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红歌星真累,不如回家卖米粉
——著名歌手叶毛、廖莎夫妇告别歌坛内幕
(2003年7月上半月 作者:破冰)
他们是一对著名的歌手夫妇,其首唱的《中国的月亮》和《逛新城》等经典歌曲,至今人们还耳熟能详。然而,正当事业处于巅峰之际,他们两人却突然退出了歌坛,开起了一家小小的米粉店!
8年过去了,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际遇,是否会为当年的选择后悔?2003年5月初,笔者采访了这一对昔日的明星夫妻……
激流勇退 歌坛伉俪改行卖米粉
在大陆歌坛,叶毛和廖莎是一对很独特的夫妻:他们同年同月出生在长沙的同一条老街上;两人7岁时就开始同台演出;1982年,他们同时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1986年,两人结婚了,同年,双双被调入海政歌舞团。
他们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他们首唱的《中国的月亮》荣获1990年全国广播歌曲大赛金奖,同年,夫妇俩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的歌手”和“全国十佳歌手”,成为海政歌舞团的台柱子。
然而,尽管他们在舞台上风光无限,但背后却隐藏着难言的苦涩。叶毛和廖莎性格直爽、心地善良,与演艺圈浮躁而虚伪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一次,他们随一个文艺团体去郑州演出,因为他们的风头压过了同台演出的一位大腕。结果,演出结束后,那位“大腕”在台下羞辱他们说:“你们再红,也不过是个唱民歌的,又能红到哪里去!”廖莎气得要跟他理论。叶毛不想把事情闹大,就把妻子拉走了。回到家里,廖莎越想越气,叶毛也觉得很委屈,但他们能找谁去述说呢?
其实这些委屈还是其次的,演艺圈还存在着许多阴暗的东西。有一年元旦,有关部门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了一个大型文艺晚会,规模和影响仅次于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许多大牌明星视能否被邀演出为其实力和地位的标志,而很多未出名的演员也希望争取这次机会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叶毛和廖莎应邀参加演出,彩排都通过了,但是到了正式演出前,他们的节目却突然被另外一个不知名的歌手临时顶替了。后来他们才明白,自己没有给导演送礼,而那个歌手却有着很硬的关系。得到消息后,叶毛和廖莎的心里一阵发冷,两人突然明白,像他们这样性格的人,根本不适合在演艺圈呆着。
歌手们平时除了参加自己所属单位安排的演出外,一般都乐于接受外界的商业演出邀请,因为这是创收和提高知名度的大好机会。虽然叶毛夫妇实力强劲,也很受歌迷欢迎,但是他们获得这种邀请演出的机会却并不多。他们刚开始还大惑不解,后来一个朋友告诉他们,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结交什么圈内的“大人物”。
一天,他们跟着这个朋友去参加一个聚会,在那里一下子见到了二三十个大小歌手。这其中很多人的名气要比他们大,一个个牛气冲天,对他们爱理不理的。可是,当一个其貌不扬、举止粗痞的中年男人出现后,这些牛得半死的歌手都一个个赶上前去跟他套近乎,媚态尽现。朋友告诉他们,这个男人是一个很有路子的“穴头”,跟他攀上关系,就等于开辟了一条滚滚财源……原来如此!夫妻俩面面相觑,半天做声不得。最后,他们逃也似地离开了那里。
渐渐地,他们厌倦了演艺圈的生活方式。红歌星的日子只是表面风光,其实他们过得并不快乐,尤其是廖莎,变得越来越沉默。叶毛试着对她说:“我们是不是离开演艺圈?”廖莎考虑了几星期后,同意了。
1995年3月,叶毛和廖莎向团里申请转业,领导没有批准。夫妇俩遂决定辞职。6月,叶毛和廖莎正式离开了工作9年的海政歌舞团。
没有了演出,忙碌的生活一下子清静下来,他们觉得无所适从。从小就登台演出,他们不知道除了唱歌,自己还能干什么?两人的心里感到有些失落。那段日子是他们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光……
1995年9月的一天,叶毛和廖莎去吃长沙米粉。他们找了近两个小时,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家店,可味道怪怪的,没有一点长沙风味。廖莎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他们只得遗憾地离开了。
晚上,夫妻俩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时,叶毛突然说:“廖莎,北京正宗的长沙米粉店很少,我们可不可以开一家米粉店?”一语惊醒梦中人。廖莎想:是啊,在北京生活的湖南人有60多万,他们都爱吃长沙米粉,开家正宗的长沙米粉店,生意一定能火!
然而,他们除了唱歌,对其它行业几乎一无所知,甚至连开米粉店该找一个门面都不知道。后来,在别人的指点下,两人开始到处找房子,但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
一天,夫妇俩路过羊坊路时,在电线杆上看到了一则房屋出租的广告,当他们按照地址赶过去时,才发现那两间要出租的房子在一栋商厦里面,地段很偏僻。但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这样的地段,根本就不太适合做生意,而是一见有房子就兴冲冲地找到老板,问房子可不可以卖。老板答应了,索价33万元。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双方以26万元成交。叶毛和廖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995年11月中旬,他们的“莎莎米粉屋”正式开张了。
艰难创业 新天地是拼出来的
开业第一天,附近一家老字号餐厅的老板来到“莎莎米粉屋”,他里里外外打量了一番后,不屑一顾地说:“你们还是回去唱歌吧!不出两个月,你们就会被我们吃掉!”这当头一棒,打得夫妻俩面面相觑。但他们转念一想,既然店子已经开起来了,拼命也要撑下去啊!
听说“莎莎米粉屋”的老板是红歌星叶毛和廖莎,许多人慕名而来。那几天,米粉屋的生意空前火爆,常常座无虚席。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星期后,前几天还门庭若市的米粉屋突然冷清了许多,生意一落千丈。叶毛和廖莎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一帮湖南老乡慕名来到米粉屋,每人要了一大碗米粉,但大多数人都只吃了一半就没有再吃了。临走时,一个老乡对叶毛和廖莎说:“你们做的米粉和正宗的长沙口味差别实在太大了!”
叶毛和廖莎大吃一惊:他们的厨师是花高薪从长沙聘请过来的,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是严格按照长沙米粉的要求做的呀!看来,问题还是出在米粉本身上,因为米粉就是在本地市场上买的。
于是,他们痛下决心,决定自己做米粉。为了找到能做出正宗的长沙米粉的办法,夫妇俩先是乘飞机把北京的米带到长沙去做试验,但味道还是不对;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把长沙的水带到北京来做,口味依然不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从长沙直接进加工好的米粉,回到北京后再试验,口味果然正点了。
此后,叶毛每个月都要去挤火车到长沙买米粉。为了省钱,叶毛每次都坐硬卧,因为货包太大、太多,行李架上放不下,就只好堆在走廊里,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人的通行。几乎每一个人经过时都要埋怨他一次,有的甚至还骂骂咧咧。叶毛十分难过,以前自己是红歌星,整天面对的都是鲜花、掌声和笑脸,如今,自己竟成了一个处处受气的小贩了!叶毛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每当他回家后跟妻子抱怨时,廖莎总会耐心地安慰他说,以前我们是歌星,别人为我们服务;现在我们是为别人服务,既然角色变了,我们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叶毛觉得她说得有道理,情绪也就逐渐缓和下来了。
生意渐渐有了好转,但叶毛和廖莎的神经依然绷得紧紧的。因为他们周围又新开业了好几家餐馆,竞争非常激烈。夫妻俩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店里,中午也不休息,晚上要到打烊后才能回家,一天要工作14个小时以上。短短几个月时间,叶毛和廖莎就都瘦了一大圈。
一天,一个朋友见到他们,痛心地说:“你们干嘛放着好好的歌星不当,来折腾什么米粉屋?瞧你们满脸沧桑的样子,过的是什么日子?”朋友走后,廖莎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她含泪问丈夫是不是该再回去唱歌?这次,倒是叶毛劝她了:“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才打开了局面,如果放弃,一切都会前功尽弃。廖莎,你不是劝过我吗?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红歌星了,要摆正心态呀!”在丈夫的开导下,廖莎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莎莎米粉屋”的生意日渐红火,每天顾客盈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997年5月的一天上午,突然有几个顾客来到店里,说他们刚吃的米粉变质了,他们吃了拉肚子。叶毛和廖莎大吃一惊,一边赶紧安排人送顾客去医院,一边到厨房对米粉亲自进行检查。但令他们感到蹊跷的是,米粉非常新鲜,一点问题也没有。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顾客找到店里,同样说米粉有问题,要求送他们去医院,并赔偿他们的损失。夫妇俩见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不赶紧停止营业,并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
两天后,警方就把问题查了个水落石出。原来,附近一家餐厅的老板想挤垮他们,便买通了米粉屋的一个服务员,在汤里放了泻药。
警方将这个老板和那个服务员都拘留了。此时,叶毛夫妇反倒平静下来了,他们考虑到那个服务员在北京举目无亲,做了这种事后,肯定后悔了,不如救他一把。于是,他们又出面把他保了出来。这个服务员出来后,一下子跪在他们面前,痛哭流涕地说:“是我一时糊涂,贪图小利,求你们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干!”见他这样忏悔,夫妇俩感到很高兴,便继续把他留在米粉店打工。
半个月后,那个老板也从拘留所出来了。叶毛夫妇本来可以起诉他,要求赔偿经济和名誉损失,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一些朋友对此很不理解,廖莎却说:“大家都不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那个老板从别人口中听到这句话后,深受感动,亲自买了一些礼物上门赔礼道歉。叶毛夫妇坚决把礼物退还给了他,说:“大家都是邻居,要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嘛!”一句话感动得这个老板眼泪直流……
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人们对叶毛夫妇更是刮目相看。“莎莎米粉屋”的生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红火起来……
活出潇洒 红歌星变成大老板
1998年2月,“莎莎米粉屋”附近的那家老字号餐厅破产了,叶毛夫妇考虑到自己只卖米粉太单调了,便想兼营湘菜。这时,他们手上已经有了几十万元积蓄,便把那家餐厅盘了下来。 经过一番重新装修后,他们的“金莎苑食府”正式开业了。
当时,北京的湘菜馆竞争很激烈。他们除了经营好干锅仔鸡、剁椒鱼头等传统湘菜外,还推出了竹香桂鱼、日本网鲍和黄金咸蛋卷等新品湘菜,深受顾客的欢迎。
与此同时,叶毛和廖莎在促销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他们以前是唱民歌的,他们便教店里的服务员唱歌。后来,他们店里的每个服务员都能唱几十首中外民歌。顾客来吃饭时,可以自由点歌,服务员免费为他们演唱。
这样唱出名气后,便经常有一些外地的客人和外宾慕名来到“金莎苑食府”,想现场听叶毛夫妇的歌声。每当这时,他们不管有多累,都要打起精神,为客人高歌一曲,尽量让每一位客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就这样,“金莎苑食府”很快在北京诸多湘菜馆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了一个有名的品牌。
就在他们苦心经营餐馆的时候,演艺圈的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经常有人劝他们复出,但均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但是,1998年夏天的那场洪水,却使他俩又登上了久违的舞台。
这年10月,长沙举行“情动三湘”赈灾文艺义演,不少大牌明星出席,叶毛和廖莎也收到了邀请函。他们两人觉得这次情况不同,应该为灾区人民出一把力。因此,他们决定参加演出,并且还为灾区人民捐款5万元。
他们这次演出极为成功,当他们站在宽阔的舞台上,面对歌迷如潮的掌声时,不禁百感交集,泣不成声。事后,很多朋友乘机劝他们复出。但是,他俩思考再三,还是觉得开餐馆的生活过得更实在、更开心!
2001年下半年,叶毛夫妇又在万寿路上租了一栋共有15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开了一家连锁店,主营湘菜、粤菜和泰国菜。
为了把生意做得更大,他们申请注册成立了“北京金莎苑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此时,他们已拥有数百万元资产,麾下有上百名员工。
生意的摊子铺大了,人多心杂,管理自然不是小问题。叶毛和廖莎对此并不在行,但是他们为人非常平和,真心善待员工。员工对他们很尊敬,都愿意为公司尽心尽力地做事,很少出岔子。
一次,那名曾经在汤里下过泻药的员工的父亲病了,需要一大笔钱住院。可他身边的积蓄不多,不禁急得哭了起来。廖莎知道后,当即安排财务借给他3000元,以解他的燃眉之急。这名员工痛哭流涕地说:“廖总,我曾经那么对不起你们,没想到你们不计前嫌,反而对我这么好,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们!”
叶毛夫妇的一举一动,使员工们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对公司产生了深厚的感情。2002年底,北京一家颇有名气的湘菜馆的老板想挖公司的一名厨师,并给他开出两倍现在的工资。但这名厨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人是要讲良心的。叶总和廖总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家人看待,我怎么能背叛他们呢?”那老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现在才明白叶毛夫妇为什么能如此成功了!”
一晃8年过去了,叶毛和廖莎历经坎坷,从名噪一时的红歌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他们的成功,在演艺圈激起了层层波澜。许多明星羡慕他们,有的还赶来虚心地向他们取经。也许这些明星的羡慕是真的,但是真要他们放弃头顶的荣耀下海,也许他们还缺乏足够的勇气!
笔者在采访时问他们,如今是否还为未留在歌坛发展而感到遗憾。叶毛认真地说:“我们从小就开始唱歌,对之充满了感情。但是,我们的性格并不适合当今的歌坛,继续留在那里只会很痛苦。我们现在做酒店,虽然少了一份风光,但是同时也少了一份浮躁;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日子却过得很踏实、很平静……
【打工博士发言】在这个无数人梦寐以求想成为大明星的浮躁年代,叶毛和廖莎夫妇却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毅然放弃了红歌星的荣耀,从头再来,甚至不惜去做一名让人瞧不起的米粉小贩。这份勇气实在值得我们钦佩!
现在,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获得了并不想要的成功,过着并不想要的生活。他们想换一种活法,却又没有勇气摆脱这种成功带来的虚荣,最后在嗟叹中终老。如果你也遇上了这种苦恼,不妨学学叶毛和廖莎。他们会告诉你:放弃你不想要的,追求到你想要的,就是值得的!
编辑:肖江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