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内容由 l2006 在 2006年03月27日 10:41am 时添加 -=-=-=-=-
男,51岁,已婚,江西籍。主因消瘦,口干2年余,间断腹泻16个月,尿检异常11个月,确诊原发性淀粉样变1月余,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2005年12月1日出院,共住院13天。
入院时情况:缘于2003年8月元诱因出现进行性消瘦、口干、于当地医院检查无异常,未特殊治疗。2004年7月份仍然消瘦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6次,呈黄色,稀便,有时为未消化食物。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解大便时肛门有疼痛感,有足底烧灼感,无胸痛、胸闷、无咳嗽、咳痰,无腹痛,反酸、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未查出原因,口服中药治疗无效果。7月至10月份间断出现腹泻,最多时每天10-20次,呈黄色、水样便。反复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化验:肝肾功能、血脂、甲功无异常,胰腺增强,CT检查无异常发现。行结肠镜示:空肠炎、空肠溃疡。胃镜示:胃体鹅卵石样改变,小肠镜未见明显异常。病理:空肠黏膜慢性炎。诊断:功能性紊乱。给予:健脾丸,黄芪颗粒,金贵肾气丸、补液等药物治疗。治疗后大便呈黄色、软便,每日3-4次。2004年10月患者再次出现腹泻,每日6-8次,于长沙湘雅医院诊断为亚临床甲亢。给予他巴唑等药物治疗后大便呈黄色软便、每日2次,体重有所增长。同时发现尿泡沫多无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示蛋白+—++,血白蛋白28.9g/L,未引起注意,亦未做任何治疗。出院后一周腹泻反复,多次复查尿常规示蛋白++——+++,于2005年5月到湖南同济医院住院,查尿蛋白+++,肝酐91.96umol/L,尿素2..58mmol/L,总蛋白52.30g/L,予口服雷公藤多甙2片,2次/日,肾炎宝等,并静点白蛋白后尿蛋白(——),出院后3天复查尿蛋白+++,反复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治疗于2005年7月来我院消化科就诊,给予思密达、整肠生、易蒙停等药物治疗,腹泻稍好转,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3.846g,2005年8月22日到我院肾内科就诊,查尿红细胞形态+计数示未见红细胞;血生化:白蛋白29.6g/L,甘油三脂3.4mmol/L,总胆固醇6.34mmol/L,钙2.54mmol/L;尿常规示蛋白150mg/dl,血Ig轻链KAP382mg/dl,Ig轻链LAM1130mg/dl,尿液Ig轻链KAP1.55mg/dl、Ig轻链LAM7.16mg/dl,红细胞沉降率55mm/h,血清蛋白电泳示Y区可见单克隆带,心电图:窦性心律,qU、III、avF STV2-V4抬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于2005年8月31日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病理回报:淀粉样变性肾病。复查血Ig轻链仍高,查血清中M成份IgG ,骨髓活检示:异常浆细胞平均占7.2%,不能除外MM,血液科主任会诊,基本诊断多发性骨髓瘤,2005年9月27日转入血液科。行第2次骨髓穿刺示:异常浆细胞平均占4.4%;不能除外MM。骨髓活检:可见浆细胞,未见浆细胞成团分布,便常规正常。耳鼻喉科会诊:纤维喉镜为双侧声声带沟,建议休声,随诊。头颅CT:未见异常。胃镜:镜下:糜烂性胃炎,病理:胃体型粘膜慢性炎伴急性炎,HP感染。结肠镜:镜下:结肠粘膜慢性炎症,病理:横结肠粘膜慢性炎。复查尿液Ig轻链KAP3.55mg/dl,Ig轻链LAM8.64mg/dl,IgG30.9mg/dl,均高于正常,血Ig轻链LAM238.0mg/dl,稍高于正常,余免疫球蛋白正常,红细胞沉降率51mm/h,肿瘤标志物:CA-199:82.73u/ml,CYFRA21-1: 6.68ng/ml,均高于正常。达万明主任医师查房: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检查,诊断原发性淀粉样变,于10-14日给予秋水仙碱+MP治疗共7日(秋水仙碱1mg,马法兰6mg/日,阿赛松36mg/日),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仍有腹泻,每日3-4次,进食差,无发热。复查血免疫球蛋白较前下降,家属要求出院。自患者病来精神不振,睡眠,食欲均较差,大小便尚正常。2年来,体重减轻约20公斤。既往体健,入院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入院时诊断: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入院后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腹部超声显示胆囊有一1.9*1.2厘米结石,双肾慢性肾实质损害。心脏超声发现室间隔略增厚,但心脏功能能维持尚可。生化全套显示白蛋白19.8g/L,总蛋白43.5g/L,尿常规尿蛋白150mg/dl,免疫球蛋白7项显示Ig轻链KAP测定为81.6mg/dl,Ig轻链LAM测定为218.0mg/dl.其它结果尚未见明显异常。从检查结果来看,患者患消耗性疾病2年余,营养不良较明显,进食差,给予人血蛋白、十八种氨基酸注射和脂肪乳静滴。11月23日按上次化疗方案继续进行化疗,具体为:强的松片,30mg,口服,3次/日,dl-7。爱克兰,2mg,口服,3次/日,dl-7;秋水仙碱片,0.5mg,口服,2次/日,dl-7。24日开始应用运德素注射液30ug,皮下注射,1次/隔日。患者化疗过程过程中情况稳定,无特殊不适主诉。28日行复查,显示白蛋白27.8g/L,总蛋白49.7g/L,较入院时已有明显升高,血象除白细胞稍高外,其他未见明显异常。遵上级医师指示,患者30日完成化疗后,可出院回当地调理治疗,同时继续应用干扰素,观察疗效。待下一周期再入院,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继续化疗。住院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及并发症。
出院时情况:一般情况稳定,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仍有腹泻症状,为稀水样便.查体较入院时无特殊改变.
出院时诊断: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出院后注意事项:1.回当地调理治疗,严格遵医嘱服药,继续应用干扰素,观察疗效。2.定期复查血象及生化全套。3.待下一周期再入院,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继续化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