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9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8 17:4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哲医诚挚说明************
    以下发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这是哲医以前研习《脉经》的心得。需诚挚说明的是:发表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感谢在本论坛对哲医有所批评和帮助的各位同仁及老师,也是为了答谢“新用户”和“珍珠”、“古水流”等,而不是为了对脉象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各位同仁和老师阅此文后,若有兴趣,可收存,若您以为有用,哲医甚慰。若无兴趣,或认为无用,尚请勿责打扰。文中内容,若与近代脉书比较而言,有很大区别,甚至有冲突,但决非哲医臆造,皆出于研习考悟《脉经》所得,其研习考悟过程,碍于文字太多,恕哲医不能一一作答。深表歉意!!!!
     *************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诊的常用脉象,经历了一个逐渐规范的过程。历史表明,《脉经》以前,脉象名称很繁杂,多达数十种,一般没有严格的脉形规范。如浮、沉、大、小、滑涩、细、迟、疾、代、钩、盛、躁、喘、数、弦、濡、弱、轻、虚、实、长、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满等。《脉经》成书时期,经古代医家筛选,脉诊的常用脉象定为二十六种。即浮、沉、迟、数、滑、涩、长、短、洪、细、虚、实、弦、紧、缓、散、革、芤、微、濡、弱、伏、促、动、结、代。这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有一定的脉形规范,基本上可以概括对脉象变化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这是脉诊形成完整体系和独立学科的重要标志。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是沿用《脉经》流传下来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近两千年以来,后人对二十六种脉象虽有补充,但总的看,都未超过《脉经》的水平。因此,迄今为止,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仍以《脉经》为典则。
   《脉经》的记载表明,在脉诊形成独立学科的历史时期,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常用脉象只有二十六种。并且,每一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针对寸口脉相关方面的变化。这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基本上概括了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如脉体大小、长短、至数、脉位、脉形、脉律、脉势、流利程度、间歇次数或非窦性心律的脉形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及其相兼脉,可以概括错综复杂的脉象,能够满足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需要。
    然而,现已证实,古代医家筛选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其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未全部流传后世,其中,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有的已被误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适用范围和诊断作用受到很大影响。比如,革脉、动脉、代脉、散脉、微脉、缓脉等,这都是脉诊的常用脉象,但是,近代以来,这些脉象很少发挥作用,甚至很少有人再用这些脉象。究其原因,是后人没有领会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将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1,浮脉
    浮脉,古称“毛”脉,是临床最常用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它只反映脉位变化,以“脉位浅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属单因素脉象。其指感特征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据《脉经》记载,凡寸口脉在“一至七菽”之间,皆是浮脉。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浮脉,是将寸口部位“按之至骨”的实际深度划分为十五个层次,即十五菽。以中间三层为“中”,则一至七层之间为“浮”。这是非常准确的辨别方法。
    浮脉为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以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在浮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浮”相关的脉象,比如,濡脉、浮滑、浮数、浮缓等,因此,掌握浮脉的脉形规范及其辨别方法非常重要。
    近代脉书习惯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依据。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能辨别准确的脉位变化。若详细分辨浮脉的界限及其程度,应该使用“持脉轻重法”。
    《脉经》所说的“举”和“按”,是相对于脉体而言的,并不是靠“举”和“按”辨别浮脉,这是必须明确的问题。这是因为,举和按,是诊脉的基本手法,必须说清什么是举?什么是按?举和按是干什么用的?
     按“持脉轻重法”的操作规范,临诊时,触及脉体以后,再对脉体进行按压,称为“按”。经过按压以后,减轻按压的指力,回复刚触及脉体时的指力,称为“举”。所以,“举”和“按”是针对脉体而言的。否则,就不可能体会出“有余”和“不足”的指感特征。所谓“有余”和“不足”,是对脉体进行“举”和“按”体会出来的。因此,不能将“举”和“按”认为是对寸口部位的肌肉组织进行按压。由此说明,《脉经》虽然以“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解释浮脉的脉形,但是,《脉经》并不是用举和按的手法辨别脉位,而是用“持脉轻重法”。
     在诊疗实践中,凡是浮脉,都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只凭“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并不能辨别浮脉界限,也不能准确确定浮脉的程度,这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若将“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作为辨别浮脉的唯一方法,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用“持脉轻重法”,再结合“举之有余,按之不足”的指感特征,才是辨别浮脉的最好方法。
    2,沉脉
   沉脉,古称“石”脉,也是临床常用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沉脉与浮脉正相反,以脉位“深”在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沉脉是常用的纲领脉,属单因素脉象,既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也可与其他脉象相兼。在沉脉的基础上,再加有关因素,可以派生、衍化一系列与脉位“沉”相关的脉象,比如,弱脉、沉滑、沉数、沉迟等。
   用“持脉轻重法”辨别沉脉很简单,可参照浮脉的辨别方法。凡寸口脉在“十至十五菽之间”,都是沉脉。其中,第“十五菽”相当于“按之至骨”的程度,这是沉脉的最大限度。若超过这种限度,则是伏脉。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脉位变化可分四类:一是浮脉,二是不浮不沉之脉,三是沉脉,四是伏脉。这四种脉象,概括了全部的脉位变化。在诊疗实践中,脉位的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起来说不外乎这四种脉象。
    浮脉、沉脉、不浮不沉之脉和伏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比如浮脉:凡“一至七菽”之间的脉位变化皆是浮脉,但实际表现时的程度可有所不同。再如沉脉: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但“十菽以下”皆是沉脉,其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上四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脉位变化。
沉脉与浮脉的界限是不浮不沉之脉,即居中之脉。寸口脉在“七至九菽”之间,即是不浮不沉之脉。以此为界,七菽以上为浮脉,九菽以下为沉脉。按这种方法辨别浮脉和沉脉,都非常准确。
   3,数脉
   数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至数比正常快,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皆为数脉。其指感特征是“去来促急”,这是脉的“至数”达到“一息六至”或超过“一息六至”的指感特征。
   辨别数脉,只需测定脉的至数即可。只要掌握了正常脉的至数,辨别数脉并不难。一般认为,正常脉的至数是一息四、五至之间。这是辨别数脉的依据和界限。
  《脉经》说:“数脉,去来促急”。这是数脉的指下形状和指感特征,并不是数脉的具体指标。《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一息六七至”。这夹行小字是否为《脉经》原文无据可知,重要的是,这夹行小字可以反映数脉不是固定不变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和可容许的变化规范。即:凡一息六至或六至以上者,皆为数脉。所以,数脉有比较具体的指标,是很容易辨别的脉象。
   《内经》记载了正常脉的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由此可见,《内经》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至数,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历代以来,都是以一息四、五至为正常脉的至数。如《难经》说:“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所谓“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四至。所谓“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是说一呼一吸脉六至。这说明,《难经》以一呼一吸脉四至为平人脉的最低至数,以一呼一吸脉六至为适得病的病脉。一呼一吸四、五至之间,则是正常至数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明确了正常脉的至数和所容许的变化范围,就等于明确了数脉的构成条件。因此,数脉的具体指标很容易掌握。
    数脉是常用的纲领脉。不含至数变化以外的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但可以是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促脉就兼“数”的条件。并且,数脉常与其他不发生冲突的脉象相兼。比如,浮数、沉数、弦数、滑数、洪数、细数等。在与这些脉象相兼出现时,数脉的至数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
   4,迟脉
    迟脉与数脉正相反,是脉的至数不及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凡一息三至或不足三至者,都是迟脉。
    《脉经》说:“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这是将“呼吸三至”作为迟脉的基本条件,并用“去来极迟”表达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种表达方法专业性很强,但受“道家”演说影响很深,应予正确理解。所谓“呼吸三至,去来极迟”,意思是说,以呼吸三至为迟脉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凡不足三至者,皆为迟脉。这是引用道家学说的“极”字来表达迟脉的界限和脉形规范,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的形容词。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迟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由于古代医家以“呼吸定息”测定脉的至数,迟脉又是在至数减少的方向延伸,所以,迟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小;它只能再包括一呼一吸二至、一呼一吸一至或一呼一吸不足一至。从临床实践看,古代医家将迟脉的基本条件规定为“一息三至”,是比较合理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呼一吸三至以下的脉象,可用计时法测定脉的至数,便于掌握迟脉的变化程度。按计时法算,“一呼一吸三至”的脉象,约每分钟50次,与现代医学的“窦缓”接近。所以,凡每分钟50次或低于50次的心率,都是迟脉。这与中医理论并不相悖。
脉的至数变化虽然复杂,但总的说可分三类:一是正常脉象的至数,二是数脉,三是迟脉。这三种脉象,可以概括临床错综复杂的“至数”变化。
   5,洪脉
   洪脉,古称“钩”脉,亦称“大”脉,或称“洪大”脉。脉学史上,确定洪脉为常用脉名,经历了一个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脉经》以前,洪脉称“钩”脉。如《内经》所论季节脉的“钩 ”脉,其实就是洪脉。其基本特征是脉体“大”。所以,古文献常将“钩脉”称“大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所谓“大者”,即是“洪脉”。《素问.平人气象论》对六经之脉进行论述时说:“太阳脉至,洪大而长。”这是将“洪”与“大”合称“洪大”,属习惯性的称谓。由此说明,钩、大、洪、洪大,是同一种脉象,只是称谓不同。
   《脉经》规范和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用“洪”取代了其他称谓,此后,多数脉书都用“洪脉”之名,逐渐统一了洪脉的称谓。但在个别情况下,仍有沿用“洪大”之名的习惯。
    洪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大于正常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脉体“大”。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根据《脉经》“极”字的用法,可以充分说明:凡脉体大于正常即是洪脉。所谓“极大在指下”,并不是说“大”到极点才是洪脉,而是用“极”代表正常脉体,其实际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体“大”即是洪脉。这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表达方法,不能将“极”字理解为一般形容词。
寸口脉正常脉体的标准,是脉诊的重要依据和客观指标。临诊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脉象,都是由脉体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因此,必须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但是,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除《难经》和《脉经》外,历代脉书都没进行详细介绍,这对掌握脉诊技术极其不利。其实,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若不掌握寸口脉的正常标准,对任何脉象的辨别都很困难。因此,必须弄清寸口脉的正常标准,才能辨别错综复杂的脉象。
独取寸口脉法对寸口脉的正常标准作过规定,这些规定虽有一定的理想倾向,但作为实际操作时的重要依据,是不容忽视的。否则,既不能体现脉诊的基本原理,也无法对脉象的变化进行辨别。《难经》最早记载了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这是一个应该充分挖掘的问题。如:
《难经》对“五部”的划分,是将“初持脉”到“按之至骨”的深度五等分,每一等分是一部。每部再分三个层次,合十五个层次。每三个层次即一部。由此可知,若寸口脉的脉体大于三个层次,则超出“五部”规定的界限。因此,从理论上说,寸口脉脉体的正常标准,就是不大于每一部所规定的界限。显然,这是一种带有理想倾向的规定,但是,对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确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初学者,按“五部”的理论掌握正常脉体的标准,堪为入门捷径。
从《脉经》以后,对洪脉有一些不恰当的解释,主要是概念不清,其次是掺杂了一些过分的夸张、形容或比喻,使洪脉的脉形规范复杂化了。比如《沈氏尊生书》说:“浮而有力为洪”,这种说法就是概念不清,混淆了洪脉的构成条件和实际意义。其实,洪脉不是诊察脉位变化的脉象,并不包括“浮”和“有力”的条件,它只反映脉体“大”。所谓“浮而有力”,实际是浮脉的相兼脉,即浮脉再兼有力。这是不能混淆的。再如《崔氏脉诀》说洪脉是:“大而力健”,这也是两种脉象相兼。其他如,《诊家枢要》说洪脉是:“大而实也”,《洄溪脉学》说洪脉是:“既大且数也。”这些说法,都违背了洪脉实际意义。从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来说,洪脉只是脉体“大”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洪脉与其他脉象相兼,则是相兼脉,而不说是洪脉。这是有一定区别的。
脉体的变化分三类:一是正常脉体;二是大于正常的脉体,即洪脉;三是小于正常的脉体,即细脉。临诊时,对脉体大小的诊察,不外乎这三种脉象。
6,细脉
细脉与洪脉正相反,以小于正常脉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细脉和洪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都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因此,洪、细二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
细脉之名出现较早。在古脉法时期就有细脉的记载。如《内经》说:“察九候,独大者病,独小者病”。所谓“小”脉,其实就是细脉。《内经》对细脉的记载很多,如“大则病进,细则气少”、“有脉俱沉细者,少阴阙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诸细而沉者皆在阴”等。这说明,在古脉法时期,“小脉”和“细脉”是同一种脉象,“小”脉可称“细”脉,“细”脉也称“小”脉,有时还将“细”和“小”合称,即“细小”脉。《脉经》规范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细脉”和“小脉”合并,通称“细”脉。所以,从《脉经》以后,一般都用“细脉”的名称,而不再称“小”脉或“细小”脉。
《脉经》说:“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这种表达方法,既巧妙,又专业,寓意深刻,语言艺术很高,耐人寻味。若不结合表达方法的特点和专业特点,则很难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深刻理解《脉经》的表达方法,并结合脉诊的专业特点,正确理解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小大于微”,涉及微脉,所以,必须结合《脉经》对微脉的论述,才能弄清细脉的脉形规范。《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可以看出,《脉经》论述细脉涉及微脉,论述微脉又涉及细脉,这种表达方法非常隐晦,是通过微脉的解释表达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小大于微”的意思是说,细脉的构成条件应该和微脉相比较。因此,若深入研究细脉的脉形规范,必须将细脉和微脉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微脉包括“极细”的条件。所谓“极细”,包含着细脉的脉形规范。只要弄清“极细”的寓意,就等于弄清了细脉的脉形规范。“极细”的意思是说,以“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正常脉体,凡比正常脉体“细”的脉象,即是细脉。这里的“极”字,与洪脉“极大在指下”的“极”字是同一内涵。都是代表正常脉的本体。这说明,“细脉”的实质,是脉体小于正常,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所谓“常有,但细耳”,是与微脉的“或欲绝,若有若无”相对而言的。“但细耳”三个字可以充分说明,细脉只是脉体“细”,不含别的。
有些脉书没领会《脉经》的表达方法,误解了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对细脉的解释有些不恰当,甚至混淆了“细脉”和“微脉”的构成条件。如《诊家枢要》说:“细,微渺也,指下寻之,往来微细如线。”《外科精义》说:“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蜘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这一类解释,根本不能说明细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而是在误解的基础上七拼八凑,纯属纸上谈兵。在诊疗实践中,“微细如线”、“萦萦如蜘蛛丝”的脉象,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寸口脉的搏动非常微弱,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细”到“蜘蛛丝”的程度。所以,这些说法纯属自欺欺人,必须澄清。
细脉是纲领脉之一,它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单因素脉象,又可作为其他脉象的构成条件。比如,濡脉、微脉等,都含脉“细”的条件。细脉还可与其他脉象构成相兼脉,比如,细数、弦细、浮细、沉细等。
7,滑脉
滑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若脉的流利程度较正常更流利,即是滑脉。
脉的流利程度分三种:一是正常的流利程度。二是较正常更流利的程度,即滑脉。三是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即涩脉。其中,正常的流利程度,是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滑脉和涩脉,则是脉的流利程度发生了变化。
脉的流利程度,是由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表现出来的。若血行滑利,超过正常的流利程度,则为滑脉。若血行艰涩,流利程度不及正常,则为涩脉。但是,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状况,必须通过脉的“体状”或脉的频率等方面的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滑脉和涩脉脉形的解释,必须结合相关方面的变化。然而,滑脉和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通过相关方面的变化体察脉的流利程度,而不是单纯辨别其他方面的变化。这是必须说清的问题。
历代脉书对滑脉脉形的解释很不一致,最经典性的解释是《脉经》。如《脉经》说:“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这是《脉经》对滑脉的解释,比较客观的反映了滑脉的脉形规范。在《脉经》以前,虽有大量文献记载并描述了滑脉的脉形,但主要是比喻和形容的表达方法,如:“漉漉如欲脱”、“如珠走盘”、“如荷露”、“如滚珠”等,这些比喻或形容,虽然反映了滑脉的脉形,但未能说明滑脉是针对哪方面进行诊察。所以,《脉经》指出滑脉是“流利展转”,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流利展转”,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滑利”,超过了正常的流利程度。所以,明确滑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指出:“滑与数相类”。愈是相似或相类,愈不能相混,因此,应将滑脉与数脉相辨别。其区别是:数脉诊察脉的至数,滑脉诊察脉的流利程度。数脉的成因是心脏搏动比正常快,不含其他因素。滑脉的成因是脉管内的气血运行比正常的流利程度更流利,这并不完全取决于心脏的搏动次数,而是由很多方面决定的。所以,滑脉与数脉有一定区别,不能混淆,这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滑脉是纲领性脉象之一。它可以与其他脉象相兼,比如,脉浮滑、脉弦滑、脉滑数等。历代脉书多是以滑脉与某脉相兼的形式论述脉象,而不说某脉以脉滑为构成条件,这是由于滑脉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而其他脉象不以脉的流利程度为构成条件。
8,涩脉
涩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来艰涩为基本特征,反映脉的流利程度较差,与滑脉正相反。涩脉是流利程度较差的一类脉象,以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为构成条件。
从理论上说,涩脉只是流利程度差,不含除此之外的其他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时,涩脉的流利程度,与脉的“体状”条件有很大关系,只能出现在“体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若气血充实、脉道充盈、血行流利,则不可能表现为涩脉。所以,历代脉书对涩脉脉形的解释,往往用一些辅助性的说解,借以阐明涩脉实际表现时的形象。然而,这些辅助性说解,很容易混淆涩脉的脉形规范,甚至混淆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因此,应该明确涩脉是诊察脉的流利程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脉经》说:“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这里涉及“细、迟、往来难、散、以及“一止复来”等许多条件。表面看来,这些条件都是涩脉的构成条件。其实并非如此。应该分清涩脉的必备条件和辅助性说解。以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这才是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细而迟”、“散”、“一止复来”等,都是对涩脉脉形的辅助性说解,“往来难”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这是应该弄清的问题。所谓“往来难”,是流利程度较差的表现,这是涩脉最基本的构成条件。
《脉经》以后,很多脉书没正确理解《脉经》对涩脉的解释,结果,歪曲了涩脉的实际意义。比如,《脉诀》说涩脉是“无力缓涩”;《寿世保元》说:“迟而无力为涩。”这些说法,都不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迟而无力”,质言之,是脉的至数和力度不及正常,并不能反映脉的流利程度,故非涩脉。所谓“无力缓涩”,质言之,是三种脉象相兼,并不能说明涩脉是什么。这一类说法,都未明确涩脉是针对脉的哪一个方面进行诊察,说到底是混淆了涩脉的实际意义。
对涩脉阐释最确切而无弊端的,首推唐代王冰。其曰:“涩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脉诀刊误》对涩脉的论述也比较确切,其曰:“脉来蹇涩,细而迟,不能流利圆滑。”这些说法,在文字上虽有不同,其基本性质是一致的,都能反映出涩脉是针对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
《千金方》说涩脉“或如数”,这种说法,若与《脉经》的解释结合起来,最能反映涩脉的实际意义。所谓“或如数”,意思是说,脉的形象与数脉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数脉。数脉是脉的至数加快,心脏搏动次数增加。而“或如数”则是心脏的房、室颤动。这种情况下,虽有脉“数”的指感,但血行并不快,反而排血量减少,血行无力,血行艰涩,导致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故为涩脉。这说明,《千金方》作者孙思邈,能在“房、室颤动”脉显“数”象的基础上体察血行艰涩,无愧诊脉高手、一代医圣。这种史实说明,涩脉的实际意义,只是对脉的流利程度进行诊察。
涩脉也是常用的纲领脉之一。它与滑脉具有同等重要的诊断作用,但因操作技术较难掌握,往往影响对涩脉的辨别。必须明确,涩脉是单因素脉象,只反映脉的流利程度不及正常,既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不是必须具备因辅助性解释所涉及的条件才能构成涩脉。简单说,只要脉的流利程度较差,达不到正常的流利程度,即是涩脉。
9,长脉
长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长”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超过本位。
10,短脉
短脉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短”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寸、尺两端不及本位。
长脉和短脉的构成条件非常简单,所以,辨别长脉和短脉并不难。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脉书认为,《脉经》没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甚至认为,这是《脉经》的错误。其实,《脉经》只是没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并不是不将长短二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是因为,按脉诊的基本原理,寸口脉的长短有明确规定,即“一寸九分”为界。从理论上说,超过“一寸九分”,则为长脉。达不到“一寸九分”,则为短脉。在“一寸九分”之间,则为正常。但实际操作时,可按这种规定灵活掌握。所以,《脉经》没再单独论述长短二脉的脉形规范。《脉经》只是论述了二十四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再加长短二脉,合为二十六种。所以,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是二十六种。有的脉书在二十六种脉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种,实际上,并没超出二十六种脉象概括的范围,总的看,意义不大,甚至画蛇添足。
11,弦脉
弦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故以脉体张力增强为构成条件。其指感特征是按之如弓弦状。
古文献很早就记载了弦脉的脉形。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这种脉象即是弦脉。所谓“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是弦脉而有胃气的表现,故为平人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还记载了“弦脉”最“弦”的程度,即:“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这是胃气已绝的弦脉。可以看出,《内经》对正常弦脉和弦脉最“弦”的程度,都是用形容和比喻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法,虽然刻画了弦脉的脉形和不同程度,但没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那么,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呢?《脉经》可以说明这一点。如《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所谓“如弓弦状”,是沿用了《内经》的传统说法,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弦脉在实际表现时,如“弓弦”之状。其中,“举之无有”,最能说明弦脉是对针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这是“持脉轻重法”的“举按”手法。其操作方法是:临临时,先用相应的指力触及脉体,确定脉居何部,然后,再对脉体进行“举之”和“按之”的诊察,以体察更详细的脉象变化。所谓“举之无有”,意思是说,触及脉体以后,若举指,其脉不随手而起,故曰“无有”。这是脉体张力增强的表现。所谓“有”,是能不能触及脉体,若举指而脉不随手而起,则为“无有”。所谓“按之如弓弦状”,是对脉体进行按压而呈现“如弓弦状”的脉形。这一举一按,都是诊触到脉体以后的手法。根据一举一按的指感特征可以充分说明,弦脉的脉形是脉体张力表现出来的,其实质是脉的张力增强。由此说明,弦脉是针对脉的张力进行诊察。这是脉诊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有些脉书没理解《脉经》的“举”和“按”,认为《脉经》说弦脉“举之无有”是错误的说法。比如,《脉确》说:“《脉经》谓弦脉‘举之无有’,按疟脉有浮弦者,未尝举之无有也……即《脉经》伤寒条中亦有阳明中风脉浮弦之语,则谓弦脉‘举之无有’,疑其误也。”其实,这是《脉确》作者没掌握弦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所谓“脉有浮弦者”,是浮脉与弦脉相兼,并不是说弦脉包括“浮”的条件,根本不能将“弦脉兼浮”的脉象与“举之无有”相提并论。《脉经》所说“举之无有”,与脉位无关,而是对脉体进行诊察的指感特征。在诊疗实践中,弦脉并不受脉位限制,脉浮弦或脉沉弦都是常见脉象。弦脉无论在“浮”位还是在“沉”位,都有“举之无有”的指感特征。所谓“举之无有”,并不是说弦脉不能见于“浮位”。但是,必须使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说明这一点。
弦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是正常的季节脉,也可以是正常的体质脉,还可以是主病的脉象,并且还是肝脏的本脉。对弦脉来说,变化的程度非常重要。弦脉主平、主病、主死,主要取决于脉弦的程度。因此,应该在明确弦脉是针对脉体张力的基础上,认真辨别弦脉的程度。
12,紧脉
紧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只反映脉体“紧张”或“拘急”的程度,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其指感特征是“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
《内经》对紧脉的记载不多。但在《伤寒杂病论》,紧脉倍受重视。它是“外感伤寒表实证”的纲领性脉象。从《脉经》起,紧脉被确定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这说明,紧脉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了紧脉的诊断作用和实用价值。
《素问.五脏生成篇》有这样一种记载:“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所言“青脉之至”,很可能就是紧脉。“长而左右弹”,则是紧脉的指感特征。但是,《内经》并没明确这一点。《内经》虽有紧脉之名,但没记载紧脉的脉形规范。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盛而紧曰胀”。《素问.示从容论》说:“切脉浮大而紧”。《灵枢.禁服论》说:“紧为痛痹”。这些记载,既没说明紧脉的脉形规范,也没说明紧脉是对针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在《伤寒杂病论》,紧脉不仅多见,而且非常重要。伤寒“脉浮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辨证依据,对伤寒表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意义。如《伤寒论》说:“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证提纲,以紧脉为表实证的纲领脉象。《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有紧脉的记载,并且论述了紧脉的脉形。如《伤寒论.辨脉法》说:“紧脉者,如转索无常也。”《金匮要略》说:“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这说明,“如转索无常”,是《伤寒杂病论》对紧脉脉形的解释。但是,《伤寒杂病论》也没说明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脉经》将紧脉列为常用脉象,提出了另外一种说法:“紧脉,数如切绳状。”这种解释,既表达了紧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又说明了紧脉是对脉的哪个方面进行诊察。
所谓“数”,并不是代表至数变化的“数脉”,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行征。对此,必须结合历史和脉诊的特点,才能理解。古汉语中的“数”字,有“急”的含义。在脉法中,数、急、紧、促四个字,不仅有一般文字含义,还有脉法的特定含意。其中,“急”曾是一种脉名,即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紧”也是一种脉名,其实质是脉体“紧张”。《脉经》制定二十六种脉象时,将“急脉”与“紧脉”合并,统称“紧脉”,而不再用“急脉”的称谓。所以,从《脉经》以后,很少再用“急脉”。由此说明,紧、数、促,急四个字,既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也可用来表达脉形规范。比如,《脉经》说数脉的脉形是“去来促急”,其中,“促”和“急”,都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数脉在实际表现时的指感特征。《脉经》说紧脉的脉形是“数如切绳状”,其中, “数”字并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名,而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指感特征。这种表达方法,很容易导致误解,必须辨明基本含义,不能互相混淆。由此说明,“数如切绳状”的“数”字,并不是脉的至数加快,其含义是“急”,即脉体“拘急”的表现。也就是说,紧脉即是脉体“拘急”的表现,故如“切绳状”。所谓“切绳状”,更不是至数加快的表现,而是脉体绷紧拘急的指感特征。《医宗必读》分析这个问题时说:“数与紧皆急也,脉数以六至得名,而紧则不必六至,惟弦急而左右弹状如切绳也。”这种分析是非常确切的,说明紧脉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反映脉体拘急的程度。这是对脉象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紧脉是脉体“紧张”或“拘急”的表现,所以,紧脉只要一出现就是病脉,并且多主寒、主痛。若脉浮而紧,多为外感伤寒之表证。若脉沉而紧,多为里寒证。一些剧痛之症,导致脉体紧张或拘急,也可见紧脉。
13,缓脉
缓脉与紧脉正相反,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为构成条件,其实质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属单因素脉象。缓脉的实际意义,是对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柔软”、“舒缓”或“缓纵”。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主要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方面条件构成的,实际上,这是正常脉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缓脉的脉形。
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缓脉的解释确有失误。所以,后世脉书虽以《脉经》为依据解释缓脉的脉形,但并没体现缓脉的实际意义。由此导致,在理论上所说的缓脉,与其实际应用相脱节。因此,应该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否则,缓脉就失去了真正的诊断作用。
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可以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脉名,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性质正相反。《脉经》为制定脉名脉形的规范,将急脉和紧脉合并,不再用急脉之名,所以,在《脉经》成书时期,缓脉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比如,《伤寒杂病论》以缓脉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以紧脉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其中,缓脉与紧脉即互相对应。这也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是与紧脉相对应的脉象。若脉体“紧张”或“拘急”,则是紧脉。若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则是缓脉。这是互相对应的。
《脉经》对缓脉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的指感特征和辨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的指感特征,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相鉴别。《脉经》唯恐后人将迟脉与缓脉相混淆,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对“缓脉”与“迟脉”,必须严格区别,否则,将会误诊误治,甚至造成严重后果。这说明,古代医家绝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也会有“迟”的指感特征,但缓脉的实际意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故应与迟脉相鉴别。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与其说细脉“小大于微”是同一道理,都是用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形规范,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人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说缓脉的“至数”比“迟脉”稍快。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14,散脉
散脉是单因素脉象,其构成条件是脉体散漫,主要反映脉体散漫的程度。其实际意义是诊察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和互相融合的程度。其指感特征是脉体散漫、脉形宽泛或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
近代以来,散脉的诊断作用越来越小,几乎被闲置一旁。按一般常理,《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将前人诸多的脉象都含英撷华,实用价值都很大,其诊断作用应该越来越显著,不应该出现被“闲置一旁”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后人没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因此,应该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再挖掘出来。
在近代脉书中,散脉是“浮散无根”之脉。若以“浮散无根”为散脉,则散脉是元气离散的表现,而且是气血耗败、脏腑之气将绝的征象。这种散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其实,作为常用脉象之一的散脉,并不是以“浮散无根”为主要条件,也不是只能见于危重病证。
脉学的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前,散脉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常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并且非常广泛。既可见于危重病证,也可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心脉搏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已。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软而散者,当病食痹。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软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所谓“搏坚而长”,是脉来长而搏指坚硬。“软而散”,是与“长而搏指坚硬”相反的脉象,即散脉的表现。“消环自已”,是疾病向愈。显然,《内经》的散脉,既可以是病脉,也可以是疾病向愈的脉象,并且,其主病在轻有重,诊断作用非常广泛。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这里所说的“散”,是正常脉的构成条件。显然,《内经》的散脉并不单纯是主病的脉象,也可以是常脉。《难经》也有类似记载:“心肺俱浮,何以别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这是将“浮而大散”作为正常心脉的脉形,其中的散脉,是正常心脉脉形的构成条件之一。这些史实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散脉,并不都是主病的脉象,也不都是“浮散无根”之脉,而是代表脉体散漫的不同程度。因此,应该充分理解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说:“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后世脉书所说的散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没完全继承下来。《脉经》是分别对生理性散脉和病理性散脉进行论述,并且兼顾了散脉的各种不同程度。所以,《脉经》所说的散脉,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主病有轻有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所谓“大而散”,是脉体大而客观上表现出来的“散漫”之象,故可以是生理性的散脉。所谓“气实血虚”,是病理性散脉的成因。古代医家认为,病理性散脉是“气实血虚”所致。所谓“有表无里”,是散脉最“散”的程度,这是脉体过度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的表现。也就是说,因脉体“大”而表现出来的脉体散漫,乃至散脉最“散”的程度,都是散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表”与“里”,是中医常用的代名词。“表”,指脉体周围的组织;“里”,指脉体。若脉体散漫、脉形过度宽泛、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则不能体察出圆敛的脉体,故称“有表无里”。所谓“有表”,是只能触摸到脉体周围的组织,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所谓“无里”,是不能触摸到圆敛的脉体。由此可知,散脉主要是对脉体“散漫”或“宽泛”的程度进行诊察,其最“散”的程度即是脉体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模糊不清。这是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正如清代医家周学海对散脉解释:“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
《脉经》以后,对散脉的解释有很多不恰当说法,将散脉说得玄而又玄,让后世学者无可适从,无法掌握散脉的辨别方法。如柳贯说散脉:“无统计,无约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根据脉理分析,“至数不齐”是节律失常,与脉体的散漫程度无关,故不应列入散脉的构成条件。“来多去少”,“去多来少”以及“杨花散漫”之说,更是离题太远,这是因为,散脉并不是诊察脉的至数。再如《医述》说:“散有二义,一有渐无之义,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色殆之候。”陈士铎说:“散脉即解索之兆,乃欲留而不能留,欲存而不能存也。”这一类说法,不仅语意不清,而且大言欺人,与散脉的实际意义相悖。若以这一类说法解释散脉,则违背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且,按这种解释辨别散脉,根本无法操作。因此,必须将散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散脉的诊断作用。
15,芤脉
芤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其脉形比较复杂。它综合了“浮、大、软、中央空、两边实”等多种构成条件,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基本特征。其实质,是大量耗伤阴血,脉管血量不足,脉管收缩与失血量尚不协调的特殊脉形。因此,在诊疗实践中,芤脉的出现率不高,往往是一过性的脉象。但是,由于《脉经》对芤脉的解释比较清楚,后世医家对芤脉的理解比较确切,很多诊脉高手都能辨别这种脉象。近代以来,对芤脉主病的记载和报道并不少。这说明,只有弄清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芤脉之名出现较晚,《内经》没记载芤脉,其最早的记载见于《伤寒杂病论》。如:“弦则为减,大则为芤”、以及“脉浮而紧,按之不芤”等。但是,《伤寒杂病论》不是脉诊专书,对芤脉脉形记载不详。《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说:“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这一段描述的脉形,很可能是芤脉。所谓“下无根”,是芤脉兼见“无根”之象。其脉形“浮取虚、按之无力、如葱叶、下无根”,表明肺气已绝,这是芤脉达到一定程度的脉形,并不是芤脉的脉形规范。明确解释芤脉脉形规范的是《脉经》,所以,从《脉经》以后,对芤脉的解释都以《脉经》为依据。
《脉经》说:“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种解释,概括了芤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形神兼备,完整无缺,很容易理解。所以,《脉经》以后,诸家之说均从此出。如:《千金翼方》说:“按之无,举之来,两旁实而中央空,名曰芤。”《活人书》说:“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李东垣说:“芤音抠,诀云按之即无,举之即有,两边实,中央空者,名曰芤。”《外科精义》说:“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这些说法大致相同,都能反映芤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这说明,芤脉的基本特征是“按之中央空、软,两边实”,其实际意义是诊察因伤失津血而脉管收缩的变化程度。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脉象,一般来说都是常见脉象,但芤脉并不常见。这说明,《脉经》将芤脉列为二十六种脉象,有一定原因。这是因为,芤脉的诊断作用可以反映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并且,掌握芤脉的脉形规范,对辨别其他脉象有一定帮助。比如,古代医家论述革脉的脉形及其诊断意义,就与芤脉有一定关系。若不结合芤脉,则很难理解革脉的实际意义。由此说明,脉诊筛选确定的二十六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代表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每一种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都挖掘出来,才能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
历史表明,从《脉经》以后,历代医家皆以“中央空软,两边实”为芤脉的基本特征,基本上没争议。因此,对芤脉主病的认识比较一致。比如,失血者出现芤脉,表明血管收缩与失血量不协调。失血量过大,血管“空”,血管应随之而收缩。若机体失血性调节功能较好,则血管收缩与出血量相适应。若迟迟不见适应性的血管收缩,表明失血性调节机能已差。这是古代医家根据脉象变化对机体机能状态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诊疗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说明,芤脉虽不是临床常见脉象,但是,它关系着其他脉象,并且,它反映了一种对脉象和病证进行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对人体机能的分析,对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忽视芤脉的脉形规范和诊断意义。
16,伏脉
伏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脉位沉潜,不含其他因素。它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性质截然不同。沉脉可以是正常脉象,但伏脉绝没常脉之说。伏脉的构成条件是:脉位沉潜,超过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按“五部”理论说,沉脉在“十五菽”以上,伏脉在“十五菽”以下。按脉象的变化程度说,沉脉最“沉”的程度是“按之至骨”,伏脉最伏的程度是“著骨乃得”。按辨别方法说,沉脉可用常规指力辨别,伏脉必须“极重指按之”。这说明,伏脉与沉脉,有严格界限。
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从“初持脉”至“按之至骨”的深度,依次为肺部、心部、脾部、肝部、肾部,合为“五部”。这是正常脉位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其中,脾部居中位,为不浮不沉之脉。中部以上,是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中部以下至“按之至骨”的深度,是沉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若脉位超过“按之至骨”的程度,即是伏脉。所以,沉脉无论程度如何,都在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既可为常脉,也可为病脉。伏脉则不然,它只要出现,就是异常脉象。因此,必须掌握沉脉与伏脉的界限,绝不能混淆。
《脉经》说:“伏脉,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这是《脉经》对伏脉的解释。这种解释,专业性很强。必须结合“持脉轻重法”,才能说明伏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才能理解什么是“极重指”,才能对伏脉进行辨别。若不说清这些问题,就不能分辨“沉脉”与“伏脉”的界限。
所谓“极重指按之”,是“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根据脉诊的基本原理,必须用“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才能体现伏脉的脉形规范和辨别方法。如:肺部脉在一至三菽之间,诊肺部脉的相应指力为“三菽之重”。心部脉在四至六菽之间,诊心部脉的相应指力为“六菽之重”。依此类推,对“五部”之脉的诊察都有相应的指力。这是常规操作的指力。所谓“极重指按之”,是超常规操作的指力。用“极重指”触及的脉体,即是伏脉。也就是说,诊“伏脉”必须用超常规的指力。
需要说明的是,《脉经》所说的伏脉,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有程度上的不同。“著骨乃得”是伏脉最“伏”的程度。除“著骨乃得”的伏脉之外,“五部”之脉都有“脉伏”的现象。比如,肺部脉伏、心部脉伏、脾部脉伏、肝部脉伏等。可惜的是,由于《难经》和《脉经》没将“持脉轻重法”介绍清楚,后世医家没重视“持脉轻重法”,使“五部”之脉伏的理论和实践没沿续下来。然而,从《难经》和《脉经》的记载看,古代医家非常重视这一点。所谓“伏匿”,指阴阳更相乘、更相伏的反常现象。若阴部见阳脉为阳乘阴。若阳部见阴脉为阴乘阳。若脉居阴部见阳脉,又时现沉涩而短,为阳中伏阴。若脉居阳部见阴脉,又时现浮滑而长,为阴中伏阳,此即脉的伏匿现象,这是古代医家对脉象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方法。但是,基本上失传了。
以上说明,虽然伏脉与沉脉是同一类脉象,但二者之间有严格界限。必须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才能充分发挥伏脉的诊断作用。另需说明一点,若不辨明沉脉与伏脉的界限和相互关系,就不能弄清革脉的实际意义。
17,革脉
近代脉书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总的来说都理解错了。因此,近代所说的革脉,基本上已经没用。虽然中医学的各种教材都有革脉之名,但是,几乎没人见过革脉,也没人能将革脉用于临床实践。这是因为,中医教材对革脉的解释都错了。
脉学史上,对革脉有很多争议,其争议沿续了一千多年,这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若对《脉经》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证实,这个千古之谜,是《脉经》留下的伏笔。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没有弄清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近代脉书以“按之如鼓皮”为革脉,其实是误解了《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
《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只有革脉,没有牢脉,这是许多人不理解的。《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  “《千金翼》以革为牢”。这是导致革脉有争议的主要原因。《脉经》以后,脉学专书不下数百种,但对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以及《脉经》“有革无牢”和《千金翼》“以革为牢”等问题,都没说清。其实,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这些问题都可以说清。
在古文言中,“革”也读作“亟”,是“急”的意思。另一种含义是“变革”,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如《礼.檀弓》曰:“夫子之疾革矣。”意思是说,夫子的病发生了变化。“革”字这种含义,可以反映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即事物的变化和转变。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医学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脉诊是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古代医家对脉象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哲学思想为指导。因此,古代医家诊脉,特别重视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并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这是“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的历史渊源。
“革”字被引进脉诊领域,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所谓“切脉动静”,是诊察脉象的“动”与“静”。在正常脉的基础上,若未发生变化,称为 “静”;若发生变化,称为“动”。这说明,脉象的“动”与“静”,即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所谓“浑浑革至如涌泉”,是“革”脉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由“浑浑”的脉象变为“如涌泉”的脉象,故称“革”至“如涌泉”。所谓“革至”,是由某种脉象变为另一种脉象的意思。由此说明,从“革”脉的最早出处来看,“革”脉指的是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革脉最根本的实际意义。
《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一致,只是文字不同。如《伤寒论.辨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这段经文,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脉理,二是病理。将脉理和病理有机结合,是张仲景的一贯特点。所以,不可认为这段经文就是革脉的定义,更不能认为这是论述革脉的构成条件,它只是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    “革”。比如,“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大则为芤、芤则为虚”等,这是对脉象的变化及其主病的性质进行分析,并不是说这是革脉的构成条件。再如,“妇人半产漏下、男子亡血失精”,属于“精血耗伤”的病证。这类病证如果见大脉,必然是大而“空软”,故曰:大则为芤。这类病证如果见弦脉,与大脉比较而言,脉体必然“小”于大脉,故曰:弦则为减。弦脉主寒证,故曰: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和“减则为寒”的意思是说,这类病证如果见芤脉,则为虚证。如果见弦脉,脉体减小,则为寒证。显然,从《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来看,也是将脉象的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故曰:寒虚相搏,此名为“革”。这是用举例的方式表达革脉的实际意义。这说明,《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
后人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是将“芤”脉和“弦”脉作为    “革”脉的构成条件。于是,产生了“芤弦相合”即是“革”脉的错误说法。因此,有的脉书认为,芤脉和弦脉合起来即是革脉。还有的脉书认为,《脉经》对革脉的解释错了,因为《脉经》没有“芤弦相合”的脉象。实际上,芤脉和弦脉,根本不能合在一起,更不能合起来构成另一种脉象。这是因为,弦脉是脉的张力增加,脉体相对较小,芤脉有“空软”的条件,脉体相对较大,这两种脉象有互相矛盾的因素。因此,以“芤弦相合”为革脉,这种脉形在脉理上说不通,不切合实际。
《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另有夹行小字说:“《千金翼》以革为牢”。革脉与牢脉的争议,由此开始。但是,为何《脉经》有革脉没牢脉?为何《千金翼》以革为牢?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这是脉学史上的千古之谜。破解这个千古之谜,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诊脉方法,充分发挥脉诊的诊断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史表明,《脉经》作者王叔和,曾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并且,仲景之书经王叔和整理编次才流传后世。因此,王叔和不可能不知道《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但是,《脉经》又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从文字看,这与《伤寒杂病论》的解释完全不同。所以,两家之说的异同,是挖掘“革脉”实际意义的突破口。
若对《脉经》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脉经》对革脉的解释,与《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完全一致,都是以脉象的变化和转变为革脉。这三部经典文献,对革脉的解释所用文字虽不同,但其实际意义是一样的。比如,《脉经》说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涉及沉、伏、实、大、长、微、弦等七种脉名。“有似”二字,是举例说明的意思。《脉经》是通过两组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其中,沉脉和伏脉,是同一类脉象,但有严格界限,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变。若沉脉持续下“沉”,超过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变为伏脉。若伏脉上“浮”,超出伏脉的界限,可变为沉脉。这种变化和转变,即是“革”脉。这说明,所谓“有似沉伏”,是用沉脉和伏脉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并不是将“沉伏”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
所谓“实大而长微弦”,实际是两个脉象。“实”,是实脉。“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的正常脉。这两种脉象也可以互相转变。所谓实脉,在《脉经》以前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有力皆为“实”。但是,《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特定的构成条件是:“大而长微强,隐指幅幅然。”其中,“隐指幅幅然”,是对“大而长微强”的形容和比喻。“大而长微强”,是实脉的基本脉形。由此可知,所谓“实大而长微弦”,是将“大而长微强”和“大而长微弦”互相比较,这是举例说明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这是因为,“大而长微强”是实脉,是病理性脉象。“大而长微弦”是正常脉,是体质强壮的脉象。虽然一字之变,但脉象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两种脉象比较接近,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变。显然,《脉经》是举了两个实例来解释革脉,并不是将所举实例的脉名作为革脉的构成条件。可惜的是,后人没发现这一点,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宋、元时期,陈言、滑伯仁等著名医家,提出了革脉“按之如鼓皮”的说法。鉴于这些名医的影响,这种错误说法沿传至今。据考证,“按之如鼓皮”的说法,有两种依据:一是误解了《伤寒杂病论》对革脉的解释,误认为《伤寒杂病论》是以“芤脉”和“弦脉”为革脉的构成条件,故以“芤弦相合”为革脉,并用“鼓皮”比喻“芤弦相合”的脉形。二是误认为“革”字有“皮革”的意思,由“皮革”联想到“鼓皮”,将脉象与“皮革”扯在一起,遂将革脉说成是“按如按鼓皮”的脉形。如《濒湖脉学》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这是将以上两种错误说法掺合在一起了。这样以来,革脉的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于是,人们在诊疗实践中,可以辨别弦脉,也可以辨别芤脉,但无法辨别“芤弦相合”的脉形,也诊察不到“按之如鼓皮”的脉象。因此,革脉几乎闲置起来,很少有人用它,人们也不会用它,几近失去意义。
以上说明,革脉是一个被埋没了一千多年的脉象。现在,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对革脉的很多争议都可迎刃而解。比如,《脉经》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因为,牢脉与革脉正相反,“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哲学原理。再如,为何革脉的应用越来越少,是因为后人将革脉的实际意义理解错了。所谓“《千金翼》以革为牢”,并非《脉经》原文。这是因为,《脉经》是晋代之书,《千金翼》是唐代之书,晋代的《脉经》不可能引录唐代《千金翼》的内容。毫无疑问,这是后人校注《脉经》时附加的内容。
还应说明的是,在疾病过程中,对脉象的变化和转变进行诊察和分析,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该特别重视革脉的临床意义,它代表着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18,动脉
动脉是单因素脉象,其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这是对脉诊经典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大量文献资料表明,这种结论是正确的。由于古文献的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在《脉经》以后逐渐被埋没了。
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以后的脉书,只重视对动脉脉形的解释,却忽视了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辨别方法,一般是根据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对号入座”。对得上就是动脉,对不上就不是动脉。实际上,这种辨别方法太死板、太机械。况且,从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释看,都是将“脉形”和“成因”合在一起论述。所以,按经典文献记载的脉形辨别动脉,确有一定困难。因此,动脉成为极少见的脉象。
《伤寒杂病论》说:“若数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脉经》说:“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这是经典文献对动脉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包括动脉的脉形,也包括动脉的成因,还包括动脉与窦性心律脉形的区别,是多方面合在一起进行解释。若对这种解释深入考证和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动脉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这才是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对动脉的考证和分析过程,《脉法精粹》有详细介绍,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动脉是唯一一个对非窦性心律脉形进行诊察的脉象。所以,必须弄清动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脉诊才能完善。否则,脉诊对非窦性心律脉形的诊察,将永远存在缺陷。另外,由于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比较复杂,其辨别方法可灵活掌握。如《脉经》说:“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从寸口至关,关至尺,三部之位,处处动摇各异不同,其人病仲夏得之此脉,桃花落而死。”这里介绍的脉形,即是动脉。这说明,在诊疗实践中,对动脉的辨别不必拘泥一种方法,只要掌握了窦性心律脉形的基本特点,就可以辨别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所以,动脉的脉形很容易掌握,辨别动脉并不难。
19,微脉
微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两方面的构成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软”。凡脉体“细”而“软”者即是微脉,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微脉是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又复合了“软”的条件。这种说法,与近代脉书的说法有所不同,但是,这不是新规定,也不是另搞一套,而是微脉的实际意义。
从脉诊的历史看,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确实埋没了一部分。因此,近代脉书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其实,这并不是微脉的实际意义。必须将微脉的脉形规范重新挖掘出来,才能说明这一点。
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是由《脉经》传下来的。但是,由于《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后人对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只理解了一部分,这是导致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的原因。《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都以这种解释为依据。然而,受“极”字影响,一般都误解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极细而软”,关键是“极”字。这是借鉴“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说法。“道家”学说将宇宙“本体”视为“极”,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极”,这种思想源于《易经》“太极”思维。受此影响,古代医家将正常脉视为“本体”,用“极”字代表脉象尚未发生变化的“本体”,因此,任何脉象变化都始于“极”。如,正常的脉体发生变化,凡大于正常者,皆称“极大”,即洪脉。凡小于正常者,皆称“极细”,即细脉。若以“一息三至”为迟脉的“本体”,凡低于“一息三至”皆称“极迟”,即迟脉。因此,不能将“极”字认为是一般形容词,而是针对正常“本体”而言。由此说明,“极细而软”的意思是说:在脉体“细”的基础上,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因此,微脉也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也有最“微”的程度。所谓“或欲绝,若有若无”,即是微脉最“微”的程度。从刚开始形成“微脉”到最“微”的程度,即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这表明,《脉经》对微脉的解释,不仅介绍了微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且介绍了最“微”的程度,还介绍了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可惜的是,后人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必须“细软”到一定的“极限”才可构成微脉,甚至认为,只有“欲绝,若有若无”的程度才是微脉。这样以来,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就被埋没了一部分。由此导致,近代脉收所说的微脉,只能见于危重病证,这等于限制了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若对古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证实,古代医家所说的微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很大,其诊断作用非常广泛。比如:《伤寒杂病论》所说的微脉,绝不是只见于危重病,从太阳病乃至厥阴病,都可见微脉。并且,有时微脉反而是疾病向愈的佳象,这与近代脉书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如《伤寒论》第二十三条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此条所论脉微缓,是微脉与缓脉相兼,病虽八九日,其病并不危重,脉微缓是“欲愈”的表现。当然,《伤寒论》也记载了危重病的微脉,如:“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亡阳重证,故手足厥逆而脉微欲绝。这说明,微脉不仅可见于危重病,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若将微脉只认为是危重病的脉象,等于消弱了它的诊断作用。因此,应该将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
《脉经》以后的脉书对微脉的解释,一般是见于危重病的微脉。比如《脉诀》说:“微者阴也,指下寻之,征来极微,冉冉寻之,若有若无。”《察病指南》说:“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极细而浮软,片来如秋风吹毛而无力。”《诊家枢要》说:“微,不显也。依稀轻微,若有若无。”《难经集注》引杨玄操说:“按之短小,不动摇,若有若无,轻手乃得,重手不得,谓之微也。”《脉诀刊误》说:“欲绝非绝,又曰按之如欲绝。”《医经小学》说:“微来如有又如无。”《医学入门》说:“微似蛛丝容易断。”《医宗必读》说:“无力,似有若无,模糊难见矣。”《诊宗三昧》说:“似有若无,欲绝非绝,而按之稍有模糊之状。”以上各家之说,显然是微脉最“微”的程度。这种程度的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然而,这并不是微脉的全部内涵。不能认为凡是微脉都是这种程度,必须明确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才能充分发挥微脉的诊断作用。
20,濡脉
濡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        “软”,三是脉位“浮”。若与微脉比较而言,濡脉是在微脉的基础上又兼“浮”的条件,即“细而软”再兼“浮”,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
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实际是《脉经》所说的“软”脉。因此,濡脉的脉形规范是借用了“软脉”的脉形规范。这是因为,《脉经》制定的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并没濡脉之名。后人将“软脉”改称“濡脉”,沿用至今。若从根本上掌握濡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必须说清这一点。
《脉经》说:“软脉,极软而浮细。”近代脉书所说的濡脉,就是《脉经》所说的“软”脉。《脉经》另有夹行小字说:“一曰细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这夹行小字说明,在古代,“软”与“濡”通。所以,后人将“濡”作为脉名,而将  “软”作为脉象的构成条件,这样,便于区别。这是后人对《脉经》的修正,应该说是合理的。所以,濡脉成为二十六种常用脉象之一,其前身是“软脉”。
《脉经》对“软”脉的解释非常清楚。所以,濡脉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也很清楚。即:“细、软、浮”三个条件,并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只要掌握了细、软、浮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辨别濡脉并不难。
21,弱脉
弱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脉体“细”,二是脉体    “软”,三是脉位“沉”。若与濡脉比较而言,只是脉位不同。在脉体“细而软”的基础上,若兼“浮”,是濡脉。若兼“沉”,是弱脉。这是濡脉和弱脉的区别。
《脉经》说:“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这是明确了弱脉的构成条件和最“弱”的程度。所谓“极”,指正常脉“本体”,不复絮言。所谓“按之欲绝指下”,是弱脉最“弱”的程度。可以看出,弱脉的基本条件是“细、沉、软”。所以,只要掌握了“细、沉、软”的基本脉形和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就能掌握弱脉的脉形规范,辨别弱脉并不难。
需要说明的是,将弱脉、濡脉、微脉相比较,有利于掌握这三种脉象的构成条件和辨别方法。这三种脉象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脉体“细而软”,其中,微脉不兼其他条件;濡脉兼“浮”;弱脉兼“沉”。这三种脉象只是脉位不同。
22,虚脉
虚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迟、大、空、软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脉体“大”是必备条件。这是因为,古代医家将虚、实二脉确定为常用脉象,其目的,是针对“大”于正常的脉体。
一般认为,脉体“细”多主虚证。但脉体“大”有虚实之分。虚脉和实脉的诊断意义,就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和实。虚脉的脉体虽“大”,但兼“迟、空、软”等条件,故主虚证。
脉诊的二十六种脉象,以脉体“细”为基本特征的是:细脉、微脉、濡脉、弱脉、涩脉。其中,脉体“细”虽不是涩脉的必备条件,但涩脉在实际表现时易与“细”脉相兼。这些脉象,多主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以脉体“大”为基本特征的是:洪脉、虚脉、实脉、芤脉。其中,脉体“大”虽不是芤脉的必备条件,但芤脉在较“大”的脉体最容易辨别。脉体“大”并不是都主实证,所以,必须进一步辨别。也就是说,单凭洪脉并不能确定病证的虚实。因此,需要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进一步诊察。虚脉和实脉,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脉象。这表明,二十六种脉象都有各自的诊断意义,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种脉象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脉诊发展史表明,虚脉经历了一个发展、改革而又复原的过程。比如,《脉经》以前,虚脉是概念性的,凡脉来无力即是虚脉。《脉经》成书时期,古代医家对虚脉进行了改革,赋予了一定的构成条件。即:“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因此,从《脉经》以后,虚脉不再是概念性的脉象,而是有了一定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并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近代脉书又以“三部脉轻按重按皆无力”为虚脉。这种虚脉,实际是脉来无力,等于又恢复了《脉经》以前的虚脉。
从“辨证论治”的需要看,《脉经》的虚脉有一定针对性,更具重要意义。这是因为,虚、实二脉是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辨别虚实,这是对脉体变化进行诊察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以脉来无为虚脉,只是诊脉时的一个附加条件。比如,浮而无力、沉而无力、数而无力、迟而无力等。并且,脉诊的二十六种脉象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组合,虚脉和实脉的脉形规范还关系着其他脉象。比如,若不弄清实脉的脉形规范,就不能说明革脉的实际意义。所以,若再恢复《脉经》以前所说的虚脉,继续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对整个脉法都非常不利。因此,应该掌握古代医家为虚脉赋予的构成条件和脉形规范,而不要以脉来无力为虚脉。其实,只要掌握了虚脉的构成条件和各种构成条件的基本脉形,辨别虚脉并不难。比如,在脉体“大”的基础上,若再兼“迟、空、软的条件,即是虚脉。在诊疗实践中,遇到这种脉象,必然主虚。
23,实脉
实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大而长微强”为主要构成条件。其中,脉体“大”是必备条件。其实质,是脉体“大”再兼而“长”和“微强”。必须弄清什么是“微强”,才能说明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前,实脉也是概念性的脉象,凡脉来有力即为实脉。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说:“脉数虚者,为肺痿……脉数实者,为肺痈”。所谓“脉数虚”,即数而无力。所谓“脉数实”,即数而有力。这说明,《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虚脉,都是概念性的,主要是指脉的有力无力。
《脉经》对实脉进行了改革,给实脉赋予了一定构成条件,即“大”、“长”和“微强”。应该说,这是很成功的,水平很高,实用价值也很大。但是,若不弄清什么是“微强”,就不能体现实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所谓“大而长微强”,是与“大而长微弦”相对而言的。这是比较接近的两种脉象。其中,“大而长微弦”是体质强壮、正气充实、且有胃气的脉象。“大而长”,指的是脉体。若体质强壮、正气充实,则脉“大而长”。“微弦”是有胃气的弦脉,并非“微脉”和“弦脉”相兼。古代医家是将有胃气的弦脉称“微弦”,其实质是脉的张力正常。“微弦”和“微强”虽一字之差,但性质截然不同。“大而长微弦”是生理性脉象,说明体质强壮。“大而长微强”是病理性脉象,说明病邪亢盛。所谓“微强”,其实质是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而有异常过盛的表现,或者说,是病理性的过盛。“”强“是贼邪的意思。大而长微强”的意思是说,在脉体大而长的基础上,凡有异常过盛的表现即是实脉。用“微”字是为了表达“强”的程度。所谓异常过盛的表现,可从脉的张力、脉的律势等方面体会出来。在诊疗实践中,脉体在“大而长”的基础上异常过盛,必然主实。所以,凡实脉都主实证。
脉诊发展史表明,《脉经》将实脉改革以后,后世脉书绝大多数是遵循的。然而,由于代革年移,去古渐远,再加“微强”的脉形既难理解又难掌握,所以,后人对实脉的认识逐渐有了偏差。因此,对实脉也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说法。特别是《濒湖脉学》,竟然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其实,这是没理解“微弦”与“微强”的区别,将“微强”与“微弦”混淆了。所谓“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幅幅然”,质言之,仍是体质强壮的脉象,根本没有主病的意义。若将实脉的“微强”改为“微弦”,就不再是实脉。还有,《丹溪手镜》对实脉的解释也是错误的,它提出实脉的构成条件是:“大长微弦强”。这种说法,在“强”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弦”字,更不伦不类了。这是因为,“微弦”是脉有胃气的表现。“强”是病理性过盛的表现,这两种脉形虽相类似,但性质截然不同,不能同时出现。所以,对实脉的这一类解释,必须澄清。
近代以来,有的脉书以“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为实脉。其实质,是脉来有力。这种实脉,实际是《脉经》以前的实脉,等于复古。实际上,以脉来有力为实脉,远不如以“大而长微强”为实脉更具诊断意义。并且,若以脉来有力为实脉,则无法解释什么是革脉。所以,不能将《脉经》以前的实脉和《脉经》以后的实脉相混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才能发挥每一种脉象的诊断作用。
24,促脉
促脉是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以“数”和“时一止”为构成条件,其基本特征是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时一止”的变化。
古文献对促脉的记载,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其次是《脉经》。除此之外,《素问.平人气象论》记载了另一种脉形:“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所谓“促上击”,是脉来急促并向鱼际上窜的一种特殊脉形,不能与促脉相混。但是,有的脉书认为有两种促脉,还有的脉书以“促上击”之脉为促脉。其实,这是没弄清促脉在整个脉法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伤寒论.平脉法》说:“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意思是说,在    “数”脉的基础上,再兼“时一止”,名为促脉。《脉经》对促脉的解释,仍尊《伤寒论》原意,只是文字更简炼,实际意义没变。如《脉经》说:“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显然,两家之说完全一致。据考证,从《脉经》以后,促脉即成为脉诊的常用脉象。“促上击”的脉形虽有记载,但没专用脉名,不属常用脉象。所以,二者不能混淆,不能互相替代。
促脉的实质,是“数”脉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若用现代医学观点看,这是心律失常的脉象。但是,在中医脉法,促脉不单反映心律失常,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如《伤寒论》第三百四十九条说:“伤寒脉促,手足厥冷,可灸之。”这是张仲景辨别“厥”证寒热的方法,说明促脉对辨别“厥”证寒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厥”证病情较急,有寒、热之分。脉数者为热厥,脉迟者为寒厥。寒厥阴盛,可用灸法。热厥阳盛,绝不可灸。此条所论,厥证脉促,在“数”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时一止”的变化,表明“热极伤阴”或“阳盛及阴”,故不可再按热厥论治。假若“数”脉没有“时一止”的变化,则为热厥,绝不可用灸法。这说明,《伤寒论》是将促脉作为辨别“厥”证寒热的重要依据。显然,促脉的诊断作用并不单是诊断心律失常,而是根据“数”而“时一止”的变化对病证性质和转机进行分析。
促脉实际是数脉与结脉相兼。也可以说是由结脉分化出来的一种脉象。一般认为,数脉主热证,结脉是心律失常。但是,热证脉“数”达到一定程度而出现“时一止”的变化,表明“阳气大伤”或“热盛及阴”,出现这种转机,断不可再按热证论治。因此,促脉的脉形规范必须是“数”脉基础上出现“时一止”,与结脉同中有异,应予区别。
以上说明,促脉是具有独立意义的脉象,“促上击”之脉是一种特殊脉形。所以,不能因为有“促上击”的脉形就否定“数而时一止”的促脉,也不能因为有“数而时一止”的促脉就否定“促上击”的脉形,更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将“促上击”的脉形与促脉区别开。并且,促脉与结脉同中有异,必须辨别清楚。否则,就不能体现促脉的诊断作用和重要意义。
25,结脉
结脉是单因素脉象,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因素。所谓“间歇”,古称“歇止”或“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窦性”停搏。
若脉动五十次偶尔“间歇”一次,且无其他不适,可不按病脉论。“间歇”次数越多,所主病证越重。结脉的实际意义,主要诊察脉的“间歇”及其程度。
在二十六种常用脉象当中,以脉“间歇”为构成条件的脉象共两种:一是结脉,二是促脉。其区别是:促脉是“数”而“时一止”,“止”数不多。结脉不必兼“数”,“止”数可多可少。在正常心律的基础上,凡有“间歇”,即是结脉。若在“数”脉基础上出现“间歇”,则为促脉。二者同中有异,不能混淆。
对结脉的解释,最早见于《难经》。如《难经》说:“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所谓“无常数”,意思是说,结脉的“间歇”次数可多可少,没有规律和定数。《伤寒杂病论》说:“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经》说:“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所谓“脉来缓”或“往来缓”,并不是缓脉,不代表至数,而是脉的往来和缓。即:基础心律比较平稳。从古文献对结脉的解释看,结脉以“间歇”为主要构成条件,凡有“间歇”即是结脉,“间歇”次数可多可少。至于促脉,是从结脉分化出的脉象,因其另有诊断作用而被确定为常用脉象。所以,结脉与促脉应予区别。结脉主要反映脉的节律失常,促脉除反映节律失常外,对辨别“厥”证寒热和疾病转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将结脉和促脉辨别清楚。
26,代脉
代脉是单因素脉象,反映脉的更代,主要诊察脉形或节律失常的脉象能否更代为正常脉形或正常节律,用于诊断由某一脉象更代为另一脉象的病理机制和内在联系。这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发展变化和转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代以来,脉的更代被忽视了。所以,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已离题太远。
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很明显,这是将“间歇”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其实,代脉的构成条件并不包括“间歇”,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脉的更代,是中医独特理论,源于古代医家用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中医学没明确经络是什么,且年深日久,去古渐远,脉的更代逐渐被误解了。若从根本上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必须了解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的基本方法。
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的运行,比拟为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左右两侧十二经看成二十四经,再加任、督二经和阴跷、阳跷二经,合称二十八经,并与天体“二十八宿星”相对应。因此认为,“二十八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此产生了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或“二十八脉”的传统理论。按这种理论,人体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周流不息,依次交接,则为脉的更代。并且,脉象随四时季节发生相应变化,也是脉的更代。比如,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这种循环交替过程,由弦脉更代为洪脉、洪脉更代为浮脉、浮脉更代为沉脉、沉脉再更代为弦脉,即脉的更代顺序。古人认为,脉象随“四时”发生相应变化,是脾脏的生理功能,故曰“脾脉代”。因此,从传统理论看,脉的更代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脉代者,谓胃气随四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这说明,《内经》所说的“代脉”,只反映脉的更代,不是脉“间歇”。
古代医家所说的代脉,既有正常代脉,也有主病的代脉。正常代脉是脉的正常更代,没有特殊表现。所以,古代医家有“脾脉平和不可得见”的传统说法。若脉的更代不正常、或脉象变化不与四时相应、或脉的节律失常,必然有相应的表现,所以,病理性代脉可以诊察出来。比如,春脉应弦,夏脉应洪、秋脉应浮、冬脉应沉,若脉象不符合这种规律,不与四时相应,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再如,脉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出现“结脉”或“动脉”等,若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或更代为其他异常脉形,都是病理性代脉。如《脉经》说:“其脉微细……代绝者死。”这是微细脉更代为阴阳即决离决的脉象。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这是更代为散脉。这都是病理代脉。
对代脉的解释,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如:“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其中,“脉来动而中止”,是脉的节律失常。“动”,是动脉,即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止”,是“间歇”,相当于窦性停搏。“动而中止”,是非窦性心律夹杂着脉“间歇”。“不能自还”,意思是说,非窦性心律夹杂“间歇”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因而复动”的意思是说,因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故接下来又出现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显然,《伤寒论》并不是将   “动”和“止”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而是将节律失常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称为代脉。这才是代脉的实际意义。
《脉经》说:“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可以看出,《脉经》对代脉的解释与《伤寒论.太阳下篇》基本一致。所谓“来数中止”,也是节律失常的脉象。所谓“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之说,与仲景之说完全相同。这说明,《脉经》所说的代脉,也不是将“止”作为构成条件,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据考证,近代脉书将代脉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的脉象,主要是误解了“五十动而不一代”的传统理论。如果弄清“五十动而不一代”的出处和实际意义,可以证实: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是针对气血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其中,所谓“代”,并非“止”的意思,而是气血运行“二十八经”每循环一“周”或每更代一“经”为一代。
《灵枢.根结篇》说:“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并说:“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这是针对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称为“五十营”,对此,《灵枢.五十营篇》有详细解释,如:“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与身。”这是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运行的基本理论,受天文学的影响很深。古人认为,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日行二十八宿为一昼夜,气血运行二十八经为一周身。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气血运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血运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到身。一昼夜共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血运行五十周,称为“五十营”。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就是按这种方式计算得来的。比如,若脉动五十次而不更代一经,说明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正常。若脉动不满五十次就更代一经,说明气血运行不正常。由此说明,所谓“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等,都是指脉的更代,而不是说脉“间歇”。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绝不是每“间歇”一次才更代一“经”,而是循环交替,周流不息。因此,不能将“一代”认为是“一止”。
若将代脉说成“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许多传统说法解释不通。比如,中医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近代脉书将这种代脉也认为是脉有“一止”或“间歇”,并说“因妊娠初期,胎形未定,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不相接续,故可见代脉。但止数不多。”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对。“妊娠三月见代脉”,实际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而不是出现“间歇”,更不是“良久方来”。若妊娠三月脉有“间歇”,绝不可认为是常脉,否则,将会误诊。所谓妊娠脉,一般是滑脉。由此说明,必须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澄清对代脉的错误解释,才能体现代脉的实际意义和诊断作用。
以上是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其中,每一种脉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脉形,而是有可容许的变化范围。在实际表现时,都可以有程度上的不同。并且,这二十六种脉象都有一定针对性,分别代表对寸口脉进行诊察的相关方面,各有不同的诊断意义。所以,这二十六种脉象概括性很强,再加相兼脉,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必须掌握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并熟炼掌握这些脉象的辨别方法,才能充分体现脉诊的作用。文字文字文字[/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7-2-28 17:56: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既是哲医老师的心得,怎有不收藏的道理。哲医老师的一片赤子之心跃然纸上,古水流深为感动,礼当叩首一拜。
3
发表于 2007-2-28 18:04:0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非常感谢哲医先生,此文我有了,与此文相关的内容我也有了,同学送的
4
发表于 2007-2-28 18:0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感谢哲医老师,此文已存!!!
5
发表于 2007-2-28 18:4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好文!谢谢分享!
6
发表于 2007-2-28 21:49: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问一下 这个贴谁加的精
7
发表于 2007-2-28 21:5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水流在 2007/02/28 10:23p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7/02/28 09:49pm 发表的内容:
问一下 这个贴谁加的精

http://www.gtcm.info/cgi-bin/attachment.cgi?forum=2&topic=8376&postno=7&name=w_1172671432&type=.gif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古水流2007年02月28日 10:21pm 时添加 -=-=-=-=-
可以查看本栏目的“版务日志”,就在本栏目目录页左上角“本版精华”的左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发表于 2007-2-28 21:5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古水流到底说了句什么

-=-=-=-=- 以下内容由 薄涛2007年02月28日 10:11pm 时添加 -=-=-=-=-
文字文字 图象没法看
怎么回事

-=-=-=-=- 以下内容由 薄涛2007年02月28日 10:19pm 时添加 -=-=-=-=-
你确定?
9
发表于 2007-2-28 22:33: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看见了 先加重帖子标题 过了一分钟又标记精华贴子
这个功能我还重来没有用过
谢谢古水流先生指点
10
发表于 2007-2-28 22:4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二十六种常用脉象的脉表规范和实际意义

可我就搞不懂了 前俩天还再骂:“类似《最新实用诊脉法》这种书,东编西篡南抄北择的,最为偾事。”

现在原文一出 先加重帖子标题 过了一分钟又标记精华贴子 又如此推崇

脸变的比反饼子还快 就像磁铁往地下一摔 俩半以后 立刻正副极颠倒
立场也太不坚定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4:27 , Processed in 0.0650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