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蟬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06:43:51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这个贴子最后由蟬蛻在 2008/05/30 02:46pm 第 2 次编辑]

有新问题:本来觉得已经差不多,手也基本不凉,但是自从吃上丸剂(每天3丸,约60g)后反而没有进一步巩固的意思,倒是慢慢觉得手脚没有原来喝汤剂的时候那样暖,有时候齿寒也有出现。早上起来舌边齿痕最明显。请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汤剂是荡涤里寒之力强,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丸剂是不是还要加量?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7:16am 时添加 -=-=-=-=-
是不是因为脾肾阳虚水湿不运导致温阳受阻?加上用了故纸、五味等较多的收涩药,阻碍渗湿之药?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7:17am 时添加 -=-=-=-=-
右脉沉取滑。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7:20am 时添加 -=-=-=-=-
想改一下方子,继续汤剂伺候。
白术15g   苍术10g   茯苓15g   黄芪15g
附子制10g   干姜10g   桂枝15g   陈皮10g
泽泻炒6g  甘草炙
健脾利湿燥湿,温化水饮。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7:21am 时添加 -=-=-=-=-
炙甘草6g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44:47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哪位继续帮我分析一下,先谢过。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9:25:59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我整理了一下,方便大家阅读。
男,21.脉沉细,或沉细数(脉数常在食后,正气不足,代偿性自救的表现),舌淡白,苔薄白,舌边齿痕,略滑。大便多软,常夹有少量不化之食,若饮食冷热夹杂或稍食黏腻、刺激之物便有腹痛腹泻。腹痛之时偶见心悸怔忡,泻后常自安,无里急后重之感。常手足发凉、指甲淡白,略青紫、齿寒,冬日尤甚。渴喜热饮或不渴,小便频数。形体偏瘦。已有数载。
曾有食后腹痛、腹痛欲泻、泻后即安病史一年余,找同仁堂名医堂一老中医诊后服参苓白术合四神丸数十剂(同仁堂药店代煎,一次煎五剂,入冰箱保存,服一周),略有效,反复未愈。后考虑到食堂之饮食、宿舍之休息均对自己病情不利,遂不居学校。平素注意保养,饮食又添健脾益气之山药、大枣、莲子等,慎食刺激之物。病情有所好转,但大便多软,常夹有少量不化之食,若饮食冷热夹杂或稍食黏腻、刺激之物便有腹痛腹泻。手足发凉、指甲青紫、齿寒等情况仍然。
最近自己处方:
5月16日(左脉沉,右沉取略滑)
炒白术15g      党参15g      白云苓15g      生北芪15g
破故纸15g      炮川附10g    干姜10g        炒白芍10g
五味子5g       陈广皮6g     升麻3g         炙甘草6g
炒山药15g      生姜几片
其中以炒白术、党参、茯苓、黄芪、炒山药健脾益气,又兼有止泻作用,加生姜温化水饮;附子、干姜温阳散寒,破故纸补火生土,合收涩敛阴之五味子、炒白芍补火而不伤阴。其中白芍炒用,去其寒性,又防温阳之药助长肝阳而致土虚木贼;陈皮燥湿行气健脾;脾喜燥恶湿宜升,佐以升麻升清阳之气,引诸药上行以健脾;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
吃完三剂,手没有原来那么容易发凉了,牙齿也没有像原来那样容易发冷,还有口也没有原来那么容易渴了,舌边齿痕微有好转,舌体淡白稍有转红。
5.19(右沉取略滑)稍做修改又抓3剂。
熟附子20g         干姜15g        肉桂皮5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炒山药15g      生黄芪10g       白茯苓10g
补骨脂15g         菟丝子10g      五味子5g        陈皮8g
砂仁8g            炒白芍10g      升麻5g          炙甘草10g
炒山楂10g         生姜几片
适当加大附子、干姜用量,添加肉桂皮,以助温阳之力;菟丝子与补骨脂相须为用,温补脾肾;加砂仁芳香化湿,醒脾健胃;炒山楂健胃消食。
上服一剂,后两剂考虑到姜附过于猛烈,拿出附子10g,干姜5g。
上6剂药毕。手发凉、齿寒十去八九,脉象沉转良,右沉取滑象转良。舌边齿痕依旧。还有晨勃也比以前好很多。
又购药,自己打粉、搓水蜜丸,搓得很大,1.1kg才搓了77个。加以巩固。
炒白术  80g    党参   80g    白云苓  60g    淮山药 100g
生北芪  60g    熟附子 60g    干姜    60g    桂枝    40g
炒故纸  80g    炙五味 30g    炒白芍  60g    广陈皮  50g
升麻    30g    炙甘草 50g    莲子   100g    炒薏仁 100g
炒山楂 100g   
炼蜜400g 搓丸每粒约20g,日三粒。
本来觉得已经差不多,手也基本不凉,但是自从吃上丸剂(每天3丸,约60g)后反而没有进一步巩固的意思,倒是慢慢觉得手脚没有原来喝汤剂的时候那样暖,又开始发凉,而且现在是夏天,有时候齿寒也有出现。早上起来舌边齿痕最明显。晨勃回复如旧。不过吃药这半个月来肚子一直没闹过,大便基本正常,成型,日行一次,不燥不溏,小便没有频数。
请问各位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脾肾阳虚水湿不运导致温阳受阻?加上用了故纸、五味等较多的收涩药,阻碍渗湿之药?需要先重点温化水湿?
右脉沉取滑。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9:28am 时添加 -=-=-=-=-
是什么原因反复?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0:15pm 时添加 -=-=-=-=-
附上2年前看医生的方子。
用汤药前用中成药固本益肠、蓼枫肠胃康、藿香正气+小柴胡片+固本益肠等,无效。
医生甲(北医三院一副主任中医师)
2006.4.26
党参10g      黄芪20g      炒白术10g       白扁豆10g
陈皮10g      山药10g      砂仁(后)10g    诃子15g
补骨脂15g    木香10g      莲子10g         焦三仙30g            四剂
2006.4.30
太子参15g     黄芪10g       炒白术10g     陈皮10g
山药10g       砂仁(后)8g  白扁豆10g     诃子10g
补骨脂10g     木香10g       莲子6g        炙甘草6g             六剂
2006.5.8
黄芪15g    太子参15g    白术10g      白扁豆10g
补骨脂10g  诃子10g      莲子10g      山药10g
陈皮10g    木香10g      砂仁(后)8g  焦三仙30g                五剂

医生乙(镇卫生院一中医师)
2006.7.17
党参15g    炒白术20g     山药20g     焦三仙30g
升麻6g     砂仁(后)8g  车前子30g    陈皮6g
茯苓15g                                                          五剂
2006.7.22
党参15g      炒白术20g      山药20g       焦三仙30g
升麻6g       砂仁(后)8g   车前子30g      陈皮6g
茯苓15g      芡实20g        诃子10g                              五剂
2006.8.2
党参15g     炒白术20g       山药20g      焦三仙30g
升麻6g      砂仁(后)8g    车前子30g     陈皮6g
茯苓15g     芡实20g         诃子10g      五味子6g                 五剂
2006.8.10
党参15g       炒白术15g        白茯苓15g      淮山药20g
升麻6g        车前子30g        炒谷芽10g      炒麦芽10g
诃子10g       芡实20g          五味子6g       黄芪10g              五剂
2006.8.15
苏梗10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山药20g    车前子30g    芡实20g       升麻6g
薏苡仁20g  五味子6g     炒鸡金15g                                  五剂

2006.8.20
党参15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山药20g
车前子30g   芡实20g         升麻6g       薏苡仁20g
山茱萸8g    炒鸡金15g       苏梗10g                                 五剂

医生丙(同仁堂一坐堂老中医、副主任医师)
2006.10.16
太子参12g        炒白术12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芡实15g          茯苓10g           诃子10g        补骨脂10g
肉豆蔻6g         吴茱萸5g          陈皮10g        炙甘草6g          五剂
2006.10.23
党参12g      炒白术10g        山药10g     茯苓10g
陈皮10g      肉豆蔻5g         木香10g     黄芪10g
桔梗9g       炙甘草6g         薏苡仁15g   白扁豆10g                 五剂
2006.10.30
太子参12g      炒白术12g        茯苓10g       山药12g
白扁豆15g      砂仁10g          肉豆蔻10g     补骨脂9g
吴茱萸5g       益智仁5g         桔梗10g       炙草6g                 五剂
2006.11.6
太子参15g         炒白术15g         山药12g         白扁豆15g
肉豆蔻5g          补骨脂10g         吴茱萸5g        桔梗10g
薏苡仁20g         干姜3g            五味子5g        砂仁10g
炙草6g                                                                 六剂
2006.11.3
党参12g          炒白术12g         山药12g        白扁豆15g
薏苡仁20g        五味子10g         补骨脂12g      吴茱萸10g
肉豆蔻6g         鸡内金10g         肉桂6g         砂仁10g
茯苓10g          焦三仙10g         炙草3g                             六剂
2006.11.20
太子参12g         炒白术15g         山药10g         白扁豆15g
薏苡仁20g         五味子5g          补骨脂10g       吴茱萸5g
砂仁10g           桔梗10g           炙甘草6g        干姜3g
肉豆蔻5g                                                               五剂
2006.11.27
太子参12g         炒白术15g         山药10g         白扁豆15g
薏苡仁15g         桔梗10g           砂仁10g         补骨脂10g
肉豆蔻5g          五味子5g          吴茱萸5g        干姜3g
炙甘草6g                                                               五剂
2006.12.4
党参15g      炒白术12g       薏苡仁25g         白扁豆20g
桔梗9g       砂仁10g         补骨脂12g         肉豆蔻6g
五味子5g     吴茱萸6g        干姜3g            炙甘草3g
山药12g      升麻6g          黄连5g                                  五剂
以上效果均不佳,来回反复。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31日 01:19pm 时添加 -=-=-=-=-
现在改服丸剂后又出现舌边齿痕加深,舌苔略滑。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16:26:40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希不吝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05:41 , Processed in 0.0620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