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讨论之九:风药用法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0 14:0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红军在 2006/06/10 02:16pm 第 3 次编辑]


  石*杰    男    76岁
   初诊   2006年4月11日
   患者多年心脏病史,双足肿一月余.小便黄,大便正。纳中。近口干咽燥,有时咳嗽,痰少量。常腰脊疼。视之咽红。脉左沉洪大有力,右沉散洪大而略小于右,两手均数。舌淡紫苔薄白腻。处方:
     荆芥10克    防风5克   羌活5克   独活5克  
        杏仁10克   川芎5克   苍术10克  黄柏10克   
        
        生石膏30克   
                水煎服,三剂
  
     二诊  2006年4月19日
  足肿大消,微咳,咽燥。脉两手沉洪数有力。舌淡红苔薄白腻。
       处方:上方加麻黄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 水煎服,三剂
  
  三诊:2006年4月26日
  足肿尽消,咳止。活动弯腰后仍腰疼。近便溏日一行,小便短.咽红消失。脉两手沉洪大数,舌正苔薄黄腻。处方:
   白术15克 黄柏10克   羌活5克   独活5克   
     
      
      防风5克    黄芪15克    甘草5克   川芎10克         水煎服,三剂
   
  
    赵: 此案咽燥红,时咳,脉洪大,显为风邪郁肺化火,肺失清肃宣降之司,水液输布失常,发为水肿。然风水为病其肿在面,本案病机与风水相类而水肿在下肢,未知何故?
   
    孙:所言水肿病机极是,然此案与风水病机相同而水肿部位上下异者,以本案年逾古稀,脾肾不足,洪脉虽为风火亦为气虚之象,故气虚不举而水湿下流也。
      
   
    赵:请孙老师明示方药用法?
  
    孙:初诊风热郁肺,故以杏仁、荆芥宣肺疏风;生石膏清肺解热;二妙散清热燥湿;羌、独、防、芎升阳胜湿。 二诊足肿虽大消而脉沉不浮,故加麻黄以增宣肺透达之功;微咳再加半、陈燥湿化痰。 三诊,便溏故去石膏;咳止,咽红消失,故去杏、荆、麻之宣肺;去苍术改白术加黄芪以健脾益气升阳。   
 
 
 
2
发表于 2006-6-11 11:3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讨论之九:风药用法四

我认为本案可以这样诊断:患者素体心脏不好(可能属心脉瘀阻),复感风热郁肺,是旧病加新疾,风热加重心脏疾患,出现水肿,这种水肿是心源性,故下肢水肿,与风热所致水肿不同。治疗上宜先疏散风热,风热散则心脏负担相对减轻,水肿消退,然后再调养心脏。
如果我治疗本病的话,会这样处方:
双花20 连翘20 薄荷10 板蓝根15 桔梗10 桑白皮15 栀子15 茯苓15 泽泻10
不知上方怎么样?希望赵先生赐教!
3
 楼主| 发表于 2006-6-11 23:49: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讨论之九:风药用法四

[这个贴子最后由赵红军在 2006/06/11 11:50pm 第 1 次编辑]

   谈两点我的认识:
   二楼先生认为本案乃久病由风热新疾诱发而加重,当然是正确的。但须知:心源性水肿与脾肾虚寒并无对应关系,正如肾性水肿与风热、冠心病与心脉瘀阻也都没有关系一样。中医治疗应依据中医自身辨证规律进行,如果用西医诊断方法加上选用“对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即对于中医采用废医存药方法,虽然目前已有这种趋势,但并不为正宗中医所认可,至少其有效性尚有待于证明。
   
    再谈本案的中医治法。
    本案以脾肾气虚为本,风热郁肺为标,故其治疗以疏风清热为法。即以辛凉为主,伍以辛温宣透之味,方能宣泄郁热。先生所拟处方一派辛凉合苦寒而无辛温宣透之味,因而不符合本案治疗原则。古人治疗风水的麻杏石甘汤以及治疗“风热上受”的银翘散,有麻黄及荆芥以为宣透之资。如果先生认为中医治疗风热无非是抗菌消炎而已,因而不必区分性味,则有舍本逐末之嫌!
   
     再议,请三思.
4
发表于 2006-6-12 13:5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讨论之九:风药用法四

领教了!
双花即是透表,本方或许宣透之力不足,加入荆芥亦无不可。此方亦非过于苦寒之剂。另,我并未认为“中医治疗风热无非是抗菌消炎而已”?
我们的分歧只在水肿是由何引起,我诊断为心源性水肿或许有些牵强,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水肿并非由风热引起。当然,你亲自诊疗,辨证当更为准确,我只是提出我的看法而已。
我的诊所是中医诊所,我给病人的治疗方法也主要是中药,我的目标亦是矢志于中医,但我在诊疗中喜欢中西互参,这或许不为“正宗中医”所赞同。希望以后中医方面不懂的地方赵先生能不吝赐教!我也希望赵先生能摒弃门户之见,采择一些西医的长处,当更有作为矣!
5
 楼主| 发表于 2006-6-12 15:1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讨论之九:风药用法四

本人亦是开中医诊所的啊!真是幸会.
我平时诊病用药,也是中西医,但是我的爱好和兴趣更在于中医这边.
我爱好中医,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加上主要是受孙老师的耳濡目染,我觉得,只有先继承,然后才能发展,因此,我觉得中医要发展,就要保持自身的特色,不然,中医可真是危险了.
最终中医会走向何方?这是我辈应该考虑的问题.
6
 楼主| 发表于 2006-6-14 18:2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讨论之九:风药用法四

关于散脉:
  散脉有虚实之分。常见者属实,其形涣散不敛,铺散于指下,类似洪脉而无洪脉汹涌之势。主气虚、主血虚有火而以气虚尤为常见。见《周学海医学全书》。孙老师常盛赞:周氏乃中医脉学之最后一位集大成者,学医不可不读周氏著作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14:07 , Processed in 0.055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