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痛悼念著名中医学家刘炳凡研究员
著名中医学家、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刘炳凡同志,因患重病,经医治无效,于2000年7月27日17时20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0岁。刘炳凡研究员遗体告别仪式于2000年8月2日上午在长沙殡仪馆隆重举行。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原省长孙治国及省科委、省卫生厅、湖南中医学院等数十个单位的领导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刘老遗体告别仪式。敬献挽联、花圈、发来唁电的领导、单位和个人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午、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储波、原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胡彪、吴向东、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文选德、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孙载夫、省委秘书长谢康生、副省长周伯华、周时昌、唐之享、庞道沐、贺同新、郑茂清、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王克英、罗海藩、吴运昌、谢佑卿、罗桂求、颜永盛、高锦屏、郭俊秀、省政协副主席石玉珍、原省政协主席刘正、原省顾委会主任万达、王治国及夫人、原省人大常委副主任郭森、董志文、刘玉娥、尹子明、罗秋月、齐寿良、原省人大常委、纪委书记杨敏之、原省政协副主席龙禹贤、省政府秘书长黄石根、副秘书长沈国凡、姜儒振、广州军区参谋长宋文汉、湖南省军区副政委黄祖示等省各级党政军领导及其单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吕炳奎、邓铁涛、钱超尘、万友生、朱良春、白永波、任继学、余瀛鳌等、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及省市有关单位和刘老亲属生前好友。刘老遗体告别仪式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李芳主持,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光先致悼词。
刘老1910年1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汩罗县。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从师学医,刻苦临证,博采诸家。1950年开始在湘阴县第四区卫生所任所长并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55~1956年在湖南省中医进修班学习;1956年后在湘潭专署卫生科工作并当选为湘潭市人民代表;1964年调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工作至临终。期间历任临床研究室副主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生班主任;先后当选为中共湖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省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全国血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湖南省中医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湖南省科委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学技术高评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药品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学术顾问、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被评为国家和省、地(市)卫生系统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50年代至90年代,先后获省政府奖状,省先进卫生工作者奖章、卫生部乙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湖南省白求恩奖及授予卫生部卫生先进工作者、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劳动模范、首届湖南科技之星、省政府三等功等殊荣。刘老一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极端热情;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心胸豁达。刘老治学严谨,克勤克俭,对技术精益求精,学验俱丰。刘老在学术上首次提出了“治病必须治人”的中医学整体治疗原则。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常常是机体病理在局部的反映;只有调理复杂的机体,才能治好局部的疾病。因此,治病必须治人,治人必须注重素质,整体调节,阴阳平衡。这是对“人(疾病)——自然——社会”矛盾运动中以人为核心的高度概括。刘老还创立了“柔剂养阳”的治疗大法。其内涵包括 1)养阳慎用刚剂;(2)益阴以配阳。此论与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论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刘老在临床上,对凡机体功能低下,阳虚之证,采用“柔剂养阳”之法,皆能于平正之中屡起沉疴。刘老在脏腑辨证中形成了首重脾胃的诊疗体系。认为脾胃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增强脾胃功能有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凡病用药勿攻伐太过,必须时时考虑脾胃能否胜药。因此,刘老在临证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诊疗和用药特色:如脏腑杂病治从脾胃论;扶助正气重在脾胃论;虚实相因先调脾胃论;祛邪扶正固护脾胃论;调摄善后运化脾胃论;组方用药:“病——证——脾胃”三位一体论。刘老在学术上提出的这些创见,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刘老著术等身,在临证之余,勤于著书立说。几十年来先后出版著作有“《脾胃论》注释”(执笔卷下)、《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一)、(二)、《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之研究》(与李聪甫合著)、《奇效验案》、《脾胃学真诠》、《黄帝内经临证指要》、《养生颐年古今鉴》、《中医儿科学》等10余部;另撰写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同时还搜集、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及各地诊疗经验笔记104本,计约250万字。刘老对后学言传身教。在临证著述之余,还担任了院多期中医进修班及研究生班主任、导师、中医光明函授大学湖南分校校长,不遗余力培养了一批批中医事业接班人。刘老不仅医术精湛,治学严谨,而且医德高尚、廉洁奉公,在医疗中一概拒收礼品的事迹不胜枚举,受到广泛赞扬和称颂。刘老和我们永别了,使中医界失去了一位受人尊敬爱戴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好医师、好导师。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对中医药事业矢志不遗的忠诚;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定不移的信仰;学习他对振兴中医事业而勤奋踏实、奋斗不息的精神;学习他治学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医德医风、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生活俭朴的优秀品格。肃穆庄严的灵堂里布满着花圈、挽联,蔡院长致悼词后,悼念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哀乐声中含泪向刘老遗体告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