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1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5:56:42 | 只看该作者
       体腔是动物体内脏器周围的腔隙。从胚胎发育看,真正的体腔是中胚层的脏壁和体壁分离后其间所形成的空腔。这种真体腔自环节动物才开始出现。人的体腔由膈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面的叫胸腔,里面有心脏和肺等器官;下面的叫腹腔,内有胃、肠、肝、胆囊、脾和肾等器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6:0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3-1 22:24 编辑

       腹膜的生理作用有:
(1)润滑作用:腹膜是双相的半渗透性薄膜,经常渗出少量液体以润滑腹腔。
(2)防御作用:腹膜是人体浆膜中抗感染最强的一部分,当细菌和异物侵入腹腔时,腹腔渗出液中之大量吞噬细胞将其吞噬包围和吸收,大网膜的防御作用尤为显著,可将感染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3)吸收作用: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在严重的腹膜炎时,可因腹膜吸收大量的毒性物质,而引起感染性休克。腹腔上部腹膜的吸收能力比盆腔腹膜的吸收能力要强。
(4)修复作用:在腹膜炎时,腹膜可渗出大量液体,蛋白质和电解质,起到稀释毒素和减少对腹膜刺激的作用
(5)保护作用:腹膜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具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6:09:22 | 只看该作者
     浆膜(serosa )包括胸膜、腹膜、睾丸鞘膜和心包膜,是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它分为两层,分别是浆膜壁层和浆膜脏层,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脏层。

       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叫做浆膜腔,腔内有浆膜分泌的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浆膜的组成成分为:间皮和结缔组织。

       三焦与心包为表里关系,这是因为他们都属于浆膜腔。具有共同参照物(浆膜),功能也相同。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6:13:13 | 只看该作者
    三焦与膜原关系密切,因为大网膜、小网膜、肠系膜……都是腹膜的一部分。这些结构存在于腹腔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6:18:08 | 只看该作者
   邪伏膜原与中焦关系密切,即与腹膜腔、大网膜、肠系膜关系密切。当然与脾胃关系也密切。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0 19:44:4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没有把胸腔、腹腔、盆腔当做一个器官,也没有把心包当做一个器官、脏器,中医则把他们当做相表里的脏与腑看待。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6:33:47 | 只看该作者
        总观三焦,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与肺、头面部;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
       古代医者似乎看到了胸腔(上焦),腹腔(中焦),盆腔(下焦),既看到了体腔一分为三,也意识到了三个体腔中的脏腑各不相同,因此,上中下三焦的功能、疾病也不相同。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6:38:40 | 只看该作者
       把三焦和心包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手厥阴经,这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因为十二经的每一经都与脏腑相配,但人体只有十个实质性的脏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胃胆膀胱大肠小肠。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
        十二经与脏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详见《人体经脉漆雕》)后来才完成三焦与手少阳经相配,(详见《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最后完成的是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详见《难经》和《内经》)。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5 17:11:37 | 只看该作者
    脏腑学说中的三焦与经络学说中的三焦,是不同的。温病学说中的三焦,内容丰富的多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是一个定义。
2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07:14:44 | 只看该作者
       释文:
       此设为问答.以辨肺痿、肺痈之异.热在上焦二句.见五脏风寒积聚篇.盖师有是语.而因之以为问也.汗出、呕吐、消渴、二便下多.皆足以亡津液而生燥热.肺虚且热.则为痿矣.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肺中津液.为热所迫而上行也.或云肺既痿而不用.则饮食游溢之精气.不能分布诸经.而但上溢于口.亦通.口中辟辟燥者.魏氏以为肺痈之痰涎脓血.俱蕴蓄结聚于肺脏之内.故口中反干燥.而但辟辟作空响燥咳而已.然按下肺痈条亦云.其人咳.咽燥不渴.多唾浊沫.则肺痿肺痈二证多同.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比而论之.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 也.故其脉有虚实不同.而其数则一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27 , Processed in 0.0515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