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我国民间医学的特色与发展趋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6-13 04: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值日员在 2005/08/13 11:42am 第 1 次编辑]

我国民间医学的特色与发展趋向
黄煌
1 民间医学与特色疗法
  民间医学是流传于民间、未经教科书记载及传播,或未被经典理论解释、包容的群众性的自我医疗保健的方法。与正统的教科书相比,流传在民间的医疗方法显得内容丰富、通俗而有特色,因而被人们视为特色疗法。民间医学具有以下特征:①理论上的不可解性,不论是传统的中医理论,或者是现代医学理论,均无法对其功效作出十分正确的解释;②技术上的通俗性,主要表现为就地取材,操作方便,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③疗效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疗效的重复性差,往往与操作者、施术者的经验有关;④传播上的口授身传性,即很多经验性的技术无法用文字准确全面地表述,也缺乏规范,因而其传播方式多通过传统的师承、家传等方式,通过口授及身传,并需要个人的实践体悟。
2 我国民间医学的源流
  中国的民间医学源远流长。《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代医学著作,都记载着相当数量的民间疗法和单验方,这些民间医学的精华已成为中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许多医家善于学习并采用民间的医疗方法,并以此成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是总结和运用民间疗法最有成绩的医家之一,他著名的攻邪论和汗吐下三法是民间医学的理论与治法的总结和概括。清代的外治专家吴师机擅用膏药等外治法治疗内外诸疾,其著作《理瀹骈文》是历史上外治疗法的集大成者,至今影响犹深。宗吴氏之学而后起的是邹存淦,著有《外治寿世方初编》,收录民间外治经验约八千余言汇成此书。书中收外治方2300余首。历史上运用民间疗法最多的是铃医,他们都是周游四方、负笈行医的民间医生。他们治病有三个特点,一是贱,药物不取贵重之品;二是验,下咽即能去病;三是便,山林偏僻之处仓促即有。在具体治疗方法上,铃医多内外兼治,外治如针、灸、熏、贴、蒸、洗、熨、吸等法,内治则以顶、串、截三法见长。铃医的医疗经验,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重视并记载下来,如清代赵学敏的《串雅内编》及《串雅外编》就是最著名的。两书的内容,来源于老铃医的经验口授以及相传的民间方药。赵学敏以后,有位名鲁照的医家,增补《串雅》所未备的走方医术,书曰《串雅补》(1825),这也是研究民间医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长期以来,民间医学的学术得不到正统中医的承认。张子和虽为太医,但终以用药峻猛而遭到太医院医官的排挤,而辞职返乡。后世虽称其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但对其学说及经验,却极少遵循使用。吴师机当年虽施药济人,极一时之盛,但传人寥寥。而广大的铃医则更被视为游食江湖之流,其医疗经验亦为人所不屑。这种学术上的门户之见,是不利于中医学术发展的。作为中医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医学有其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经验,值得认真学习与研究。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医学的发掘与整理。五十年代,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收集民间方的运动。七十年代初期,全国大搞中草药运动又促进了民间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草药的应用热潮是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医学的研究走向专业化、科学化。1989年,全国首届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在南通市召开。1992年,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成立,有关中医外治、中药外治的专业委员会相继成立。并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中医外治杂志》等专业杂志。1973年编著成功的《中药大辞典》,收载中药5767种。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的《中华本草》,收载药物近万种,是中医药及民族民间医药整理研究的巨大成果。青蒿素的发现,成为民间医学研究中的极好范例。同时,市场经济给民间医药的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如刮痧、针灸、放血、草药、民族药等一批民间医学的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 民间医学的学术特点
  第一,重视攻邪治病。民间医学保留着古代医学朴素的疾病观与治疗原则。认为疾病的产生,都是邪气加身的结果,因而,病与邪具有同一意义。《黄帝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疾病的发生与否而言的,一旦得病,仍应以祛邪为要。故又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张子和的“汗吐下”三法、铃医的“顶串截”三招、吴师机的“拔截”等,皆着眼于早治速治,截断病机传变,祛邪外出。他们极少使用补剂,绝无李东垣、薛立斋辈“舒徐从容”、服药至数十贴而病自愈的风格。所用之药,大多为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峻下攻逐、消积除、芳香走窜以及大热大寒诸般猛毒之药,故能奏效甚捷。
  第二,长于外治。古代医家治病多取外治法,如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施以针石及熨法而效;华佗亦以针法取胜,《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许多外治法。古代医学这些疗法在民间医学中得到保存并发展。现简介如下:
  针法:除传统的针灸方法以外,更多的是用针挑法、放血法以及将药物做成艾卷,按穴针之。如清代张廉《麻疹阐注》记载“凡遇闷痧,分其顶心细看,有红筋、红瘰,挑破即出”。又如民间流传治小儿疳积,可针挑四缝穴。《串雅外编》介绍治疗昏厥,用银簪刺舌下两旁的血管,谓血出即活。又有所谓的阴症散毒针、消癖神火针、百发神针等,均属艾灸法。
  灸法:有黄蜡灸、鸡蛋灸、桑木灸、灯草灸等。
  熏法:有桃叶熏、雄黄熏、朱砂熏、杉木熏、樟木熏、蓖麻子熏、巴豆油熏等。就部位来说,有熏耳、熏手、熏目、熏舌、熏肛门、吸入、熏肚脐等。
  贴法:有贴脐、贴眉心、贴乳头、贴足心、贴太阳穴等。
  蒸法:有桃叶蒸、雄黄蒸、蚕砂蒸、蓖麻子蒸、老姜蒸、醋葱蒸、樟脑蒸等。
洗法:不仅用于痈疽、痔瘘、疥癣等外科病症,内科疾病也使用。如生姜浴治疗小儿咳嗽,青桑叶洗目治青盲等。
熨法:系将药物加热直接敷于患部,或将药物放在患处,再用汤壶或熨斗加热的方法。如用川椒艾叶熨热治疗痞积等。
  吸法:除把药物或烟气从口、鼻吸入,还包括刺激喷嚏法和吹喉法。如鼻烟治风寒头痛,碧云散(鹅不食草、青黛、川芎)搐鼻治疗眼病等。
  杂法:包括坐药、扎指、塞、绑、钩、点、吹等诸法。如生萝卜、龙脑滴鼻治头痛,丝线扎指治疗鼻衄,乌龙胆(明矾、猪胆)吹喉治喉症等。
  以上外治法由于简单方便,取效较快,花钱少,尤其适宜于民间广大贫苦大众的医疗之用。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外治法长期以来被视为雕虫小技而为儒医所鄙视,得不到重视,这也影响了中医临床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第三,擅用经验单方。民间医学重视经验,所用方法,或得之古书,或得之家传师授,或得之自己经验,较少臆想,是其特点。其方则药味简单,甚或单行,亦无君臣佐使诸理可寻,大旨求验为要。这个特点,在铃医中更为明显。归纳其用药类别如下:
  截药:即专方专治,能出奇制胜,使病速愈。据《串雅》所载,截药总治门15方,内治门78方,外治门85方,杂治门5方,可见截药的适应面较广。其特点,一是组成简单,少则单味,一般在2~8味之间,如青囊丸为香附、乌药;黄鹤丹为香附、黄连;普济丹为生熟大黄与僵蚕。二是用药多有毒药猛药,如巴豆、大黄、乌头、斑蝥、蟾酥、马钱子、生半夏等。三是多有矿物药,如黄丹、雄黄、矾、硝、朱砂、轻粉、硼砂等。四为多有虫类药,如蜈蚣、蝎子、蜒蚰、地鳖虫、田螺等。
  顶药:即为吐药。在疾病危急时,适用具有涌吐作用的药物,因势利导,促使咽喉、胸膈以及胃内的有害物质涌吐而出。如《串雅》中的巴霜顶,可治疗缠喉风;牛郎顶,可治疗虫积;青绿顶,可化顽痰;硫磺顶,治腰痛;三奇顶,治小儿哮喘;皂矾顶,治中风昏迷。
  串药:即为泻下药。牛郎串(牵牛子、槟榔、三棱、莪术、牙皂),治气筑奔冲,虫积腹胀;榔霜串(大黄、槟榔、牵牛子、轻粉)治麻风;黄甲串(大黄、白芷、穿山甲)治疗横痃便毒;八宝串(茯苓、人参、雷丸、甘草、莱菔子、白术、大黄、附子)治疗鼓胀。
  禁药:即为预防性用药,如辟疫、截疟、辟漆气、辟痘、辟疮等。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民间常将某些疾病归结为鬼邪,并把这些药物也作为驱除鬼邪的手段。如《串雅》中的李子建杀鬼丸是辟瘟疫、杀一切鬼魅的方,用法为热病时火烧一丸安床头。其方中有雄黄、藜芦等药物,有消毒作用。辟水毒方,用蛇莓根,蛇莓有抗菌作用。
4 我国民间医学的发展趋向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医疗体制改革,民间医学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发展趋向有以下特点:
  第一,群众性的自我保健热潮将为民间医学的发展注入活力。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医疗保健将成为我国人民所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对于老年病的预防与治疗,自我保健尤为重要。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明的防病治病的新方法将不断涌现,这将大大充实民间医学的内容。其中外治法以及食疗是其热点。
  第二,民间医学的内容趋向预防保健。由于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医学的分工日益明显,民间医学将主要在老年病、慢性病、精神神经性疾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三,民间医学的开发利用趋向专业化、市场化、科学化。所谓专业化,即由专业医生开设专科或专科医疗机构或研究所,对确有实效的民间疗法或药物进行临床应用并研究。所谓市场化,即在开发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那些操作简单、贴近生活、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群众急需的产品。所谓科学化,即运用医学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研究和整理,剔除民间医学中一些非科学的成份,使开发的产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国际市场相适应。尤其是应用现代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民间药、民族药的开发将成为热点。
  第四,民间医学的发展将受到法律的制约。我国医事药事法规相继出台,今后从事医疗活动将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从事药物调剂、制剂的药事人员必须具有执业药师资格,所以,民间人士所从事的医疗活动将视为违法而受到严格限制,这对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民间医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我国广告法的施行,对于制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民间医学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极为有利。
  第五,随着国民法律意识以及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民间医学的安全性、科学性将更为群众所重视。一些进入人体皮肤的疗法,比如放血疗法、针刺疗法,以及导致皮肤破损的疗法,如发泡疗法,还有有毒草药的应用,将变得十分谨慎,将由过去在家庭操作而改为由专业人员在医院进行。一些疗效不明确、且有毒副作用的疗法将被禁止。同时,民间医学中的一些封建迷信内容以及伪科学内容将不断被群众所认识并加以剔除。
  综上所述,民间医学是传统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起着正统医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医学也将发生变化,内容上将向保健预防转移,管理上更趋于规范化并纳入法制化轨道,应用上更加注重安全性与科学性,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民间医学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热点。作为医学工作者应当注意发掘和研究民间医学的经验,并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加以提高,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9:14 , Processed in 0.07594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