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9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9 08:3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8条
【原文】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词解】
  欲解:病将痊愈。
【释义】
  胃有饮邪,气不和降,则饮邪上逆作呕。若饮邪吐尽,胃阳恢复,津液亦伤,故口渴。口渴反映饮邪已去,胃气已复,故曰“渴者为欲解”。若呕吐清水痰涎,吐之不尽,饮邪仍在胃中,而胃阳不复,故口不渴。此为心下有支饮所致。治宜小半夏汤,方中生姜辛散走窜,温化寒凝,消散水饮,饮去则胃和呕吐止;半夏涤痰行水,降逆止呕,消散痰涎。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支饮呕吐的证治。
【参考】
  [应用] 小半夏汤为止呕之祖方,以频吐清水涎沫而不渴为其特征,并可兼见头眩、眉棱骨疼痛、苔白滑、舌质淡、脉缓滑等。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15:53: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16 23:13 编辑

  具有浆液性渗出的胃炎,小半夏汤的适应症。



   29条,有差错!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07:12:21 | 只看该作者

第29条

【原文】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释义】
  由于脾胃不能运化水湿,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则使水饮停滞,只走肠间。肠间有水气,故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水走肠间,津液不能上乘,所以口舌反见干燥。
  治以己椒苈黄丸,分消水饮,导邪下出。方中防己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下利水湿;葶苈子泻肺下气,使水气下行;椒目利水逐饮;大黄通利大便,攻逐实邪从大便而出。本方能通利水道,攻坚决雍,前后分消,水去阳通,待脾能运化,肺能通调,则诸证可愈。方后自注云: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说明运化通调之职,稍有恢复,故口中有津液。但水饮结聚未去,加芒硝以破水饮结聚。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肠间有水气的证治。

【参考】
  [按语] 本方与甘遂半夏汤、五苓散三方皆为痰饮而设,病位均在于肠。其所异者,本方证属饮结于肠,症见腹满口燥,二便不利,治在通利二便,分消水饮;甘遂半夏汤证属饮结胃肠,水饮欲去,病势向下,证见心下续坚满,下利,治当因势利导,通因通用而攻逐水饮;五苓散证属肠间停水,但饮邪上逆,病势向上,症见脐下动悸,头眩吐涎,小便不利,据此,三方的药物构成、病机病势、主症等均有显著不同。
  [临床应用] 本方尚可兼见大便秘结、小便短黄、浮肿、舌苔黄腻,脉沉弦有力,体实气盛诸症。患者服药后可泻出痰涎,并有舒适感。本方对肺心病、心包炎、胸膜炎、哮喘、肝硬化腹水、急性肾功能衰竭,幽门梗阻等属饮邪内结、痰热壅滞的实证,均有一定疗效。但脾虚饮停者不宜。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7 07:15:51 | 只看该作者
       炎症渗出液就是痰饮,一般是指慢性炎症的渗出性病变;急性炎症渗出例如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也属于痰饮。所以痰饮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病位,任何器官。也可以发生在血管内皮细胞层,最终引起瘀血。
       所以水气—水饮—痰饮—痰之间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
        肠道、腹腔,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的炎症,或者能够引起肠粘膜、腹膜、心包膜充血、水肿的病变。
己椒苈黄丸主之。“本方证属饮结于肠,症见腹满口燥,二便不利,治在通利二便,分消水饮;”通利二便治疗水肿与渗出性炎症的渗出液。本方攻逐水饮,主治水饮停积,走于肠道,漉漉有声,腹满便秘,口舌干燥,脉沉弦。现用于肝硬变腹水、肺原性心脏病、水肿及肾炎水肿属于实证者。只有在二便不利的情况下,治疗效果才能够显著。
          “肠间有水气,故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水走肠间,津液不能上乘,所以口舌反见干燥。”大量的水液进入第三间隙,血液循环系统内处于低血容量、高渗状态,所以可以出现腹满口燥,二便不利的临床表现。
     “肠间有水气”与“支饮腹满厚朴大黄汤主之”的区别?   支饮与心衰一致,是一个证态,心衰病人如果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少,就可能出现便秘。这是支饮腹满、胸满的病理学基础。这是厚朴大黄汤的适应症。

       己椒苈黄丸-水肿兼有二便不通证态
       甘遂半夏汤的适应症是:上腹部及胸腔的漏出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1:40 , Processed in 0.1614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