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肖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0-28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十人看后有九个半人大呼上当!
42
发表于 2009-10-29 00:09:31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可怜的小野鸡,原来挑了几年赵先生“评思考”毛病,只挑了一个字。
完全瞎挑!
只要在雅虎等网页上一点搜索“龙木眼论”就出来了!
奉劝小野鸡们不要再提这种太愚蠢的问题——连捣乱的小把戏也算不上。
43
发表于 2009-10-29 08:48:17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9/10/29 00:09am 发表的内容:
可怜的小野鸡,原来挑了几年赵先生“评思考”毛病,只挑了一个字。
完全瞎挑!
只要在雅虎等网页上一点搜索“龙木眼论”就出来了!
奉劝小野鸡们不要再提这种太愚蠢的问题——连捣乱的小把戏也算不上。
在下无能,实在搜不出“龙木眼论”,也查《大藏经》,也没有,麻烦你搜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吧,大家都等得急死了。
《评思考》浑身都是病,只不过我先挑一个大家看得出的毛病,治好这个再治其它的更严重的毛病,即先治表再治里。
44
发表于 2009-10-29 09:22:05 | 只看该作者

现将本人所作《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目录、序、跋发上,供交流。

  证态概念体系
       作者      李月彩     李同宪
       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中心
   关键词:中西医融合   证态   证   病理状态   状态   概念流易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1)的研究中发现,西医感染病中的所有病理状态在中医外感热病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证,反之亦然。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由此而产生的《外感染热病证态学》(2)涵盖了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包括伤寒论与温病),并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了二者的融合。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但是他们没有揭示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证态体系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病理过程,即:卫分证、太阳经证与感冒、前驱期是一个证态,其本质是感染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侯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证、少阳证与SIRS、各器官感染典型期是一个证态,其本质是发热(或者SRIS)与典型的器官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与脓毒症或者MODS的早期是一个证态;血分证与脓毒症或者MODS合并DIC是一个证态;三阴经病与感染的慢性期是一个证态。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医的证可以通过相应的“证态”在西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西医的病理状态也可以在中医的理论构架内流易,这样,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相应的证态可以获得正确的中药方剂,中医可以借助证态体系使得“证”得到相应病理状态的客观指标以及详尽的治疗方案。证态体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层面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    证态概念
     中医的证: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阶段性本质所作的结论。
    西医的病理状态:当把感染病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时,疾病的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也会显示出阶段来,这种相对稳定的阶段,就是病理状态。这个定义与近代西医病理生理学著作中“病理状态是指病理过程的结果”例如烧伤遗留的疤痕,脑出血遗留的瘫痪等有所区别。
    病理状态是从系统论中“状态”概念衍生出来的。系统论认为:系统从一个状态(始态)变成另一个状态(终态),即:发生了一个过程。所以,在疾病这个系统内,病理状态随着时间的运动就是病理过程;病理过程是由病理状态依次运动组成的。
    系统论认为:能够完全描述动态系统时域行为的所含变量个数最少的变量组称为系统的状态变量,使用状态变量判定状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在疾病这个系统内,疾病的状态变量就是临床医学中证、病理状态、证态的诊断标准,运用诊断标准判定证态,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怎么治疗的问题。
   “证态”只有两个字,但是他已经承载了中医、西医、系统论三者的基本概念的融合。我们实际上面对三套语言:中医语言、西医语言和系统科学语言,三个系统的语言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证态”这个交叉点,可以实现西医语言、系统科学语言、中医语言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解释和相互运用。因此,可以说“证态”是现代医学的原基概念。
     二      临床医学概念体系举例:
   
中医概念体系西医概念体系证态概念体系中药方剂
一、气分证SIRS一、气分-SIRS证态白虎汤
二、营分证MODS二、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MODS早期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清营汤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清营汤加安宫牛黄丸
三、血分证MODS
1、热盛迫血MODS合并DIC3、热盛迫血-DIC证态  清营汤加犀角地黄汤
2、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清营汤加羚角钩藤汤
3、气营(血)两燔MODS合并颅内高压5、气(营)血两燔-颅内高压证态清温败毒饮
4、热结肠腑MODS麻痹性肠梗阻6、热结肠腑-肠梗阻证态  清营汤合大承气汤
5、热耗真阴MODS晚期异常消耗7、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加减复脉汤
     三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理论体系的融合。理论体系包括: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才能成为理论体系。流易就是运动与变化,就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SIRS是由什么病理状态引起的?他可能引起什么结果?需要与哪些病理状态鉴别?此为概念流易。具体的说就是:SIRS与感冒的鉴别;SIRS与MODS的鉴别;MODS与MODS合并DIC的鉴别等等。同理,在中医系统内:气分证与太阳表证之间的演变关系与鉴别;气分证与营分证之间的演变与鉴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关系等。这就是概念的流易。
     1   中、西医是两个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系统,就是说:中医的概念只能在中医理论体系内流易,不能在西医理论体系内流易;反之亦然。例如:
    气分证不能在西医理论系统内流易,即他与SIRS、MODS、MOF、DIC等概念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DIC在中医理论系统内也不能流易,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DIC这个概念,他与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既没有演变关系,也不可能进行鉴别,DIC的诊断指标在中医系统内没有任何意义。
    2    通过证态概念体系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实现在对方理论体系内流易,例如:
    在感染病体系内凡是SIRS均可由白虎汤证替换;在中医外感热病体系内凡是白虎汤证均可由SIRS替换。
   气分证与SIRS,二者的临床表现分别符合对方的诊断标准,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
   营分证与SIRS的鉴别,就是气分证与营分证的鉴别;
   SIRS可以演变为营分证;营分证可以演变为MODS合并DIC;MODS可以演变为热耗真阴,MODS的异常消耗状态可以使用加减复脉汤治疗。
    四   证与病理状态是怎样融合为证态的:以气分-SIRS证态为例。
   1   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共同之处: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大(滑数),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指100次/分以上。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1991年美国ACCP/SCCM标准。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所以白虎汤证与SIRS形成一个证态。
   2   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与SIRS是等同的。
  《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3)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表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西医SIRS是在重大打击、严重感染之后大约经过72小时的潜伏期发生的病理变化。白虎汤证可以与脏腑气分证组合;SIRS也可以与各器官系统感染典型期组合。
     3    鉴别诊断的内容以及鉴别要点相通:
   (1)白虎汤证应当与卫分、太阳表证鉴别;SIRS应当与感冒、传染病的前驱期鉴别。
   (2)白虎汤证应当与营血分证鉴别;SIRS应当与MODS、MODS合并DIC鉴别。
     4   有临床证据或者药理实验证明:白虎汤对SIRS有效。
    至少基于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证,我们才能确定证与病理状态融合为一个证态。
     结语:
    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经过300多年的历程,至今没有实现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客体(疾病)时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是认识上的差异,而不是客观真实存在(客体)的差异,因此,只要找到共同参考系,中西医的理论体系就能够融合。
    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统一的,在一个系统内,子系统之间、不同层次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与“可融合性”是系统存在的必备条件,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因为,只有具有不可通约性,才可能把他们区分开来;正因为他们具有可融合性,他们才能够处于同一个系统内。医学发展的过程及融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事实上时时刻刻都处于融合的过程之中,最困难的是找到融合的方法,证态体系正是实现融合的方法。
    临床医学的基本任务是诊断及治疗,西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的是症状、体征、各种实验检查。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靠的是症状、体征、脉象和舌象。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具有的共同参考系。在临床上一组相对固定的症状与体征的组合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为“证态”。证态成为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体系,通过这个中介,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从而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3:11 , Processed in 0.0528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