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aoz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想要《医林掇英》谁有?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5-12-5 07:32:3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医林掇英》谁有?

第二+回 五胜六腑皆分寒热 选方用药明辨阴阳
  今天小张心里很高兴,他挑选到了三个病人,都是胃病,都有寒热夹杂的表现。小张自己感到这三个病人与上次钟老着的那几个泻心汤证基本符合,只是如何加减变化还没有把握,所以约到疑难病门诊请钟老诊治。
  第一个病人是一位老年妇女,有胃痛发作史已七、八年,经胃肠钡餐造影未发现溃疡。头晕眼花,经常恶心,偶有呕吐,大便干结,非灌肠不通。口出热气,胸脘灼热如焚。口干咽燥,日饮大量冰水。但背寒,两足发凉,即使盛夏亦不能露体赤足。望舌偏红,苔薄腻微黄,按脉沉细带弦。钟老略加思索,就给方药。第一味是生地,第二味是升麻。这两味药都出乎小张意料之外。“为什么不用泻心汤?”小张急不可耐地问,并睁大了眼睛,等钟老回答。
  “这个病人确是寒热夹杂。热主要在胃,并且热邪郁久伤阴,所以出现灼热、饮冷、便秘等症。寒在肾,肾不仅有寒,也有热,是肾的阴阳两虚。肾阳虚失于温煦,所以背寒、足冷;肾阴虚所以口干咽燥,头晕眼花。简单地讲,这个病人是下焦有寒,中焦有热。这与泻心汤证的中焦脾胃寒热夹杂是有区别的。对这个病人,我打算用清胃散治胃热,用交泰丸调整阴阳。”说完,处方如下:
  生地12 克,升麻10 克,川连12 克,肉桂3 克,黄柏10 克,麦冬10 克,苁蓉12 克,元参12 克,知母8 克,麻仁12 克(研),6 剂
  小张挑选的第二个病人是男性中年,多次上消化道出血,经胃肠钡餐造影,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半个月前胃又一次大量出血,出院仅五天。目前中脘隐痛,痛在空腹,饭后作胀。大便澹薄,日二、三次。口苦,纳少,一餐仅0 . 5 ~ 1 两。头晕,夜眠多梦。患者形容消瘦,面色薰黑。舌偏红,边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数。看过病人,钟老面带微笑,问小张:“这个病人,病变在胃,也是寒热虚实夹杂,你看是不是泻心汤证?”认真一思考,小张感到没有把握。吞吞吐吐地说:“钟老,你看嘛。”
  “我看这不是泻心汤证。”钟老温和地看着小张,细致地进行分析:“本证是脾虚肝旺,脾寒肝热。空腹痛、饭后胀、大便塘,这是脾胃虚寒;舌红脉弦、头晕多梦、口苦,这是肝热肝旺。用五行学说来讲,就是木克土。”于是钟老开方:
  党参10 克,焦白术6 克,茯苓12 克,炙甘草6 克,丹皮6 克,川连2 克,陈香椽8 克,肥玉竹10 克,砂仁3 克(后下),炒白芍12 克,炒谷、麦芽(各)1O 克,7 剂
  一看处方,陆老先生顿有所悟,说:“这个方子好象在哪.里见到过,是《临证指南》吧!”钟老马上说:“对,《临证指南》 木乘土门有用四君子汤加桑、丹、芩、芍的医案,也有用六君子汤、枣的医案。我是取法于此的。”
  ………………………………………
  第三个病人是个男性青年,头痛、眼花、呕吐,每六、七天就发作一回,病已四年,久治不愈。冬季发作较为频繁,往往突然而起。发作时痛在后项,得食则吐,自觉畏寒,神疲欲睡。按脉弦,望舌色正红,苔薄白。
  小张当初没有多加考虑,把这个病人也作为泻心汤证挑选进来了。现在仔细一看,这个病人的呕吐究属哪个证型,很难辨别。难在舌脉变化不大,临床症状不多,而病情却很顽固。有这种想法的何止小张一人,大家都在等着钟老的分析。经过一番思考,钟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病人的主证是呕吐,呕吐当然离不开胃,可是除呕吐之外,几乎没有脘痛、暖气、吞酸、纳呆等胃病的常见症状。这是为什么?这说明疾病的根源并不在胃。主要的原因是肝风。病情发作突然而起,头痛、眼花、脉弦,都是肝风的表现。肝气、肝火犯胃几乎尽人皆知,肝阳、肝风犯胃则知者较少。叶天士有‘肝风大动,将胃口翻空’之诊:第二个原因是阳虚。冬季多发,畏寒欲睡,是阳虚见症。患者阳虚的程度较重,不仅脾胃阳虚,还有肾阳虚衰。肝风偏于热,阳虚属于寒,本病也有寒热夹杂的征象,但不是泻心汤证。本证如何治疗颇费斟酌。”正在钟老沉吟之际,陆老先生插话:“温振肾阳,通补胃腑,清熄肝风,三者可以并行不悖,钟老你看如何?”钟老高兴地答话:“这个方法很好。既照顾了有关脏腑,又考虑到了寒热虚实夹杂。拟用四逆汤温振肾阳,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用羚羊、石决明清熄肝风是否妥当?”陆老微微点头。于是处方如下:
  熟附块6 克,干姜3 克,炙甘草4.5 克,妙党参12 克,姜半夏12 克,羚羊角粉0 . 3 克,(吞服)石决明20 克,7 剂
  看了处方,杨医生颇有感触地说:“小张挑选的三个病人对我们很有启发,使我有三点新的认识。第一,寒热虚实夹杂证不限于泻心汤证一种类型,变化是很多的;第二,温凉并用,虚实兼顾,这是治疗的原则,具体用药要照顾到有关脏腑,要有充分的灵活性;第三,寒热夹杂证多见于脾胃疾病。
  ………………………………………
  “寒热夹杂证不限于脾胃,全身各个脏腑都有。”应医生提出的不同看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继续说:“今天我特意挑选了几个病人,病变不在脾胃,而表现为寒热夹杂的证候,请钟老诊治,请大家分析。”钟老听了,高兴地说:“这个形式真好!我们中医讨论问题往往以古典医籍为依据,这当然也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实践为根据,今天我们就让病历来说明问题吧!”
  应医生挑选的第一个病人姓陶,女性,26 岁,现代医学诊断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口腔与阴部溃疡反复发作已数年,目前,门腔粘膜糜烂,色淡白,有淡黄色坏死组织。阴部小疖肿硬,白带增多,色白有腥臭味。暖气,口臭,纳少。脉弦细带滑,舌正红苔薄。钟老说:“这个病中医叫做狐惑,见之于《金医要略》,可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处方如下:
  生、熟甘草(各)3 克,小川连3 克,莲子芯1.5 克,生姜1 片,姜半夏12 克,黄芩12 克,太子参12 克,连翘10克,代褚石18 克,旋覆花(包)10 克,地偷12 克,茯苓12 克,7 剂
  处方之后,钟老补充说:“对这个病目前有许多不同看法。我看,根子还在脾胃,脾胃湿热,或者上扰,或者下注,因而出现口腔、眼睛、阴部等处变化多端的症状。
  再看第二个病人,姓赵,女性,44 岁,现代医学诊断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经来3 天,经色鲜红,量多如冲。经来前头晕、心慌、肢麻、失眠,下午升火,有时形寒。.血压偏高(140 / 100 毫米汞柱)。舌淡胖,苔薄腻,脉缓。
  钟老说:“这个病人寒热夹杂的症状很明显,但是与脾胃关系极少,中医辨证属于冲任不调。冲脉和任脉都有调节月经的功能,这两条经络都属肾脏所管理,这个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实质上是肾脏阴阳失调的具体表现。我考虑用二仙汤与二至丸合方,不知是否妥当?”陆老先生等均点头表示同意。处方如下:
  仙茅12 克,仙灵脾12 克,女贞子9 克,旱莲草9 克,莬丝子12 克,地偷12 克,白芍12 克,川断12 克,金樱子12 克,炙黄茂12 克,泽泻18 克,焦白术9 克,7 剂
  第三个病人,姓周,男性,63 岁,现代医学诊断高血压病。发现高血压已经五、六年,近来,头晕,心悸,多梦,汗多,微恶寒,轰热,口中有热感,齿浮,口碎。脉弦有力,苔薄微黄灭血压178 / 100 毫米汞柱)。
  钟老说:“这个病人寒热夹杂的病机也不属于脾胃,根子也是阴阳失调。但与上一个病人单纯的肾阴肾阳失调不同,与一般高血压病人的阴虚阳亢也有差别。这个病人既有肾阴虚,又有肾阳虚,还有肝阳上亢,情况比较复杂。”处方如下:
  天、麦冬(各)9 克,稆豆衣9 克,炙甘草4.5 克,淮小麦30 克,红枣10 只,决明子15 克,桑寄生15 克,钩藤12 克(后下),石决明18 克,白芍9 克,淮牛膝9 克,肉桂1 . 5 克,7 剂
  抄完方,小张似懂非懂地说:“这个处方中,肉桂与石决明同用,是少见的配伍。”钟老纠正说:“这种配伍是石决明、牛膝与肉桂三味同用,前人已经用过,并非我的创造。适用于既有阳虚又有阳亢,也是一种寒热夹杂的证候。病情严重的可以肉桂与羚羊角配伍。”
  第四个病人,姓张,女性,20 岁,现代医学诊断为风湿关节炎。两膝关节肿胀疼痛四十天,行走不便。局部漫肿,边界不清,压痛轻,皮色微红,畏风寒,喜热署。面色淡白、脉细数,舌正红,苔净。钟老认为病属风寒湿三气侵入筋骨肌肉,略有化热之象。用《金遗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如下:
  制川、草乌(各)6 克,桂枝9 克,赤芍15 克,白术9 克,生甘草9 克,当归9 克,防风12 克,牛膝12 克,黄柏9 克,米仁30 克,生姜3 片,7 剂
  门诊结束,钟老深有感触地说:“今天看了七个寒热夹杂的病人,有脾胃湿热、脾胃虚寒,有肝风、肝阳、肝火,有肾阴虚、肾阳虚,有几个脏腑同病,有风寒湿邪化热,情况各各不同。诚然,寒热夹杂证不止这一些,其它还有许多。如病变在肺的小青龙加石膏汤证,病变在心肾的交泰丸证,病变在脾肾的黄土汤证,以及大黄附子汤证、桂枝白虎汤证等等。由此可见,寒热夹杂证多见于脾胃,但又不限于脾胃。各个脏腑都有寒热可分,而在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更要注意寒热夹杂问题。在治疗时,不但要掌握药性的寒热,给以适当的配伍,还要注意寒性药与温性药分量的轻重配合… … 。”
  ………………………………………
  钟老说话尚未结束,忽听得走廊里有争吵声,仔细一听是陆老先生的声音。钟老赶紧请应
  医生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趁此机会,让笔者把七个病人服药后的效果提前向读者交代一下:一边喝大量冰水,一边背寒足冷的病人,服药6 剂就有明显好转,调治两个月症状全部消失。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服药7 剂,胃痛消失,大便正常,调治六周诸证均安。发作性呕吐而畏寒欲睡的病人,药后呕吐即1 卜,服药四周呕吐未发,乃停药观察。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病人用甘草泻心汤7 剂后溃疡消退,以后虽有复发,但症情轻微,服药就能控制。经前期紧张症月经过多病人,药后连续观察三个月,月经正常,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高血压病人药后血压逐步下降,一个月后降至132 / 90 毫米汞柱,改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关节炎病人服药两周症状基本消失,行走正常,一个月后停用激素,基本治愈。
  陆老先生随着应医生回来,余怒未消,气呼呼地说:“有肿块的时候放射科诊断是肺癌,现在肿块消夫了,就不是癌了,真是岂有此理。”陆老先生为什么要和放射科争吵?这肺癌病人究属如何?钟老又如何理论此事?说来话长。不知不觉间,此书写满二十回,暂且打住,余话留待以后分说。


22
发表于 2005-12-5 11:18:4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医林掇英》谁有?

此书现已改名再版,书名好象是:疑难病临证思辨录,可到书店看看.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7:15:2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医林掇英》谁有?

谢谢先生
24
发表于 2006-1-4 16:48:01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医林掇英》谁有?


     最近可在书店里看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21:07:1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要《医林掇英》谁有?

我已经粗略的看过了!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5:55 , Processed in 0.0502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