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与“内证实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7 20: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与“内证实验”
人体和疾病是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面对各种各样纷繁的疾病现象,如何从复杂中把握简单,这是复杂性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法国复杂系统研究所所长保罗·布尔吉纳曾经说过:“对复杂系统的理解是通过它们的模型化实现的。它们的模型受到科学的通常规则的双重约束:它们应该一方面提供对可观察资料的重构,另一方面又尽可能简约。” 一般来说,这种建模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首先是针对所研究的系统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然后进行数据分类和压缩、权重分析,第三是概念推演,理论建模,最后反复检验直至完善。这个次序也是符合中医经典研究的方法的,模型法是中医理论建构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其成教授已经反复强调过:中医的藏象、营卫、经络等等其实都是理论模型。应该说,中国古代的先哲成功的实践了这种方法,“浑束以为一”,建立了当时相对完善的疾病系统模型,能够对复杂疾病的各种现象进行诠释和推演。
既要在理论的框架中抽象的重构现实的可观察资料,又要有效地克服信息冗余,抓住其根本性的东西,从而实现复杂系统信息的压缩和简约化,这对模型设计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常常需要经过超乎寻常的思维,才能建构出高明的概念和理论模型。现代系统生物学对此是这样描述的:“也许这些生物学模型在自然的状态下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意义上说,基于数学模型和假设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更多的依赖于抽象和理性。”,也就是说:在理论建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深刻的抽象思考和复杂的概念演绎,实际上是在研究主体自己头脑里进行的理论建构和自恰,当然还包括理论模型和客观实际相互反复印证的过程,这和西医还原、分析的实验方法是明显不一样的,这也许就是刘力红教授在《思考中医》中的“内证实验”想说明的含义。
与中医经典建构模型不同,现代系统生物学已经不再单纯依赖人脑,而是更加强调电脑的辅助,虽然现代的模型更加精致,可是从模型的概括性和适用性上,并没有达到中医历史上曾经建立的高度,这是因为:中医经典所建构的模型具有元模型的性质。法国著名系统论专家和社会学家莫兰曾经说过:“处理复杂性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发元视角”,中医经典曾经成功地开发出了非常有效的元视角,并且对当时的有限的医疗经验进行了成功的演绎和整合,我们也要找准这种元视角,因为只有找到这种元视角,我们才能实现对传统医疗体系的视阈融合,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经典理论所阐述的内容,并有效的发展它。
应该强调:现代的西医学理论建构的还原论视角和中医学是不相同的,所以西医学和中医学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人体,却具有不同的视阈范围,就像无法直接用显微镜下的景象解释X片的影像一样,不同视阈范围的内容无法自如的相互翻译,这就是过去用还原论的方法研究中医的中医西化屡屡碰壁的根本原因。祝世讷教授曾经反复说过:“中医理论的很多概念范畴是落在西医还原论的视野之外的”,也是强调了中西医视角不同造成的视阈不同这一点。我们不能被狭隘的西式科学冲昏了头脑,比“科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注意保持和古人大致相同的视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古人所看到的视阈范围,理解古人想表达的概念内涵,也才符合真正的科学精神。
按照莫兰的定义:“生命系统是一个自生态过程而不是物质,由之,系统生物学领域高层次的抽象就是功能实体或功能单元……功能单元概念是具有充分描述性的宏观概念。”营卫正是这样的宏观的功能单元,在中医理论架构中具有元模型的性质。元模型是最基本的模型,是比普通模型更高的层次,它“按照良好建构规则建立描述和组织相关领域概念的抽象句法和语义学”,并且“允许对概念在抽象、复杂性和运用领域不同层次上进行分类”。(马加利·鲁-鲁基耶),“通过建立元模型而附带引进的抽象方法,可以促使我们发现某些潜在的不一致,并促进模型建构走向更高的普遍性”,把这种元模型继承下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整合和重组现代医学的数据,建立新的系统医学的理论大厦,因而对中医经典已经建立的理论构架进行合理的诠释和分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经典学习的价值,不通过经典的学习,就无法理解中医的理论架构,没有有效的继承。我们也就无法创新。
2
发表于 2006-8-28 17:2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与“内证实验”

模型法是中医理论建构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其成教授已经反复强调过:中医的藏象、营卫、经络等等其实都是理论模型。
也许这些生物学模型在自然的状态下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意义上说,基于数学模型和假设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更多的依赖于抽象和理性。”
与中医经典建构模型不同,现代系统生物学已经不再单纯依赖人脑,而是更加强调电脑的辅助,虽然现代的模型更加精致,可是从模型的概括性和适用性上,并没有达到中医历史上曾经建立的高度,这是因为:中医经典所建构的模型具有元模型的性质。法国著名系统论专家和社会学家莫兰曾经说过:“处理复杂性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开发元视角”,中医经典曾经成功地开发出了非常有效的元视角,并且对当时的有限的医疗经验进行了成功的演绎和整合,我们也要找准这种元视角,因为只有找到这种元视角,我们才能实现对传统医疗体系的视阈融合,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经典理论所阐述的内容,并有效的发展它。
我们不能被狭隘的西式科学冲昏了头脑,比“科学”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注意保持和古人大致相同的视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古人所看到的视阈范围,理解古人想表达的概念内涵,也才符合真正的科学精神。

3
发表于 2006-8-28 17:29: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复杂系统建模过程与“内证实验”

士别三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5:48 , Processed in 0.0531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