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京奇治胃石证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3 21: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京奇教授治胃石证经验
□ 闫旭玲
  胃石证大多因服山楂、柿子、黑枣引起上腹部不适,伴有腹胀、嗳气,反酸、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查体有上腹部压痛及包块。经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证实胃内有胃石存在。北京市门头沟中医医院王京奇教授凭着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本地区胃石证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对本病积累了很好的治疗经验,现介绍如下。
  王京奇教授治疗此病常采用软坚散结、润肠通腑,佐以健脾和胃、行气止痛的方法治疗。基本方为:黑芝麻15g,郁李仁15g,大黄10g,芒硝10g,厚朴10g,陈皮10g,槟榔10g,乌药10g,木香10g,麦芽10g,内金10g,白术10g。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均饭前服,饭后辅以手法自上而下反复推拿腹部,七天为一个疗程。加减:胃酸过多者加入牡蛎、瓦楞子;吐血、便血者加白芨、大小蓟以止血;痛重者加白芍、甘草;胃阴不足加百合、石斛、沙参;恶心加半夏生姜。
  典型病例:张某某,男,30岁,1995年9月30日来门诊就医,自述食黑枣半斤,食后又饮2两白酒。三天后出现上腹胀满,疼痛伴反酸、恶心未治疗。经上消化道钡检查发现:胃体下际有一约8cm×4.5cm的充缺,边缘不规整,经推压后可移动,向上移动至胃体中外侧。X线诊断为胃石证。该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5年,就诊时上腹剑突下有压痛,可触及包块。即以原方服用3天,病情无变化,仍腹疼、反酸。再次X线检查发现胃石分为两块,大小为6cm×3cm及4cm×3cm,同时合并胃小弯部溃疡。前方加龙牡各10g,白芍10g,甘草10g,用药一周后自觉有数枚硬物约枣核大小随大便排出。感腹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体检上腹剑突下压痛消失,未触及包块。X线检查“胃排空仅有小弯部溃疡”。前方去大黄、芒硝。白术改为20g,继服一周已告痊愈。
  医学研究发现,山楂、柿子、黑枣的果胶和单宁酸的含量较高,遇酸加热发生胶凝,易致结石的形成。王京奇教授的经验方中,黑芝麻质润多脂,长于滋肾阴、养肝血、补脾气、益肺气、润肠燥、滑大便,临床惯用于肠燥便秘者。郁李仁体润滑,具有润肠通便之功,并能开幽门之结气,利水消肿,故二药为君,达润通不伤正气之效。大黄苦寒,气味俱厚,荡涤通下攻积滞,芒硝咸寒软坚,荡体内热实积,停痰宿食。槟榔辛通苦降,用于治疗食积气滞。三药协助君药起到散积通下作用,为臣药。木香、乌药、厚朴、陈皮有行气止痛作用。麦芽、内金、白术可健脾和胃、消食化石,并避免攻积导滞造成对脾胃的损伤,以求祛邪不伤正,故用本方治疗胃石证效果较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14:09 , Processed in 0.0475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