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医防治“疰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0 20: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  中医防治“疰夏”
夏季疲劳为亚健康范畴的一种季节性疾患。病程可缠绵两三个月,
待至秋凉,病渐趋愈。在中医典籍的“疰夏”、“夏痿”、“苦夏”
等病门中,有着类似病证的记载。
  中医学认为,盛夏时节,暑气炎热,其性开泄,容易耗散人的气
阴,尤以肺脾气阴耗散为甚。肺为水上之源,主水分与汗液的调节;
脾为气血之本,主水谷精微的化运。若肺脾两脏受到暑气的侵袭,就
会出现精神倦怠,少气懒言,体热肤燥,频欲哈欠,食欲不振,心烦
嗜卧,脉象虚数,舌干苔薄等证。体质偏于阴虚的,还会出现五心烦
热,失眠盗汗等;体质偏于阳虚的,则会出现口淡不渴等。有的人由
于贪饮纳凉,还会出现胃脘胀满,隐隐作痛,大便溏泻等脾胃失和症
状。
  对于夏季疲劳,常规治疗宜益气养阴,佐以清暑化湿,慎用苦寒
攻伐及辛燥温补之品。古今医家均以金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中治
疗暑伤气阴的生脉散为代表方剂。药用人参5克(现多用西洋参5克或
以太子参20~30克代之),麦冬20~30克,五味子5~10克,水煎服。
若兼眩晕者,加杭菊花10克,桑叶15克;头痛者,加荷叶15克,夏枯
草15克;心烦多汗者,加浮小麦30克,莲子10克。阴虚体质者,加北
沙参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阳虚体质者,加桂枝5克,生黄芪1
0克。若有明显贪饮纳凉而致脾胃失和者,可加入藿香10克,佩兰10
克,砂仁皮5克。若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出现暮热早凉,口渴
引饮,纳呆神倦,心烦不安,脉象细数,舌红苔净等中暑证者,可用
清代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治疗:西洋参5克,石斛10克,麦冬20克,
黄连3克,竹叶10克,知母10克,荷梗10克,西瓜翠衣30克,粳米(
包煎)30克,生甘草5克。方中西洋参可用北沙参30克代之,宜煎汤
代茶,缓缓饮之。
  若服用汤剂不便,可改用中成药。如生脉散可改用生脉饮口服液
或生脉冲剂、屏风生脉胶囊,或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等。清暑益气汤
可改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与生脉饮口服液合服代之。
  预防夏季疲劳,应在初夏时节多食新鲜清淡食物,少食油腻食品,
以免胃肠积滞,至夏生热伤阴。还要保持居室清爽,作息有序。可用
五味子10克泡茶代饮,以保阴津。对于入夏即感口淡无味,全身困顿
者,笔者常用古方“扁鹊三豆饮”加黄芪预防之。取白扁豆20克,赤
小豆20克,绿豆2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5克,生黄芪5克,煎汤饮
之。
2
发表于 2005-12-8 04:37:1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中医防治“疰夏”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6:21 , Processed in 0.0515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