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康寿经》之六:长寿者的生活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20 14:2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6/07/20 02:30pm 第 1 次编辑]


                                长寿者的生活禅

    一、顺应自然
    要问老寿星们最重要的长寿秘诀,他们认为就是“听天由命”。这个“听天由命”就包涵了“顺应自然”的态度。
    顺应自然,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调节情志。再就是以自然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生命、对待复杂的人事、对待养生之道。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阴晴雨雪,雾露风霜,老寿星们都能和常人一样,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特点和规律,调节起居,更换衣著,摄养性情,选择饮食,健身运动,防病于未然,保身于长全。
   东方人自古讲究“道合自然”,道就是规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是大自然生物进化的产物。人的生理、病理,乃至人的寿命,都与自然的规律统一。因此,人们把正常寿命称为“天命”,人活到百寿左右,称之为“享天年,度百寿”,或称“人瑞”。因此,人们争取活到百岁,只是要努力达到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违背这个规律。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环境医学、医学气象学、时间医学、医学地理学等新兴学科,足可证明这种人天观的正确性。
   四时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这是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健康长寿的关键。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明确地加以论述:智慧者的养生之道必定是顺应四时气候,适应寒暑,情志和平,喜怒有度,居住平安,调节运动和休息。如能这样,就可以避免生病,长寿健康。它还说:春季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夏季天地气交,万物开花结果;秋季西风渐来,天气劲急,草木自然成熟;冬季万物生机潜伏闭藏,水结冰,地冻裂。这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阴阳次序是万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人体与四时阴阳相适应,才能防止疾病,保持健康。
  春季里,人在起居方面要做到:“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注意使神志随着春天的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一定要适应这春阳生长,而绝不能折逆它。夏季里,人们在生活方面还应“夜卧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要使心中没有郁怒,面容显得秀美,并保持汗孔通畅,这样就能适应夏天的自然之气。秋季里,秋风肃杀,这个季节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意志保持安定,并要使精神内守,不急不躁,让秋天的肃杀之气得以和平。冬天里,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注意不要扰动阳气,应避寒就温,不可使汗孔开泄出汗,从而使阳气藏而不泄。
  四时气候规律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而精神情志是人体内脏活动的主宰,内在脏器的活动必须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因此,四时养生以调情志为第一要务,首先要让情志适应四时的更迭,方可健康长寿。
   二、 淡然无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医学也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也越来越长,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经济发达地区、大都市中都是现实的事了。许多人对长寿秘诀十分关心,希望哪位百岁寿星能教他一个真经,使他也能过上个八九十或百把岁。其实,在我们调查的百位寿星中,极少有人有意识地进行长寿训练,都是在不知不觉之中。问他,你是如何养生的,他们的回答常说:自己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只是听天由命而已。这反映出他们对养生长寿的一种淡然处之的态度。“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我们把长寿者没有什么养生之道的淡然无为的长寿因素称之为生活禅。从生活禅来总结寿星们的长寿经验,仍可以发现不少规律性的因素,如良好的生活方式、勤劳好动、与人为善、性情和顺、与世无争等。
现代医学发展表明,个人的行为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三、 生活禅—能吃能睡能长生
      (一) 生活能力
     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家务和自理生活。家务如做饭、洗衣、 室内外卫生、买菜等;自理生活主要指穿衣、吃饭、二便、洗漱、梳头等。老人生活能力,实际上也反应了老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和老人的体能状态。1996年我们调查了百名长寿者的生活能力,资料总结  见表6-1。
    评价得分为:    差: 生活不能自理 ;
                   良: 生活能自理, 但家务不能自理 ;
                   优: 家务能自理, 尚能从事一些体力活动。
   表6-1  百名长寿者生活能力评价表
──────────────────────
  评价          差       良    优     合计
──────────────────────
   合计(人)   19      58    23     100
──────────────────────
    不及格率为19%。
  
(二) 起居基本状态评价  见表6-2。
        每日卧床少于16小时             良
        卧床每日近20小时                可

        基本卧床                        差
  表6-2  百岁老人起居基本状态评价
───────────────────
  评价           良    可      差      
───────────────────
    男 (人)    25    3       1        
    女 (人)    49    12      10
      
───────────────────
   总计(人)    74    15      11
      
───────────────────
    (三) 晨起
    长寿老人年轻时的晨起活动情况,共有资料65份,男性23 份,占受调查者  79.31 %,女性42人,占受调查者的 59.15%。 青年时早起活动者有65人,2 人睡懒觉,且皆为女性。
    1.长寿者年轻时的晨起活动 见表6-3。
  表6-3  长寿者年轻时的晨起活动
────────────────────
性别       活动    不活动      合计
────────────────────
男性(人)    23        0          23
     
女性(人)    40        2          42
────────────────────
合计(人)   63        2          65
────────────────────
    由调查统计可知,长寿者们年轻时一般都是早起,并且早晨有活动。

     2.  长寿者的起身时间 见表6-4。
  表6-4 长寿者的起身时间
──┬───────────────────────
季节│  黎明    日出前  日出  日出后   其他 合计
  │(人)  (人) (人) (人)(人)(人)
──┼───────────────────────
春  │   39      19      17      17     8  100
夏  │   43      17       16      15     9  100
秋  │   41      17       16      19    7  100
冬  │   32      10       17      32    9  100
──┴───────────────────────
    由以上的统计可以得出,长寿老人大多数都有早起的习惯,即使在冬天仍然有32%的老人黎明即起。但是在表中可以看到,冬天日出后起身者亦占32%。可见冬日闭藏,必待日光的养藏之道也深入老人们的养生实践中了。
     3. 长寿老人的早晨活动 见表6-5。
    表6-5 长寿老人的晨起活动
────────────────────────────
活动     体力劳动  体育运动 庭室卫生 不能活动 无活动 合计
─────────────────────────────
男性(人)    6       2          6      4       11    29
女性(人)    12      2          13     24      20    71
─────────────────────────────
   合计(人) 18      4          19     28      31    100
─────────────────────────────
    由统计可以发现,老人由于年事已高,早晨即使起身,多以安坐养性为主。



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4:34: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康寿经》之六:长寿者的生活禅


  (四)  睡眠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自古以来的养生要诀。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表明,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对保持身体健康十分重要。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条件,调整好工作、学习、饮食、娱乐、锻炼和休息的各种活动时间,尽可能地做到生活起居有一定的规律。
    生活起居中以饮食和睡眠最为重要,古人云:能睡者,能食,能长生。
老人应保证每天有9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睡不足,白天应弥补。“少寐乃老人之大患。”不少老人有睡眠障碍,入睡无定时,入眠困难,睡后易惊。
南京中医药大学对百名百岁老人调查情况如下:
    1.   睡眠情况  入睡时间:日落即卧(冬17:00左右,春夏19:00左右);合夜卧(21:00左右) ;深夜卧(22:30后)。

   (1)   长寿者的入睡时间  见表6-6。
      表6-6  长寿者的入睡时间
────────────────────────────
性别       日落         合夜         深夜         合计
      (人)    (人)   (人)    (人) 
────────────────────────────
男性     14            11           3           28
女性      29            25           5           59
────────────────────────────
合计     43            36           8           87
────────────────────────────
    表6-6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老人在21:00以前入睡。
    (2)   长寿者睡前干什么  见表6-7。
  表6-7 长寿者睡前从事的活动
─────────────────────
性别      看电视  读写   进食     合计
─────────────────────
男性(人)    8       3       3        14
女性(人)   19      2       6        27
──────────────────────
合计(人)   27      5       9        41
──────────────────────
     这是有资料的41 位老人的睡前情况的统计分析,只要视力允许,看电视是最多的活动。
      2. 长寿老人睡眠时间和质量评价  见表6-8。
得分  睡眠情况   正常              80分
                  难以入睡         -10分
                  醒后难以再入睡者 -10分
      睡眠时间   <4                -20分
                5~6               -10分
                7~8               +10分
                9~10              +20分
                11~12             -10分
              >12               -20分
     表6-8   睡眠质量综合得分表
─────────────────────
得分         100  90  80  70  60 50  合计
──────────────────────
男性(人)  10   4   4   1   4  1    24
女性(人)  8    16  6   6   13 1    50
──────────────────────
合计(人)   18   20  10  7  17 2    74
──────────────────────
    能吃能睡能长生。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是评价老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方面。
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4:40: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康寿经》之六:长寿者的生活禅


   (五) 午睡
    1.   午睡时间   调查统计表明,无论男女寿星,午睡时间多在1~2小时之间,为67.85%。 仍有10 位老人无午睡习惯,占11.90%。
    长寿者年轻时有否午睡呢?这个问题的资料有42份,男性17人,女性25人。有午睡习惯者9 人,4名女性,5名男性。无午睡习惯的33人,男性12 人,女性21人。
    长寿者们年轻时多无午睡习惯,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午睡与否对长寿是没有什么相关的。
    因年高者精气渐衰,而适度的午睡可以恢复精力,可能有益于长寿。长寿者们年轻时多无午睡习惯,正说明他们年轻时精力充沛,故不需通过午睡来静养精气,这较好的身体素质也是他们能安享天年的基础。
   四、体育能健身
   (一) 体育的保健作用
  一些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体力活动抗衰老作用不明显。但是适当的运动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对于保健来说仍然是必需的,因为健康比长寿更重要。当然坚持经常运动的长寿者也是有的。
  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了人类的生命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地主张用运动来达到保健养生。孙思邈是著名的医药学家,也是寿逾百岁的养生家。他在《保生铭》中提出“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并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关键在于运动。具体的运动方法有按摩、摇动肢节和导引行气等,也就是今天的保健按摩、体操、练拳和气功等。他本人还坚持走步运动,并强调常欲小劳,不要大疲和强做不能为之事。
   清代颜习斋强调“习动”,说“养生莫善于动”。他告诫学生不要做白面书生,向他们讲“一身动则一身强的道理”。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虽然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但他却仍重视运动在养生中的作用,如《老老恒言·导引》说:“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
    运动对身体的滋补是非常重要的,血液循环、氧气的吸取、肺活量都会得到改善,而身体的污染,譬如吸入的污浊空气、食物和饮水中残存的农药化肥等也需要借运动出汗来排除。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无形中会有许多紧张和压力,在大自然中进行运动也能净化这些情绪上的污染,特别是气愤不平的心理。负面的情绪是很沉重的,在大自然中进行运动,有助于放下这些负担。
    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经常运动可使心脏耐劳,登高山如履平地,上高楼而不气喘。经常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冠心病,改善心肌的血氧供给,摆脱缺血性心脏病的威胁,又可稳定血压、降低血脂,从而有助于预防或控制动脉硬化。
    运动可使肺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肺入血,二氧化碳由血入肺)进行得充分,血液含氧量增多,从而促进新陈代谢。长期运动又可增强卫外功能,适应气候变化,从而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肝脏胰腺的功能得到改善,使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因而能够得到提高。
    运动能强筋健骨,预防畸形。不少中老年人背驼腰弯,这是缺少锻炼所致,是腰背肌肉萎缩、软弱无力所致。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脱钙、骨刺增生、关节挛缩等疾病也可通过经常的运动加以预防。
    运动能使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平衡,达到气遍全身无阻滞的状态,能保持精力充沛,浑身舒展,体魄强健。
    由于运动可使肌肉坚实,故可以保持形体,预防肥胖,维持和控制体重。
    运动有助于老人保持生命活力,保持快乐性格。人的年老变化,可以首先从动作缓慢上表现出来。这个变化常使老年人产生“衰退”的感觉,甚至缺乏适应环境的信心,这种精神状态反过来又会促使身体衰老。经常做适当的运动可以使老年人保持手脚灵活,延缓运动器官的老化进程,使老人感到自己的生命力还很旺盛,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还很强。这种精神状态反过来又会增进身体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适当的运动对于长寿可能是有益的。

   (二) 气功保健
    气功是我们祖先在与疾病、衰老斗争中创造出来的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有效方法。气功是一种自我保健、自我治疗方法,是一种自我“身心”锻炼法。
    近代生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生理功能活动。紧张的精神活动和抑郁的情绪都能导致自身生理活动的失调,而招致疾病。相反,积极乐观的心理、豁达开朗的情绪,有助于心身的协调一致,从而可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达到消除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气功正是通过自我心身的调节,平衡精神情绪,用以防治疾病、保健延年。
   气功是炼功者本人按照一定的方法要领进行锻炼,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为其他人替代不了自己锻炼,所以称为自我保健,自我治疗。
    气功是一种整体效应,它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共同作用,而达到养生治病、保健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用气功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其它疾病也往往随之好转或痊愈。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气功门派林立,功法很多,气功师亦常常故神其说,使一般人民大众目迷五色,莫衷一是,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气功的延年益寿的具体作用,但气功对许多慢性病、老年病的防治作用是确实的,气功对稳定心身状态、促进心身健康是有效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气功对长寿抗衰是有益的。
   (三) 太极拳保健
    太极拳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武术,也是国际性的医疗保健体育项目。它饮誉全球,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极广泛的基础。
    太极拳动作含蓄、柔和、缓慢、圆润、均匀、连贯,是中老年人乐于接受的体育运动,体弱和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能体会到它的优越性。实践证明,许多人经过锻炼,都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尤其对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肺结核等有治疗和辅助治疗的作用;使病者愈,弱者壮,老者寿;使人精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俗云:磨刀不误砍柴工,每天花上半小时的“健康投资”,值得。
  太极拳源远流长,学派繁多,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流派。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根据杨式太极拳架式研究出来的,只需五分钟就可完成,比较简便易学、易炼、易记,为太极拳的普及发展创造了条件。
  打太极拳时要求做到:精神贯注,上下相随,虚实分明,连贯圆活,速度均匀,动作运行路线带有弧形,整套练习起来,好象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四) 跑步、散步
    70% 老寿星喜欢每天跑步和散步,无论春夏秋冬,几十年坚持不懈。因此他们认为他们的长寿得益于跑步、散步,使他们全身气血流畅,肢节灵活,步履轻松。
    人到老年,脏腑气血精神均发生一系列衰老的生理变化,因而,老年人的运动锻炼与青壮年是不尽相同的。老人锻炼应因人制宜,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老人的运动,以步行、慢跑较为常见。老人可根据个人状况选择运动方式。老人在运动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运动中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遇风、雨、雪、雹、寒流等恶劣天气不可运动;老人运动最好能有医学监护,也可以自已学会监护脉搏等。经常请医生复查血压、脉搏、心脏功能等。
  (五) 长寿者的体育运动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6年对长寿者的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见表6-9。
    表6-9  长寿者的体育运动状况
───────────────────────────────
性别     散步  慢跑  太极拳  气功   室内   合计  %
───────────────────────────────
男性(人)   17    2      1       1      2     23   79.31
女性(人)   26    1              3            30   42.25
───────────────────────────────
合计(人)   43    3      1       4      2     53    53.00
────────────────────────────────
  85%的老人一辈子都属于那种没有体育运动的脑力劳动者或体力劳动者。可见长寿者的长寿不是靠体育运动来获得的。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防治许多疾病的发生,而且对许多疾病也具有治疗作用。但是对于延缓衰老、延长生命,可能是没有直接效果的。
  体育运动虽然不能延长人的寿命,但坚持体育运动的人是可以活到百岁的。南京徐春华老人即是其中一例。徐春华老人于1897年4月21日出生于江苏连云港,虽已百岁高龄,仍然进行体育锻炼。他的体育运动主要是太极拳等武术,他至今保持50多公斤体重。
    老人生活自理,语言清晰流利,日落而卧,凌晨即醒,每日早晚进行体育运动,几十年如一日,一般不间断。
4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4:44: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康寿经》之六:长寿者的生活禅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6/07/20 10:00pm 第 1 次编辑]


    五、长寿要静养
     (一) 老人慎体劳
    有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劳动锻炼健壮的体魄,是长寿的后天基础。
     更多的人认为,老人当静养长寿,以降低机体消耗热能,并着眼于摄取低能量食品,故须慎体劳。
    人的体质有强有弱,体力有大有小,劳动时应量力而行,不要做不能胜任的事。人的精力也有一定的限度,所以不能作持久不息的劳动,更不能猛力劳作,以防跌仆闪挫,伤筋折骨。尤其老年人精力衰耗,筋软骨脆,更不宜作过重过久的体力劳动。劳动过度,轻者损伤肌肉筋骨,而致腰背酸痛,膝胫软弱,肢体疲乏,重者可以内伤五脏,形成虚劳之候。
    老人若不能劳作,即勿强为之。即使是健身运动,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故适合静养者,静养即可长寿百年;适合运动者,即可运动,但要适度,不可勉强。

    南京长寿者体能状态的基本情况  见表6-10。
      表6-10  南京长寿者体能的基本情况
─────────────────────────────
           丧失劳动能力的年龄(岁)   
    尚能 ──────────────────────
性别  劳动  60~70  71~80   81~90   91~101   合计
─────────────────────────────
男(人)  6     4        3        7         3         23
女(人) 11   4        8        11        13        47
─────────────────────────────
计(人) 17    8        11       18        16        70
─────────────────────────────
  当一个人丧失了体力劳动能力以后,就不要做力不从心的事,以静养为主,这样才能葆元守真益寿绵延。
   (二)安祥静养
    静养神安,同样使人获得百寿。
    安祥使人心态平衡;安祥使人归于自然;安祥使人能享有天年。
    许多长寿者的长寿经验就是静养,通过静养,神气安,精气守,真气不得外泄,以此而得长生。这也符合气功的理论。
    现代有一种理论认为,高消耗与摄入高热量高营养一样,都不利于长寿。代谢过旺可致生物的生理生命周期缩短;反之,龟鳖等动物代谢缓慢,其生命周期就长。其它事物也是这样,属阳、属动、属热者短暂,属阴、属静、属寒凉者绵长。同理,女性属阴、主静、少动、主内,所以女性长寿就比男性多。
    其实,寿命对于男性和女性是一样的公平,男女寿命差异,我们可以从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找出恰当的保养方法,以减缓衰老的到来。安祥禅,静养神安,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作者认为,主张静养和主张生命在于运动看似矛盾,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形”与”神”的关系。中医认为,应形神统一,形与神俱,则可尽终天年。静养者养神以保形,运动者炼形以安神。实际操作时则需根据各人的具体条件,符合静养者则静养之,需要运动的则进行适当运动。
 (三) 安祥静养的方法
    1. 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和进行心理调摄,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的观点。孟子则更具体化,提出了“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在身方面提出“节欲”以养心保健的主张。管子则十分注重心理和情志调摄保健,指出老人不可长时间思虑,长时思虑可促进衰老。     
    昔有石惺斋《援生四书》养心歌:“养我心,静我性,静养心性常安定,养心寡欲是良方,孟子之言真足训,莫将嗜欲累心思,富贵功名皆幻镜。知幻镜,即知命,行止快乐无偏病。”
    从古代以来就认识到人的形神是统一的,肯定了人的生物属性和特殊的精神活动,认为二者关系密切,在养生长寿保健方面特别重视调养精神,以“精神内守”为其原则。孟子有“养浩然之气”;《内经》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释家有“禅”,以禅来修心养性。总之,安祥是禅的真义。安祥禅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养生长寿保健的经验结晶。
    昔《医说》有“ 摄养三字诀”: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苟言语,轻得失,破忧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顾。
     2. 守静养神   守静养神,虚无恬淡,清虚无为,获得精神情绪安定和平。昔“形神保养秘诀”出自《古今医统大全》,它说:“无劳尔形,无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养生。阴阳之道,精液为宝,谨而守之,后天为老。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神养于气,气合于神,神气不散,是谓修真。”
    研究资料表明,精神紧张不仅影响脑功能,同时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削弱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因此,四时养生,老年保健,皆以情志调和为首务。欲使情志能经常地保持和平,守静养神的安祥禅确是妙法。
     3. 养老之要   有些人,刚步入退休年龄,就出现坐卧不安,做事犹豫不决,不知干什么好,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发生做错事的现象;容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脑子里总爱回忆以往的经历,每当听到别人议论工作时则感到烦躁不安,并容易猜疑别人有意针对自己;有些平素有修养的人,也会一反常态而不能客观地评价外界事物,甚至产生偏见;有人情绪忧郁,常常深夜不眠而望天长叹;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躁热感也较普遍。昔有“养老之要”出自《古今医统大全》:“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思想宁静,乐观愉快。提倡“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顺其自然,符合客观规律,以养护精神。不要患得患失,思虑无穷,做到嗜欲不使太过,淫邪不能动心,少有恼怒悔恨的情绪。
  4. 精神保养的“十少” 脑力劳动也要讲劳逸适度。“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固不足取,但劳累过度,休息不足,那么心神气血精髓消耗过多,则难以恢复。老人气血渐衰,应减少用脑的强度,适度而已。度者何?自觉舒畅爽意即可。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活了100岁以上,他极主张脑力劳动也要适度,太过则伤身损寿。有“十二少、十二多”,即其教诫:
  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乏气,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意气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解,多恶则憔悴无欢。
   5. 人为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 ,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同样道理,一个人性恶无善行,富而不仁,欺人讹人,杀人越货,违法乱纪,阴险嫉妒……想延年长生是不可能的。晚清状元陆润庠有《百字铭》,言之甚是生动: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怀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辛勤得,富从俭约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养寿须修德,欺心枉吃斋;

   暗中休放箭,巧处藏些呆。

  安分身无辱,防非口莫开。

    上海人瑞--110岁的苏局仙老人说:“七情六欲,失于节度,或心地不良,营私作恶等等,皆致伤身而折寿。欲尽天年,日常生活,处处不失节度。更有一层,心地要光明,为人要正直,爱国爱群,做事尽我职责,待人接物要一腔热情,心平气和,注意不要多用心计,不要做损人利已的事,更不要营私作恶,要树新风尚,发扬新道德。”
    南京大学几位百岁教授的共同经验就是不卷入人事斗争的漩涡;在名利场上与人无争。

     六、 长寿要劳体
     (一) 适当劳体
    劳逸适度,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任何事物都有其适宜的度,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劳与逸也是这样,如果不适度,就达不到保健目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这里所说的度,主要是指活动强度和活动时间的长短。强度过大,时间过长,逸就会不及。反之,终日不活动,而时间太短,强度太弱,逸就会太过。过与不及,都不是适度的表现。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长寿之道很多,其中尤其注意劳逸适度。他说:养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视、久听。人在青壮年的时候,气血旺盛,筋骨健壮,正是发育成长的阶段,能耐受较长时间的劳动,休息后疲劳亦易恢复;老年人气血渐衰,筋骨渐弱,这是自然的规律,过强和长时间的劳动,难以胜任,劳动后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二) 长寿老人多数是劳作者
    85%的长寿老人一生劳作不掇,“劳动使我长寿”,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他们得以长生的“秘诀”。
    “一身动则一身强”,劳动锻炼了他们的坚强体魄,为长寿奠定了基础。他们中有人仍然在百岁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或家务劳动。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从事于劳动,劳动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同时,劳动也是人体保健的要求。
   劳与逸是相对的,有劳必须有逸,有张必须有弛。相传在唐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描绘了一幅白天生产劳动,晚上睡眠休息的生活图景。这个图景就是返归自然的生活禅。
  
  (三) 常走常跑,安步当车
   大多数老寿星一生勤劳,喜欢步行,上街不坐车,上楼不肯登电梯。
    身心不可过劳,但亦不可过逸。疲劳之后,暂时休息加以调节,这种逸是积极的。如果过逸,就成为消极因素,而不利于健康了。自古以来善于养生的人都劝告人们,勿过逸。人体脏腑气血本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以发挥其生理作用。活动可以促进它的功能,相反,如果安逸好闲,就会降低其活力,导致气血运迟,经脉不畅,脏腑机能减退,四肢倦怠无力,其结果必然体弱多病。因此,要增强体质,维持健康,就必须经常运动,养成良好习惯。许多老寿星常走常跑,安步当车,实际上起到了运动的作用。这就是说,他修了生活禅。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4:47: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康寿经》之六:长寿者的生活禅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6/07/20 02:48pm 第 1 次编辑]


    七、长寿要动脑
   (一) 脑健才算是健康幸福
    长寿,须头脑清晰,生活自理,才算是健康幸福。通常脑的灵活有用也成为长寿的要素之一。
    长寿者苏局仙是一名书法家,健谈善写,通过练书法锻炼大脑,一直是一名智力完好的老人。97岁的画家朱屺瞻,高龄时仍挥毫不倦,可见,绘画、书法可以提高大脑思维,达到健脑目的。103岁高龄科学家陈纳逊教授从小好读书,勤写作,饮食一向以鱼为主,并注意运动,做到动脑兼动手。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毕生在数学王国遨游,至今精神抖擞,情绪舒畅。上海文史馆老人汤笔花注意用脑卫生,静坐成为他的健脑心得之一,30岁起,他每天静坐半小时。久练静坐能调节神经,增强脑力,缓解脑细胞的疲劳。他认为这是一种简易有效的健脑方法。
    许多健脑经验归纳起来就是:除了营养、运动外,心情乐观,充满信心,积极动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
    大脑是人类智慧灵性的所在,是生命科学中最复杂的课题。传统的看法是认为人到中年以后,人脑的功能和结构即老化,大脑开始萎缩。此时老年人的大脑重量比20岁时减少6.6%~11%,大脑皮层表面积比年轻时减少10%。70~90岁的老人,大脑神经细胞比年轻时减少20%~45%,同时,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都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脑血流量也比年轻时减少17%。
    现代研究证明,人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大脑中生长和衰退不断地进行,一群脑细胞衰老了,而另一些脑细胞却兴旺起来。所以,有的70~90岁的老人还能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南京大学生物化学家郑集教授96岁高龄仍活跃于学术论坛。所以说:老人的大脑未必衰退,如能积极用脑就能推迟大脑老化。
     继续学习是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不断的读书学习能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思路开阔,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使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之中。
    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寻求的不只是一般的乐趣,它可以使你产生自信心、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新知识的特殊快乐。经常体会到这种乐趣的人,自然不会郁郁寡欢,精神沮丧,更不会自暴自弃,悲观失望。
    乐学--长寿者的秘密武器。古有“乐学歌”,录之供读者参考: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心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吁呼?

     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二) 长期保持阅读习惯
    大脑遵循“用则进,废则退”的规律,越用越灵,不用反而迟钝。经常使用大脑,能延缓衰老的进程。英国神经病学家科斯利斯和米勒认为:“脑子开始工作的时间越早,延长的时间越长,它的细胞老化的速度越慢”。日本医学家发现,勤学好思的人,脑内的血液循环较好,有助于防止脑细胞萎缩,可以延缓大脑细胞的衰退,可谓常用脑,可防老。
    不断读书、学习,在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又充实了内心世界,丰富了生活,增加了许多人生乐趣。
    老年人随着生理功能的逐渐衰退,心理状态也逐渐老化,如果单纯在家养老,更容易忧心忡忡,意志消沉,产生孤独感、老朽感和末日感。这种心理状态又转而影响其生理功能,只能加速生理功能衰退的进程,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缩短寿命。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不断地、适当地获得新的知识,这是健康长寿的秘诀。
     益脑九条:
  1.勤学好动,保持阅读习惯,培养各种兴趣。
    2.积极用脑,开发智力。有意识地进行智力锻炼,是养脑健脑的良方。
    3.每用脑一小时,休息15分钟。紧张脑力劳动2~3小时,至少要休息1小时。
    4.不拘一格用脑(看书、下棋、智力游戏等)。
    5.注意饮食,保护大脑,保证蛋白质摄取。另外,瓜果蔬菜要充足。
    7.保证有好的睡眠,日间要有午睡。
    8.全身的健康是延缓大脑衰退的前提.
    9.体育运动有助于防止大脑功能衰退.特别是活动手指,防止大脑退化的功效明显。
    大脑越用越灵,不必担心年龄大了记忆减退,如果积极用脑,动员脑库的储备力量,同样可以保持良好的脑力。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智慧高低,主要依赖于脑内神经元线路的连接是否足够丰富,而这种连接又是经过复杂的学习过程才能建立起来的。人如果多思维会给大脑以刺激,使头脑经常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能减缓大脑的老化。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凡经常从事脑力劳动并善于思考的人,其大脑衰老的慢,反之越是懒于动脑筋的人,他的大脑衰老得就越快。
    合理用脑还可以减慢脑血管的硬化过程,并有助于听力、视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用超声波检查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的大脑,发现勤奋用脑结合体力劳动的人,其中65~86岁者的大脑供血供氧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老年人积极用脑是重要的长寿防衰之道。
    健脑营养:构成脑的物质中一半是脂质,其中60%为磷脂。它对人的记忆和思维活动起重要作用。蛋白质占脑重量的1/3,脑细胞中氨基酸更新速率很快,约3小时就要更新一次,而其它组织的蛋白质更新约需80天左右,所以要注意补充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磷脂类的食品。牛奶、豆制品、蛋类、鱼、肉类、海味、核桃、芝麻、桂圆、金针菜中这些物质的含量都很丰富。此外,新鲜水果、蔬菜等还可以保证用脑者获得一些特殊营养。
    用脑适度:如果大脑细胞长时间工作而得不到休息,则脑细胞就会因过度兴奋而产生劳累,处于疲劳状态。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兴奋,细胞周围的营养物质明显减少,对细胞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之故。此时大脑的工作效率降低。如果能做到每工作30~45分钟即稍事休息,那么脑细胞就能不断地转换,使兴奋的神经细胞在紧张工作之后能够消除疲劳。对老年人来说,既要积极用脑,又要劳逸结合。
    在用脑方法上要有张有弛,防止用脑时间过长,平时还应参加一些轻松的文体活动,如听音乐、跳舞、散步、钓鱼、旅游、唱歌,利用各种形式来调剂脑力。情绪乐观也是健脑的良药,经常处于舒畅环境中的人常常头脑清醒和敏捷。参加体育运动也是很好的养脑方法。因为通过锻炼能输送给大脑更多的氧气,使思维清晰,反应灵活。有了全身的健康,才能体现出脑的健康。所以说健全的头脑寓于健康的身体。
   (三) 长寿者脑力精神活动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6年对南京地区百名长寿者的脑力、精神活动情况的基本评价如表6-11。
       仍能阅读、书写           优
       语言流利、思路较清晰            良
       语言费力但语句完整              尚可
       不识人、无完整语句          差
    表6-11  南京长寿者的脑力精神活动情况
───────────────────────────
       优      良      尚可       差      合计
────────────────────────────
人数    9       46      27          2          84   
────────────────────────────

    八、 书画益寿,娱乐延年
  (一) 书画家多长寿
    自古以来,书画家大多长寿。他们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才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了健康的身体,寿至百岁。
  宣纸之上,浓淡浅深,相辅相成;湖光山色,引人入胜;翎毛花卉,多姿多态;人物表情,栩栩如生,随着想象→笔墨→形象→韵味的全过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老老恒言·消遣》说:“笔墨挥洒,最是乐事”。人的精神状态与心理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人经常发怒、生气,会导致内分泌失调。长期从事紧张繁忙工作而得不到适当休息的人,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难免要出毛病,长时间的心情抑郁不畅,会损伤肝脾,在这一点上,书画家们在“砚田笔垄”中避免了这些不良刺激的干扰,“心气平和”地处世,所以他们能得以长寿。
  人的手与大脑密切相关,手的一切精细活动都受到大脑的控制,故有人称手为“脑的外化”。汉代杨雄说过:“书为心画”,就是说,书画作品,是人内心意识和力量的体现。从生理活动方面来看,习书作画均要求有正确的姿势,头部端正,两肩平齐,胸张背直,两脚平放,这样才能提全身之力。写字作画必须集中精神,宠辱皆忘;心气平和,灵活自若地运用手、腕、肘、臂,调动全身的气和力。这样很自然地通融全身气血,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和,大脑的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了平衡,使人的全身肌肉保持舒适状态,柔中有刚,软中有紧,暗中使劲,作画书写,达到了与气功相同的锻炼目的。
  习书作画能够摄心养生。执笔时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绝虑凝思,便能以静制动。调整情绪、调节精神活动,达到消除疲劳和预防七情致病的目的,同时又能得到艺术享受,陶冶性情,静心养性。
    作为社会成员,在业余闲暇时间里,应有广泛兴趣,进行适度的娱乐。通过各种动静结合的娱乐活动形式,来畅娱神情,运动关节,舒筋活血,从而积极休息,丰富美化生活,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精神营养,达到养神健形、益寿延年的目的。
    欣赏音乐是一种很好的娱乐。音乐以其艺术感染力,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不仅可以供人欣赏,还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和长寿,有人把音乐叫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营养”。
    脑力劳动者可以通过舞蹈来促进自己的气血流畅。舞蹈之时,通过肢体、身躯运动以及呼吸动作达到锻炼之效,并以动作语言表达情感,令人身心轻快,健康长寿。
    古人云“善弈者长寿”。老人常宜安心静养。下棋时全神贯注,心气和平,杂念全消,谋定而动,谈笑间决出胜负,能起到气功的调息、吐纳等作用,从而有益于健康,培养良好的性情。棋友相逢对弈也是一种有益的社交活动,能够增进友谊,舒畅身心,但须看淡胜负。
   养花、养鱼、养护宠物、垂钓、旅游、集邮、集石、集火花等等都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我国著名女书法家萧娴老人,系康有为的女弟子,贵阳人,长期居住南京。1901年出生。
  萧娴老人的生活禅犹为娴熟自觉,她一生引为自豪的不是自己是个书法家,而是一生不离家务劳动,是地道的劳动妇女。一个家庭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她无不亲自操办。90岁以前亲自掌勺侍客。生活禅是萧娴老人长寿的主要因素之一。
  萧娴老人老而弥健,晚年经常优游四方。1988年,携女凤子和学生庄希祖游广州、深圳、珠海、顺德。从珠海到蛇口,坐汽垫船破浪而行。希祖方中年,不耐风浪颠簸,颇为头晕所苦,几乎呕吐,而萧娴老人却稳坐船头。
    两年后,萧娴老人又携女偕弟子游广西,优游于柳州、桂林间。在桂林的公园里,见年轻人骑马摄影,竟也动了雅兴,执意要骑上高头大马,拍一张不服老的照片。后来回南京游中山陵,又骑了一次骆驼。
  1991年,萧娴老人90大寿了,还乘飞机赴贵阳捐赠书法作品,亲自察看“萧娴书法作品陈列馆”,游黄果树大瀑布和红枫湖侗寨等地。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并重者,其生命的质量更高,生命的意义更大。愿天下脑力劳动者向萧娴老人一样,跻身健康长寿的行列!
  愿生命之树常青!
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4:52: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康寿经》之六:长寿者的生活禅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6/07/20 02:56pm 第 2 次编辑]


 九、生活禅集锦
 1.老年保健原则
    老年保健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协调阴阳,保养精气神,动静适度,调节饮食,慎于起居,谨防外邪内侵等几个方面。《寿世保元》载“延年良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老年保健的原则(原文略有更动)。
   四时顺摄,晨昏护持,可以延年;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人我两忘,勿竞炎热,可以延年;
  口勿妄言,意勿妄想,可以延年;
  勿为无益,当慎有损,可以延年;
  行往量力,勿为形劳,可以延年;
  坐卧顺时,勿令身怠,可以延年;
  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动止有常,言谈有节,可以延年;
  呼吸清和,安神闺房,可以延年;
  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儿孙孝顺,身心安逸,可以延年。   
  有人归纳出长寿十多十少:
    十多:多锻炼,多社交,多看喜剧和精神愉快的电影,多旅游,多吃蔬菜水果,多笑声,多动脑筋,多呼吸新鲜空气,多体力劳动,多吃粗粮。   
  十少:少抽烟,少喝酒,少食脂肪,少甜食,少食盐,少食零食,少生气,少房事,少用药,少接触化学剂和射线,少嫉妒别人。

     2.长寿十要
  人体是顺应自然的有机整体,必须使自己的生活起居适应天时、地理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人,又是社会的人,人必须以顺应自然的精神,尽量使自己能适应社会。这两大顺应都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居之中。因此养生家们认为,要长寿,先从生活禅修起。
    石惺斋有《长寿十要》,笔者略加修改,大意为:
  要长寿,助人为乐做好事;
  要长寿,嬉嬉戏笑眉无皱;
  要长寿,远离美色如仇寇;
  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
  要长寿,热身莫把风寒受;
  要长寿,出言行事俱诚厚;
  要长寿,见人危难都当救;
  要长寿,琴棋花月随前后;
  要长寿,不事奢华常俭省;
  要长寿,上床安睡神不漏。
    慎于生活起居能健康长寿,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宋代陆游是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善修生活禅的养生家。他日日挥毫作诗,一生作诗万余首,学术成就卓著。但是他晚间读书只到“二更鼓尽”就睡觉,不作通宵达旦之举,白天还有午睡习惯。他坚持每天梳头洗脚,喜好活动和散步,喜欢扫地。他总结出“饭罢忌久坐”,增减衣服要“视气候,或一日屡变”等。尽管他政治上屡遭坎坷,家庭婚姻不幸,经济常常窘迫,却仍能达到较高寿命。
   
    3. 摄生诀    古代,对此叙述较全面的如“摄生诀”,出自《格言联璧》:
  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上却病法。
  少思虑以养心气,寡色欲以养肾气。 
  勿妄动以养骨气,戒嗔怒以养肝气,
  薄滋味以养胃气,省言语以养神气; 
  多读书以养胆气,顺时令以养元气。
  心神欲静,骨立欲动,胸怀欲开,筋骸欲硬。
  脊梁欲直,肠胃欲净,舌端欲卷,脚跟欲定。耳目欲清,精魂欲正。
  木有根则荣,根坏则枯;鱼有水则活,水涸则死;
  灯有膏则明,膏尽则灭;人有真精,保之则寿,戕之则夭。
    4.生活起居中的长寿之道    古人把起居有常,作为享天年、获长寿的重要条件,老年保健更要慎于起居调养。如《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衰晚之年,心力倦怠,精神耗短,百事懒于施为,盖气血筋力之使然也。”所以“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以助娱乐。”要根据老人特点,合理地安排老人的起居作息,保证有良好的睡眠,节制房事,慎防劳伤,避免精神情绪波动,并保持居处适宜,衣着合体,被褥清洁干爽暖和。从而保证老人身心健康,安享天年。昔有“养生诗”二首说:
  (1) 仁者难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元伤;

    争先路径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

     爽口物多频作疾,快心事多必为怏,

    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知自防。

  (2) 老年躯体索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

    万事去心闲偃卧,四肢由我任曲伸,

     庭花盛处凉铺簟,檐雪飞时软布櫩衤因櫬。

    莫道山翁拙于用,也能康济自家身。

    人必须使自己的生活起居适应天时地理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果不注意起居调摄,违背客观规律,必定会损伤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我国自古就将违逆天时,感受外邪,起居无常,饮食不节与七情过极并列为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人对有害人体的不利自然条件要进行改良,以趋利避害,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健康水平。老年人防病抗病能力较差,尤应加意调摄 。《山东中医药志选编》所载“卫生三字诀”,虽然并非专指老人,但对老人修生活禅意义很大:
  尚清洁,忌龌龊。多运动,勤洗浴。
  慎饮食,节性欲。常吃菜,少吃肉。
  戒烟酒,谢赌博。立须正,卧须屈,
  毋蒙首,毋思索。入而息,出而作。
  平意气,勿口角。除烦恼,寻快乐。
  多数老人并未修炼什么道法,也未吃过什么补药,而是符合生活禅的原则,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昔《援生四书》有《五叟长寿歌》,颇合我们调查的大多老寿星的情况,现录下供参考:
  昔有行路人,陌上见五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
  诚心去拜求,何以得此寿?
  大叟前致词,山妻容貌丑。
  二叟前致词,忧愁我未有。
  三叟前致词,饮食节所受。
  四叟前致词,话少常闭口。
  五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
  民间有《十叟长寿歌》,内容更为精彩: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
  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
  一叟捻须曰:我不湎脂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
  三叟颔首频: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木杖:安步当车久。
  五叟整衣冠:服劳自动手。
  六叟运阴阳:太极日月走。
  七叟摩巨鼻:空气通窗牖。
  八叟抚短须:早起亦早休。
  九叟摸赤颊:沐日令颜黝。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5. 我唱歌,我长寿    音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生活中没有音乐,就会使人感到平淡乏味,缺乏应有的乐趣。研究发现,人体大约有100种功能活动是有一定节律的,而优美的音乐旋律能使人体产生有益共振,从而使神经系统的紧张松弛下来,产生镇痛和镇静作用,也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血流量和血液分配,还能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精神力量和体力。
    弹奏乐器,可以调神悦心,利手指,健体魄。许多古琴演奏家都是长寿之人。弹琴使人入情入境,所谓“江山隐映,衔落月于弦中,松风飕飕,贯清风于指下”,此则境之深矣。弹琴时的手指活动对人的敏感性和协调性是一种良好的锻炼。在弹奏乐器的过程中,左手的运用总是十分突出的。左手的经常应用,促进大脑右半球的发展,对提高大脑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通路的运动速度和容量都极有好处。
   歌咏则能够调节情绪,一首好歌,常令人传唱不已,感动万分。“一曲听初彻,几年愁绪开”。唱歌能使人气血流通,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歌唱能协调气的运行,“先静而后动”,与气功的入静近于一致。歌唱者的气息修炼是非常重要的。就一般人而言,一边干家务一边唱歌的人就比埋头干活不讲话、不唱歌的人活得健康,活得轻松,活得长寿。
   歌咏的主要作用在于“发散” ,对于积聚日久、不能得到宣泄的忧思、愤怒之情在歌唱中得以舒散;对于气机郁结、缠绵不解的多种不适和疾患,放开歌喉就能使之发泄宣通。歌唱让人心胸坦荡、清宁、高雅,从而排除心理障碍,志趣变得高尚,不为世俗之事所累。如此说来,唱歌是净化人类社会环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

    6.音乐、舞蹈,康寿之宝    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密切,舞蹈动作伴随着音乐才协调自然。舞蹈的美感作用于心理,舞蹈的动作作用于肌体,二者相得益彰。跳舞不仅是运动系统的活动,而且使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都得到加强,尤其是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活动大大增加。舞蹈动作能表达情感,不仅身心愉快,而且能陶冶性情,养性怡心。
  舞蹈时,肌肉需要消耗较大量的氧气,人的呼吸加快加深,肺活量比平时增加至少一倍,以满足氧气的需要,同时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大大增加了,可以比平时增加60%~80%。
  一些舞蹈家和体育专家为活跃我国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在以迪斯科为基本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族舞蹈特点,创编中老年迪斯科,在音乐的选择上以不急不缓、明快热情、具有民族风格的迪斯科节律为主,情绪欢腾热烈,使人在音乐和集体气氛的带动下,产生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激发兴奋心情,使孤独、忧郁等长期困扰老人生理心理问题在欢乐的气氛中得到解决。
    7. 交友益寿    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年人应该拓宽心胸,走出家门去广交朋友,这样可以开阔视野、洞悉人生、沟通信息,以求共识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否则长期幽居在家,精神抑郁,思想狭隘,何乐之有?广交朋友可以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晚年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广交朋友还可以使信息流通,自己专长得以发挥,老有所为,获得心理满足,其乐无穷。
  当然,老人交友也宜审慎:酒色之徒勿交,赌博之徒勿交,违法之行勿为,应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
    老小无猜,老人心理与儿童的心理有共同之处。儿童的天真、稚朴和老人的返朴、童趣正相吻合。儿童与老人絮絮不止,十分亲密,可使老人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道理即在于此。
    老人还可与年轻人多交往,不要让无形的“代沟”使彼此更陌生。年轻人有憧憬未来、朝气蓬勃、进取心强的特点,这正是老年人所缺少的。忘年交可以使老年人从年轻人身上感受到时代的气息,给年迈的躯体注入生命的活力。忘年交也可使年轻人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生活的教训,老年人获得年轻人的尊敬和爱戴,这也可以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满足,并借以除暮气,增朝气,使晚晴更美,夕照更明。
    8.  康寿者“童心、龟欲、蚁食、猴行”    现代中医耆宿、老寿星干祖望教授的长寿经验就是这8个字:“童心、龟欲、蚁食、猴行”。
  童心:对生活充满乐趣,对新鲜未知的东西有好奇心、求知欲;对周围世界有爱心。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持平常心,因此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被稀释得不见踪影。
  龟欲:人的欲壑难填,对酒、色、财、权、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倘无节制,损人寿命。
  蚁食:吃饭细嚼缓咽,不要吃得饱,常觉几分饥。大鱼大肉偶食之无妨,若经常地“膏梁厚味”,“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则易生病损寿。
  猴行:猴子坐不住,好动,或走或跑或跳或登高或互相嘻闹扭滚。人是生命体,运动可以防老延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14:23 , Processed in 0.0572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