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3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1 08:4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3条
【原文】
  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词解】
  瘾疹:即风疹类疾病,由邪气闭于肌表,故时发时止。
  入中:指邪气内传,伤于脏腑。
【释义】
  由于营血不足,脉行无力,得缓脉;卫气不足,温煦之气不及,脉行迟慢,得迟脉;营卫气血虚弱,故易感风邪。若有风邪中经,则气血欲行不能行,汗湿欲透不得透,风湿郁在肌表,可发生皮肤搔痒,风疹外出。若心之气血不足,邪气内传,中于心肺,使胸中气机不利,则胸胁胀满而短气。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瘾诊和胸满等风病的病机。
【参考】
  沈明宗《金匮要略编注》:“此卫阳气虚而招风中也,寸口脉迟者,真阳气虚,阴寒气盛,故曰迟则为寒。正气虚而受风,脉则缓而不紧,故曰缓则为虚,然缓有二辨,若见亡血,为缓在内,气虚不摄,则内病亡血;若见中风,为缓在外,乃阳虚卫弱而招风中。若营卫未致大虚,邪气不能内入,持于经络,风血相搏,风邪主病,则发身痒瘾疹,邪气外出之征,即风强而为瘾疹是矣。若心气不足,正不御邪,进而扰乱于胸,大气不转,津液化为痰涎,则胸满短气,是心肺中风为病也。盖贼风内入最怕入心乘胃而成死证。”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11 08:53:04 | 只看该作者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3条

另外一种“风”,皮肤瘙痒,皮疹,胸满气短。过敏性皮疹及哮喘。
伤寒中风,中风、风邪中经以及胸满短气,是心肺中风为病也。已经三种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18:1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4-14 10:16 编辑

     【词解】
瘾疹:即风疹类疾病,由邪气闭于肌表,故时发时止。
入中:指邪气内传,伤于脏腑。
          解读:本条可分两段解释,从开头至卫迟则为中风为第一段,论中风的病机;寸口主表亦主营卫。如寸口脉见迟而缓,则迟脉属寒,缓为荣卫气血不足。荣卫不足,表气不固,故易为风邪所中,产生中风。
         第二段,从“邪气中经”以下为第二段。风寒之邪,乘营卫气血之虚而入侵,病重者可发为中风,与上条同。病轻者可发生风疹,身体奇痒。瘾疹身痒是风邪外泄表现,非坏事。如正气不足,无力抗邪,邪不外泄,反向内传,影响及心肺,使胸中气机不利,此时会出现胸闷,短气(是心肺中风为病也)等症。
      历代对“风”的论述颇多。早在《内经》中就有“风论”专篇,对风邪的性质、致病特点和病理变化,甚至预防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论述了太阳中风的证治,《金匮要略》又提到风邪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临床表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使中风病分类更为具体。金元时期的刘河间、李东垣都曾明确指出中风病并非均由外感风邪所致,也可由劳逸不当,情志所扰等因素引起。明代张景岳在此基础上将由内而生的风定为“非风”,以资同外风鉴别。同期戴原礼、王肯堂将外感风邪而病者称为真中风,由内而生者称为类中风。清代叶天士结合临床经验,创立了“镇肝熄风”这一内风的治疗大法,从而使风证在症、因、脉、治各个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概念和划分。
        前已论及瘾疹与过敏性荨麻疹是一个证态,与荨麻疹病机相类似的、出现胸闷短气表现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哮喘。
       中风与脑血管病是一个证态;瘾疹与荨麻疹是一个证态;心肺中风与支气管哮喘是一个证态;太阳中风与轻型感冒是一个证态。这是中医的几种风证,此处举例几种风证以资相互鉴别。
          参看:瘾疹-荨麻疹证态与风水-肾性水肿证态的关系。
4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18: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4-14 10:26 编辑

      
                   复习一下西医脑血管疾病:
          临床上中风病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以急性发病居多,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
         脑溢血(脑出血)发病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硬化。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最不稳定,特别是在24—48h以内,最易发生再出血。一般情况下一次性出血通常在30min内停止,致命性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CT应用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脑动脉破裂后出血仅是一个短暂的活动性出血,一般为20—30min,入院后症状加重是由于脑水肿、脑积水或全身因素所致。随着CT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脑出血后存在血肿继续扩大的情况。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20—75%。由于早期持续性出血量和体积的不同,有的病情患者无明显变化,有的则成加重趋势甚至危及生命。
          相比较而言,脑出血一般起病较急,发病时间只有数分钟或数小时,但脑出血还是有其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性很大,尤其在两个月内最为危险。一旦出现这些先兆表现,就预示着脑出血即将发生,或已是脑出血的前驱阶段。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
先兆症状:脑血管病的预兆征象表现为各式各样,有人统计有40种之多。在众多预兆之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类: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这一类先兆征象最常见。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为突然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等。(中经络)
           (2)头痛头晕。通常的表现是头痛的性质和感觉与平日不同,程度较重,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头痛,如果头痛固定在某一部位可能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先兆。头痛、头晕和血压的波动有关。(肝阳上亢)
           (3)感觉功能障碍。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中经络)
           (4)精神意识异常。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则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不识人,中脏腑)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虽然比较少见,也不具有特异性,但在少数脑血管病病人发病前由于脑血管病变,血压波动,脑供血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如全身明显乏力,出虚汗,低热,心悸或胸闷不适;有的人出现呃逆,恶心呕吐等。
          除上述五类外,少数人在脑血管病发病前可以出现鼻出血,眼结膜出血,但应排除鼻部本身疾患如鼻息肉、眼结膜炎症或小血管出血所致的局部病变。如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出血,常预示有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上述种种预兆都与血压波动,脑供血不足,血液成分改变等有关。一般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兆以头痛头晕为多见。
         可见,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与《金匮要略》中风病的临床表现完全等同;他们的发病过程,由轻到重的描述完全等同(病理过程);脑卒中的肢体运动障碍与风湿病(痹证)的肢体运动障碍应当鉴别,中风与痹病应当鉴别,中、西医也是等同的。所以,脑卒中与中风等同。这个结论大家是一致的:中风也叫脑卒中。这又是一个共同参照物,余类推,逐步建立起中西医沟通的参考系。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
           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这与西医中风的危险因素:①高血压;②糖尿病;③肥胖体态;④吸烟;⑤坐位生活方式,体力运动减少,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危险因素也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原因、组成部分,代谢综合征的发展结果除了脑卒中之外还可以引起心肌梗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神经系统病变等等。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加上血液成分及/或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1.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约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之)、动脉炎(风湿、结核、钩端螺旋体、梅毒等)、先天性异常(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外伤、中毒、肿瘤等。
              2.血液成分改变
                     (1)血液粘稠度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瘤等。
                     ( 2)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漫住血管内凝血等。此外,妊娠、产后、手术后及服用避孕药等可造成易凝状态。
             3、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病(约占非栓塞性脑血管病的55~75%)、低血压、心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冠心病、心房纤颤、传导阻滞)等。
              4、其他  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邻近的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影响供血不全,颅外形成的各种栓子等。
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是痰瘀阻络,病因病理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其本为肝肾亏虚,其标为风火相扇,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机逆乱。急性期标实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化痰行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单纯活血化瘀治疗从理论上讲是有失偏颇的。
           痰浊和瘀血是众多老年性疾病的常见病理产物,而脑卒中患者表现为痰瘀互结者则更为常见。这固然与痰瘀同生互化有密切关系,但与脑卒中病人病位主要在络脉直接相关,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年龄偏高,脏腑功能减退,易生痰瘀也密切相关。

                                      中医学对痰浊和瘀血与脑卒中的密切关系早有认识。
          1.痰浊与脑卒中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仆击,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明确提出肥胖之多痰湿者,以及嗜食膏梁厚味滋生痰湿者易患脑卒中。朱丹溪治脑卒中以痰湿立论,强调脑卒中乃“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又曰:“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张氏医通》更明确指出:“凡瘫痪、瘼癫、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不祛痰邪,病何由愈”。现代研究表明:痰浊证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等均明显异常,而这些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瘀血与脑卒中的关系,在《内经》中也有所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朱丹溪谓脑卒中半身不遂“在左属死血少血”。《血证论》说:“化其瘀滞则偏枯疾废自愈也”。现代研究表明: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等均明显异常,这些因素均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故而有人认为瘀血是脑卒中的基本病理转归,瘀血阻窍阻络是脑卒中的主要病机。
           3.痰瘀互结,所谓“痰瘀互结”是指“痰挟瘀血”“痰挟死血”,是痰浊与瘀血的交织互结,以痰浊瘀血为直接因素所致疾病发生发展中病机传变的一个阶段,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两种病理产物,两种致病因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的致病因素。王纶在《明医杂著》中说:“古人论中风……以血虚,死血,痰饮而言”。张璐在引述这段话后强调:是论其致病之根本……以血与痰为本。又说中风乃血气滓液所行之处,皆凝滞郁遏,不得流通所致。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活血化瘀药川芎、红花、丹参、鸡血藤、地龙、当归具有抗凝、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的作用,与化痰药联合使用可增强祛脂、降血压的作用,消除瘀血,改善脑血循环的供血供氧,修复脑损伤。早期重用活血祛瘀和化痰药物,尽快解除痰瘀之邪,使痰化风熄,瘀祛脉通,气血调畅。对尽早治愈患者,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有着重要的意义。总之,痰浊和瘀血是脑卒中的主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二者往往相互交结,相兼为病。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转中,痰瘀互结作为核心影响因素,贯穿于脑卒中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前面已经论证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痰瘀交错与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凝血机制启动是一个证态。痰瘀互结或者痰瘀交错的西医病理学基础就是:炎症反应-抗炎反应稳态失衡与凝血-溶血稳态失衡相互促进、相互交错、共同存在的复杂病理过程,这个病理过程不仅存在于脑卒中,而且存在于代谢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心肌梗塞、脓毒血症、严重的坏死性炎症、急性胰腺炎等等危急症疾病中,是这些众多危急重症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所以,研究痰瘀交错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1:56 , Processed in 0.0515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