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4:43:1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二)
                 ----关于瘀痰饮与凝血炎症漏出液概念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景岳全书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若痰有不同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丁甘仁医案说“脾肾之阳式微,水饮泛滥横溢,上激于肺而喘,灌溉肌肉则肿,凝聚募原则胀,阳气不到之处,即是水湿盘踞之所,阴霾弥漫,真阳埋没。”由上述观点可以看出中医的水饮概念是指人体体液(阴液)中比痰液更为稀释的病理产物。
    西医学体液病理变化中,除了有炎症渗出液概念外,还有漏出液概念,它是在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中,与渗出液以比重、蛋白含量、氯化物含量,严格界定的、与渗出液不同的、比渗出液稀薄的液体。
    我们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血液、痰液(渗出液)、水饮(漏出液),都是由于人体体液(阴液)动态平衡子系统的变化,从血管中流出来的血液,脱离了动态循环的离经之血、离经之渗出液、离经之漏出液。它们一旦离经,就脱离开子系统的循环往返,或是改变了原来循环往返动态平衡的层次,出现了异常的病理状态。其实眼睑皮肤水肿、下肢皮肤水肿,多数情况也是从血管中漏出到组织间隙的离经之漏出液。按系统论的整体观点认识,无论血液、渗出液(痰液)、还是漏出液(水饮、皮水),都是属于体液动态平衡同一个系统,与中医的阴液观点是一致的,不必严格核定血液、血浆、渗出液、漏出液、水肿液、胸水、腹水、心包液、脑脊液等同异分立的众多概念,从它们的动态平衡,开放自组织的观点去认识就可以了。也不管什么原因,离开动态循环平衡,原来的内稳态发生了变化就是异常病理状态。按系统论学者陈雨思先生的话说就是“从系统原来的状态离开的运动,决定了系统运动的一个特性,即变化特性,而向系统原来的状态恢复的运动,又决定了系统运动的另一种特性即稳定特性。”离经之血、痰、水饮都是从原来的状态离开的运动,都是病理变化状态,然而它们在脱离了原来的状态之后,又要趋与恢复。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就会形成血瘀证、痰证与水饮证。
    前面引用清代名医丁甘仁的话,意思是说,水饮与血液、痰液类似,其所以离开阴液(体液)动态往返平衡是由于阳气(热能代谢)气机失控,以致阴液离开动态平衡系统,或是原有的阴液动态平衡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后果。
    西医学的理论认为,离开血管的漏出液、水肿液、渗出液、痰液、形成的原因类似都是归于流体力学、流体动力学、渗透力学发生变化的物理学原理,而系统论的观点则与中医理论的观点相似,认为稳态的变化,是由于人体复杂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的相互制约关系,影响了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而中医学则用辩证逻辑的概念方法,总结为阳气与阴液对立统一规律关系的变化,即所说“阳气不到之处,即是水湿盘距之所。”
    其实中医学、西医学、系统论对这一证态的说法,并不冲突,它们在系统论的共同参照系之下,三种语言是可以互相翻译的,是可以互相流易的,其概念是可以融合的。西医理论所述的推动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淋巴液循环的能量,是由储能物质氧化代谢过程所产生的,归属于热能代谢的范围。系统论所述的信息调控,其能量来源也是由于储能物质氧化代谢产生的ATP类自由能发挥作用,使人体复杂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制约而产生的内环境稳态.按中医理论就是相生相克、阴平阳秘、阳气与阴液的相反相成关系,三套语言所述的内容是一致的,只不过其表达的语言概念不同罢了。
    中医理论认为包括血液、痰液、水饮在内的整个人体,阴液的流动过程是“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肺为水之上源,脾为水之堤坊,肾为水之下源,膀胱为水之导引”。
    上面这段话不但说出了阴液的流动过程,也指出了控制这些阴液流动的阳气(脾气、肾气等内脏阳气)与阴液的对立统一规律关系。中医理论的脏腑概念,与西医的脏腑概念不等同,千万不能直接融合,互相流易。我们与其他多数学者的看法一致,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认识中医脏腑概念为好。我们把中医脏腑概念都看作是人体复杂系统整体内的各个子系统。我们十分赞赏陈雨思先生关于中医理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系统论解释,应用于五脏六腑的相生相克关系,就是五脏六腑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与阴液循环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着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才使体液(阴液)内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的稳态之中。                                 未完待续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4:48:5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三)
                ----关于瘀痰饮与凝血炎症漏出液概念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丁甘仁认为水饮泛滥横溢是由于脾胃之阳式微,而且水饮还上激于肺,灌溉肌肉,凝聚募原之故。我们应用系统论的语言,意思就是说,水饮的脱离开液体动态平衡系统,或是原来的体液稳态发生了运动的变化,是由于阳气(热能代谢)系统中的脾气子系统与肾气子系统的功能减弱,还激发了肺气子系统的功能变化,不能制水之故。内经认为“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寒收引,皆属肾水。”已为脾气子系统概念,与肾气子系统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医方集解又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两千年来历代中医名家,对这三个概念都各有所发挥,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我们想要以系统论为参照系,结合西医理论,给出三者能够相互沟通的含义。讨论中西医融合,我们一贯遵从此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主统血,脾功能衰减就是脾失运化水液的能力,表现为便溏、浮肿、出血、下利。我们这里以系统论为参照系去认识,它就是人体热能代谢(阳气)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称作脾气子系统更为恰当。既然是脾气,又是子系统那就不同于西医的脾器官概念,脾气子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解剖形态上不一定联系在一起,(就如同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解剖形态不联系在一起是相似的。)甚至我们古代的一些中医学者,可以不追究脾在左,还是在右。(因为这个脾气子系统与血液形态解剖学的脾脏是大不相同的)。我们是想探索用系统论的黑箱方法,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考虑其功能上的联系,模拟其功能上的整体关系。
    对于肾与肺的认识中医理论文献素问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又曰“饮入于胃----上归于肺,通调水道”。看来也是两个和脾气相似的控制阴液循环的阳气子系统。
    总括以上观点,以中医学为核心,以系统论为指导就是说人体的阴液流动,是从胃到膀胱的一个大循环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又分为三个子系统,一个是处于上源的肺气调控的子系统,一个是在中部作为堤坊的脾气调控的子系统,还有一个是处于下源的肾气调控的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共同调节控制人体阴液整体的系统平衡稳态。血瘀、痰证、水饮证的病理状态,就是由于这三个子系统调节控制的异常,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制约
关系辅助关系发生了变化,它们所控制的阴液的平衡稳态及其相互关系也出现了异常,致使人体整体阴液系统的稳态出现了稳定中的运动与运动中的稳定过程。(陈雨思语)
    中医理论中,还有一套关于人体阴液从胃到膀胱大循环过程,系统调控的说法,与肺脾肾子系统调控人体阴液流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类似,也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这就是三焦调控水液的说法。内经说“水谷皆入于口-----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为其液”。难经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从这些古典著述看出三焦概念早期形成时,是指能使来自水谷之精微,津精液血得以周流于肌肤或脏腑之间的控制动力(三焦之阳气)。三焦阳气有疏通水道的功用,故素问有“三焦者决凟之官,水道出矣”的说法。
    上焦包括人体的上部,按温病条辨大致是肺与心包络两个脏象部位,代表上焦阳气的功能。素问说“阳气受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是通达皮肤肌腠的卫气,司汗孔的开合,调控汗液(阴液)的动态平衡。
    中焦包括人体的中部位,按温病条辨大致是脾胃脏象所在,中焦阳气的功能是腐熟水谷,吸取精华,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化血气,滋养全身,灵枢说“中焦受气,取赤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如果中焦阳气减弱,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吸收不好,腹泻等症状的发生。
    下焦包括人体的下部。按温病条辨是肾肝两个脏象,大致是肾肝大小肠和膀胱等,下焦阳气的主要功能是水液的灌渗,与清浊的泌别,以及大小便的排泄。难经三十一难中说“下焦者----主分别请浊,主出而不纳,以传导也”。千金方中说下焦为“灌渗津液合膀胱,主出不主入,别于清浊”。
    总上所说,中医理论的三焦概念,也和前述的肺脾肾脏象概念类似,是说人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的阴液循环流动,分别是以上焦阳气、中焦阳气、下焦阳气三个子系统,由归属与热能代谢为主体的精气精密调节控制着。用李时珍的话说就是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的三元之气。
    同样一个含义 ,中医理论常常用两种概念两种语言,甚至用多种概念、多种语言表达,两千年来争论不休,造成人为的混乱,虽然有所发挥,但究竟弊多利少,阻碍中医的发展。上述关于 肺脾肾脏象调控阴液流动循环,还是三焦调控阴液流动循环,就和温病与伤寒之争类似形成了两套说法,两种概念,其含义是一样的。我们进行中西医证态融合之前,必须以系统论为指导,结合西医的认识对其进行规范与统一。不然的话,中医概念还没有融合,怎能谈上与西医融合呢?就这两种说法来看,我们认为还是以肺脾肾的脏象子系统的说法为好。
    如果我们打破西医理论的框架,把人体分为横膈以上,胸腔部位以肺为中心的水液循环,和腹腔上部以脾胃为中心的水液循环,和腹腔中下部以肾肝膀胱生殖道为中心的水液循环来看,用现有的西医知识重新观察,却是各有其特色,可以看做是水液大循环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以后我们还要细谈)。
    同样我们也打破西医理论框架,对粘膜、肺泡、皮下结缔组织、体腔的体液循环往返重新认识,寻找其共性,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组织结构疏松,组织外部对组织血管压力较小,血管的血液、渗出液、漏出液很容易流出到这些组织之外,或组织之中。由于它们的具有管道与腔隙的组织结构共性决定了它们很容易发生出血,渗出与积液的特性。中医理论抓住了这些共性,形成了血瘀证、痰证、水饮证概念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但西医学却没有看到这一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基本概念。
                                              未完待续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1:09:3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四)
                   -----关于瘀痰饮与凝血炎症漏出液概念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处于上源的肺气调控子系统,是调控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等全部呼吸道的液体(阴液)动态平衡及呼吸活动。正如日本学者本间日臣指出的:现代肺的三大标志是呼吸、代谢、和防卫。中医学肺脏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的概念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并非等同。
    中医的肺脏概念,与其他中医的脏象概念一样,是属于系统论黑箱方法子系统。是两千年来我国众多的中医学者通过反复的临床循证观察,以一些症候群为对象,找出其时间或空间上的共性,经过组合与推导,归结为证概念的黑箱模拟状态,但只不过是勾画出其大致轮廓而已。缺乏实证及实验研究,其具体的结构及微观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
    我们认为肺气属于阳气范围,阳气无形,而阴液有形。虽然阴液也是流动的,但终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所以中医证概念大多是依据有形的阴液变化为基础,又由于中医理论是辩证逻辑概念体系,有阴液的变化,必然是存在阳气的调控推动,这样才符合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因而可以由有形的、能观察到的、阴液变化,去推导无形的、看不到的、存在于黑箱子系统中的阳气调控。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肺气子系统与其他脏象子系统一样,都是由阳气与阴液共同组成的一个子系统。
    从现代医学知识看,横隔以上胸腔部位,以肺为中心的周围末梢液体(阴液)循环,确有其很特殊的地方。这些组织都被胸腔与心包腔包裹。胸腔心包腔内,还有少量液体在流动循环,处于动态平衡的稳态之中,胸腔内的组织还处于体内唯一的特殊负压区域。并且由于呼吸的活动,组织内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从鼻到支气管的粘膜以及肺泡周围末梢液体循环,包括组织液循环、淋巴液循环也是由于气体代谢交换的需要,也具有很多特性。
    由于人体与外环境气体,时刻不停的交换,从鼻到肺泡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向外环境时刻开放的管道。呼吸通道是人体唯一时刻开放的管道,消化道与泌尿生殖道,虽也是管道,但并不时刻开放。从鼻到细支气管的所有粘膜表面,形成常流不息的粘液层循环稳态,粘膜下微循环、组织液微循环、淋巴液微循环的稳态。由于呼吸道粘膜时刻面对着外环境对其稳态的干扰,故形成了粘膜组织特有的粘膜免疫防卫。肺门、胸腔及横隔具有丰富的淋巴液也能说明其强有力的免疫功能。呼吸道卡他性炎症时,大量稀释性痰液的咳出,也是其强有力免疫功能表现。这样反过来也可以认为,是由于呼吸、代谢、防御三大功能,而决定了液体循环的上述特性。
    由于肺泡是管腔内气体与肺毛细血管内气体直接交换的地方,所以肺泡的液体流动循环更具有特殊性,肺泡上皮表面有含活性物质的稀薄的液体层,肺泡上皮与毛细血管腔之间的呼吸膜极薄,肺泡组织液为负压,肺泡内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很容易以渗血、渗出液、漏出液的方式流入肺泡中,出现其循环稳态的变化。
    胸膜腔内的液体处于持续滤出与吸收的动态平衡稳态,以往认为胸水的交换,完全取决于流体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之间的压力差但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壁层胸膜间皮细胞间存在淋巴管微孔,胸水主要由该微孔重吸收,关于胸水稳态的调控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可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对胸水内稳态子系统的认识,也仅是一个灰箱方法。尽管有若干的实验方法,若干的实验仪器,也不过如此。何况中医学在古代,没有任何实验工具与手段,仅靠推导就形成了许多阴液动态平衡内稳态的轮廓概念黑箱子系统,虽然不够精确,但也很不容易。
    关于肺局部血流的调节也很复杂,肺部血管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支配。循环血液中的儿茶酚胺、乙酰胆碱也有调节肺血管循环的作用,肺泡气的氧分压对肺部血管的舒缩活动有明显的影响,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栓素、前列腺素、组胺、5-羟色胺都能调节肺部的血管。
    “多年来一直以为血管内皮只是衬在心脏和血管腔面的一层单层细胞组织,在毛细血管处,通过内皮进行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但近年已证实内皮细胞可以生成并释放若干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平滑肌舒缩”。(姚泰主编生理学125页)这些物质包括前列腺素、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内皮素等。特别是肺血管内皮表面存在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生成活性很强的血管紧张素Ⅱ,它是已知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它还可作用于脑内的一些室周器,还能增强渴感。这些调节因子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对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中枢神经,也能发生自下而上的调节作用,在应急情况下甚至可发生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调节(同上书123页)。
    从上述的资料看来,西医理论关于血管调节方面,仅使用形式逻辑同异分立的、互不联系的、隔离分析分类的方法,都还原为物理化学原理的认识,是不够用了。必须回到系统论及辩证法的整体观理论中来。按系统论的观点血管活性的调节,是属于局部血液、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内外液循环,动态平衡稳态子系统运动的回复问题(陈雨思语)。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闭合回路负反馈调节。按陈雨思先生的认识,神经反射弧从感受器到效应器并没有结束,效应器内也有特殊的感受细胞或感受器,又将信息传回到中枢。近来发现的免疫细胞对覅非识别性刺激(细菌、病毒)的感受,产生细胞因子,并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器官,更说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复杂网络回路。周东浩先生在这个网络调节中,强调了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我们十分赞赏,随着科学知识的进展,细胞因子在内环境稳态调节回路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未完待续
   
34
发表于 2010-1-10 11:24:5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叶天士的温病观的重心放在了所谓的上焦,已经失去了中医的整体观原则,否侧他怎么会自称天士
35
发表于 2010-1-10 11:46:2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12/08 09:00am 发表的内容:
看来,我们是走在了他一条路上。
应该是“同”一条路吧,这也是我经常出现的问题。
我认为,讨论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和融合,认识它们各自的“复杂性”和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的复杂性是非常重要的;而研究“复杂性”,认识事物的“模糊性”更是前提,否则,我们往往会走到“还原论”和“还原方法”的误区里徘徊。
“模糊”是边界不清,是fuzzy,而不是其他的几个模糊,这点应该分清楚,这也是很多人经常混淆的概念。
36
发表于 2010-1-10 21:51:0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下面引用由王耀勋2010/01/10 11:46am 发表的内容:
应该是“同”一条路吧,这也是我经常出现的问题。
我认为,讨论和研究中西医结合和融合,认识它们各自的“复杂性”和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的复杂性是非常重要的;而研究“复杂性”,认识事物的“模糊性”更是前 ...
    谢谢关注,谢谢指正错误。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6:33: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五)
              关于瘀痰饮与凝血炎症漏出液概念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中医理论关于以肺为中心的上焦胸腔部位水液(阴液)流通循环的认识,是通过对人体整体,从宏观上仔细观察,经过思考,对其内部的流通情况,进行推断的结论(从表及里)。因为早在中医理论关于上焦肺部阴液流通概念形成的时候,哈威的血液循环理论还没有被发现,更没有传到我国。所以中医理论的肺为水之上源的概念,不可能与血液在胸中心脏内的大小循环等西医理论有联系。然而中医的古代学者,却在整体方面对上焦肺部气道的,水液循环变化的观察中,悟出了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反映水液(阴液)周边末梢流通的情况。而不是反映血液在心脏中大小循环的知识(在这方面与西医理论相反)。
    从上焦肺部末梢循环方面中医学者观察到“肺中常有津液润养其金”(唐容川语)。灵枢早已认识到“上焦如雾”。意思是说上焦的肺能使气道的水汽像雾一样蒸发出来。经过联想认为这与皮肤汗液能蒸发水汽类似,故有“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之说(素问)。又联想到人体内部其他部位的,末梢水液循环的流通,也和肺及皮肤表面观察到的相似的认识:“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圣济经中说“肺为华盖,而主荣卫,故脏真高于肺,荣卫之气行矣”。叶天士也说“肺主气属卫”。在客观上,肺与皮肤的水液循环也确有其共性特点,它们在其水液循环过程中,都能变为水汽而散热。特别是在发热性疾病中,由于散热的需要,其局部的水液循环都要受到影响而变化。肺与皮肤是人体与外环境时刻开放的门户,肩负着与外环境的干扰,时刻做斗争的准备。二者日夜巡行的水液流动以及肺卫气的驱使,有监护防范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调节控制这些水液(阴液)流动的是肺卫之气(阳气)。阳气与阴液共同构成了肺卫子系统。
    呼吸道对其表面水液循环稳态的变化十分敏感,如气道少许粘液的聚集,即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鼻有粘液即诱发打喷嚏,小支气管间质、肺泡间质、以及肺泡的水肿都能形成严重的哮喘,过敏性哮喘也是由于炎症渗出之故。
    胸腔与心包腔的液体渗出与漏出,也会引起胸满、胸憋、胸胁痛、气紧等情况。这些体液循环稳态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到体液动态平衡的主干——心血管循环的稳态,而导致周围末梢循环的变化,出现脉象的改变、舌象的改变、颜面外观的改变等。
    西医理论对上述这些体液稳态子系统变化了的状态,虽然也分析其调控机理,但不少是从微观上寻找其系统输入的变化(如细菌感染等)。如果我们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从宏观上整体的层面上,去认识问题。这样中西医学理论就都应依据,体液稳态的输出状态变化(如呼吸道痰饮、胸腔积液等),来推导系统中的信息调控机制。中医理论则统统归结为肺卫阳气及其他阳气的制约(这是简化了的认识,实际问题要复杂的多)。这样就与系统论的观点相一致,系统稳态的运动偏移,是由于系统内部信息控制反馈环路(阳气气机),有了变化的原故。而西医理论则归结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负反馈环的调节问题。如此,肺卫阳气气机调控,就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环路调节统一起来,与陈雨思先生、周东浩先生的探索思路相吻合了。
    中医理论对于上述阴液稳态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根据黑箱法推导是肺卫阳气宣降功能发生了变化。即肺的宣发与肃降,而布散水谷精微达全身,并由肺的宣降,而促进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的调控功能发生了变化,不能使上焦肺部的水液流动循环被宣降达全身,而积滞与局部的结果。表现为咳嗽、喘促、咳吐痰饮、胸痛、喉痛、声音变异、鼻塞流涕等症状。故有“气升痰亦升,气降痰亦降,气行痰亦行也”(医林绳墨)之说。
             未完待续
38
发表于 2010-1-16 06:27: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如此,肺卫阳气气机调控,就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环路调节统一起来,与陈雨思先生、周东浩先生的探索思路相吻合了。
===========================================================================

      有一定的道理。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5:04:0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基本证态概念的中西医融合观之我见(六)
           ---关于瘀痰饮与凝血炎症漏出液概念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西医理论多依据痰液、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以及血液的微观检查、数量测定、压力测定来获得该体液(阴液)的运动偏移变化(病理状态)。并归入西医病理状态模式“态”概念。(如胸腔渗出液、漏出液、肺水肿等)。而中医理论则依据阴液痰饮的颜色的黄白,质地的稠稀,粘度的大小,数量的多寡,液体的冷热、以及伴有的其他症状,归入中医病机状态模式“证”概念。西医的态中医的证都是通过观察系统的稳态的运动变化,找出来的时空联系客观规律的反应,但由于观察面的不同,着重点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概念,我们首先在宏观的、基本概念的、同一层面上进行比较,才能逐步实现融合。
    对于以肺为中心的胸腔部位,其末梢血液循环、水液循环的病理变化,我们也打破西医学的框架,以体液系统稳态运动变化的,整体宏观状态重新认识。有胸腔积液过程,心包积液过程,肺水肿过程,卡他性炎症,大量痰液渗出过程。支气管扩张积痰、肺脓肿空洞积痰、结核空洞积痰大量咳吐痰液过程。各种病毒支原体引起上感轻症的少量痰液、鼻涕排出过程,以及由血氧浓度稳态变化,导致通气血流 稳态变化而引发呼吸运动稳态变化的过程等。
    然而对于这些体液稳态及其稳态运动变化(病理状态)的调控机理,西医理论却并没有与中医肺卫气调控相对应的概念。前述关于肺部气道微小血管的调控,及其有关胸腔及心包腔渗出液漏出液的调控机理,也是多从炎症、压力、血管舒缩、膜孔等局部的、微观的物理还原论方面发展。没有更多地从系统论、整体性、目的论方面去考虑。也就是说没有从离开稳态的运动(病理变化),与恢复稳态的运动(修复变化)去认识问题。近年来有关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复杂网络调控理论,丰富了对人体整体系统方面调控的认识。体液(阴液)稳态的运动变化,我们认为都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负反馈环,发生了变化的缘故。我们认为气道丰富的淋巴液循环;胸腔、心包腔丰富的淋巴液循环;皮肤组织丰富的淋巴液循环,就初步显示了这方面的证据。但其具体的细节,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中医理论的肺卫气调控子系统,就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理论相一致了。这与陈雨思先生、周东浩先生的认识非常接近,可与他们共同讨论,促进中西医学的融合。
    这样我们就在中医的阴液平衡,与西医的体液稳态方面;中医的肺卫气控制,与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细胞因子网络调控方面;以系统论为导向,在痰饮与渗出液漏出液的基本证态概念上,找到了融合的基础。
    金匮要略中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陈修圆说“既曰支饮,则偏旁而不正中”。这与西医病理生理学描述的左心衰竭中,端坐呼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咯痰、伴胸腔积液的病理状态看来就是一回事。只是由于中西医学各自沿着自己独立的概念体系发展,中医形成了支饮证概念,而西医形成左心衰竭概念,以至出现差别。
    以系统论的观点为共同参照系,中医支饮证概念与西医左心衰竭概念,从人体的上焦胸腔肺部的体液(阴液)循环稳态变化的系统整体观上认识,就是由于包括信息调控在内的,热能代谢(阳气)子系统功能减退,使体液(阴液)内稳态发生了运动的变化(液体积滞的病理变化)。这样就使中医学的整体推导认识,与西医学的物理还原认识相一致了。中医认为是由于“阳气不到之处,即是水湿盘据之所"(丁甘仁语)。西医理论则认为是由于心脏功能衰竭,泵血能力减退,导致积液。系统论则认为是包括物质流、能量流在内的信息流调节控制,发生了变化,使内稳态出现了变化的缘故。
    这样中医、西医、系统论,对于这一证态描述的三套语言、三套概念术语表达,就成了一套语言。因为本来就是对同一客观事物的描述,何必人为分割,造成人为混乱呢?长期不证态融合反而是怪事了。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中西医融合的迫切性与必然性。
    近来有关心力衰竭全身代偿机制研究的进展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当心力衰竭心排血量不足,体液循环系统稳态发生了运动的变化(病理状态)时,这对机体是一个严重应激信号,机体率先全面启动了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进行代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轴被激活,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提高心排血量;肾素-血管紧张素轴被激活,也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并使周围血管收缩,维持血压,调节血液的再分配,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同时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加体液量,起到代偿作用;垂体-抗利尿激素轴被激活,增强远曲小管对水份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大。
    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分泌,能使心肌、血管平滑肌、血管内皮细胞等发生一系列变化,使细胞和组织发生重塑。最近还不断发现一些新的肽类细胞因子参与心力衰竭的调控,如心钠肽、内皮素多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一氧化氮、前列腺素、血栓素等。这些细胞因子之间交互作用,并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与下丘脑交感神经中枢、垂体等形成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负反馈调控网络。这和感染发生的应激免疫反应是类似的。在中医理论看来,都是包括气机在内的阳气(热能代谢)与阴液平衡的变化,造成的后果。以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则是血液循环内稳态发生了稳态的运动偏移(病理状态)。
           未完待续                                                                  
40
发表于 2017-11-6 23:3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6 23:3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09-10-19 09:28
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过程,中西医融合是近十年才提出来的观点,现在许多人认可,我们只是早走 ...


我的中西医融合观
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过程,中西医融合是近十年才提出来的观点,现在许多人认可,我们只是早走了一步,只是找到了一种方法——证态概念体系。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或者其他道路,大家都在探索,希望先生能够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促进中西医融合。
   现代医学必然与系统论发生联系,中西医融合的过程与成果必然大大丰富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中西医融合的过程必然要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证态就是系统论中的系统状态,当把疾病作为一个系统时,证态的运动就是疾病的病理过程,就是系统过程中的状态;证态的所有“象”(病理现象,即中西医的临床表现与各种检查结果)就是系统状态的变量;证态的诊断标准,就是判断系统状态的那一组必须的而且数量最少的变量。这样,证态就把中医、西医与系统论统一起来了,证态既是中医的概念,也是西医的概念,同样也是系统论中的概念。

----------------------------------------------------------
先生的融合观,受到自身思维能力的局限。
先生说来说去,就是把古中医的“胡子眉毛一把抓”,变成了新的“胡子眉毛一把抓”。美其名曰“系统论”。

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学科学!
不要随意的胡乱划分系统,什么叫“把疾病作为一个系统时,证态的运动就是疾病的病理过程,就是系统过程中的状态”?
按这种划分系统的办法,怎么治病?

千万不要忘记,医学是为了治病,而不是为了胡乱划分些系统玩玩。现代医学发展的比较完备,按症状和病理两个面层划分。您就照着这两个面层去科学治病,就能药到病除。非常简单!
为什么非要把简单的问题发复杂化?
把疾病划分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能带来有什么疗效?治病从什么角度入手,才能让疾病痊愈(通过病理检测)?想过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1:07 , Processed in 0.19969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