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主神明的争论,我的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5-1 16: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主神明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中最遭现代人非议的地方,而作为一种存在了几千年并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学临床实践的理论,必然有其存在的内在基础,本文试从中医传统经典理论渊源及现代医学进展两方面对中医心神理论进行辨证的、历史的分析,以求对这一理论重新认识,故不揣浅陋,论述于下。
1 论心主神明并非《内经》原旨
心主神明理论一般认为起源于《内经》,但是仔细考察《内经》文字并无这样的提法,《内经》论述心与神的关系主要见于以下几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余所论,大同小异,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心与神关系非常密切,神出于心,神藏于心,神舍于心,但是这些论述与其是说心是神的主宰,倒不如说心更像神所居住的一所房子,在《内经》作者看来,神是不可知的,正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但是神却可以通过心与血脉的活动变化表现出来,就像古人认为天假天之子君主代天行令一样,我想这才是“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在《灵枢·天年》的一段经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对于黄帝关于神为何物的提问,岐伯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描述了生命形成的特征,在上述描述中,有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内经》认为生命形成过程中“神气舍心”的观点,神非心所固有,而是外舍于心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外别有所主,主即是神,神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笔者认为这才是《内经》之旨。
2 论《内经》心神理论的形成是具体历史条件的结果
《素问·五脏别论》云:“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对于脏腑分属的问题,《内经》时代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脑脏论者对于脑的论述,现在已不可得知了,《内经》作者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而把脑归于奇恒之府的范畴。无独有偶,几乎与《内经》同时代的西方医学之源——古希腊医学也存在着心神说和脑神说的争论,古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倡脑神说,而另一位思想大家亚里士多德则力主心神说,只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脑神说逐步确立了统治地位,而在东方,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医学则一直以心神说为其指导思想,两种医学在各自理论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其中的奥妙到底是什么呢?《内经》所谓的神是否真的就象大多数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就是指的神志呢?可是仔细阅读《内经》原文,却找不到类似的解释,如《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灵枢·本神》云:“营卫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综合以上经文可以看出,《内经》所谓的神实际上指的是水谷之精气所化生的营卫气血。固然,神志活动无疑是神的最重要表现,神志不清、思维混乱的人一定是无神少神的,但是,即使是神志清醒,思维正常的人,也有神旺神全神疲神衰的不同,因此,神和神志并不相同,具体地说,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同时,神又代表着一切生命力的外在表现,类似于现在平常所说的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内经》心神理论的形成,是中医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历史条件的结果。在《内经》形成的战国秦汉时代,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对人的形体结构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古代医家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长期深入观察和医疗实践经验的广泛总结,天才地创造和发展了司外揣内的整体推导方法,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建立了独特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例如,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观察到:当人的心血充足时,则颜面红光润泽,精神焕发,思维聪敏,记忆力强;当心血不足时,则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而在某些原因引起大失血时,可见精神疲惫,甚则昏迷。通过对这些生活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古人逐步认识到神与心血具有密切的关系,实践是《内经》心神理论形成的基础。《内经》作者明确提出了“心主血脉”的理论,但是并没有简单的认为“心主神明”,而是用了神“出”于心、神“舍”于心、神“藏”于心等字眼阐述神与心的关系,这反映了《内经》行文的严谨和《内经》作者审慎的科学态度。可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又不可能对神的物质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不可否认,《内经》对脑的认识是不完备的,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苛责古人,古代的贤哲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医学成就,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应该自责的反而是我们这些现代中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体生理解剖知识无限丰富的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予中医心神理论以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呢?现代改革的先行者邓小平曾经说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判断要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这也应该是现代中医研究的指导思想,中医的基础理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不应该因为其来源于中医经典,就当作只字不得更改的教条。
3 脑主神论质疑
现代医学一般的观点认为,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一切生命活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在大脑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这似乎是无可疑义的,众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一个理论是否是真理,并不取决于有多少证据支持它,而在于是否所有的证据都支持它。而偏偏在这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事实都对脑的一元化主宰地位提出了挑战,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同时存在的心理和躯体的异常,却需要以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对待,而不能统一于脑主宰论的大旗之下,这是很不正常的。尤其对心理疾病,脑主神论的解释功能有限,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更是捉襟见肘,选择的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持久,而心理分析和满灌、厌恶等难以简单的以脑主宰论解释的疗法却取得了比药物好得多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再说,精神分裂症又有多少是由大脑的损伤引起来的呢?李别特(Libet)等人的脑电生理实验已经表明:神经事件与自我精神意识的经验之间常常存在着暂时脱节的现象,无论是艾克尔斯的二元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还是其后的斯佩里的突现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这两种现代最有影响的意识理论都认为:意识具有部分不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特征,明确反对把精神意识等同于神经事件的观点。《儒门事亲》曾记载一病案,附录于下:“一妇,病喜笑不止,已半年矣……戴人曰:此易治也。以沧盐成块者二两,余用火烧令通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于咽中,吐出热痰五升,次服大剂黄连解毒汤是也。不数日而笑定矣。”中医以涌泄治疗精神异常的记载还有很多,这些又如何用脑主神理论解释呢?在经历了“脑的十年”艰苦的探索后,西医的研究者们不得不承认:大脑的深层次作用机制依然是个没有破解的谜,许多事实还不能得到适宜的解释。根据以上依据我们不能不怀疑其理论出发点的正确性。
4 论《内经》心神理论的现代实质
现代医学最新的进展表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并不是仅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要接受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复杂调节和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无一不受这个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它们既是这个系统的成员,亦接受这个系统的调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真正主宰,因此对精神意识本质的追寻也应该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只是把自我精神意识简单地归结于神经系统或大脑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所谓意识即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的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等综合过程,具体包括潜意识和显意识两方面。笔者认为:《内经》所谓的神主要指的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体液尤其是免疫部分的信息处理功能。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在生命活动中并不是杂乱无章、各自为政的,三者两两之间通过复杂的机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神经系统是通过神经纤维传达信息的,内分泌因子则是以血液循环为主要的传输渠道,而免疫因子主要以血管、组织液和淋巴管为循行通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和心血管系统存在着解剖生理病理上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整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相互作用调节心输出量及各部分血管的舒缩变化,从而使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血流分配能适应机体当时功能活动的需要,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调节是系统整合方式作用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诊查心血管的功能变化,就可以间接推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型式的变化,心血管的功能变化无疑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型式的最佳信息输出窗口,笔者认为这才是《内经》神“出”于心的真正含义,也是中医以脉测证的原理之所在。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解上文的医案,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呼吸道消化道等处的粘膜一起构成共同粘膜免疫系统,所谓涌泄很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发挥作用的,而所谓痰不过是免疫分子中重要一族——粘附分子紊乱的表现形式。(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脏腑表里是通过经络相联系的,而依据笔者的经络免疫调节网络假说,可以推理发现共同粘膜免疫系统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等脏腑表里的物质基础,这将在笔者以后的文章中进一步详细阐明)。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神说和脑神说的功过是非不能一概而论,从辨证的观点看,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从历史观点看,中医心神说是由于中医朴素系统观和独特的司外揣内的研究方法决定的,侧重于反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免疫部分信息处理的整合特点;西医脑神说则是西医还原论思想和分析、实证、实验研究方法的产物,侧重于反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部分信息处理的还原特征。两者可以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中获得完美的结合。在这儿笔者提出一个关于疾病的新的概念:所谓疾病就是在内外环境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临床上没有哪一种疾病不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异常,所有的病证从本质上说都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细胞的损害或者器官的异常,也不是所谓基因的病变。只有以这种思路考虑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实质,有效的避免现代医学方法论的片面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是连接祖国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张镜如等,生理学,北京,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4
2. 王迪浔等,病理生理学,北京,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82,425
3 金大颉,二元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医学与哲学,1982,10:39
2
 楼主| 发表于 2003-5-1 16:11:47 | 只看该作者

心主神明的争论,我的看法

看了两位中医前辈关于心主神明的争论,不由我也要发一言,不过在此声明,此文已经发表在中国医药学报2001第4期,是笔者的一篇论文,文责自负,愿网友参与讨论
3
 楼主| 发表于 2003-5-1 20:12:10 | 只看该作者

心主神明的争论,我的看法

大家再谈谈心主神明问题,最近中国中医药报同一版面发表了邓铁涛教授和陈士奎教授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
4
发表于 2003-5-1 20:17:19 | 只看该作者

心主神明的争论,我的看法

心主神明太重要了!
中医说的是心主神明不是说心是神明。西医认为脑主神明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55 , Processed in 0.0571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