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系统论有助理清中医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8 19: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系统论有助理清中医发展思路
--------------------------------------------------------------------------------

2005-3-9 15:10:59  中国中医药报  周东浩   
  用西医的“还原、分析、实验”这些所谓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其实是最大的不科学。
  系统论可以给我们以方法论上的明晰认识,重新理清中医发展的思路,这就是系统论研究的意义。
  用现代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医学研究,研究每一个病、每一个证,研究药物的使用,反思和发展中医的理论,这是未来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把系统论引入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早就有了,远的如著名的钱学森教授,近的如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祝世讷教授,还有从控制论角度阐释中医的孟庆云教授等,都曾做了一些很杰出的工作,他们的一些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我认为非常有价值。但系统论和中医结合的研究道路并不平坦,甚至曾经一度陷于停滞,目前对于中医理论和现代系统论方法的关系,也还存在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误解,有必要在这里进一步澄清。
  我曾经看到过两种反对中医系统论的说法,一种说:“现在的系统论发展还不完善,还处于学科的幼年期,自己都陷入危机了,还能指望它来发展中医么?”言下之意是说不是中医的“系统”不行,而是现在的“系统”不行,中医的“系统”高于现在的“系统”;另一种说:“真正科学的系统论,其产生的土壤正是现代科学”,“中医充其量有点朴素的系统思想,而朴素的意思其实就是落后”,所以“系统论和中医不相容”,“中医所谓的人体系统不过是忽略局部构造或对之视而不见的‘笼统’(有人说是黑箱)而已”,似乎是说现代的“系统”先进,中医的“系统”落后,现在的“系统”高于中医的“系统”了。
  两种观点看似截然相反,但是所犯错误的实质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混淆了哲学方法论范畴的系统论和科学意义上的系统论指导下的医学的区别。
  从哲学上看,中医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整体动态的研究方法确实存在一定的缺陷。阴阳的“模糊”、五行的“僵化”,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立足于严谨的数学和逻辑基础上的耗散、协同、混沌确实不可同日而语,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的“系统”不如现在的“系统”是对的。所以要以现代的系统论去取代古代的阴阳五行,要研究中医系统论,要搞清楚现代的系统论和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进行这些研究这个更新换代的工作就做不好。应该说,中医系统论前辈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做得相当完善了。
  阴阳五行的哲学虽然朴素,可是古老的中医用它来总结实践经验,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而且行之有效的理论,这套理论中所包含的很多古人呕心沥血所发现的系统规律,却是现代的系统论和现代的西医理论里所没有的。所以从医学上看,古代的中医“系统”又超出于现代的“系统”。您可以说它“笼统”,可以说它“缺乏必要的分析”,甚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这些规律历经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的检验,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这些规律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这些规律到现在也还没有被阐明,为什么用尽了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手段,却连古人在落后的条件下所创立的理论也解释不了?而这些理论所描述的事实不过是我们习常所见,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对它有所体验。但为什么解释不了呢?
  懂了系统论,才知道中医的方法和西医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两套方法。用西医的“还原、分析、实验”这些所谓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其实是最大的不科学。过去几十年的中医现代化走的恰恰就是这条错误的路,由于缺少方法论上的清醒认识,总想把中医的阴阳气血归结到哪个分子、哪个部分上,自己的优势看不到,盲目搞尖端,动不动就在基因、循证上做文章,西医喊什么,中医就跟什么,而对于西医明明很明确的一些解剖和其他切实的知识却又畏之若虎,仿佛一旦接受了中医就不是中医了,这其中的矛盾委实让人费解。
  其实古人又何尝不想研究微观,不想明了脏腑的真实解剖呢?可是放在岐伯、张仲景的年代,做又能做到什么程度?中医先哲的探索应该说是伟大的,《黄帝内经》的解剖成就一点也不比同时代的西方医学逊色,只是在以后的发展中,解剖没有进一步的提高。清朝的王清任也曾经想把脏腑的解剖弄得更清楚,却没有成功。即使聪慧如吴又可者,破旧立新不可谓不大胆,也不过只能大胆到“天地间别有一种疠气所感”而已。有些人为王清任、吴又可的探索未能接续下来而叹惜,其实从另一方面想想,这又是历史的必然。没有显微镜就发现不了细胞,发现不了细菌,而发现不了细胞和细菌就不会有现代西医细胞和微生物学的理论。在我国古代没有这些仪器的情况下,不含糊的说是“气”又能说是什么呢?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没能发展到这一步,这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但是现代中医若还停留在古人的水平上,甚至奉之若圭臬,那就不妥了。
  中医需要建立真实的形态学,需要引入西医的解剖学。西医的一些还原分析的研究已经做得很好了,没有必要再分析还原一遍。中医引入了还原知识,利用临床上那些化验检查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中医要保存自身优秀的东西,要遵循自身规律发展,而解决好这个矛盾需要系统论的视角,不懂系统论,这一切是进行不下去的。系统论可以给我们以方法论上的明晰认识,重新理清中医发展的思路,这就是系统论研究的意义。中医系统论研究绝不是为了“贴现代标签”来的。
  “笼统”的我们要使它精细,“模糊”的我们要使它明晰,“落后”的我们要使它先进,“僵化”的我们要使它灵活,用现代的系统论思想指导医学研究,研究每一个病、每一个证,研究药物的使用,反思和发展中医的理论,这就是未来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然系统论只是提供一个整体动态的视角,我们要用这个视角看人体,研究健康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系统规律,而不是以系统论概念来对中医概念进行简单生硬的比附。
  大讲西医的整体观和系统论是对系统论的无知、偏见或者误解,系统论视角下看到的整体和还原论看到的整体是不一样的,系统的分析和还原的分析也不相同。这就像形而上学也讲运动,可是在形而上学家们眼中的“运动”,和恩格斯所说的“运动”名称虽然一样,在本质上却已经相去甚远了。


2
发表于 2005-12-11 06:23: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系统论有助理清中医发展思路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3>医学哲学</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7 03:31 , Processed in 0.0555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