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21条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5 06:41:52 | 只看该作者
         
   3.湿热病邪的现代医学机制(正气与外邪的胶着态势)

阿肖夫(Aschoff)1924年根据体内巨噬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贮存活体染料功能和吞噬作用,将这组细胞称为网状内皮系。但是,后来通过对体内放射标记细胞及其发育和行为的研究,对这一概念作了修改。发现,上述血窦内皮细胞并非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更强的吞噬能力。过去借助光镜显示的吞噬作用实际上是血窦周围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且巨噬细胞同其他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粒细胞除外)均源于单核细胞或其前体细胞。所以,有人提出应将网状内皮系改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包括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中固定和游离的巨噬细胞。肝的枯否氏细胞、肺泡的巨噬细胞或尘细胞、小胶质细胞以及血窦和血管周围的巨噬细胞等,这些细胞的胞膜上有免疫球蛋白受体。

(1)网状内皮系统:血、淋巴组织、肝、脾、骨髓和肺中的吞噬细胞组成网状内皮系统,又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这个系统能去除微生物及受损或衰老的宿主细胞的微粒。对微粒的识别是由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完成,纤连蛋白可包裹受损细胞碎片、胶原蛋白碎片、改变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以增强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另一方面,巨噬细胞能识别LPS(脂多糖)等微生物的表面成分。血清中的大多数补体是由巨噬细胞合成的,在感染反应时产量增加,补体的活动可导致微生物溶解,在吞噬、产生细胞因子、吸引白细胞达到感染部位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补体的溶解作用甚为重要,绝大多数肠道细菌对此敏感,所以,肠道细菌感染容易形成迁延性过程。网状内皮系统对不同的病原体其作用的强度不同,选择性特异性不同,有的病原体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繁殖和复制,对网状内皮系统造成损害。网状内皮系统对一些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强,对另外一些病原体的降毒作用弱,直接影响疾病的临床过程。那些主要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繁殖和复制,而且网状内皮系统对这些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强,那么疾病就会表现为缠绵难愈的慢性或迁延性过程。如果病原体的致病作用非常强,而且网状内皮系统对病原体的作用弱,或者病原体能够抵御吞噬(例如胞外菌),那么疾病就会表现为急性的、暴发性的、重型的过程。温热类温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初起病邪多犯肺卫,发热及热症突出,伤阴明显,传变较快,容易内陷生变,病程较短,呈现出一派急性过程;湿热类温病的临床特点是:起病较慢,初起时热像可不明显,传变较慢,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易伤阳气,呈现出比较慢性的过程。温热类温病多见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湿热类温病多见于消化道传染病。所以病原体(外邪)与网状内皮系统的相对态势也是“湿”与“热”的辨证依据之一。网状内皮系统是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几乎所有的病原体都要受到这个系统的抵制,所以,几乎所有感染病都会具有湿热的可能。只要病原体与网状内皮系统“胶着”,疾病过程就可能呈现迁延、粘腻的可能,即具有了湿温的性质。迁延粘腻的程度与“胶着”的程度相关联。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既可以杀灭病原体,也可以保护病原体不被抗菌素等杀灭,病原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并释放出来形成二次菌血症,出现前驱期表现,再进入典型期,这也是形成慢性炎症的机制之一。总之,能够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的病原体容易形成慢性迁延性过程,属于湿温。

中医温病学根据临床辨证与湿热有关的西医疾病有: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扁桃体炎、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肝炎、腺病毒感染、立克次体病、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尿路感染、风湿热、变应性亚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沙门氏杆菌感染(包括伤寒、痢疾等)、布鲁氏菌病、登革热、病毒性脑膜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除外)、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以上疾病基本上都属于湿温范畴或者夹湿,除了结核病与麻风病之外,与湿热有关的西医疾病与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体可以说完全一致,如上表如示。因为温病湿热或者湿邪的理论来源于中医的临床实践,用湿温及湿邪的理论研究西医的感染病,得出了以上西医的疾病与湿邪有关的结论,这个结论与西医对于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体的研究是在完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理论指导、不同理论框架、不同的国度、不同的科学范式下得出的,所以这种比较完全是双盲的,因此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对每一个与湿热有关的西医疾病的病理机制及病理过程进行复习,发现其病理过程中都有病原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的过程,所以湿热病邪与细胞免疫起防御作用的病原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是湿温证本质的重要证据。

(2)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都有避免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能力;相反,慢性感染的病原菌则往往都很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但具有躲避细胞杀伤的能力。急性炎症启动急骤,持续几天至1个月,以血浆渗出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慢性炎症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小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其特征。可见慢性炎症与湿温一致,急性炎症与温热类温病一致。此处的慢性与西医的慢性有区别,此处的慢性包括西医的亚急性过程。

(3)免疫反应与变态反应在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布氏杆菌病等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免疫复合物的早期迅速形成,并广泛沉积在各组织的微血管内膜和肾小球基底膜上,因而加剧了病变的发展。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过强、大量肝细胞破坏有关;慢性活动型的发病则可能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复合物或者自身抗体形成、某些淋巴细胞直接攻击肝细胞的综合结果。布氏杆菌病的病原和破损菌体及内毒素均可作为特异性抗原使人致敏,引起一些变态反应性病变,如网状内皮系统中的肉芽肿、血管增生破坏性病变等。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可被认为是Ⅲ型免疫复合物变态反应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实际认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布氏杆菌病等与变态反应有关的西医疾病属于中医的湿温、暑湿。

(4)湿热缠绵难愈的另一病理机制认为是:肥甘饮食与细菌内毒素联合作用是导致温病湿热证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肥甘饮食起“湿”的作用,内毒素起“热”的作用。人们早已知道,高密度脂蛋白对内毒素有中合和脱毒作用,有研究发现人工合成高密度脂蛋白能降低内毒素对多形核细胞的粘附活性,减少内毒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因子1、6、8(IL-1、IL-6、IL-8)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又有研究低密度脂蛋白也有中和内毒素病理活性的作用,但脂蛋白不能完全阻止革蓝阴性菌的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的病理进程。脂蛋白对内毒素的作用是两方面的,既能可逆地、不完全地中和内毒素的病理活性,又能使内毒素的半衰期延长,清除减慢。动物实验观察到对照组单纯注射单次剂量内毒素(热邪)后病理反应剧烈,血液肿瘤坏死因子、IL-1的浓度剧增。实验组喂养肥甘食物造成高脂血症后,再注射内毒素(湿热合邪),可能由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中和作用,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因子浓度的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恢复较慢。这与湿热致病的认识一致。中医认为,热邪为阳邪其性猛烈,湿邪为阴邪其性黏滞,两者相合,胶着难分,多滞留气分,缠绵难愈,不易发展到营血分。现代人营养状态比较好,血中的脂蛋白较高,所以湿性质的表现比较多见。

(5)中医有内湿的理论,肥胖之具有内湿的性质,或者发胖的人多有湿热,湿邪为阴邪其性粘滞,久则生痰,痰与慢性炎症有关。现代研究证明肥胖、代谢综合征与炎症介质有关,与慢性炎症有关。

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提示,肥胖和炎症的关系是代谢综合征共同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肥胖和有关的代谢病生理变化伴有慢性炎症反应,产生异常的细胞因子及激活炎症信号通路,与肥胖本身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疾病状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肥胖时炎症反应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是被启动的、最初主要位于脂肪组织,其中白色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炎症相关因子基因起着重要作用。炎症指标可能用于代谢综合征的预测和诊断。对肥胖与炎症之间关系的新认识为防治代谢综合征提供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人群中某些炎症标志物如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等血浆浓度明显升高,它们可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酪氨酸磷酸化、抑制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降低葡萄糖转运体(GLUT)4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血脂代谢、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及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它们尚可通过与瘦素、脂联素等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近年大量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在与肥胖相关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TNF-α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机制有:①直接作用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减少酪氨酸磷酸化。②降低葡萄糖转运子4的表达及转运从而减弱胰岛素的作用。③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相互拮抗,负性调节与胰岛素敏感性有关的核转录因子。④通过促脂解作用介导游离脂肪酸增加。

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时相反应时出现于血清中,是一种重要的炎症标志物。研究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常伴有低度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肥胖可导致血清CRP水平升高,而高水平CRP可加重糖、脂代谢紊乱、内皮功能失调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腹部脂肪增多者围绕冠状动脉的心外膜脂肪也增多。与心血管内的脂肪一样,心外膜脂肪也产生大量促炎症细胞因子,例如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它们可透过血管壁弥散,导致内皮功能异常。

SIRS综合征与炎症介质有关,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也与炎症介质有关,白虎汤能够治疗糖尿病,也能够治疗SIRS综合征,所以推论白虎汤一定与炎症介质有关。大柴胡汤能够治疗急性胰腺炎,也能够治疗高血脂,急性胰腺炎能够引起SIRS综合征,高血脂属于代谢综合征,那么急性胰腺炎与高血脂之间应该有关系。《伤寒论》与代谢综合征发生了联系,这为现代医学提出了新课题。

小结:湿热病邪与湿温的机理:①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对内毒素的中和作用;②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及二次病原体血症;③变态反应。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与变态反应都属于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与中医的脾、西医的脾都有关。在西医的概念中脾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中医概念中的脾气虚、脾阴虚、脾不统血都与免疫功能有关。湿温病势缠绵难愈,起病缓慢,以脾胃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在这里得到了统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5 06:4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4 22:49 编辑

              
(三)湿温综合征、暑温综合征、暑湿综合征                          
夏秋季节(长夏)容易发生的疾病非常多,中医认为这些疾病是热与湿的胶着而致,与暑湿、暑温、湿温相关,讨论如下:

夏季容易发生下列传染病:

(1)肠道传染病:霍乱、副霍乱、痢疾、病毒性肝炎以及伤寒等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血吸虫病等。

(2)蚊媒传染病: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3)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

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消化道传染病与消化道感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按主要病变部位和临床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病变主要在肠道且以腹泻为特点,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O157:H7出血性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巳病等。另一类虽然通过肠道传染,但病变脏器主要在肠外,包括伤寒、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

中医认为,暑湿、湿温、伏暑都是湿邪与热邪交织而成,吴鞠通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只是发病季节与湿与热的态势有区别。夏秋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分别属于中医的暑温、暑湿、湿温、伏暑。

1.湿温综合征与消化系统感染综合征
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消化道感染病,如痢疾、伤寒等肠杆菌科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霍乱弧菌、肠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因为:①气候条件适宜于肠道感染病细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在猪肉、米、面等食品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痢疾杆菌的增殖率由温度上升而增高,在37℃条件下,能够迅速繁殖,造成人群暴发流行。②夏秋季节水的温度及其中的腐败物质有利于肠道杆菌科细菌繁殖及存活,伤寒杆菌在水中可存活2~3周,痢疾杆菌在溏水中可存活数月,同时人饮用水的机会比较多,容易引起暴发;③夏秋季节的气候与湿度适宜苍蝇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传播媒介;④由于大量出汗需要补充水分,饮水过多,稀释了胃酸,降低了杀伤肠道杆菌科细菌的能力;⑤气候炎热喜食生冷,暴饮暴食,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能力,同时增加了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肠道杆菌科细菌进入消化道之后侵入肠粘膜,由于肠道免疫系统特别是肠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肠道杆菌科细菌的吞噬作用,使得肠道传染病的病情呈现出比较慢性的、缠绵难愈的特点。这类疾病中医称为湿温,其病因是湿热病邪,所以,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只是湿热病邪的载体。(见感染过程中的“湿温”)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在夏季,副热带高压或大陆暖高压控制时,大气湿热,如果持续时间长,就会导致丘脑下中枢形成兴奋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兴奋降低,通常在夏季天热时,人们尤其是儿童,经常感到胃里满满的,甚至肚胀、不消化、不想吃东西,这就是迷走神经兴奋降低、胃的蠕动减慢造成的。

肠道疾病一般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细菌或病毒与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和人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一般肠道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幼儿和老人之中,约占82.3%,10岁以下的幼儿特别多,占69%。肠道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正好相反,最多年龄段为青壮年,占65.7%,10岁以下的年龄段较少。肠道感染与季节有关,集中在8~11月,以夏、秋季最多,有两个突变转折期,分别是7~8月突升期和11~12月突降期。

季节与天气变化虽不是引起传染病的直接原因,但病原体和媒介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及机体抵抗力均受四季气象要素的影响。持续高湿天气,病原体也易繁殖、传播,容易发生肠道感染病。统计表明,最小相对湿度45%以上,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发病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占总病例数的76.4%。

肠道传染病与气压也有一定的关系。在肠道感染病例集中的5~11月,统计气压与肠道病的关系得知,平均气压小于1015百帕时,肠道病住院人数占97.3%,小于1010百帕时病例占总数的52%。可见,低气压有利于肠道病发生。

消化道感染症候群: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

 中医认为:夏秋季节湿热交蒸,人体脾胃功能大多较为呆滞,内湿易于留困;若素禀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脾胃更易受损,以致湿停聚,此时再感外来湿热病邪,就会引起湿热病。湿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白露,公历7月下旬~9月上旬)气候炎热雨湿较多之时。发生在其他季节,有湿热表现的疾病虽然可以以湿温论治,但一般不称作湿温。湿温指的是夏秋季肠道感染病。

    湿温的临床特点:

  ①初起多湿重于热,呈卫气同病表现。初期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

  ②发病缓,病势缠绵,传变慢,病程长。

  ③虽一般具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病理演变,但常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而稽留气分。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恶心呕吐等症候群;后期可有湿热化燥伤阴或湿盛伤阳两种不同转归。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发,多在夏秋(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西医相关病症:凡夏秋季节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消化系统感染病都属于湿温,例如伤寒、副伤寒、夏季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的部分类型,以及其它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均可归属于本病范围。

    根据湿温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与消化道感染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之比较,可知发病季节、症候群是完全一致的,推导其病因也相同,所以,湿热病邪就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那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侵入消化道以后,引起侵袭性腹泻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并穿过粘膜进入腹腔淋巴组织,呈现出湿温综合征或者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湿温综合征与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是等同的。

2.暑温综合征与夏秋季节神经系统感染综合征
    暑温,指的是夏暑之季人体感受暑热邪毒所导致的病症。发于夏季(夏至~立秋,公历6~8月),起病即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的急性外感热病。现代临床上“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暑气感冒”“中暑”等病中的某些类型,均属“暑温”的范畴。

  古代中医已经认识到“暑温”与天气、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增多,易生疲劳,同时也影响睡眠和食欲,使得身体内虚,元气亏乏,暑热邪毒就容易乘虚而入,从而导致暑温病发生。其发病特点和症状,一是病情来势凶猛,患者会迅速出现发热、口渴、头痛等症状;暑热炽盛之时,会出现频繁呕吐、昏迷、抽搐、惊厥等危险症状。二是暑温常常与“湿”形成夹攻之势,从而对人体危害更大:上可犯肺,中可困脾胃,下可阻滞气机,出现咳嗽、呕吐、泄泻、小便不利等症。我国许多地方盛夏之前的梅雨时节,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小,气压低,属于“暑必夹湿”的气候时段,是暑温病的高发时节,很多病症追其源由,都是“暑”和“湿”所致。

  夏日天气通常有两大类型,一类“火”气很重,亢热少雨干燥,多半出现在盛夏或“秋老虎”时节。另一类“湿”气很重,天闷热而多雨,空气湿度大,一般都出现在盛夏之前(南方尤其显著,梅雨最为典型)。某年石家庄流行“乙脑”,属于“火”天气,中医用白虎汤主治,疗效显著。第二年,北京地区又流行“乙脑”,用同样的方法治疗,收效甚微,原来这年夏季北京地区多雨,患者多出现夹湿较重的症候,某著名中医适时提出用“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结果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症候群特点: 

①发病急骤,往往起病即见壮热、汗多、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阳明气分热盛证候。少数病例可见短暂表证,很快转为阳明气分热盛证候。

    ②病变过程中极易伤津耗气,变化多端而迅速,易出现闭窍动风及津气欲脱等危重证候。有的病例在出现短暂的表证之后迅速出现神昏、肢厥、抽搐等窍闭动风之证;或由阳明气分证迅速转变为高热、肢厥、大汗、昏愦等暑热内闭,正气外脱之证候;或热退而见汗出不止、气短喘息、脉散大等津气欲脱之象(战汗、热退、休克过程)。

西医认为

夏秋季节的温度与湿度利于蚊虫等媒介昆虫的生长繁殖和活动,也利于病原体在其体内生长和繁殖,因此媒介传染病在此季节容易形成流行,例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中暑的发病因素在高温,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由于气温高于皮肤温度,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机制均不能维持,使得人体汗液大量分泌、蒸发成为主要散热方式。如此一来,长时间的出汗便会引起汗腺疲劳,同时引起体内水分、盐分减少,致使汗量减少,散热完全失衡。接踵而来的是环境加热和体内余热使体温逐渐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机能增强,蛋白质、糖类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强,产热也增加,使体温进一步升高,甚至可达42℃以上,最终出现中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由蚊虫媒介而传播。有严格的季节性,流行于6~10月,集中于7、8、9三个月,十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临床上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为特征。除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外,恶性疟疾脑型、超高热型,登革热引起的脑膜脑炎等,其临床表现与发病季节与暑温综合征一致。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就是暑热病邪的载体。

3.暑湿综合征
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所致,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秋分,公历7~9月),气候炎热,雨湿较盛之时发生的急性外感热病。具有暑邪炎热酷烈、传变迅速的暑热见证,并兼具湿邪重浊、易犯中焦、弥漫三焦、病势缠绵难愈的双重特点。实际上暑湿兼有湿温与暑温二者的特征。

暑温是指典型的中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轻型的、不典型的中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典型的病毒性脑炎属于湿温。典型的伤寒病及夏秋季的消化道传染病属于湿温,暑湿与湿温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现代一般认为钩端螺旋体病是暑湿综合征的代表,其临床表现复杂,具有暑湿与湿温的两种特点。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骤,恶寒发热,肌痛显著,尤以小腿肌肉(腓肠肌)疼痛明显,眼结膜充血或黄疸,有出血倾向,脑膜刺激征与肝、肾损害等表现为特征。常发生于7-11月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故民间有“打谷黄”、“稻瘟黄”之称。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季节是暑湿的典型代表。

小结:中医没有见到、也不认识病原体,但是根据临床表现与季节的变化,把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作出了大致的分类,冬春季节容易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属于冬温与风温;夏秋季节容易发生肠道杆菌科细菌肠道感染病,属于湿温。但是冬春季节还有一种与风温表现不同的疾病,春温,这种外感热病是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病,如流行性脑膜炎等。同样,发生在秋冬季节的伏暑是指另外一类传染病,例如,流行性出血热等。在夏秋季节有两种外感热病,一是湿温,一是秋燥。湿温是指侵袭性肠道感染病,这类细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和存活,容易在水灾之后或者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传播媒介也需要湿热的环境,这与湿热的气象条件完全相符,而且湿邪黏滞、缠绵难愈与肠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免疫功能有关。秋燥则完全相反,它是发生在干燥的秋季的呼吸道感染,出现的证候也具有干燥的性质,多雨的气象条件(湿)不利于呼吸道感染的飞沫传播,即使在游泳池传播的流行性结膜角膜炎,也是因为气候干燥炎热,游泳池内过于拥挤造成的。中医根据临床表现与季节的不同组合,对于病因病性的分类与西医病原体与季节气候条件的组合大致是相符的。这说明中西医的病因学可以融合为外邪,还说明季节气象条件与病原体、临床表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夏秋季节如果多雨潮湿,容易流行肠道感染即湿温;如果干燥炎热,容易发生头面部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秋燥。冬春季节除了容易发生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外(风温),还容易发生经呼吸道传染的疾病,如流行性脑膜炎(春温)。季节与病原体、临床表现之间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很复杂、很宽泛的。例如夏秋季节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感染病,但是呼吸道感染病、媒介传染病也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行。这就需要进一步分类,因此夏秋季节才有暑湿、暑温、湿温、秋燥等病种;而冬春季节的常见病进一步分类为风寒、风温、春温、伏暑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5 07:0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14 23:10 编辑

           重复一下;

          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以外毒素为致病方式的细菌感染——外毒素血症;2.胞外菌感染;3.胞内菌感染。对于外毒素只有用抗毒素中和之,抗毒素只能中和未与细胞组织结合的游离毒素,已和细胞结合的毒素则不能被中和。胞外菌感染多为急性感染,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免疫机制一般以体液抗体的作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为主。化脓性细菌一旦被吞噬即被消灭,一般不会在吞噬细胞内繁殖。胞内感染则不同,多种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氏杆菌等,常常能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和其它宿主细胞内,甚至在细胞内生长繁殖并随吞噬细胞游走而播散,使感染成为慢性过程。
         
 中医认为夏秋季节(长夏)湿热交蒸,人体脾胃功能大多较为呆滞,内湿易于留困;若素禀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则脾胃更易受损,以致湿停聚,此时再感外来湿热病邪,就会引起湿热病。湿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夏末秋初(农历大暑~白露,公历7月下旬~9月上旬)气候炎热雨湿较多之时。发生在其他季节,有湿热表现的疾病虽然可以以湿温论治,但一般不称作湿温。湿温指的是夏秋季肠道感染病。

    湿温的临床特点:

  ①初起多湿重于热,呈卫气同病表现。初期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

  ②发病缓,病势缠绵,传变慢,病程长。

  ③虽一般具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的病理演变,但常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而稽留气分。出现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恶心呕吐等症候群;后期可有湿热化燥伤阴或湿盛伤阳两种不同转归。

  ④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发,多在夏秋(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西医相关病症:凡夏秋季节出现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消化系统感染病都属于湿温,例如伤寒、副伤寒、夏季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的部分类型,以及其它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均可归属于本病范围。

    根据湿温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与消化道感染综合征的病因、发病季节、症候群之比较,可知发病季节、症候群是完全一致的,推导其病因也相同,所以,湿热病邪就是引起消化道感染的那些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侵入消化道以后,引起侵袭性腹泻及其他消化道症状,并穿过粘膜进入腹腔淋巴组织,呈现出湿温综合征或者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湿温综合征与侵袭性消化道感染综合征是等同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21:3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1-20 13:33 编辑

    湿病:
    按照病因分为:外湿、内湿。
                 外湿:湿与风、寒、热相兼,风湿、寒湿、湿热(包括湿温、暑湿)。
                  内湿:由于脾肾阳虚、气虚引起的水(水气病)、湿、痰、饮。

        这是一大类病证。
3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08:03:1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21条【原文】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以上两条,虽同是外湿的表实证,但有所不同,本条是风湿郁于肌腠,其疼痛可呈游走性,病位较浅、有化热化燥倾向,故用麻杏苡甘汤辛凉轻剂;前条是寒湿着于肌肉,以身痛而重着为主,易损伤阳气,故宜麻黄加术汤辛温发散,应善为区别。
  
36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09:55: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9-2-17 22:43 编辑

        20条麻黄加术汤
        21条麻杏苡甘汤
        22条防己黄芪汤
        23条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方
        24条甘草附子汤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06:49:29 | 只看该作者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三方,同治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证,但主治证候,各有不同。如桂枝附子汤治风气偏胜,白术附子汤治湿气偏胜,甘草附子汤治风湿两胜。前二者仅是表阳虚,而后者则表里之阳俱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0:20 , Processed in 0.05446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