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教,无故昏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6 18: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人说孝子必学医,然尚未学成之时见亲人病却是无可奈何.将病情详述如下,期有仁人君子能指教一二,不胜感激.或者还缺少什么资料,在下可以补足.
男,52岁,自1999年其母去世后时有昏厥.昏厥发作前身体虚弱,不欲食,发作时胸中烦闷,腹中不适如翻江倒海,怕冷,无汗,慢慢知觉模糊,昏倒.但稍后自己汗出,便渐渐苏醒.急入厕,泄下,就渐渐觉得舒服了.在家中和买菜途中都发生过.
有时发病程度较轻,不昏厥,其他症状相似.汗出,泄下可使其好转.
不愿去医院,连量体温都拒绝,因此没什么数据资料.
身高现1.54米,体重约50kg多些,观之体型还算匀称.以前精力充沛,很有体力,近年渐衰.
其人生来便因其母少乳而饮米酒,几十年很少吃饭,每餐半两白酒及一至两瓶啤酒,寒暑皆然,佐以高蛋白食物,不爱吃蔬菜.其酒量有半斤白酒,七至八瓶啤酒,但因经常谢绝参加酒宴,每日按自己的节制自斟自饮,几乎没醉过.喝啤酒必避风,汗出而爽,若有风而不得汗出则难受.戒酒就精神不振,甚至发烧.
从6年前开始抽烟越来越多,现在至少3天两包.
有早起早睡的习惯.前几年单位倒闭下岗,这两年找到工作而劳累不已.工作忙时有时早上6点就去上班,中午近1点才回家吃饭,吃完又要去,下午6点多才回来,有时连晚上都还要去.周末也要上班.早起早睡更加明显,有时晚上8点已经入睡.
其人脾气暴躁易怒,加之长期怀才不遇,所遇世态炎凉,常愤世嫉俗,在家发泄怒气.然家人对其容让,其怒过后气顺了便又能吃得香睡得着.
孝子,其母去世十分悲痛,常常思念.
其人睡时打呼噜,有呼吸不畅的表现.一日在其午睡时观察发现吸气时看上去比较费力,腹式呼吸,一分钟22-24次,剑突下与肋骨之间皆有明显凹陷.当时摸脉搏90次/分.不过那时连日高温,室内也有35度.开着风扇.且当日晚即有入厕但难下,胸中烦闷,腹中不适,不欲食.待关闭风扇,汗出讨毛巾,乃告知好转.
其父63岁去世,因抽霉烟而死于肺癌.
其母69岁去世,死于脑溢血.
2
发表于 2003-9-6 19:31:28 | 只看该作者

求教,无故昏迷

[这个贴子最后由●●在 2003/09/06 08:3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白金雕2003/09/06 06:55pm 发表的内容:
古人说孝子必学医,然尚未学成之时见亲人病却是无可奈何.将病情详述如下,期有仁人君子能指教一二,不胜感激.或者还缺少什么资料,在下可以补足.
男,52岁,自1999年其母去世后时有昏厥.昏厥发作前身体虚弱,不欲食,发 ...
建议:安乐死。
3
发表于 2003-9-6 21:10:17 | 只看该作者

求教,无故昏迷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3/09/06 09:3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白金雕2003/09/06 06:55pm 发表的内容:
其人睡时打呼噜,有呼吸不畅的表现.一日在其午睡时观察发现吸气时看上去比较费力,腹式呼吸,一分钟22-24次,剑突下与肋骨之间皆有明显凹陷.当时摸脉搏90次/分.
从西医角度看,考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侧卧位睡眠,有可能对患者保证呼吸道通畅有好处。这与患者的阴阳失衡关系不大。
下面引用由白金雕2003/09/06 06:55pm 发表的内容:
男,52岁,自1999年其母去世后时有昏厥.昏厥发作前身体虚弱,不欲食,发作时胸中烦闷,腹中不适如翻江倒海,怕冷,无汗,慢慢知觉模糊,昏倒.但稍后自己汗出,便渐渐苏醒.急入厕,泄下,就渐渐觉得舒服了.在家中和买菜途中都发生过.
有时发病程度较轻,不昏厥,其他症状相似.汗出,泄下可使其好转.
……
其人生来便因其母少乳而饮米酒,几十年很少吃饭,每餐半两白酒及一至两瓶啤酒,寒暑皆然,佐以高蛋白食物,不爱吃蔬菜.其酒量有半斤白酒,七至八瓶啤酒,但因经常谢绝参加酒宴,每日按自己的节制自斟自饮,几乎没醉过.喝啤酒必避风,汗出而爽,若有风而不得汗出则难受.戒酒就精神不振,甚至发烧.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
阳气是“卫外而为固”不让外出的,阳盛则阴不能出,是谓“伏”;阴气在内起极而必然外出的,今郁于中而不能蒸出,是谓“迫”。这种状态,不能永远维持,必至于爆发(地震):汗出而解,汗前必翻江倒海;或者,泄下而静,泄下犹釜底抽薪。
肝病。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
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
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
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然而,小建中汤对酒家不合适: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
不喜甘故也。
所以,此证“小柴胡汤主之”。
[move]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
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
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
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黄芩三两(味苦寒)
人参三两(味甘温) 甘草三两(味甘平) 半
夏半升(洗,味辛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
温) 大枣十三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
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后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
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
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
复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move]
在下的意见是:柴胡汤原方,倍生姜,略似有汗出意,病必除——不可令大汗淋漓,病必不除!(可参桂枝汤方义)
4
发表于 2003-9-7 19:31:13 | 只看该作者

求教,无故昏迷

此症,可参考“奔豚”一症处理。
阴欲外泄,阳不制阴。当以泄阴而助阳之法。
不当之处,请斧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5 12:01 , Processed in 0.0576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