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溪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2-11 23:50:3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濒湖脉学说:“代脉元因脏气衰。腹疼泄痢下元亏。或为吐泻中宫病。女子怀胎三月兮。” 请问:女子怀胎三月,为什么会脉有间歇。并且,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妇女怀胎三月见代脉是正常的。为什么?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2 07:57: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代脉原因主要见于脏气衰微,此外, 也有脉络淤阻,阳气不足的原因。也常有几种原因杂合者。
因跌扑等原因造成的代脉属于脉络遇阻,及时消散淤血无大碍。
代脉亦可见于妊娠三月的孕妇,因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一时不相接续,故见代脉。然非妊娠必见之脉,仅见于母体素弱,脏气更显衰微,气血尽以养胎,脉气暂不接续所致。
频湖脉学译文说:“仍为元气不足的征兆”。诚然不谬。
   
13
发表于 2007-12-13 22:5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 作者: 珍珠
-- 发布时间: 2007/02/02 08:26pm
此文引自《最新实诊脉法》
关于“代脉”
代脉是单因素脉象,反映脉的更代,主要诊察脉形或节律失常的脉象能否更代为正常脉形或正常节律,用于诊断由某一脉象更代为另一脉象的病理机制和内在联系。这是脉诊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辨别脉象变化是否主病、以及疾病发展变化和转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代以来,脉的更代被忽视了。所以,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已离题太远。
近代脉书对代脉的解释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很明显,这是将“间歇”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其实,代脉的构成条件并不包括“间歇”,更不是“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脉的更代,是中医独特理论,源于古代医家用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中医学没明确经络是什么,且年深日久,去古渐远,脉的更代逐渐被误解了。若从根本上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必须了解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的基本方法。
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的运行,比拟为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将左右两侧十二经看成二十四经,再加任、督二经和阴跷、阳跷二经,合称二十八经,并与天体“二十八宿星”相对应。因此认为,“二十八经”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由此产生了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或“二十八脉”的传统理论。按这种理论,人体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周流不息,依次交接,则为脉的更代。并且,脉象随四时季节发生相应变化,也是脉的更代。比如,春显弦象、夏显洪象、秋显浮象、冬显沉象,这种循环交替过程,由弦脉更代为洪脉、洪脉更代为浮脉、浮脉更代为沉脉、沉脉再更代为弦脉,即脉的更代顺序。古人认为,脉象随“四时”发生相应变化,是脾脏的生理功能,故曰“脾脉代”。因此,从传统理论看,脉的更代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脉代者,谓胃气随四时而更,此四时之代也。”这说明,《内经》所说的“代脉”,只反映脉的更代,不是脉“间歇”。
古代医家所说的代脉,既有正常代脉,也有主病的代脉。正常代脉是脉的正常更代,没有特殊表现。所以,古代医家有“脾脉平和不可得见”的传统说法。若脉的更代不正常、或脉象变化不与四时相应、或脉的节律失常,必然有相应的表现,所以,病理性代脉可以诊察出来。比如,春脉应弦,夏脉应洪、秋脉应浮、冬脉应沉,若脉象不符合这种规律,不与四时相应,说明脉的更代不正常。再如,脉的节律发生异常变化,出现“结脉”或“动脉”等,若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或更代为其他异常脉形,都是病理性代脉。如《脉经》说:“其脉微细……代绝者死。”这是微细脉更代为阴阳即决离决的脉象。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这是更代为散脉。这都是病理代脉。
对代脉的解释,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如:“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其中,“脉来动而中止”,是脉的节律失常。“动”,是动脉,即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止”,是“间歇”,相当于窦性停搏。“动而中止”,是非窦性心律夹杂着脉“间歇”。“不能自还”,意思是说,非窦性心律夹杂“间歇”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因而复动”的意思是说,因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故接下来又出现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显然,《伤寒论》并不是将   “动”和“止”作为代脉的构成条件,而是将节律失常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称为代脉。这才是代脉的实际意义。
《脉经》说:“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可以看出,《脉经》对代脉的解释与《伤寒论.太阳下篇》基本一致。所谓“来数中止”,也是节律失常的脉象。所谓“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之说,与仲景之说完全相同。这说明,《脉经》所说的代脉,也不是将“止”作为构成条件,而是专指脉的更代。
据考证,近代脉书将代脉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的脉象,主要是误解了“五十动而不一代”的传统理论。如果弄清“五十动而不一代”的出处和实际意义,可以证实: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是针对气血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其中,所谓“代”,并非“止”的意思,而是气血运行“二十八经”每循环一“周”或每更代一“经”为一代。
《灵枢.根结篇》说:“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并说:“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这是针对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而言的。古代医家将人体气血昼夜运行五十周身称为“五十营”,对此,《灵枢.五十营篇》有详细解释,如:“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与身。”这是古代医家用二十八经阐释气血运行的基本理论,受天文学的影响很深。古人认为,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即二十八经),日行二十八宿为一昼夜,气血运行二十八经为一周身。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气血运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血运行十六丈二尺,为一周到身。一昼夜共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血运行五十周,称为“五十营”。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以为常也”,就是按这种方式计算得来的。比如,若脉动五十次而不更代一经,说明气血在二十八经的运行正常。若脉动不满五十次就更代一经,说明气血运行不正常。由此说明,所谓“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等,都是指脉的更代,而不是说脉“间歇”。这是因为,气血运行于二十八经,绝不是每“间歇”一次才更代一“经”,而是循环交替,周流不息。因此,不能将“一代”认为是“一止”。
若将代脉说成“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许多传统说法解释不通。比如,中医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近代脉书将这种代脉也认为是脉有“一止”或“间歇”,并说“因妊娠初期,胎形未定,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不相接续,故可见代脉。但止数不多。”这种解释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对。“妊娠三月见代脉”,实际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而不是出现“间歇”,更不是“良久方来”。若妊娠三月脉有“间歇”,绝不可认为是常脉,否则,将会误诊。所谓妊娠脉,一般是滑脉。由此说明,必须弄清代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澄清对代脉的错误解释,才能体现代脉的实际意义和诊断作用。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0:05: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中医的理论是在发展的, 不是在静止着,实际上历代的医家对中医的理论都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中,张仲景关于内经日传一经的理论就是一种修正和发展。
内经关于脾脉代的解释,后世有几种看法,有主张虚弱者。有主张歇止者, 有主张四时的更代者,我认为内经时代的代脉,有缓而虚弱意。后世经过更多的临床探索, 认为缓字更能代表脾之脉。
脾脉, 善者不可见恶者可见,内经时代代脉是脾之病脉。
脾主后天元气生成,脾虚则脏气必虚,而脏气虚是构成代脉的原因。脾脉绝如屋漏,
良久一滴,断断续续,亦是代之像。
脉经小题目“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结者生,代者死。”理解正常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脉搏的代----较长时间歇止。
《灵枢.根结篇》说:“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这也明白无误的说明代是指脏气衰弱不至的歇止。
脉应四时,春弦到了夏令更代为夏洪,夏洪到了秋天更代为秋毛,这是可以理解的。
假如脉跳四十一代,出现了脉搏更代,而不是歇止,怎么更待?以春脉弦为例,脉跳四十就更代为洪脉了吗?天下有这样的脉吗?有谁摸过这样的脉?这样的脉又为什么代表一脏无气?
其实经文说的都很清楚,代脉是指脉搏歇止而显脏气衰微,所谓一或几脏无气。
【,“脉来动而中止”,是脉的节律失常。“动”,是动脉,即非窦性心律的脉形。“止”,是“间歇”,相当于窦性停搏。“动而中止”,是非窦性心律夹杂着脉“间歇”。“不能自还”,意思是说,非窦性心律夹杂“间歇”的脉象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因而复动”的意思是说,因不能“还原”为正常节律,故接下来又出现非窦性心律的脉形。】
典型的西医理论解释中医理论,谁能肯定间歇肯定是窦性停博?我们知道跌打损伤造成血液闭阻,也可以见结代或者说歇止,与窦性停博有关吗?肝脾肾肺的虚衰寒盛或淤血,也可以造成脉搏结代,与窦性停博有关吗?
一脏无气,二脏无气,三脏无气,四脏无气, 这都是指心脏吗?
【“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这只是有些医家的认识,也有多数医家不这么认识,认为是元气不足,脏气虚弱所致。这不能算“ 完全正常”。
15
发表于 2008-1-4 01:4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代脉,好象伤寒论中有用灸甘草汤治疗的方子,内经中似乎用刺络放血的方法,其原理与方法,尚不得知,本人也没更深的研究,有待高贤。看了各位的细述,有所启发。
16
发表于 2008-6-20 07:24: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6/20 07:25am 第 1 次编辑]

萧通吾脉诀及脉案 代脉案(摘要)任男62,六脉皆代、心悸怔忡、面目浮肿、身疲乏力、苔白不润。(西诊“冠心”)
东人参9黄芪12天冬9麦冬9当归12茯神12菖蒲9远志7.5白芍9阿胶9元肉12陈皮9半夏7。5广木香3炙甘草9 共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晚空心各服1丸。
  一料诸证好转,继服一料,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17
发表于 2009-3-12 10:2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止而不能自还,或能自还。怎么定议?
18
发表于 2009-3-12 11:05: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中医脉学的“结代脉”

精华!又学了一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5 14:10 , Processed in 0.05494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