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的深入2--请集中批评下四诊客观化
[这个贴子最后由zhhj在 2008/08/26 10:17am 第 1 次编辑]
第三是要努力提高中医学科的科技含量。中医药科技含量很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内涵就是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很少的毒副反应。
但是,单从目前中医学科的诊疗过程看,中医的这种科技含量,没有一个合适表达和释放过程,因此,中医现代化的一个具体任务,是要提高对中医科技含量的释放和表达形式。要是中医的四诊客观化、现代化、机械化、它才能上升到一种新的层面。
程丑夫
-=-=-=-=- 以下内容由 zhhj 在 2008年09月07日 08:40am 时添加 -=-=-=-=-
脉象的解剖映射、血流映射与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误区分析
林宇春 (四平市中心医院 吉林 四平 136000)
赵宏杰 (吉林市中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132011)
袁肇凯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 410208)
张 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摘 要:用解剖映射和血流映射把脉象对脏腑分属即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映射进行了细分,为脉诊客观化奠定了生物学基础。进一步指出,以脉测病、以病为中心分析证是脉诊和证候客观化研究的战略性错误,其根源是现代医院基于人体解剖结构系统划分的分科,而网络化的中医科研医疗方式将解决这个问题。
主题词:解剖映射 血流映射 脉诊客观化 脏腑分属 以脉测证 以脉测病 以证统病 正常人生理常数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脉诊在古今中医学里都是学术热点和临床难点,笔者提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的发现脉诊的若干问题。
1.藏象、证候的学科对照
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1]把证看做内环境自稳态失衡紊乱,并且提出证侯学对应于病理生理学。并列表如下。[2]
西医中医
生理结构正常人体解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
中医解剖学?
功能生理学藏象学
病理结构病理解剖学病理解剖学?
中医病理解剖学?
功能病理生理学证侯学
表1.中西医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学科-对照表
2.脉象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基础的藏象解读
以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为基础,我们提出脉象的生理学基础是内环境稳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内环境稳态的紊乱。也就是说,脉象是内环境状态和证的外在表现。
2.1脉象的解剖映射
脉象是内环境状态和证的外在表现,可以细分为解剖映射、血流映射。解剖映射主要是说,左右寸关尺三个部位,是对人体解剖结构从上到下的映射,血流映射主要是说,左右寸关尺三个部位动脉内的血流,是对从上到下的人体解剖结构内的血流的映射,也就是对对应部位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情况、灌注状态的映射。
以轻重定部位深浅则是按照由浮到沉的顺序应对皮、脉、肉、筋、骨,此时在手下形成一个三维人形,从寸、关、尺是由头到脚,从皮到骨是由前到后,只要身体哪里有问题,一般会从哪里反映出来。
左右左右左右
寸头部胸腔浮
皮
肉
筋
脉
骨
关背部上腹部中
尺腰部下腹部沉
表2. 左右寸关尺人体结构映射表
下面,介绍下我们的证据。
2.1.1医学家的实践的证明
刘静波在《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3]提到了寸关尺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映射,杨阳《中西医结合脉诊的探讨》[4]有提到,易非在《我之脉学观》[5]有提到,许跃远先生《中华脉神》[6]有提到。
2.1.2《黄帝内经》尺肤诊法、《难经》的证明
尺肤诊法就是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映射,而且次序与寸关尺诊法的一致,区别在于映射的区域和体积不同。在一部著作里面,同样谈到局部对整体反应映射的诊法,可以遵循同样的原则,所以说,这也是个证明。
《难经.十八难》提出的“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2.1.3实验检验
笔者倾向于再通过实验检验这个情况,具体的设想是,用红外热成像仪或者其他设备各一台,分别对人体整体和寸口脉实时同步进行成像记录,再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其动态相关性,预计结果会比较理想。
2.1.4左右寸关尺具体对应部位的分歧
象中医脉象脏腑分属有左右寸关尺具体对应部位的分歧一样,解剖结构映射的具体对应在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易非在《我之脉学观》以脊髓传入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不同对此进行了解释,是目前比较可行的解释。
2.1.5藏医脉诊的证明
作为中华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的脉诊也有与内经系统惊人相似的内容,这对解剖结构映射也是个证明。
2.1.6面诊、耳诊、手诊、足底发射的证明
上面这些通过局部映射整体进行诊断的方法,都有自己的解剖映射,具体形状则因为局部结构形状的情况而异。
2.1.7对寸关尺脏腑分属的认识
我们教科书上介绍的寸关尺脏腑分属,是对前人观点的整理,结合当时的西医和中医现代研究背景,所以稍微笼统,没有仔细区分,究竟是脏器分属还是藏象分属,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其脏腑分属看做是用藏象五行对解剖结构的一次分类,是个大致的分类。
对于典籍上的各种脏腑分属,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其研究方法。
2.1.8神经及体液控制解释
与易非《我之脉学观》的观点近似,许跃远:人体脏器的寸口脉定位,主要依据躯体神经、植物神经的分布,血液供应的范围来研究脉位, 寸、关、尺分属,与人体诸多脏器的血液供应(除植物神经分属以外)存在着密切联系。
许跃远:头、颈、胸、上肢及其所属各器官,其血液供应主要是主动脉弓的第一级分支,属于中医寸脉的感应分区。人体中腹部脏器,其中包括:肝、胆、胰、脾、胃、双侧肾脏、肾上腺、部分肠管(结肠的右曲、空、回肠、肠系膜)。它们的血液供应基本来源于腹主动脉的分支,并基本呈一个层面,它相当于关脉的分属区域。人体盆腔脏器和下肢血液供应为髂内外动脉。它相当于一个层面。包括的脏器有膀胱、前列腺、输尿管、子宫、附件、结肠左曲及直肠、双下肢等,相当于双尺脉的感应区域。[6]
2.2脉象的血流映射
左右寸关尺的脉象,是对对应部位的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量的映射,这个我们也称为功能映射,其具体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脉象,浮、芤、洪、滑……。
2.2.1脉象的藏象分属
对照上面的寸关尺脏腑分属,我们列出四时主脉是脉象的藏象分属,大家就能明显的看出,这才是对脉象的功能进行的分类分属。
血流(功能)藏象分属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解剖藏象分属左右寸关尺 心肝肾 肺脾命
2.2.2整体脉与局部脉
刘邵武《三部六病》的思想方法对笔者影响巨大,其中的整体病与局部病表现出整体脉与局部脉,在脉象分类上引入这个方法非常有价值。
2.2.3《伤寒论》篇章结构、脉症关系新解
韦刃在《中医脉诊之谜》[7]等文章中提出,《伤寒论》篇章结构是,“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表明张仲景对脉的重视,这里其实是把“脉”看做为“证”的代名词。而且,多篇的标题,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都可以用此解释。
2.2.4以脉测证 以脉测病
中医的诊脉神奇之处在于,不用开口就可以知道病人的病苦,大致过程如下,诊脉以后识证,识证以后,结合患者的各方面情况如年龄、体质、职业、性别和当时疾病谱学情况,进行推断,这样许多病苦,包括症状、体征都可以被“看”出来。
这个过程也是现在中医药工程学的研究对象。
3. 脉诊客观化研究的误区分析与建议
首先,“脉诊客观化”的提法就是个错误,脉象属于体征范畴,是医者的主观,它不同于症状可以因为病人认知能力的差别而被主观描述,是个患者的主观。“脉诊客观化”的提法没有区分这一点,反而加深了中西医和其他学科笼统思维的习惯,而笼统思维是中西医和中西科学文化交流最大的障碍和祸根,不如修改为“脉诊数理化”。
3.1脉诊数理化的三个步骤
脉诊数理化的三步,脉象信号采集,脉象信号处理、数据挖掘、提取信息特征,信息特征的中医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解释。
3.2以脉测证取代以脉测病
“以脉测病”是过去脉诊数理化研究中最大的战略失误,西医从解剖上已经对病有了非常精确的认识,而且技术稳定性非常好,价格也在逐步下降,我们再以脉测病,不仅学术上价值少,经济上的价值就更微乎其微。分析原因,有学者指出,是因为我们中医院的组建模式是照搬西医院的,而西医院的模型主要是基于疾病解剖系统的划分的,所以出现了上面的情况。
今天,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实现“中医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推广中医电子病历,尽快在全国各省市级中医院建立教学科研医疗融为一体的中医网,并进一步覆盖到县乡。将从证候计量学上促进信息的规范化和整合,而且会从信息利用的角度打破传统医院模式对中医证候科研临床信息定向采集的束缚。
以脉测证,就可以把同一个证在不同疾病中表现的各种信息集合起来,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其共性,并且抽提其数学表达。也可以方便的观察同一个方子对不同疾病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的证的治疗情况,我们说异病同治的基础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证。
方证研究的开展,可以说是对我们上述观点的一个不自觉的认可。
3.3参数繁杂与正常人生理常数
许多学者认为中医对人体信息利用的角度繁杂,这可以帮助对脉象信息的处理,并提出了若干《脉搏信息中医量表》。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五行体质、居住地等。我们赞成这个方法,而且借鉴西医的做法,我们会做的更好。
西医不仅有数字人体解剖标本数据库,还有中国正常人生理常数数据库,包括全国40000余例健康人员的生理指标调查数据,很可惜笔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太晚了,要不然,我们可以与西医生理学界合作。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其中的重点项目“人体生理常数数据库扩大人群调查”,著名生理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朱广瑾教授主持,从2001—2006。
3.4国家大力投入是脉诊数理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从上面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大力投入是脉诊数理化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一切中医科研快速发展的保障。
现在,脉诊数理化研究的首要工作,就是促进脉诊数理化研究的973立项,笔者的研究已经解决了脉诊数理化的理论基础,其他NSFC、973证侯学项目的研究为中医证候积累海量的数据,正在探索数据处理方法,而我们的脉诊数理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将结合其他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和证侯学说的方法,实现中医现代研究的突破。
脉诊数理化,需要从事生物工程、信息科学与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等跨学科研究人员的合作与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之后,国家在973项目中建立了中医理论研究专项,增大对中医的支持力度,希望中医界同仁能够把握好这个机会。
4.脉象数据处理方法思考
笔者主张脉象信号采集应该尽量获取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避免信息丢失,在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合作中可以同时使用3--5种脉诊仪,相互参照,各省市级中医院宜建立体检中心,取其中健康人的脉象数据,建立近似标准的脉象生理数据库,再逐渐争取国家的投入或者择机与西医生理学界合作。
脉象信号处理、数据挖掘、提取信息特征是脉诊数理化的中心环节,“整体动态”是脉象研究公认的准则。
4.1所谓动态,从信号处理的角度看,即频域分析也就是不同尺度的节律分析,我们可以尝试用小波(wavlet)对脉象信号进行符合中医时间医学关注的各种节律的分解,研究这些节律以及它们相位的变化。
罗英华《育龄女性月经周期脉象调查分析》[8]《从月经周期的脉象变化探讨月经生理的气血变化》[9]是从朔望节律上进行的研究,其他四季、昼夜等节律研究资料稍后整理。
4.2所谓整体,我们可以用模糊集合、模糊聚类,动态模糊聚类,多智能体系统等方法实现。
更具体的思考,需要笔者大量详细研究相关文献后,在新文章中介绍。
5.结语
湖南中医程丑夫说:中医药科技含量很高,这种科技含量的内涵就是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很少的毒副反应。但是,单从目前中医学科的诊疗过程看,中医的这种科技含量,没有一个合适表达和释放过程,因此,中医现代化的一个具体任务,是要提高对中医科技含量的释放和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1]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8
[2]赵宏杰.对本体论证候认识论论证候的诊断内容及疾病分类学解读[J]
[3]刘静波.试论脉诊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及指导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59-61.
[4]杨阳.中西医结合脉诊的探讨. [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9
[5]易非.我之脉学观.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09-01
[6]许跃远.中华脉神.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 2007-8-1
[7]韦刃.中医脉诊之谜. [J]中国人体科学.1993. 3:
[8]罗英华.育龄女性月经周期脉象调查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7,(6):387
[9]罗英华.从月经周期的脉象变化探讨月经生理的气血变化[J]2007,(5)375-376
本文参考并引用了很多学者的研究论著,吸收了大家的辛勤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教益和启发,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
|