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胡希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30 08:3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胡希恕

  任应秋认为中国医学最古的学派为三: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决。并认为张仲景系神农本草一派。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晋《甲乙经》序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宋刻《伤寒论》序也有“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从药物理论来看,更能看出《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是一个体系。《神农本草经》在论述药味功能时,是从病征特点描述,而不见脏腑等理论。如干地黄、龟甲、阿胶等后世称谓的养阴药,只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龟甲,味咸平,主漏下、赤白,破百瘕、0疟、五痔。”“阿胶,味甘平,主心腹内崩、劳极、丽丽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而从未提到“养阴”、“滋阴”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伤寒论》也看不到“养阴”、“滋阴”之说。张仲景用鳖甲只是取其主治百瘕0疟,也不是用其养阴作用。因此,从理论体系看,《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08:41:14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胡希恕

比如,木防己汤里面的石膏正符合《本经》石膏祛痰利水的记载。
3
发表于 2007-8-30 14:17:48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胡希恕

原流。今?
4
发表于 2007-9-11 22:18:2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胡希恕

你好!说的有道理!!!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8 22:28 , Processed in 0.0458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