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注 祝味菊与徐小圃的温凉之辨(作者:三七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 00: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杏林正镜在 2004/11/02 08:34pm 第 2 次编辑]

:em22:
[原文}
   祝先生曾诊治儿科名医徐小圃的一位哲嗣。时当夏季,该患儿尚幼,患了伤寒病,徐先生自为诊治,患儿却几濒于危。亲友建议请祝先生会诊一决。初,徐先生以为,祝先生人称“祝附子”,治此患热病小儿,必用温热药,则无疑抱薪救火,未同意。但患儿病愈危,几将奄奄一息,亲友又竭力敦促;祝先生虽未抱希望,但也未再固辞。果然,祝先生诊毕处方第一味主药即为附子。徐先生意此患儿再无生望,便闭门入寝,以待不幸消息报来。祝先生则亲自煎药,灌药,观察病情,一夜未闭目。至拂晓,患儿已大为好转,徐先生在家人敲门报信时,跃然而起,急问:“何时不行的?”既知情,始知并非如己之所料。
    后来患儿完全康复,徐先生摘下自己“儿科名医”的招牌,登祝先生门执弟子礼,祝先生又惊又敬,自是不允,只答应相互取长补短。待徐先生令郎成长后学医必厥尽绵薄,誓不负徐先生厚望。由此,徐先生也由主清凉变为主温热而名著于时。
:em11:
[评注]
:em02:
     杏林正镜:辩证之法,八纲辩证,病因辩证,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今以八纲之寒热辩法之精妙,以救真寒假热.故学者须精,心需细,胆需大,下药需准.

...............................................................................

2
发表于 2004-11-3 09:48:46 | 只看该作者

评注 祝味菊与徐小圃的温凉之辨(作者:三七生)

此附子乃回阳救心衰要药也
3
匿名  发表于 2005-4-19 20:26:01

评注 祝味菊与徐小圃的温凉之辨(作者:三七生)

祝师一代俊杰,奈何今人不讲其学说也,希望能引起出版界的重视,否则以后祝师学说恐为绝响
4
发表于 2005-5-1 16:55:17 | 只看该作者

评注 祝味菊与徐小圃的温凉之辨(作者:三七生)

5
发表于 2005-5-6 19:13:43 | 只看该作者

评注 祝味菊与徐小圃的温凉之辨(作者:三七生)

可否再详细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4 08:53 , Processed in 0.0517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