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第18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3 09:0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9-14 08:37 编辑

第18条
【原文】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六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词解】
  里急:筋脉拘急。
  
【释义】
  寒疝多由寒盛而起,本条寒疝则因于血虚引起胁腹疼痛。两胁属肝,肝主藏血,血不足则气亦虚,气虚则寒自内生。胁腹部分失去气的温煦和血的濡养,因而筋脉拘急,发生“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这种疼痛,多为痛轻势缓,得按得熨则减,脉弦带涩,或微紧无力。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血散寒,羊肉补虚生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本方就是依据这一理论制定的形、精兼顾的方剂。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寒疝属于血虚的证治。
【参考】
  大乌头煎与当归生姜羊肉汤同治寒疝。前者阴寒痼结,为疝之偏于寒;后者气血虚有寒,为疝之偏于虚。故一以散寒为主,用乌头煎;一以补虚为要,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图示)
  《医宗金鉴》认为:“此治寒疝之和剂也,服乌头煎病势退者,亦当与之。”指出本方可用于各种寒疝的善后调理,此说可供参考
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16:3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9-14 08:44 编辑

       本方证是以血虚内寒为主要病机的病症。症见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有胁痛里急,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脉虚缓或沉细等。
      
加减化裁

如见寒甚,加重生姜剂量,或加肉桂,附子;痛而呕者,加橘皮、白术;痛剧,加乌药、沉香、川楝子;气虚,加黄芪、人参;瘀血内阻,加桃仁、红花、丹参;肝肾不足,加枸杞子、当归、首乌、菟丝子。

从加减化裁中,可以知道单味药的主要用途,是针对什么症状的。因此可以推断单味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05:01 , Processed in 0.0481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