发病的。
此外,痰浊、淤血等病理因素既是营卫失常的结果,又常常是营卫进一步紊乱的原因,这些都可以在《黄帝内经》的字里行间找到依据,兹不赘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内伤七情还是痰浊、淤血等病因都是通过影响营卫功能致病的,正如《素问•痹论》所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段话虽论的是痹证实际上是全书的总纲,仔细研究《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就可以发现,中医营卫学说是《内经》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建构的基础,中医营卫学说的重要性,怎么可以随便忽视呢?!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21:41: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内经》外邪说并非是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营卫倾移论
关键词:营卫学说 理论探讨
《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其中的“荣(营)卫倾移”,现代的中医理论探讨得不多,现在我结合自己学习经典的体会来谈谈对营卫倾移的认识。
1.营卫“倾移”的概念
关于“倾移”,倾,偏倾,强调态势的变化;移,移动,强调位置的改变,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却又有着细微的不同。营卫本来就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处在不断的流动变化中的,因此所谓的“移”就不是简单的位置的改变,而是指病理状态下营卫的循行和分布与正常情况下相比的改变,是关于变化的变化,是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移动”。
2.营卫倾移的内在基础
营卫之所以会发生倾移,这和营卫两者在来源、性质和循行分布上的密切联系是分不开的:从来源上说,营卫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并且各自受先天元气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性质上说,营为血为阴,卫为气为阳;从营卫的循行和分布上来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中有卫,卫中有营,外内相贯,如环无端,如此有着相同的来源而性质却截然相反的两大类物质共存,必然会发生复杂而深刻的相互作用。在生理情况下卫阳相对静秘,营卫相随,气血合和,共同完成人体的营养、防卫以及生命过程的其他功能,这时营卫的关系保持着一种“阴平阳秘”的和谐融洽的状态。但在病理情况下,在内外环境有害刺激的作用下,卫气奋起而抗邪,携营阴一起运动,就会发生营卫性质的偏倾、分布的改变等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导致营卫的正常和谐不能维持,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就成了营卫倾移的内在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营卫倾移的过程中,是卫居于变化的主导地位,营居于辅助地位,经云:“卫气为百病母”,疾病的过程一般是以“卫”的紊乱开始的。
3.营卫倾移的类型举要
营卫倾移的过程非常复杂,表现类型也多种多样,涉及到疾病发展过程的每一步,要切实地把它弄清楚,这不是本文所能达到的,不过,营卫倾移的过程还是有一定的脉络可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都曾对它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在此择其要者述之,希望有高明的人能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
3.1 表里相移
3.1.1 卫闭营郁,表实不通
外邪袭表,营卫的正常循行受到扰乱,卫气奋起而抗邪,携营阴倾移于外,但邪阻经络,腠理闭塞、表实不通,营卫郁滞于内(注:此“内”指的是表之内,如经脉、肌肉之属,而不能达于皮毛的意思),不得宣通,这种卫闭营郁、正邪剧烈交争于表的状态,就是《伤寒论》所说的太阳伤寒表实证。
3.1.2 营卫不和,表虚不固
如果感受的邪气对营卫循行的阻滞没有麻黄汤证卫闭营郁那么严重,但仍有“恶风”——说明存在卫不达表,失于温煦的情况,体表卫气的循行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然而与麻黄汤证显著不同的是“汗出”——腠理不固,营泄于外,提示体表“营”的循行和敷布并没有被郁滞,这种卫滞于内、营泄于外的营卫相互协调受到破坏的病理状态,就是营卫不和。
无论是“卫闭营郁”,还是“营卫不和”,都存在“卫气拂郁在表”这个共同的基础,所以从脉象上都表现为“浮”的特征,这儿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下:
(1)营卫不和的“汗出”原因是在“营”还是在“卫”?
中医伤寒讲义上解释营卫不和的“汗出”时常以“营阴不守”来说明,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汗出”的原因主要在“营”,其实“营阴不守”的真正根源还是缘自卫气 “司开合”失职,表虚不固,又岂是营自身之病哉?《伤寒论》就曾对这一点作了明确说明:“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耳”,“汗出”的原因是“卫气不共荣气谐和”,主要还是在“卫”。
(2)如何看待“三纲鼎立”
方有执、喻昌等伤寒大家曾倡“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 “三纲鼎立”之说,我对此是有些不同意见的,大家都知道寒性收引,易伤卫阳,缘何“寒伤营”而不及于卫呢?这明显就不符合中医学的常识啊!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营卫两者的循行都受到了阻碍,并不是只伤了营,而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营卫不和,卫涩营通,受影响的主要是卫,如果说寒邪除了伤卫这一点和风邪类似外,还表现为伤营的特点,从寒邪和风邪对比的意义上来强调“寒伤营”,也许可通,但已经带有牵强的成分,可见三纲之说不可拘泥。
(3)我看“寒邪”
对于“风邪”、“寒邪”这些中医外感六淫,也需要解释一下,难道真的存在“寒冷”的邪气和类似于“风”的邪气么?外感六淫的实质又是什么?一般中医的探讨都回避这个问题,这反而导致了对中医概念理解的混乱。我认为:寒邪侵袭并不是人真的受了“寒冷”的邪气,而是说这种病邪的侵袭导致了人体体表卫闭营郁的全身性反应,出现了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一系列症状,类似于受寒的表现而已,寒并非邪气本身,而是人体营卫紊乱的结果,从现代的观点上说,六淫邪气的实质还是菌毒,但中医所谓“疏风散寒”中疏散的“风寒”却并不是什么菌毒了,而是对人体营卫倾移反应的调整,故近世医家祝味菊曾说“解表者,解除人体因抗邪诱起之反应,调整其本身营卫之不和”,并非体表真有实物可解。若要再用实验去找这种风邪、寒邪的实物,那就更加荒谬了,可是现实中某些实验恰恰就是这样做的,这种担心倒也并不是多余!
(4)太阳虚实的辩证观
关于太阳伤寒的“表实”和太阳中风的“表虚”,一般认为其中的“虚”“实”指的是腠理的疏松和固密而言,并不是真的虚实,营卫皆浮盛于外,浮则外发,盛者有余,所以两者应该都是实证。这种判断大致是不错的,但我认为对虚实的理解不能太简单化,这样并不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从太阳伤寒来说,脉浮而紧,浮为卫气走表,紧为经脉挛急,卫闭营郁,营卫壅聚的部位还是应该在经脉、肌肉这些相对于皮毛比较深的地方,“血与气并而为实”,因为邪气阻隔,营卫皆不能达于皮毛,从皮毛这一层来说,是“血与气相失”——营卫俱虚,经云:“虚与实邻,决而通之”,所以必须发汗解表。此外,营卫倾移于表,盛于外则里气偏不足,不宜攻下,这样分析以后,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3.1.3 营卫枢机不利
太阳病虽然是体表卫气的循行受到阻碍,但总的营卫循行的调节还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到了少阳病,少阳为枢,枢转不利,此时营卫郁而不伸,结于胁下,表现为胸胁苦满,营卫欲行于外而势不能达,肤表失温则不发热而恶寒,蓄极而暂通,卫盛于外,又发热而不恶寒,通而不能和,复归于郁,郁而又通,通而又郁,如此寒热往来;营卫欲借胃肠之道从内而出但不得畅行,反而内迫于胃,胃滞则少食,胃逆则呕,呕而不畅,则反复作呕;卫扰于心则烦,卫乱于肺则咳,营不上潮则渴,营不下通则小便不利,这些症状虽然看起来挺乱,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营卫郁而不伸,内不得泄,外不得通,欲上不上,欲下不下,辗转反侧,流连于半表半里的实质,病机的关键就是营卫枢机不利,也正由于是营卫枢机不利,;临床表现也就具有了症状复杂多变的特点,但只要根据已有的症状能够判断出营卫枢机不利的实质,就可以应用小柴胡汤治疗,故《伤寒论》曾明确强调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少阳病的主脉是“弦”,《伤寒论》曰:“弦者,卫气不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话说回来,营卫的枢机到底在哪里呢?这还不好断定,我的意见,在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应该还有其它的脏器参与了这一过程。
3.1.4 热结在里,阳明腑实
病邪侵袭,正邪交争推动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卫被邪郁,郁久则亢,亢者有余,气有余便是火,外发不得,火热内迫于里,与肠中燥屎互结,肠腑不通,营随于卫倾移于里,这就是《伤寒论》的阳明腑实证。
这儿有一个问题:一般认为阳明腑实证的便结是由于营阴过伤,过汗或误吐引起来的,既然大便干硬,当属营阴不润,如何是营随卫倾移于里呢?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阳明经证的汗比腑证厉害得多,怎么就不伤营便结呢?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卫热迫于里这一方面,没有卫热迫于里,就没有阳明腑实证的便结。
或问:如何能知道营和卫相随在里呢?答曰:营卫相随,卫为营先,卫亢于表,营浮于外,卫迫于里,营沉于内,观其脉沉实可知。此证营虽随卫倾移于里,但卫热太过,营阴耗伤,兼燥结太甚,腑气不通,卫气不降,营阴不布,所以燥结难解,治疗可以选用承气汤,使有形之结和无形之热齐下,营卫得通,诸病得痊。
3.2 虚实相倾
3.2.1 营卫两亢,表里俱热
外邪侵袭,卫气被郁,卫气剽悍滑疾,不受邪制,正邪交争,正气横倾,有余则热,不足则寒,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卫气过亢,变生火热之邪,邪热充斥表里上下,三阳俱病,这种卫气极度亢盛、表里俱热的病理状态,就是《伤寒论》的白虎汤证。此证营卫两盛,抗邪有力,属典型的实热证,主脉是 “滑”或者“大”,《伤寒论》曰:“阳明脉大”。
3.1.2 营卫两衰,脏腑衰竭
若禀赋不足,卫气先虚或正邪交争日久,营卫过于耗伤,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营卫虚损,营虚则脏腑无所养,卫损则肢体无以温,这种营卫俱虚,御邪无力,脏腑趋于衰竭的病理状态,大致相当于《伤寒论》三阴证。此证的主脉以脉“微细”为代表,微者卫气衰,细为营不足,属典型的虚寒证。《脾胃论》曰:“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然而观今之世,时医拘于西医菌毒之说,滥用苦寒,蔚然成风,戕伐卫气,病不愈而不自悟,良可叹也!
以上是结合《伤寒论》简单谈了谈营卫虚实表里的倾移表现,其实,不只是外感病,内伤病的发病过程一样是以营卫的倾移为基础的,但其表现可能不如外感病的阶段性那么明显,正如著名医家徐衡之先生所形容的:“犹如电影里的慢镜头”,因此对内伤病营卫倾移态势的判断就要更细致,更周全,治疗也需要更加从容调理的王道功夫。
4.结语
总之,营卫倾移态势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以上所列举的只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实际的变化要比这复杂的多,无论是《内经》、《伤寒杂病论》还是以后历代医家的著述,都有对营卫倾移变化的非常精彩的记载,可惜失于零散,因此整理和继承这些宝贵的财富并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现代化,就成了目前中医研究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种研究对于中医现代的基础和临床来说都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编著,《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23
2.刘建平、刘仲喜、李大钧编著,《伤寒杂病论》,第1版,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56~393
3.周东浩、周明爱,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中国中医药报,2003:11
注:本文首发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21:42:0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内经》外邪说并非是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
关于营卫循行,中医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有关的叙述却散在各章节,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总结。尤其对于卫气的循行,后世医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卫气的循行也就成了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因此笔者在此简单总结一下《黄帝内经》关于卫气在生理情况下循行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1、卫气的升降循行——“卫出于上焦”,“行脉外”,“常与营俱行”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认为卫气出于上焦胃上口以后,上布于肺,循经脉路线,行于脉外而与营气俱行一周后仍归于手太阴肺经,再开始新的循环。这是卫气循十二经脉次序循行的主路线,卫气主要籍此流注身体上下各处。与此可以互参的尚有《灵枢•胀论》“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等记载。这中间的问题是“卫行脉外”是不是只行脉外呢?大多数医家反对这种教条的认识,依据《灵枢•卫气》所说“阴阳相随,外内相贯”,显然《内经》作者认为卫气也可以贯于脉中,“卫行脉外”的说法只是强调卫气以行脉外为主而已。
2、卫气的出入循行——卫气“出于目”,“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灵枢•卫气行》云:“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之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其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注于阴,当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也。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与《灵枢•营卫生会》重点讲述了卫气的升降不同,本文则详细介绍了卫气循行的另一侧面:就象开始点题所强调的,阐述了卫气的“出入”——也就是卫气的表里循行,大致是早晨人刚睡醒的时候卫气出于目内眦睛明穴,行于三阳,再从足心入行阴分,复合于目,昼行于阳二十五周许,夜则从足少阴肾经注于肾,按肾—心—肺—肝—脾—肾五行生克的顺序循环,行于阴二十五周有奇,如此周而复始。《灵枢•邪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等经文可以与上文互参。
但是,关于文中卫气循行的次序及其和天体星宿的运动(其实质即是时间)关系的理论却一直受到后世医家的质疑和非议,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联系的基础不明确,更重要的是似乎经文中自己就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灵枢•卫气行》后一节经文云:“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毋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也。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地同纪,纷纷啪啪,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对此,河北医学院主编《灵枢经校释》提出疑问:一日一夜合二十八舍,也就是水下百刻的时间,若以“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四刻行一周,则每日夜只能行二十五周,这和前文的五十周的说法正好少了一半;况且,前一节经文言卫气行于阳和行于阴各二十五周,这节经文却是说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因此认为:“此段文字大有疑义,读者宜详之”,并引楼英注曰:“大与上节矛盾,盖衍文也。”,这代表了目前中医界主流的认识,以至于使《灵枢•卫气行》遭到了不公正的冷落,现在的中医知道它的已经很少了。
其实,这个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对经文的文字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和鉴别的缘故。只要仔细的研读《灵枢•卫气行》经文,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一些约定。如叙述卫气“昼行于阳”时经文作“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专门选择了“日”和“身”等字眼;叙述卫气“夜行于阴”时则经文作“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专门选择了“夜”和“藏”这些字眼,而不再用“日”和“身”,并且隐含了两者对比的意义。这一节经文最后一句曰:“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更进一步提示了“身”与“藏”意义的显著区别。通过不断的重复,经文逐渐赋予“日”、“夜”和“身”、“藏”这些字眼特殊的意义,以后再言“身”时,即使不着重指明,就已经暗含指的是体表(阳)了,这就是解开经文矛盾的关键。
现在再看看后一节经文开始的点题句:“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明确指出此节论述的是“卫气之在于身也”,而不是在“藏”,也就是说,这一节讲的是卫气昼行于阳的情形,而并不包括夜行于阴的部分。针灸的穴位都分布于体表,卫气在体表的运行规律和针灸的关系最密切,这一部分就必然成了《黄帝内经》所重点阐发的内容。在其后的分别论述中,经文从“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始,至“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收束顿住,然后总括一笔“日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其中明显不涉及另五十刻——“夜行于阴”的内容。再看下文“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及与阴分”句,虽然没有点出,但是根据上一段经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日行一舍”中的“日”字已经隐含了单指白昼的意思的结论。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其著作《内经评文》中明确指出:“阴分阳分统称昼行于阳,内行五脏乃为夜行于阴”,此诚见道之言也!可见,所谓“卫气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3/4,而行阴时间只占总时间的1/4”只是说的卫气“昼行于阳”或者说“在于身”的情形,和卫气总的运行规律并不相悖。卫气夜行于阴时咋样,是不是“行阳时间占总时间的1/4,而行阴时间占总时间的3/4”呢,《内经》没有明说,也不好妄加揣测。但是卫气行于阳时依然有1/4行于阴分是明确的,因此,所谓“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不是绝对的。卫气昼日时并不是仅仅运行于体表,而是主要运行于体表,但也兼行于阴分;夜晚则是主要流行于内脏,但也兼行于阳分,这才是《内经》之旨,奈何今人不察尔!奈何今人不识哉?!至于3/4、1/4的比率,笔者认为大可不必拘泥,《内经》特言其大略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论述卫气的出入循行规律主要是用来解释睡眠的机理,和后世所谓的气机出入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另外,升降和出入是卫气运行的相对统一的两个侧面,不可把它们截然对立,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说:“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
3、卫气的散行——“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若雾露之溉”
卫气的升降出入是卫气运行的主要方式,但真要让卫气到达身体的每一部分,行使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节”及卫护的功能,还需要卫气离经的散行。例如《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悍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膏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脉度论》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等,都提示了卫气的散行。当然,卫气的散行是作为卫气循行的补充而存在的。
《素问•疟论》和《灵枢•岁露》还介绍了卫气的督脉循行:“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用以解释疟病的病理机制。
此外,李志道君在《中医杂志》1985年11期还提出了卫气的应激运行的说法,如《灵枢•经脉》篇指出:“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灵枢•营卫生会》云:“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卫气走之,因不得循其常道”,是受激而走,不循常道,这是很有道理的,反映了卫气循行的一些变化特点。
还有一些,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内经》对正常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升降和出入,此外还有卫气的散行作为卫气循行的有效补充,如此形成了一个关于卫气循行的初步体系。虽然《内经》很多认识还很朴素,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处,但也蕴含着许多非常有用、非常深刻的道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21:43: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内经》外邪说并非是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黄帝内经》卫气循行浅析(续)
                               ——病理情况下的卫气循行
上文总结了《黄帝内经》一些生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认识,而病理情况下卫气循行的变化,实在是更为复杂,真有“视浮云,莫知其极”之感,但这些循行的规律和临床关系更为密切,因此也具有更大的价值,以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个空白,因此笔者勉力为之,以使古贤大旨不至于埋没云。
1、升降失常
1.1 卫气运行受阻
邪气入侵,客于经络,卫气正常的循经运行受阻,这是卫气升降失常中最常见、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变化,可以说卫气阻滞几乎涉及到临床每一种疾病的病理机转,可是《内经》中并没有明确的“卫气阻滞”的说法,而是以卫气“不行”、“稽留”、“行涩”等字眼出现的,如《灵枢•口问》所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决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络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依据致病邪气的种类的不同,卫气阻滞的具体情形及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内经》对此有很丰富和精彩的阐述。如《素问•风论篇》说:“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这是风邪客于“分肉之间”,阻滞卫气郁而化热,变生疮疡的过程,反映了“风为阳邪”的致病特点。至于寒邪,《素问•气穴论篇》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素问•调经论》云:“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用“不通”、“不居”、“不行”、“去”等字眼说明了寒邪对卫气的阻滞要比风邪的“不利”强的多,提示了寒邪易伤卫阳、其性收引的致病特点。
饮食不当也可导致卫气运行受阻,不过由于饮食主要经过消化道,所以卫气的阻滞就表现出相应的部位特点,如《灵枢•五味论》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这是饮食偏嗜导致卫气阻滞的例子,;饮食过于生冷,也可致卫气运行受阻而发病,例如《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 恶气乃起,息肉乃生”。
情志失调也可以导致卫气运行紊乱,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其中的“悲”、“恐”、“思”都明显的提示了对卫气运行阻滞的影响,“怒”和“喜”对卫气运行的影响和以上三者却有所不同。
依据卫气阻滞的部位不同所衍生的疾病的表现变化更加复杂,在此只能择其要者述之,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虚邪……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这是卫气阻滞于皮肤以及分肉之间的情形;《素问•痹论》:“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濇,经络时疏,故不通”,这句卫气阻滞的部位是经络;《灵枢•卫气失常》云:“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这是卫气“留于腹中”的表现,等等等等。
1.2 卫气向病邪处侵入处聚集
卫气从本质上说是人体抗邪系统,是对人体各种防御力量的概括性的说法,正如孙一奎在《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中所说:“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因此防御是卫气最主要的功能。外邪侵袭后,除了卫气运行阻滞的变化,卫气还会自动的向病邪处侵入处聚集,以驱邪外出,这是疾病过程中卫气循行变化的另一个特点,这在《内经》中也有很明确的阐述,如《灵枢•痈疽》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灵枢•刺节真邪》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有所结,气归之……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整个卫气系统是层层设防的,类似于现代军事上说的纵深防御,这种防御的层次性和卫气定向向病邪处集中的变化特点极大的增强了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因而对人体是有非常积极的适应意义的。《素问•疟论》更有疟邪致病与卫气关系的详细论述:“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于邪气相合,则病作……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进一步举例说明了正邪交争中卫气循行的变化,强调了卫气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居的主导地位。
1.3卫气逆行
卫气升降失常除了前行阻滞外,还有可能逆脉而行,《灵枢•五乱》就曾详细论述了这种变化:“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治宜)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这种卫气逆行的变化根据气逆的部位以及所影响的脏腑不同,各自表现的症状和疾病也有所不同,治疗则应该根据卫气循行的正常途径次序,找出卫气阻滞的部位,即所谓“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使卫气的正常运行通道恢复通畅,如此则逆气自平,《内经》称这种治疗方法为“导气”;而不宜单纯治其逆气,妄施补泻,对此《内经》也曾着重指出:“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补泻无形,谓之同精”,不补不泻之中有真义存焉,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1.4 络绝则径通
《灵枢•动输》还记述了卫气升降失常时循行的另一种变化:“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猝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以“络绝则径通”来解释营卫运行阻滞时气血循行的机理,可见气血阻滞的部位主要还是在“络”,像四街这样大的经脉应该是保持通畅的,这种解释符合临床事实,古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说非常不简单。
2.出入失序
2.1、营气衰少,卫气内伐
卫气出入循行的改变大致和睡眠异常密切相关,《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云:“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种“卫气内伐”的提法《内经》全文只出现过一次,用来解释衰老时“昼不精,夜不瞑”睡眠失常的机制,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2.2 阳不入阴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这是《内经》解释失眠的原理,另有《灵枢•大惑论》云:“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可以互参。
2.3 留久于阴,不出于阳
《灵枢•大惑论》云:“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黄帝曰:其非常经也,卒然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服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这是《内经》在卫气循行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对嗜睡原理的解释。
2.4 阴阳相引
《灵枢•口问》曰:“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泻足少阴,补足太阳。”以“阴阳相引”来解释哈欠的机理。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在《内经》作者看来,无论是睡眠过多还是睡眠过少皆与卫气出入循行失常密切相关,一言以蔽之,卫不和则卧不安,这才是《内经》睡眠理论的主要观点。《内经》卫气出入循行的知识奠定了以后中医睡眠医学的基础,可是现在,随着营卫学说研究的冷落,这一点反而提的很少了,这真是让人感到惋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59 , Processed in 0.1070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