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儿科史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8-18 14:5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千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传统医药学也在不断进步,中医儿科学就是随着整个医学的发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据古代文献记载,远在战国时期,我国已有小儿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内经》中有关于婴儿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记载。《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秦汉以前的古代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中亦有“婴儿病痫”的记载。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对于小儿健康的重视,同时也孕育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
  从秦到西汉时代,儿科虽尚未形成专业,但对于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以“下气汤”治婴儿气鬲病。《三国志·华佗传》载有东汉名医华佗以“四物女宛丸”治两岁小儿下利病。更为突出的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对儿科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指导意义。师仲景法,用仲景方治疗小儿肺炎咳嗽、水肿、痢疾、小儿暑温等多种疾病,疗效卓越。东汉之后两晋南北朝时,《隋书·经籍志》所载南朝医药书中有小儿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小儿医学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等。
  隋唐时代,太医署内专设少小科,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小儿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证候阐述较详。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共分九门小儿病,专篇加以叙述。王寿的《外台秘要》载儿科用方400首左右。
  宋代,四大发明推动了医学进步。当时,太医局以小儿科为独立分科之一,中医儿科学专著也有了较大发展。相传《胪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书中提出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对中医儿科学关于小儿生理特点方面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钱乙是北宋时最享盛名的小儿医,学术造诣精湛。他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把小儿的生理病理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至今仍为儿科医家所重视。该书所载六味地黄丸一直沿用到现在,仍被临床广泛应用。由于钱乙对儿科贡献很大,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金元时代,名医辈出,各家均有所长,促进了临床各科的独立发展。明清时代的儿科成就,较前又有发展。李时珍巨著《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儿科疾病的防治药物,对小儿初生诸病、痘疹、斑疹、诸热、哮喘、吐泻等三百多种小儿常见病证的防治,提供了广阔视野。徐用宣的《袖珍小儿方》辑明以前小儿诸家验方,各证齐备,叙述详明。宛平的《全幼心鉴》也是明初最完备的著名儿科全书。
  明代名望很高的儿科世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等,对后世影响很大。万氏提出的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明代最大的方书《普济方》中有“婴孩”部一个分册,共五十一卷。清代的《医宗金鉴·幼科心法》把清初以前的儿科学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整理总结,内容丰富。
  明清时期的儿科疾病,以痧(麻疹)、痘(天花)两种发疹性传染病最为猖獗,所以这一时期的痘疹专书很多,如胡瞡的《秘传痘疹寿婴集》、万全的《痘疹世医心法》、翁仲仁的《麻诊心法》等等,对痘疹的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明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有数百年之久,世界免疫学的发展,是由我国古代儿科医学发明人痘接种为开端的。
  十七世纪以前,我国是世界上医药学较先进的国家。至解放以前,中医中药到了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中医儿科与其他各科一样,有了迅速发展。如今,中医儿科学术交流越来越活跃,在小儿保健、预防和医疗方面的宝贵经验,将为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作出卓越贡献。  
2
发表于 2004-8-19 09:50:1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史话

草草地翻阅了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觉》,有几点体会,现道来,供大家评判。
1、脾虚是小儿的基本特征,有病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特点,如伤寒感冒时,不但要发表,还要给些陈皮、白术等键脾的药;即使无病的时候也应当注意节食。正应验了那句谚语--要得小儿安,需得三分饥与寒。
2、儿科消化系统的疾病,忌讳采用下法(泻下),在他所举的病例中有很多都是由于采用下法而误治的。明代万全(字密斋)也有病例记载:小儿积食用大承气汤泻下,结果伤脾胃,又积食,再泻下。。。终使儿死。如果小儿大便淤结不下,可服些消导药,如焦渣、神曲、谷芽等等。类似的中成药很多,小孩也很爱喝。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
3、观其药方,有很多采用人参。因此随想:体虚的儿童可以适当地服些人参。而近来的科普宣传总是说小孩不宜服人参。是否应该这样理解:小儿不宜盲目自服人参,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之。
先写到这里,有时间贴几个病例上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3
发表于 2004-8-19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史话

   观其药方,有很多采用人参。因此随想:体虚的儿童可以适当地服些人参。而近来的科普宣传总是说小孩不宜服人参。是否应该这样理解:小儿不宜盲目自服人参,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之。
    有道理,象高丽参,红参不宜盲目服用,但西洋参、红参须对于脾胃虚弱的可以适当服用,其他的还有太子参、党参等可以作其代用品。
4
发表于 2004-8-19 14:11:4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儿科史话

药是用来治病的,没病乱用药就是错误,人参这样,沙参也是这样,抗菌素、维生素都是一个道理。但有病时该用还是要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1:53 , Processed in 0.1730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