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方药妙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5 18:4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彭子益治夏季水泻用药特点(方药妙用)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  勇
民国医家彭子益治时病,重本气,提出“病虽因于时气,病实成于本气。”临床用药,“认定时令病乃人身本气为病,则用药必以调和人身本气为着落”。而调和本气落脚于人体脏腑功能的气机气化的恢复。今举夏季水泻用药特点,择要供同道参考。
夏季水泻的原理
彭氏认识到自然界夏三月,地下封藏的阳热之气由升而浮,则成夏季,立夏以后地表面阳热多,地面之下,阳热之气正大虚,人应夏时,汗多,阳热浮散于内,脾胃中阳却已不足。“所以《内经》曰:‘夫虚者,阳气出也;夫实者,阳气入也。’”阳升则出,阳降则入,所以人身交春夏则倦怠,交秋冬则健康也。所以他在《水泻的意义》说:“夏月火气湿气当令,夏火灼金,木气退化,人身亦然。脾湿土滞,升降不调,肺热不能将水收入膀胱,肝虚不能疏泄水湿水入大肠,遂成水泻。水泻分普通水泻。肺热水泻。停食水泻。伤阴水泻。水泻已愈二便难分。湿气水泻。转寒水泻。”
1.普通水泻:水泻一日一二次者,为普通水泻。方用加减平胃散。苍术厚朴橘皮槟榔炙草白芍当归栀仁各一钱,即愈。煎一次分三次服,一服尿利泻止,即止服。再服伤阴。
2.肺热水泻:夏日水泻,肛门觉热者,即是肺热,西瓜汁冬瓜汁极效。夏火克金,则热气伤肺,肺热不能收敛,故病水泻。所以清肺热,理胃滞,为夏月利水唯一妙方。不可徒用姜苓,反伤津液而增肺热也。
3.停食水泻:水泻多兼停食,不论何时,误服温补,多致泻死。停食水泻,分虚证实证。实证嗳酸,恶食,口苦,潮热,谵语,腹满痛拒按,脉实有力,舌有黄燥厚苔。虚证嗳酸,恶食,不潮热谵语,不腹满痛拒按,不发热,或发热,起则头眩,口或苦或不苦。舌无燥苔,或有苔不多,脉虚而紧,紧者积聚之象也。实证用大承气汤下之。下去燥粪,水泻乃止。虚证用加减平胃散。 凡用平胃散,总须辅以清热养液之药,小便一利,切勿再服。再服伤阴,小便一多,必贻大患。术朴燥热,利水力大之故。乌梅八枚,白糖二两,水泻极效。如夏日阴雨不热,水泻盛行,用黄豆炒热磨粉食,运水燥湿,尿利而愈。凡交夏病水泻痢疾者,服此方即愈。
4.伤阴水泻:水泻日久,诸药不效,食欲照常。此泻伤阴液,热气外溢,宜猪肉煮浓汤,去油随意啖食,补起阴液,热气内收,小便清利即愈。如胸中有停食臭味者,用汤吞服神曲槟榔各一钱可也。泻久伤阴,后患甚大。此方补阴,非草木之品所能及,不可轻视。
5,水泻已愈二便难分: 如水泻已愈,大小便仍分不开,可用归芍地黄丸,一次吞服一钱,一日三次服,大小便自能分开。归芍地黄丸,乃六味地黄丸以补阴,加当归芍药以调肝木也。此方水泻,而人虚脉弱,素日肝木枯热者,最效。
6.湿气水泻:水泻不嗳酸,无停食关系,而渴能饮水者,用五苓六一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各二钱,桂枝一钱,六一散三钱煎服。五苓去湿,六一清热利尿道也。消食之品忌用。若不嗳酸而泻白水,是食不停于上,而停于下,仍用停食治法。槟榔山楂麦芽神曲炒栀仁各一钱,连服二三剂,白水转为黄水。即愈。
7.火土转寒水泻
水泻有滞者,以腹响肠鸣为证据。火土二气,居小肠之部,为圆运动的枢机,中气是也。若有一点停食,阻滞其间,整个运动不能圆融,小肠之力即不能将水分运入膀胱,水入大肠,便成水泻。水入肠中,是以作响。病水泻者,若服药后,肠已不响,小便已利,而仍水泻,且转黑绿色,食欲大减,是停食尚未全消,火土之气转寒,宜消食兼温中之法。用炒槟榔炒山栀炒神曲炒麦芽各一钱,加干姜一二钱,忌用炙草。黑绿转为黄色,然后粪便渐干乃愈。凉药阴药不可再用。如服干姜发现燥热,加吞归芍地黄丸一二钱以养阴为治。伤食,凡白术山药扁豆等一切补土之药均忌。
以上加减平胃散,治普通水泻,西瓜冬瓜汁治肺热水泻,大承气汤治停食实证水泻,乌梅黄豆粉治脉虚水泻,鲜猪肉汤治阴虚水泻,归芍地黄丸治阴虚肝枯水泻。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9:01:57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方药妙用)

中医辨识高血压病F
636150王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是危害老年健康长寿的罪魁祸首,年轻人患此病,发生脑卒中和各种心血管事件亦不少。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病理性改变。
高血压病,中医没有与此完全相同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分别将眼前昏黑,头运旋转者,称为眩晕;头晕头痛,面赤者,称为肝阳;自觉头痛者,称头痛,顽麻,不知痛痒者,称麻木;症见厥逆、头痛、眩仆者,当属“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至于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者,则是“大厥”、“中风”。
发病原因
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情志失调:如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可使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肝肾两脏关系密切,肝火也可灼伤肝肾之阴,形成肝肾阴虚,肝阳偏亢。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热又能灼津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也能发为本病
3、肾精不充:如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者,由于肾阴不足,肝失所养,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辩证(省略)|
1、注意一般的社会倾向性,肝阳上亢虽是本病的一个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2、本病辩证的要点有三:一、面色,二、脉象,三、症状(省略)。`
面色:面赤,尤其脸的上半部、印堂部红赤者,为肝阳上亢,面色忧郁者,为肝郁;面色青者,为瘀血;面黑者,为肾虚;面呈污秽者,为湿浊;面色皎白,为气阴两虚。
脉象:弦数者,为肝火;弦涩不调者,为气滞血瘀;寸脉大而上入鱼际者,为肝阳上亢;尺脉大而滑数者,为肾虚相火妄动;尺大而弦者,为肾阳亏损;虚大者,为气阴俱虚,左脉大于右脉者,其病在肝;右肺大于左脉者,其病在脾肺。
论治:以中医辩证论为纲,以形神共调,为预防之本,中西医结合为治疗之要。(省略)
1、注意一般的用药倾向性,例如:将肝阳上亢证作为本病的唯一病因,而认为人参、黄芪、川芎、柴胡等为禁忌药,而将虚证者于不顾。
2、注意加减药物,例如:肝阳上亢者,宜用钩藤、夏枯草、石决明、草决明、代赭石;肝火上冲者,宜用夏枯草、龙胆草、栀子、黄芩、青葙子、茺蔚子;气虚者,宜用黄芪;肾虚者,宜用肉苁蓉、锁阳、仙草、淫羊藿、巴戟天;阴虚者,宜用生地、女贞子、元参、白芍、知母;麻木者,宜用地龙、钩藤等。.
3、注意夹杂证的配伍用药,例如:气血俱虚,又有肝火者,宜在补气养血的基础上,配合泻肝火等。
4、注意西医检查和实验室结果,如胆固醇高者,宜加生山楂、泽泻等;高心病史者,宜加丹参、红花等;脑血管硬化者,宜加川芎、海藻等。
5、高血压病的治疗特别强调平稳降压,长期治疗。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从整体上治疗,而不只是降低血压,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中药除了降压外,还有降脂、降糖、改善血液循环和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肾功能及调整机体平衡失调的诸多方面的作用,降压平稳,毒副作用少。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5 19:04:4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方药妙用)

经方、时方、复合方临床举隅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
经方药少而精,配伍严格,临床药证相合,疗效明显快捷,倍受历代医家推崇。时过境迁,病种变异,后世医家与时俱进,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时方。不少医家在医疗实践中融通古今还将经方与时方汇通复合用之临床,拓宽了治疗范围,正如名医龚去非指出“应用经方,贵在变通,通其理,变其法,活其用。审其脉症,随证加减”。又有因症情复杂,选用一成方往往难以合撤,常常数方合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一张药方中常常包含两张以上成方,医家称这种处方思想为复方图治。今举例如下
经方加味治腰痛
李XX、女,32岁,冷冻厂工人。2008年3月20日诊。腰痛3年,加重1周,久治乏效。刻诊:面白形丰短胖,腰部冷痛,身重,白带多,舌苔白腻,脉沉迟。证属寒湿腰痛。治以祛寒化湿法。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炙甘草12g,干姜10g,茯苓20g,炒白术30g,肉桂5g(后下),炒杜仲15g。3剂痛减,嘱离潮湿冷浸之地工作,加强锻炼,效不更方,继服3剂,痛止。
时方化裁治疰夏';
刘XX、女、34岁,2008年4月25日诊。每年春夏之交,气候寒热变化时易感冒,纳呆、乏力。2天前春游归来感冒,服中成药(重感灵等),汗出病未解。刻诊:头痛身重,咳嗽、四肢酸楚,倦怠乏力,胸闷纳呆,脘痞,口干苦不饮,尿短,便溏不爽,苔白略黄腻,脉弦细略滑。证属疰夏,治以化湿法:处方:三仁汤加减,杏仁10g,白豆蔻6g(后下)。薏苡仁10g,厚朴10g,半夏6g,通草6g,滑石6g,甘草5g,竹叶10g,苏梗6g,佩兰6g,焦山楂12g,葛根12g,2剂药后头痛、纳呆、胸闷、大小便诸症好转,近日天热,动则有汗,仍倦怠乏力,原方去半夏、通草、滑石、苏梗、葛根、加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3剂,今日随其母来诊病,述诸症失。
3、复方大剂治危症
涂XX,女,76岁,2008年4月30日诊。患者头晕、胸痹心痛、咳喘10余年,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多次住院,经中西医治疗缓解。去冬年末,因劳累时休克入院,在心血管科治疗2月余。复因咳喘、胸水、腹水转转呼吸科治疗月余。因心肺功能衰弱全身水肿,病危。出院以备后事。病家邀余出诊,以理拒之,其夫说:“死马当活马医,肯请您大胆用药”。刻诊:面肿、四肢肿、腹水、卧床不起、昏睡,呼之尚能识人,随之又睡,痰多粘稠,须用卫生纸入口楷干,舌白如腐,口干饮少,腹胀便秘,尿少,呼吸困难,脉短促,尺无。证属心肺气阴两虚,脾肾阳微。真元衰惫,藏气乖违。肝气郁滞,痰湿瘀滞,阴阳不相接续之故。治宜:益气扶阳,活血化饮,枢转肝脾法,复方:太子参30g,熟附片10g,桂枝15g,白术15g,茯苓15g,姜半夏10g炙甘草5g,瓜蒌15g,丹参15g,当归12g,砂仁10g,陈皮5g,大腹皮30g,琥珀10g,生姜皮15g,柴胡10g,五味子10g,2剂。5月2日2诊,全身水肿渐消,第1天大便2次,色黑,尿3次,能食少量稀饭。白腐胎已无,舌红,呼吸仍吃力,痰多,原方加麦冬12g,大贝母12g,苏子10g,2剂,5月4日3诊,肿消大部份,能被人扶在沙发上坐片刻,胸闷不痛,纳食有增,舌无苔,脉小促不均,后方去瓜蒌、半夏、琥珀、苏子、桂枝、大腹皮、加生地15g ,肉桂6g,桑白皮10g,白芍10g,紫菀10g,2剂,以观元气来复变化。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8:02:0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方药妙用)

冬季厥阴感寒治验体会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
冬季大气沉降收藏,大寒前后,阳气沉潜,当阴极之时,故称厥阴。人与天地相应,内有血虚阳弱人,感大气寒湿之气,内外合邪,而多致手足厥寒,脉沉细弱诸证甚多。笔者临证30余年,对厥阴感寒证,用仲景当归四逆汤加减屡收捷效。
李××,男,57岁,2009年1月6日初诊。1周前因晨练登山受寒雾之气侵袭后,引发腰、胯、足跟、睾丸及胸胁痛,并手、足、膝厥冷。患者有腰椎间盘脱出致腰腿痛病史,诊见:面色不荣,眼眶暗滞,手触冷感,舌淡苔白厚,脉沉细缓。在外经过输液,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橘核丸等治疗未愈。证属厥阴感寒。当以当归四逆汤加味,养血活络,温经散寒为治。当归15g,桂枝15g,白芍30g,细辛10g,通草6g,大枣12g,玄参12g,鸡血藤30g,吴茱萸5g,牛膝15g,葛根30g,元胡15g,川楝子10g,炙甘草10g,百合30g,台乌12g,生姜引;2剂。1月8日,2诊,诸痛减,膝冷好转,仍有足背冷,足跟痛感。舌白厚苔减少,脉沉细,去玄参,加熟地15g,淫羊藿30g,2剂,1月10日3诊,面滞色减,腰胯及睾痛愈,四肢已不觉冷,时足跟有痛感。加制川乌12g,2剂。
体会:肝主身之筋膜,筋脉遇寒则收引,遇热则松驰;肝为藏血之脏,血遇寒则凝涩,遇热则沸溢。今因寒伤厥阴,血脉受病,血因寒而凝滞,脉因寒而收引,凝涩则血行不利,收引亦有碍血运,阳气不能与营血达于四肢末端,遂呈手足厥冷,脉沉细甚至欲绝。肝脉络于下焦循阴器,厥阴感寒故睾痛。本例以手足不温,关节及睾丸疼痛为基本要点;以面色不荣为审证要点;以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弱为鉴别要点而选当归四逆汤加味取效。前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未取效,虽然二方均可治阳气虚引起的关节痹痛,而麻黄附子细辛汤是“表实里虚”证。临证以发热恶寒或肢节烦疼为基本要点;以口不渴、无汗为审证要点;以舌淡苔薄白、脉沉为鉴别要点。二者发作或加重均与受凉有关。而当归四逆汤病变证机在厥阴血虚,寒气内结,脉络失荣,筋脉失养。而麻黄附子细辛汤病变证机在表是卫闭营郁,或在里是心或肾阳虚,故二方临床运用有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6:13 , Processed in 0.0853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